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細菌釋放氣味吸引動物

2020-11-24 騰訊網

根據本周《自然-微生物學》發表的一項研究Developmentally regulated volatiles geosmin and 2-methylisoborneol attract a soil arthropod toStreptomycesbacteria promoting spore dispersal,一組土壤細菌會釋放獨特的氣味吸引動物,以幫助它們在周圍環境中傳播。

細菌產生的許多揮發性化合物可以被較大型的動物感知,包括人類。鏈黴菌是一組常見於土壤中的細菌,它們會產生土臭素——這種有機化合物具有獨特的「土」味,在雨後會產生典型的泥土氣息。但是,鏈黴菌之所以產生土臭素的原因一直不為人知。

彈尾蟲被鏈黴菌頂空樣本揮發物土臭素或2-MIB吸引。來源:Becher, P.G., Verschut, V., Bibb, M.J.et al.

瑞典隆德大學的Klas Fl rdh及同事採用田野實驗和實驗室實驗相結合的方式,探索土臭素的氣味是否可能吸引生活在土壤中的動物,尤其是節肢動物。作者以鏈黴菌為餌在野外設置了一個陷阱網,發現彈尾蟲(一種小型無翅、與昆蟲關係緊密的節肢動物)被吸引過來。在實驗室實驗中,作者觀察到彈尾蟲可以通過觸鬚直接感知土臭素。他們還表示,由於彈尾蟲以鏈黴菌為食,細菌孢子會粘附在彈尾蟲的身體上。之後,彈尾蟲通過身體表面和排洩已攝入的孢子的方式,將細菌孢子擴散到周圍環境中。

作者認為以上觀察表明細菌源氣味在吸引動物方面發揮了生態作用,被吸引的動物之後可以將細菌擴散至更廣闊的環境中。

相關焦點

  • 細菌「土味」吸引動物
    一場春雨過後,空氣中瀰漫著泥土的氣味。但泥土怎麼會「跑到」空氣中呢?
  • 細菌「土味」吸引動物—新聞—科學網
    一場春雨過後,空氣中瀰漫著泥土的氣味近日,瑞典研究人員發現,土壤細菌可能會釋放獨特的氣味來吸引動物,以幫助自身在周圍環境中傳播。相關論文4月6日刊登於《自然—微生物學》。 細菌產生的許多揮發性化合物可以被較大型動物感知,包括人類。鏈黴菌是一組常見於土壤中的細菌,它們會產生土臭素——這種有機化合物具有獨特的「土」味,在雨後會產生典型的泥土氣息。但是,鏈黴菌產生土臭素的原因一直不為人知。
  • 你喜歡下雨的氣味嗎?那真的是一種很奇妙的味道~
    而現在,新的研究發現其實不只是我們人類會被這種氣味所吸引。雨後我們可以聞到到的那種特殊的氣味來自一種叫做土臭素的有機化合物,它是由微生物(包括鏈黴菌屬,鏈黴菌死亡時會釋放土臭素)產生的。不久前,一個國際研究人員團隊開始研究細菌為何會產生土臭素,以及是否有其他生物像我們一樣喜歡這種氣味。國際研究小組在他們的新論文中寫道: 「為了研究土臭素和其他鏈黴菌產生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在土壤生態系統中的可能作用,我們開始研究鏈黴菌的氣味是否會吸引土壤中的節肢動物。」
  • |瑞典科學家研究揭示了春天氣味背後的科學原理
    根據發表在《自然微生物學》上的研究,秘密在於土壤細菌鏈黴菌和原始的六足生物跳蟲(彈尾蟲)之間的相互關係。鏈黴菌是一種全球重要的細菌,它能產生一系列有機化合物,包括用來擊退土壤中敵人的化學武器。該研究報告的作者之一、約翰英納斯中心的馬克 · 巴特納教授解釋說: 「他們都製造出土臭素這一事實表明,土臭素對細菌具有選擇性優勢,否則他們不會這麼做。「因此,我們懷疑它們在向什麼東西發出信號,最明顯的可能是一些動物或昆蟲,它們可能有助於傳播鏈黴菌孢子。為了找出土臭素的氣味可能吸引什麼,瑞典的研究人員領導了這項合作,他們設置了一個以鏈黴菌為誘餌的陷阱網絡。
  • 母羚釋放吸引異性的氣味,來刺激伴侶提高警惕避免被捕食
    當然啦,犬羚最吸引人的還有它的眼睛,小小的腦袋上長著一雙大眼睛,水靈靈,又大又亮,周圍還有一圈淡色的眼環,天生自帶眼線,纖細的睫毛還能防水呢!04母羚釋放吸引異性的氣味這還不算完事,接下來還會用「眼淚」,塗抹在周圍的植物上,進一步加強氣味邊界。
  • 雄性環尾狐猴靠「氣味調情」吸引異性
    一項研究顯示,雄性環尾狐猴似乎也深諳此道,在繁殖季節分泌芬芳氣味液體,以便吸引異性。路透社16日報導,東京大學研究人員捕捉並觀察這種非洲馬達加斯加的特有動物得出上述結論。研究報告刊載於16日出版的美國《當代生物學》雜誌。研究顯示,每到繁殖季節,雄性環尾狐猴腕部腺體會分泌出散發水果和花香氣味的清澈液體。
  • 比利時的巨花魔芋開花 會釋放出類似屍臭氣味(組圖)
    它開花時會釋放出類似屍臭的氣味,這些氣味能夠吸引腐屍甲蟲和其他花粉傳播者。新華社/法新4月11日,在比利時梅瑟的梅瑟植物園,人們觀看一株開花的巨花魔芋。巨花魔芋原產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的熱帶雨林中,通常多年才開一次花。它開花時會釋放出類似屍臭的氣味,這些氣味能夠吸引腐屍甲蟲和其他花粉傳播者。
  • 林草科普|森林土壤動物生態功能研究進展
    2.3 調節森林土壤碳循環森林土壤呼吸作為在生態系統中輸送碳素的有效途徑,其動態變化將對全球碳循環、全球氣候變化產生深遠的影響。在森林土壤動物和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土壤有機質中的C以CO2的形式釋放到大氣中,改變了大氣中的碳含量。
  • 蚊子最喜歡的5種氣味,你佔幾種?
    一些喜歡我們手和腳的氣味,一些則喜歡人類腹股溝和腋窩的氣味。所以,當你一覺睡醒發現自己到處都有被咬的痕跡時,可能你周圍有不止一種蚊子,讓人細思極恐。事實上吸引蚊子的主要物質是呼吸出的二氧化碳、汗液中的乳酸、體溫、溼度和皮膚代謝物。‍‍‍當我們進行活動或者吃進某些特定食物後,皮膚會釋放乳酸。
  • 土壤中的原生動物
    我國的地域遼闊,有著多種地理氣候,陸地生態系統也複雜多樣,因此土壤中的原生動物也多種多樣。它們在土壤生態系統中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夠影響植物的生長,防治有害生物。土壤中的原生動物主要可分為三類:鞭毛蟲類、根足蟲類和纖毛蟲類。
  • 這是一篇有氣味的科普:全世界最臭的10種動物
    由於殘酷的叢林法則,自然界的動物們進化出了各種神奇的技能以讓自己更好的捕獵和生存。許多時候當身體素質等物理攻擊拼不過其他動物的時候,有些動物就會使用「臭」名昭著的「生化炸彈」來阻擋或者攻擊對手,稱它們為「行走的生化武器」一點也不為過。
  • 氣味驅趕老鼠 也可吸引加以消滅
    原標題:氣味驅趕老鼠 也可吸引加以消滅 美國福特漢姆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科研小組人員,近日在一則《新聞公報》上披露,他們正在研製一種能利用氣味驅逐老鼠的高科技武器。 科研人員稱,老鼠體內有一種信息素,一種與性有關的荷爾蒙,能告訴對方有異性的存在。老鼠對不同的信息素會產生不同的反應。
  • 這種真菌和蒼蠅臭味相投,長得像惡魔手指,能釋放惡臭氣味
    人們普遍擁有靈敏的嗅覺,通過對周圍氣味的辨別來獲取信息。人類在長期的氣味辨別過程中,根據主觀感覺和感受對氣味進行了大致的分類,例如香味和臭味。能夠發出香味的東西自然有人喜歡,而發出臭味的東西往往只會遭受排斥。
  • 林地建茶園對土壤細菌群落的影響
    從而影響土壤細菌的群落結構及多樣性。本研究採用新一代高通量測序技術對土壤細菌進行測定,結果發現林地轉換為茶園對土壤細菌群落結構和多樣性影響明顯。與林地相比,新墾3年茶園土壤細菌多樣性指數明顯降低,而隨著植茶年限的增加,植茶30年茶園土壤細菌群落多樣性和豐富度卻未顯著降低。
  • 首份全球土壤細菌群落圖譜繪成
    土壤中的細菌佔地球生物總量的很大一部分,它們在調節陸地碳動態變化、營養循環及植物生產能力等方面起著關鍵作用。但土壤細菌群體非常多元,要表徵具體的細菌分類群,記錄其全球分布,變得十分困難。  此次,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研究人員領導的國際研究小組,從全球6大洲的237個不同地點採集了土壤樣本,通過DNA測序來確定每個樣本中所含的細菌類型,並分析它們在不同類型土壤中的生存能力。研究小組發現,有2%的細菌表型,也就是大約500種細菌,總能在近一半的土壤菌群樣本中被確認。換言之,儘管土壤菌群的多元化程度驚人,但含量豐富且在一系列土壤類型中都能被找到的細菌分類群則相對很少。
  • 花朵豔麗,氣味異常的植物——巨花馬兜鈴
    ,無味或帶有檸檬芳香,夏季至初冬(6~11月)開花不斷,妖豔華麗、波濤洶湧的花海讓人嘆為觀止;果實灰綠色,為瓣裂性蒴果(capsule),多稜近方形,長8~13cm,寬約3cm,內含大量近水滴形、扁平紙質種子,成熟時自動爆裂釋放。
  • 【LorMe視角】土壤原生動物研究方法及作用研究進展
    該綜述歸納了土壤原生動物的生態功能,指出其在防控土傳病害中的潛力,總結了目前的一些研究方法與技術,以期引起更多研究者對土壤原生動物的關注與研究。由土壤病原細菌、真菌或線蟲等病原物引起的作物土傳病害,是全球作物生產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我國土傳病害頻繁爆發,每年對我國近 5 億畝次經濟作物生產造成的損失達數百億元。
  • 凍土融化釋放遠古超級細菌:大量生物死亡
    據俄羅斯官方資料,解凍的永久凍土向附近水域和土壤中釋放了此前處於穩定狀態的炭疽桿菌芽孢,並進一步進入食物鏈。此次疫情是該區域時隔75年後的再次暴發。研究人員近年來一直預測,全球變暖的一個效應是永久凍土中的物質如古細菌,可能會隨著溫度攀升而被釋放。科學家表示,它們中包括人類並未準備好應對或是尚未對其產生免疫力的感染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