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Cindy 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 收錄於話題#風向「標」5個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邁進風溼免疫病的第一道門——抗核抗體。
大家說起風溼病,最常聽到的就是抗體,不管是類風溼關節炎中的抗角蛋白抗體,還是系統性紅斑狼瘡中的抗雙鏈DNA抗體,風溼病似乎和抗體總脫不開關係。今天我們一起來說說最常見的抗體——抗核抗體(ANA),許多風溼病的診斷和它密不可分,稱之為邁進風溼病的第一道門一點不為過。
01
ANA分類你了解嗎?
由於細胞核是ANA靶抗原所在的最重要結構部位,因此傳統意義上ANA是針對細胞核內成分的抗體[1]。隨著檢測技術的不斷進步,發展到目前ANA已是以真核細胞的各種成分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總稱,迄今已發現20餘種,一般統稱為ANA譜。
在命名方面,ANA有4種命名方式:
1、以檢出該抗體的患者名字命名,如抗Sm抗體、抗Sa/Ro抗體等;
2、以相關疾病命名,如抗SS-A、抗SS-B抗體等;
3、以抗原所在部位命名,如抗核仁抗體、抗線粒體抗體等;
4、以抗原的化學名稱分類命名,如抗組蛋白抗體、抗核小體抗體等。
在2014年第12屆自身抗體和自身免疫國際研討會上,形成了第一個ANA螢光模型國際共識[2],在這個共識中IIF-ANA螢光模型分為3類:細胞核螢光模型(14種)、細胞漿螢光模型(9種)和細胞有絲分裂螢光模型(5種)。為貼合臨床,進一步根據螢光模型判讀的難易程度分為必報螢光模型和選報應該模型。這也是臨床醫生拿到化驗單上可以見到ANA後面跟隨著均質型、斑點型等核型的由來。
圖1 IIF-ANA螢光模型分類及命名[1]
02
健康人群也可以檢測到ANA?
ANA的產生與環境因素(紫外線、化學物質、病原體等)和遺傳因素等密切相關,細菌及病毒感染還有許多藥物均可誘導機體產生ANA。ANA主要存在於血液中,然而關節滑膜液、尿液等也可以檢測出ANA。從臨床來看,ANA不僅可見於風溼免疫病患者,也可見於其餘疾病患者如慢性感染性疾病、腫瘤患者等。在健康人群(11.27%)中ANA也佔有一定比例[3],且與年齡、性別等因素密切相關,不過通常而言滴度較低。
在檢測方面,ANA的檢測方法包括間接免疫螢光法(IIF)、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等。目前公認以Hep-2細胞為實驗基質的IIF法是進行ANA檢測的參考方法和首選方法。在結果判讀方面,ANA滴度與疾病相關性目前尚無明確定論,但滴度越高與自身免疫病相關性越大,但是不推薦使用ANA滴度變化反應自身免疫的活動性和療效反應性[1],除某些特定ANA針對靶抗原抗體如抗ds-DNA抗體滴度可作為狼瘡疾病活動性監測指標之一。
目前研究表明ANA可見於某些自身免疫病的臨床前期,可在患者出現症狀前數年被檢測到,因此2018年中國醫師協會抗核抗體檢測臨床應用專家共識中推薦ANA可用於高危人群健康體檢篩查,如育齡期女性、自身免疫病患者直系親屬等。此外,ANA在判斷自身免疫病的活動性及預後,指導臨床治療上具有重要意義。在臨床上可先用IIF進行ANA檢測,若結果陽性再進一步進行ANA針對靶抗原的特異性自身抗體檢測,但當臨床高度懷疑自身免疫病時,無論ANA總抗體結果如何均應該針對靶抗原進一步檢測。
03
ANA陽性就是有病?
上面提到ANA陽性不僅僅見於風溼病,還可見於其餘疾病,風溼免疫病中常見的有系統性紅斑狼瘡、乾燥症候群、藥物相關狼瘡、硬皮病、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等。在其餘疾病中,常可見到ANA陽性的一大類是感染性疾病如細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寄生蟲病、麻風病等[4],另一大類則是血液系統和腫瘤疾病如骨髓瘤、淋巴瘤等。
表格中為文獻[5]報導ANA不同亞型陽性與腫瘤可能的聯繫,在被診斷患有/不患有自身免疫病但最終確診不同類型腫瘤患者中檢測出了不同種類的ANA,這提示我們在臨床上尤其需警惕抗核抗體出現與腫瘤的相關性。有意思的是研究中發現患有自身免疫病的腫瘤患者死亡率顯著低於普通腫瘤患者。未來ANA隨著研究深入,ANA可能成為腫瘤早期識別和預後評估的標記物。
表1 ANA陽性與自身免疫病及腫瘤之間的聯繫[5]
ANA陽性並不能確定是某種具體診斷,需結合臨床綜合分析,ANA 陰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自身免疫性病可能。下列為ANA譜中常見特異性抗體及常見相關自身免疫病,可作為臨床判斷參考。
表2 抗核抗體常見特異性抗體相關靶抗原及相關自身免疫病[1]
04
專家共識要牢記!
說了這麼多,不知道大家對ANA有沒有初步的了解了?下面劃重點時間到了,文章最後,我們再次回顧2018年中國抗核抗體檢測臨床應用專家共識[1]中的部分推薦意見吧!
1、ANA是以真核細胞的各種成分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總稱。
2、推薦臨床上疑似自身免疫病患者,尤其有多器官受累的患者檢測ANA。
3、目前公認以Hep-2細胞為實驗基質的IIF法是進行ANA檢測的參考方法和首選方法。
4、ANA可用於高危人群健康體檢篩查,如育齡期女性、自身免疫病患者直系親屬等。
5、在臨床上可先用IIF進行ANA檢測,若結果陽性再進一步進行ANA針對靶抗原的特異性自身抗體檢測。
6、不推薦使用ANA滴度變化反應自身免疫的活動性和療效反應性。
參考文獻:
[1]胡朝軍,周仁芳,張蜀瀾.抗核抗體檢測的臨床應用專家共識[J].中華檢驗醫學雜誌,2018,41(04):275-280.
[2]Chan EK, Damoiseaux J, Carballo OG, et al. Report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Standardized Nomenclature of Antinuclear Antibody HEp-2 Cell Patterns 2014-2015. Front Immunol. 2015 Aug 20;6:412.
[3]胡朝軍,陳華,王立,白伊娜,張蜀瀾,宋寧,李麗君,李萍,鄧垂文,史豔萍,李永哲.體檢人群中自身抗體篩查的臨床意義[J].中華檢驗醫學雜誌,2014,37(11):847-850.
[4]Im JH, Chung MH, Park YK, Kwon HY, Baek JH, Lee SY, Lee JS. Antinuclear antibodies in infectious diseases. Infect Dis (Lond). 2020 Mar;52(3):177-185.
[5]Vlagea A, Falagan S, Gutiérrez-Gutiérrez G, et al. Antinuclear antibodies and cancer: A literature review. Crit Rev Oncol Hematol. 2018 Jul;127:42-49.
本文首發: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
本文作者:Cindy
本文審核:陳新鵬 副主任醫師
責任編輯:風禾 卡帶
版權聲明
原標題:《抗核抗體陽性,我離風溼病還有多遠?》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