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地黃,春季開花,早起三月,晚至五月春末。
【 天目地黃 Rehmannia chingii 】玄參科 Scrophulariaceae >> 地黃屬
植物志上的地黃是北方貨,開白色黃色的花朵,南方見不著。中藥上的地黃是指地黃的塊根,以地黃的栽培品種「懷地黃」最為正宗,懷就是淮,河南。
天目地黃按理說也可以做藥用,顧名思義,分布在臨安、安徽一帶,天目山附近。好在天目地黃比較容易見到,我對地黃的認識才不僅僅局限於「六味地黃丸」。
天目山是杭州的植物寶庫,光是「天目」打頭的植物就有十餘種(說明物種最早發現記錄在天目山)。
也是巧,我的名字裡就帶著「tianmu」二字。其實原本我就叫天目,只是父母覺得這名字太過囂張,稍作變化,叫了天沐。因此我對這十幾種天目打頭的植物有著些許執念,希望有生之年能全部記錄到。然而大多數 tianmu 都很高冷,至今只被我見到了三種相對平易近人的:天目木蘭、天目鳳仙、天目地黃。
天目地黃又是這三者中最熱情的,他生長的海拔不高,以至於還沒進天目山的山門,天目地黃就跑出來列隊歡迎了。
天目地黃,開花後能有三四十釐米高,他的葉片粗糙,有白毛,葉片邊緣有著圓齒,植株混在野草野花裡並不算顯眼。
開花後就不同了,春季,天目山的天目地黃開著粉紫色的花朵,成片的生長在坡地之上。他似乎就是不喜歡平地的,在植物園的百草園中,也給天目地黃堆了一個土坡。
天目地黃的花朵,色彩豔麗,飽和度高。花朵唇形,花冠5裂,上面密布白色絨毛。朝花冠內部看去,可以看到兩條稜狀的褶皺,褶皺呈黃色。花冠內部密布褐色的斑點,雄蕊和雌蕊內藏,不容易看見。像很多唇形花冠的花朵一樣,天目地黃也可以從花屁股裡吸出花蜜來,可惜蜜不多,甜味轉瞬即逝。
天目地黃是玄參科的植物,花落之後,就結出一個蒴果,果實內包含大量細碎的、膠囊樣貌的種子,這也是玄參科跟隔壁唇形科最顯而易見的區別。
大自然會不時帶給我們驚喜,就比如這株開白色花的天目地黃,應該是更能讓我們驚豔的色彩。
話說,這篇是為 浙江山野2017博物手繪日曆——浙江最美野花 配的文章,日曆內頁插圖大致如下,如果各位有興趣,可以點擊 閱讀原文 查看相關連結
水仙花
燈籠樹
單葉鐵線蓮
金縷梅
臺灣獨蒜蘭
玉蟬花
換錦花
大花威靈仙
天目山鳳仙花
天目地黃
...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