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北鬥達英語學校: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敬老院獻愛心

2020-12-06 家居最風尚

周口北鬥達英語學校的愛心志願者協會到鄧城鎮敬老院獻愛心,慰問敬老院的院民們,為他們送去了200個夏涼被。

在獻愛心活動儀式上,鄧城鎮鎮長陳國平代表鎮黨委、政府對周口北鬥達英語學校的愛心志願者協會到鄧城鎮敬老院獻愛心、慰問敬老院的院民表示感謝,同時祝願周口北鬥達英語學校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上會走的更遠、做的更好,真正辦一個人民群眾滿意的學校;周口北鬥達英語學校負責人表示: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此次活動,不僅能塑造學生們自己一個高尚的人格、高尚的靈魂、高尚的道德修養,而且對學生們未來的人生走向、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活動中,志願者與院民共同演唱了《鄧城鎮敬老院院歌》,活動在《今天是個好日子》歌曲中圓滿結束。

北鬥達英語學校於2010年創辦,是一所經過教育主管部門批准的一所教育培訓機構。經過9年的發展,北鬥達教育積累了一大批名師,常年悉心研究高考英語考試政策,精通高考英語考試命題規律,精準抓住考點,攻克學生學習弱點,修補學生學習漏洞,快速提升學生成績。贏得家長的信任和尊重,一直堅持口碑宣傳,全力打造鄭州本土教育培訓行業第一口碑品牌!

相關焦點

  • 南岸多形式開展喜迎重陽節活動 弘揚孝老愛親傳統美德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讓孤寡、五保、空巢等老人享受社會大家庭的溫暖,重陽節期間,南岸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關愛老人、喜迎重陽活動。走進敬老院,各位愛心企業家就與老人親切交談起來,期間歡笑不斷。他們為老人送上新大衣,並拉起老人的手,詳細了解了他們在醫療、生活、娛樂等方面的情況,希望老人們在敬老院的生活能夠幸福美滿。  銀湖村位於廣陽鎮東南角,背靠明月山。區婦聯傅萍副主席介紹道:「『今年重陽節我們希望能將溫暖送進村,讓遠離主城的老人也能感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愛。」
  • 紅螞蟻裝飾志願者走進敬老院,關愛老人溫暖社會
    原標題:紅螞蟻裝飾志願者走進敬老院,關愛老人溫暖社會自古以來中國人以「孝」為信仰,以「敬孝」為責任,正如中國古話「百善孝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為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積極履行社會責任,9月29日,紅螞蟻裝飾黨支部志願者在國慶來臨之際走進平江街道老年公寓開展志願活動
  • 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使者 山東眾林文史文獻博物館副館長徐廷傑
    還有各類有關黃河的書籍和實物幾百件,為廣大觀眾和學生提供了解黃河的平臺,讓我們講好黃河故事,傳承好黃河文化。2019年1月,在鄒平市發起來關愛留守兒童讓愛回家公益活動,聯繫愛心企業,聯繫學校,為留守兒童送去各種禮品和證書,讓留守兒童感受到了社會的溫暖,表示長大後學習雷鋒精神為國家做貢獻,回報社會。
  • 津遠金服慈善基金會:小小衣櫃翻一翻、大大愛心獻一獻
    津遠金服:舊洗舊褲捐一捐 小小愛心獻一獻「衣舊情深,愛在玲東」。近日津遠金服發現,在玲東社區聯合中國郵政快遞開展了以「捐一件衣服,獻一份愛心」為主題的愛心公益活動。據津遠金服了解到,這個活動已連續舉辦了4年,每年對接一個貧困地區,為山裡的孩子捐衣,捐愛心。
  • 視頻|邵陽:傳統文化進校園,傳承中華文化精粹
    紅網時刻11月7日訊(記者 李娟 通訊員 曾旭輝)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活動現場,極具文化特色的新疆舞、漢服展示和中華武術表演,拉開了本次活動的序幕。在隨後的傳統文化展演中,《寶慶烙畫》因精湛的竹刻技藝贏得了圍觀群眾連連稱讚;古琴彈奏讓大家近距離接觸古琴,欣賞古琴絲絲音韻;太極拳、中國舞等也受到學生熱烈追捧,通過現場交流、學習,切身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 王立陳平等市領導帶頭向困難群眾送溫暖獻愛心
    -08 18:58:45 來源: 世界你好 舉報   發揮帶頭作用 弘揚傳統美德
  • 「2017年暖冬行動」獻愛心,歡迎武漢企業和市民參與
    本報聯合武漢市慈善總會、視佳醫眼科、新洲大愛人生慈善協會等單位聯合發起「2017年暖冬行動」,歡迎市民認捐衣物鞋帽等物資,在冬日裡獻上愛心。  隨著城市建設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武漢家庭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但仍有部分群體仍處於貧困狀態,本次公益活動旨在幫扶這些貧困人群,關愛武漢貧困家庭和農村福利院的老人。
  • 蕪湖聽紅歌 獻愛心 誦經典 讓孩子過別樣「六一」
    假如沒有戰爭,沒有災難,小蘿蔔頭會像我們一樣幸福的…………」  「一個道理傳古今,要做愛德人…………」一首《三德歌》響起,頌揚了「百善孝為先」的中華傳統美德,鼓勵著祖國的花朵們要做孝德人、誠德人、愛德人。快樂的時光很短暫,今天的小課堂活動也在這美妙的歌聲中落下了帷幕!
  • 愛心微信群群員獻愛心 甲乙丙丁給山區小朋友送去禮物
    8月22日,在貴州省雷山縣西江鎮貓鼻嶺小學,愛心甲乙丙丁微信群的群員楊洋帶著其他群員,將蠟筆、水彩筆、鉛筆、書包等學習用品送到了孩子們手中。給孩子們發學習用品據了解,此次助學物資有蠟筆、書包、畫板等共計250餘件,給到了50餘位小朋友手中,購買物資的資金也全都是由他們愛心甲乙丙丁微信群的群員募捐而來。
  • 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系列」圖書在滬發布
    「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系列」(英文版)。上海譯文出版社供圖中新網上海8月12日電 (周卓傲 葉穎)8月12日,國家出版基金項目、中國首套用英文系統介紹中國傳統文化故事的讀本「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系列」(英文版)在2020上海書展上舉辦新書發布會。
  • 中華少年說點燃川蜀大地,中華少年用英語傳播中國故事
    懷著「傳承、傳播中國文化的使命感,讓更多的『後浪』擁有國際視野,有能力對話世界」的信念,2020年8月2日, 「中華少年說·戰『疫』好榜樣」複選活動成都站在匯融創客廣場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一場東西方文化的驚豔邂逅也就此展開。
  • ...走進中大新華:黃潔夫教授開講「中華傳統文化與器官移植事業」
    通過主題黨日、聯學聯建等方式走進各級黨組織,發揮「黨建帶共建、黨建帶群建」作用,用黨建的理念、方法和機制,創新業務活動方式,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激發全國人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自豪感,推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帶頭參與器官捐獻宣傳與志願登記工作。中大新華學院黨委書記周雲代表全校師生向「生命接力先鋒隊」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 助人為樂汪厚庭:為無數困難家庭送溫暖的「愛心使者」
    利用周末、節假日等業餘時間,召集志願者開展了敬老愛老獻愛心、關愛留守兒童、同飲漢江水、保護母親河、鄰裡守望一家親、精準扶貧送溫暖、作業本計劃、陽光助學、抗戰老兵關愛、溫暖包計劃、避災救災演練、創建文明城市宣傳等志願服務。作為一名有過軍營生涯的他,身上透著一股敢闖敢幹,不服輸的勁頭。工作中的他是一名給千家萬戶帶去光明的「光明使者」,生活中的他,又是一名為無數困難家庭和孩子送去溫暖的「愛心使者」。
  • 元旦送溫暖 情暖夕陽紅——九江昌盛大藥房攜手康恩貝走進敬老院
    九江新聞網訊(王日中 邱春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元旦即將來臨之際,12月30日上午,九江昌盛大藥房攜手康恩貝走進濂溪區十裡街道敬老院和南山老年公寓,為這裡的老人們送上節日的祝福和愛心慰問物資。
  • 陳來:中華傳統文化與核心價值觀
    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和轉化   我國的傳統美德形成於西周春秋時代,定型在孔孟荀早期儒家思想。在春秋時代,已經就有很多關於道德的觀點產生。這個時期,沒有一個主導的觀念可以帶領各種道德觀。但是我們可以說,在春秋後期比較流行的道德,一個是「忠信」、一個是「智仁勇」。當時在整個中原文化裡,比較流行的就是忠信和智仁勇。
  • 上海金山區廊下小學弘揚優秀校風傳承名人家訓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傳統美德。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一種規範,是家庭文化的體現,更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道德倫理在每個家庭中的傳承和發揚。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會風氣良好。
  • 【文萃】新時代傳承與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方法論探析
    但如何準確認識、科學把握和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者們見仁見智,並未達成共識,在一些重大問題上甚至各執一端、彼此對立,亟須加強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自覺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研究和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 獻血漿獻愛心助公益送健康
    獻漿須知    1.凡年齡在18~55周歲(固定獻漿員年齡可延長到60歲),身體健康的泰山區、岱嶽區、新泰市、肥城市、寧陽縣、東平縣居民均可到我站申請獻血漿。    2.每次獻漿必須持有居民二代身份證。
  • 中華少年說成都複選亮點頻現,51Talk引領學員乘風破浪,追逐英語夢!
    懷著"傳承、傳播中國文化的使命感,讓更多的'後浪'擁有國際視野,有能力對話世界"的信念,2020年8月2日,由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品牌51Talk等承辦的"中華少年說·戰'疫'好榜樣"複選活動成都站在匯融創客廣場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一場東西方文化的驚豔邂逅也就此展開
  • 理髮店店主堅守24年,每月16日到敬老院送溫暖,網友:暖心
    女子堅持24年,為敬老院老人理髮據了解,黃女士在1997年便開始,每個月16日到敬老院中,給敬老院的每一位老人免費理髮,而且也會給一些老人帶過冬的衣物。起初是因為黃女士的母親從事養老院食堂的工作,在看望母親時看到一個養老院的老人想要理髮但是又無法出門,所以從那一刻起,黃女士便有了為這些老人免費理髮理髮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