沒想到 雨後空氣中的泥土味兒竟來自細菌

2020-11-24 驅動之家

本文審稿:張峰,國家氣象中心氣象工程師

就在今天以前,溫暖的氣溫讓很多小夥伴都把短袖、短裙拿出來,準備迎接火辣辣的夏天了。

但當我們今天清早起床,準備擁抱太陽接受滿滿的正能量時,才發現棉襖還不能收、秋褲還得穿起來……

據中央氣象臺預計,受冷空氣影響,4月8日起我國中東部地區將迎來大範圍降水,華北等地部分地區將有降雨、降雪或雨夾雪天氣,南方多地有大到暴雨,並伴有強對流天氣。

同時,氣溫也會自北向南明顯下降,未來三天氣溫普遍下降6-8℃,局地降溫可達14℃以上!


全國降水量預報圖(4月9日08時-10日08時)


全國降水量預報圖(4月10日08時-11日08時)

對於有些人來說,他們最討厭的天氣就是下雨天,因為沒有了陽光的溫暖,到處充滿了潮溼和陰冷;但也有人說他們最喜歡下雨,因為雨後的空中散發著一股泥土的氣味,有種「久旱逢甘霖」的感覺。

是的,不論是靜怡的田間小路,還是車水馬龍的城市,亦或是蔥鬱的森林路,這種雨後空氣中的「泥土味」似乎普遍存在。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一直喜歡的泥土味,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味道?難道真的就是普通的泥土味嗎?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下大家都明白了吧!原來是細菌的味道,這種細菌叫放線菌。雨後泥土的味道就是來自於放線菌「生孩子」(即產生孢子)過程中,新陳代謝所釋放的土!臭!素!

本來土臭素安分守己地呆在土壤中,但一旦雨水浸溼這片土壤,土臭素就被釋放,散發到空氣中,成為我們熟悉的泥土味。

其實土臭素我們並不陌生,菠菜根的一股土腥味兒、菜市場裡鯰魚的腥味……這些都是土臭素的功勞。

它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一直都不知道……

相關焦點

  • 最新發現:雨後的泥土清香,其實是一種生物陷阱
    跳蟲與鏈黴菌科學研究指出,雨後的泥土味叫「petrichor」 (潮土油),是由土壤中含有大量放線菌、粘細菌、藍細菌和以及絲狀真菌散發的具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構成,通常這類化合物包含土臭素(Geosmin)和 2-甲基異茨醇(2-MIB)。事實上,這些分子氣味不僅存在於土壤中,還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見。
  • Nature 論文最新發現:雨後的泥土清香,其實是一種生物陷阱
    跳蟲與鏈黴菌科學研究指出,雨後的泥土味叫「petrichor」 (潮土油),是由土壤中含有大量放線菌、粘細菌、藍細菌和以及絲狀真菌散發的具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構成,通常這類化合物包含土臭素(Geosmin)和 2-甲基異茨醇(2-MIB)。事實上,這些分子氣味不僅存在於土壤中,還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見。
  • 雨後「泥土的芳香」到底是什麼?真相來了
    一場大雨過後,空氣中會瀰漫著一股清新的泥土味。這種泥土的味道是怎麼來的呢?原來,土壤中含有大量放線菌、粘細菌、藍細菌以及絲狀真菌,這些微生物產生一些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構成了土壤的味道。其中,最常見的是土臭素(一種天然的萜類化合物)和2-甲基異茨醇(2-MIB)。
  • 你愛聞的雨後泥土味,其實是細菌布下的「陷阱」
    圖片來源:pixabay一場大雨過後,我們常常能在空氣中聞到一種清新自然的泥土味。不過,組成這種氣味的分子並非來自泥土本身,而是兩種由土壤中的微生物產生的揮發性化合物——土臭素和2-甲基異茨醇。最近,一項發表於《自然-微生物學》上的研究揭示,清新的泥土味卻是土壤中的鏈黴菌布下的「氣味陷阱」——聞味而來的跳蟲在食用這些鏈黴菌的同時,也幫助後者的子代孢子廣泛傳播。撰文 | 石雲雷清新泥土味的來源一場大雨過後,空氣會變得十分溼潤,同時還會瀰漫著一股清新的泥土味。當我們聞到這種氣味時,常常會感覺到十分放鬆。但這種清新的泥土味究竟是什麼呢?
  • 你愛聞的雨後泥土味 其實是細菌的「誘餌」
    新知  一場大雨過後,空氣中會瀰漫著一股清新的泥土味。這種泥土的味道是怎麼來的呢?原來,土壤中含有大量放線菌、粘細菌、藍細菌以及絲狀真菌,這些微生物產生一些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構成了土壤的味道。其中,最常見的是土臭素(一種天然的萜類化合物)和2-甲基異茨醇(2-MIB)。
  • 下雨為什麼會有味道,雨後清新的味道到底是什麼呢?考生了解下吧
    下雨為什麼會有味道,雨後清新的味道到底是什麼呢?考生了解下吧今天清晨北京下了一場大雨,晨雷滾滾,大雨傾盆。聽著雨聲,聞著空氣中快樂的味道,在這種環境裡面睡覺太舒服了,彷佛回到了大自然。一、在下雨之前味道就會產生了,我們首先聞到的是大氣中的臭氧的味道,這主要是天空中的空氣被閃電作用後,產生了臭氧,其實就是空氣中的氧分子與閃電作用轉化為了臭氧,如果最近沒下雨,還想知道這味道是什麼樣子的,其實可以去找一臺印表機就可以了,印表機工作的時候也會產生臭氧。
  • 超級細菌竟在外太空存活3年! 震驚科學界
    ▲超級細菌竟能在外太空存活3年。(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實習記者高琳景/綜合報導日本科學家將地球上的「超級細菌」菌株附著到國際太空站外部,沒想到3年後竟發現超級細菌還活著,讓許多科學家和微生物學家震驚不已。
  • 細菌「土味」吸引動物
    一場春雨過後,空氣中瀰漫著泥土的氣味。但泥土怎麼會「跑到」空氣中呢?
  • 細菌「土味」吸引動物—新聞—科學網
    一場春雨過後,空氣中瀰漫著泥土的氣味但泥土怎麼會「跑到」空氣中呢?近日,瑞典研究人員發現,土壤細菌可能會釋放獨特的氣味來吸引動物,以幫助自身在周圍環境中傳播。相關論文4月6日刊登於《自然—微生物學》。 細菌產生的許多揮發性化合物可以被較大型動物感知,包括人類。鏈黴菌是一組常見於土壤中的細菌,它們會產生土臭素——這種有機化合物具有獨特的「土」味,在雨後會產生典型的泥土氣息。但是,鏈黴菌產生土臭素的原因一直不為人知。
  • 感覺雨後空氣清新,可能是多重原因……
    感覺雨後空氣清新,可能是多重原因…… 2020-08-11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扔掉泥土和花盆!養在空氣裡的草,看了心痒痒想領回家
    扔掉泥土和花盆!養在空氣裡的草,看了心痒痒想領回家大家好,我是懶人鬼葵葵,今天跟大家分享養在空氣裡的空氣草。看多了的泥土和大花瓶,看多了各種嬌生慣養的花,看多了的高樓大廈,看久的電腦顯示屏和手機屏幕,眼神似乎看東西都變得反正遲鈍了。那,種草時間到了,空氣草的一點綠來點燃家的小清新,眼前一亮的養眼。
  • 泥土的「身世」可能和細菌「食譜」有關
    但泥土究竟是怎麼誕生的,卻一直是個謎。科學家試圖用地質學和氣象學知識在時間的維度上,解釋這個神秘的問題,並推斷巖石通過風化反應形成泥土。但對於人類來說,這個過程很難觀測。長期以來,人們都相信,有生物參與了這個過程,科學家們也從理論上證實了這個可能性。然而,從沒有人真正在常見的矽鐵大陸巖石中,觀察到生命的存在。畢竟,相對於科學家的職業生涯來說,巖石的風化反應實在是太漫長了。
  • 科學研究帶你解鎖雨後泥土味的秘密
    此刻,我們除了能夠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機,還能夠聞到空氣中瀰漫著的沁人心脾的泥土芬芳。可是,你知道這種泥土的氣味是如何產生的嗎?事實上,這種氣味並不是泥土本身帶有的味道。眾所周知,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層疏鬆的物質,是地球植物賴以生存的根本。
  • 每次下雨之後,我們聞到泥土的氣息,其實並不是土壤的味道
    每次雨過天晴的時候,空氣中都會瀰漫著泥土的清香,相信有不少的小夥伴比較喜歡這個味道,聞著它的感覺好像自己可以融入到大自然中一樣。但是這種味道真的是泥土本體散發出來的嗎?它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呢?歡迎收看本期的三體世界學。
  • 新車有味兒怎麼辦?
    由於現在車輛的精細化提高,車輛內飾種類也普遍增多,新車下線短時間交付給客戶,氣味還未揮散,有點「味兒」並不能代表車內材料劣質哦,所以,新車有「味兒」,請您別擔心與緊張,其對人體的危害微乎其微,今天分享幾招去味妙招給大家: 開窗勤通風
  • 如何在遊戲中炮製克蘇魯味兒
    玩家在遊玩過程中感受到的恐懼更多來自於身後追趕著自己的怪物,而非未知卻透露出瘋狂的世界。你能感受到害怕,但你搞不清楚自己究竟在害怕什麼。「不可名狀的恐怖」是克蘇魯神話的一大魅力所在,也是以此為題材的遊戲難以復刻出來的東西,單純的元素堆砌顯然並不足以使玩家滿意。
  • 英千萬富翁造出「空氣鑽石」,所有成分竟都來自天空
    近日,一位英國的千萬富翁兼環保主義者竟從天空中採集並製造數千克拉的「空氣鑽石」。據英國《衛報》10月30日報導,綠色能源供應商Ecotricity的創始人戴爾文斯聲稱,他已經開發出了一種全球獨一無二的鑽石,這種鑽石直接從英國斯特勞德一座空中採礦設施中採集並提煉出原料。
  • 英國公司稱研發出空氣鑽石 所有成分都來自天空,零汙染!
    英國公司稱研發出空氣鑽石 所有成分都來自天空,零汙染!時間:2020-11-04 10:5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英國公司稱研發出空氣鑽石 所有成分都來自天空,零汙染! 鑽石的開採與篩選,不可避免地會對當地環境造成破壞,因此它受到環保人士的強烈反對。
  • 土壤細菌釋放氣味吸引動物
    根據本周《自然-微生物學》發表的一項研究Developmentally regulated volatiles geosmin and 2-methylisoborneol attract a soil arthropod toStreptomycesbacteria promoting spore dispersal,一組土壤細菌會釋放獨特的氣味吸引動物
  •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研究人員在南極發現一種吃空氣的細菌
    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的研究人員,2017年在南極發現一種「吃空氣的細菌」,不過最新研究發現,這些細菌會把空氣裡的氫氣綜合外媒報導,我們常說「連吸空氣都會胖」,沒想到真的有隻吃空氣長大的生物存在,且是一種微小的細菌,這樣的能力即使在細菌界也是非比尋常,因為所有生物都需要獲取養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