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西藏雖然荒涼,但是對中國地緣戰略卻極其重要

2020-12-03 小zu聊裝備

我國西部邊疆的兩個大省雖然地處西部邊陲,但是對中國的整個地緣戰略卻是極其重要的存在。在新疆和西藏納入中國版圖的這幾百年中,始終屏障著我國的西部。甚至可以這樣說,一旦歷史上中國失去西域,那麼中原王朝馬上會因為穩定的後方而陷入被動。今天我們從地緣上來談一下西部青藏高原和新疆對我國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再談這個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個歷史事件。那就是石敬庸割讓燕雲十六州的歷史,看歷史,有時候看的就是某件事情的影響以及對我們今天有什麼樣的啟迪。當時戰亂的北方大地,為了對抗後唐,石敬瑭出賣燕雲十六州給遼國。自此以後,中原大地沒有了有效的屏障,直接暴露在了北部遊牧民族的鐵蹄之下。隨後的歷史我們都了解了,兩宋時期,中國始終處於北部遼金的威脅之下,甚至北宋滅亡的時候,徽欽二帝還作為俘虜走完了悲慘的一生。回望歷史我們發現,這一切的起點就是燕雲十六州的割讓,所以我們將石敬瑭稱為最大的漢奸一點也不過分。其行為導致了中原大地幾百年不得安寧,一直到明太祖朱元璋時期才再次收回了這一地區。從此中原王朝才真正再次強大起來。

為何燕雲十六州的丟失對中原王朝的影響那麼大?這裡大概說一下燕雲十六州的位置,大概就是現在的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山西的北部這一地區。這是一塊有山區高原的地方,傳統就是中原大地針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天然屏障。燕雲地區被割讓之後,中原大地直接暴露在遊牧民族的鐵蹄之下,無險可守。作為漢民族核心的中原地區變成了戰爭的最前沿,進而中原王朝原本的根基之地就失去了後方的作用。所以中原王朝很難在北方立足。

明太祖朱元璋收復燕雲地區之後,中原大地恢復了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這之後的歷史我們看到,依託中原地區肥沃的土地,大明王朝終於擊敗北元,並在現在的貝加爾湖地區徹底地掃清了北元的威脅。此後蒙古更是直接分裂。這裡來看的話,一個好的地緣環境對於一個國家有多麼的重要。

再來說回西部邊疆。我國開發西域時間特別長。早在漢朝時期就已經著力經營西域,當然,當時主要是為了對抗北部的匈奴。我們大家都看過一部歷史正劇叫做康熙王朝,周培公曾給康熙朝定下戰略基石,那就是主要對抗葛爾丹。當時葛爾丹主要盤踞的地方就是現在的新疆和蒙古西部。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下,葛爾丹佔據有地緣優勢的,因為其身處高原,易守難攻。最終康熙皇帝三次御駕親徵才算徹底平定。在隨後的歷史中我們還看到,晚清時期的阿古柏勾結沙俄也曾在這一地區成立割據政權,最後被左宗棠撲滅。

新中國建國以後,在王震的帶領下,新疆建設兵團紮根新疆,開啟了最古老的屯墾戍邊的方式。至此,新疆地區再也沒有出現割據政權。我們這裡談了那麼多的新疆,其實西藏相當於新疆也是一樣,只是西藏比新疆更加荒涼,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以上。人口稀少,所以在新中國收復西藏之後,雖然也有叛亂,但是總體還算穩定。只是後來在62年和印度打了一場邊境保衛戰。

我們回顧歷史發現,新疆和青藏高原這兩個地方地廣人稀,地處邊陲又不輸於漢民族的核心區。可是我們的先輩從來沒有放棄過對這兩地的掌握。這兩個地區對中國的地緣政治到底有多麼重要?以至於每次大一統王朝都要花大力氣來維護這兩地的穩定。甚至現在還要對抗印度的挑釁。

答案很簡單,地緣戰略的需要。在文初我曾給大家引用了燕雲十六州的歷史典故在這裡正是要說明,有些邊疆地區雖然荒涼,但是卻是我大後方的天然屏障,這些地區一旦失去,那麼作為中華民族的核心區就會直接暴露在對手的威脅之下,燕雲十六州丟失,被威脅的是我中原的核心區。一旦新疆西藏失去,那麼我們的西部大後方就會變成前沿。

這裡再說一下西部大後方的重要性。這裡引用抗日戰爭的歷史。大家知道,最終日本也沒有打進四川一步。在抗戰局勢極端不利的情況下,中國硬是依靠西南的四川和西北的黃土高原地區堅持到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這兩個地方的位置比較特殊,他們都是背靠新疆西藏,在背部沒有任何威脅,所以可以作為穩定的大後方。

新中國建立以後和蘇聯交惡,當時設定的大後方也是西南地區。為了防備前蘇聯的威脅,很多的工業都搬遷到了雲貴湖南一帶。這裡何以成為中國的大後方?很簡單,背靠青藏高原。當然,我們現在的地緣環境比歷史上好了不要太多。和俄羅斯已經實現了和解,北部威脅不但解除了,而且現在中俄還是全天候的戰略夥伴關係。西藏和新疆都在我們手中,這也就保證了雲貴川地區一樣可以作為中國的戰略大後方存在。

我們一直在談一個詞,叫做戰略後方。擁有戰略後方的國家,是不會被輕易打敗的,這也是地緣戰略中很重要的一環。因為我們在未來的戰爭中可以依託後方的穩定來源源不斷的支持前方的戰爭。這裡做一個不恰當的假設,如果新藏丟失,那麼雲貴川和陝西陝西,都將直接作為國家的最前沿存在,那麼一旦爆發戰爭,我國的戰略後方將變成湖南湖北江西一帶。如果敵人可以從海上進攻的話我們就徹底地失去了戰略後方,這樣的地緣環境是很難保障國家安全的。北宋的滅亡就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

以上談了那麼多,但是我們一直也沒有談現在的時事政治,至於原因大家自行腦補吧。從以上的分析來看,我新疆西藏地區永遠也不能丟失,這將是保衛中國國家安全的最優化的地緣屏障。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們都會將西部邊疆作為我國地緣政治的核心。其實說了那麼多的防守,我們並沒有說我們這兩個地區的優勢。既然我們佔據了地利優勢,那麼對於進攻同樣有好處,篇幅的原因就不再展開來細說了。

對於新疆和西藏的地緣戰略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的?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寶貴的意見!

相關焦點

  • 連接西藏與新疆的219國道,究竟是什麼樣子,從荒涼再到荒涼?
    是在中國西北、西南地區的一條國道,它北起新疆喀什地區葉城縣的零公裡石碑,終點為日喀則市拉孜縣查務鄉,在此與318國道的中尼公路段交匯,一般看成是新藏公路。全程2140千米,經過新疆、西藏兩個省份。又因為起點是葉城,終點是拉孜,所以也被稱為葉拉線。但大部分走新藏線都是反穿,也就是說是從西藏拉薩出發,再穿越整個新藏線、南疆、北疆最後到達烏魯木齊,這樣全程下來的距離接近5000公裡。
  • 印教授:在中印邊界退避三舍是毛主席戰略之舉
    中國西藏網訊 11月1日,多維新聞網刊發評論文章,分析1962年中國「放棄藏南」背後的原因,該文引述印度尼赫魯大學副教授迪帕克的觀點認為,中國在1962年中印戰爭後「放棄藏南」、保有阿克賽欽(Aksai Chin,又譯阿克賽或阿克塞)地區實為「丟了面子,賺了裡子」的天才之舉,體現了毛主席的戰略眼光。
  • 超高清3D地圖看中國地緣格局
    一,中國地緣得天獨厚,靠山面海,弱依靠山川險固足以自保,強則可以向周圍其他地區傳播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青藏高原的戰略地位極其重要:1,歷史上青藏高原和它形成的褶皺是中原帝國防禦西部和西南部的重要屏障,中原帝國僅需要集中精力應對來自北方草原遊牧民族的侵擾,不至於四面受敵。
  • 荒涼的阿克賽欽與富庶的藏南哪個對中國更重要?本文帶你深度解析
    但即使是我們退守到中印實控線(麥線),我們居高臨下的戰略優勢也不會受到任何的影響,我軍在青藏高原上依然可以對地勢較低的藏南地區形成壓頂之勢,戰場主動權依然掌握在我們手裡。同時,我軍不用翻越喜馬拉雅山作戰,後勤壓力可以大大緩解。另外,藏南地區的戰略位置雖然重要,但是這裡畢竟距離印度的統治中心還有數千公裡遠,即使完全攻佔了印度東北部地區,也不會傷及印度的根本。
  • 中國版圖保持大一統究竟有多重要?深度分析歐洲和亞洲的地緣對比
    東北已經分了,河北間接地分了,緊接著汪精衛一塊, 四川一塊,新疆一塊,外蒙古一塊,陝北又是一塊,如果這幾塊固定下來,那今天世界就很難說了。明白這一點,就能明白日本為什麼在1937年向中國全面開戰。因為中國在1936年12月12日國共兩黨實現了合作,日本等不到明末李自成和崇禎龍虎相爭、兩敗俱傷的結果了,在「西安事變」後的第二年即1937年便全面向中國開戰。
  • 國星宇航與西藏高馳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近日,成都國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與西藏高馳科技信息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國星宇航與西藏高馳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本著「互信互願、互利共贏」的原則,將在時空大數據中心、衛星資源綜合利用、
  • 青藏高原的戰略要地及重要門戶:加勒萬河谷口
    我國青藏高原的西北部有一個極其重要的戰略要地,這就是位於新疆和西藏邊疆交界處的阿克賽欽地區,阿克賽欽現在屬於我國新疆和田市管轄,它的東部和北部都在我國新疆和田境內,南部與我國的西藏交界,只有西部與目前屬於印度實際控制的拉達克地區相鄰。
  • 零下50度的錫亞琴冰川,中國、巴基斯坦、印度的戰略高點
    控制錫亞琴冰川,就意味著形成了居高臨下的優勢,取得戰略上的主動權,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是通往中國南疆腹地的橋頭堡;南側是克什米爾谷地和查謨地區,其中克什米爾谷地是印控克什米爾主要的農作物產地;西側是巴控克什米爾的北部地區,流經巴基斯坦北部的重要河流——印度河貫穿其間;北部是喀喇崑崙山脈,穿越其中的通道曾是古代的絲綢之路,也是連接中巴的戰略要道。
  • 未按規定年檢 中國地緣與能源戰略研究會等2家社團被民政部處罰
    原標題:未按規定年檢 中國地緣與能源戰略研究會等2家社團被民政部處罰   記者3日從民政部獲悉,民政部近日對中國地緣與能源
  • 印度為什麼不如中國?因為它失去了「新疆」、「寧夏」和「緬甸」!
    說到中國和印度,可比的東西的確很多:都是文明古國,人口都有十幾億,都被列強入侵過,現在都在復興階段……總之比下來無非有兩種觀點, 一種是認為印度前景好,一種是認為中國後勁足。 印度人認為他們前景好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是他的地理位置好,兩面靠洋(跟美國多像啊),而中國很難衝出第一島鏈。不過從印度本身的位置及周邊地緣政治環境來說,卻存在無法彌補的短板。
  • 美日頻拉南海這個國家,它的地緣戰略價值在哪?
    在宣布要將納土納島附近海域改名為「納土納海」之後,印尼與日本9月6日又宣布,雙方正在加強發展海上合作關係,其中包括與中國爭議的南海納土納群島海域。這些年來,除了越南,印尼也是美日等國極力「拉攏」的另一個東南亞大國。為什麼美日這些域外國家如此重視印尼呢?其實,它的地緣戰略價值其實被低估了。開發納土納
  • 會議通知 | 中國地理學會政治地理與地緣關係專業委員會2018年學術年會暨第三屆地緣關係學術研討會
    吉力力∙阿不都外力(中國地理學會政治地理與地緣關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李九全(中國地理學會人文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人文地理》編輯部主任、專職副主編,西安外國語大學教授)李同昇(中國地理學會世界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西北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院長
  • 會議通知|中國地理學會政治地理與地緣關係專業委員會2018年學術年會暨第三屆地緣關係學術研討會通知(第一號)
    (中國地理學會政治地理與地緣關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山西省地理學會理事長,山西師範大學教授)王尚義(山西省地理學會副理事長、太原師範學院原黨委書記,教授)方創琳 (中國地理學會人文地理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吉力力∙阿不都外力(中國地理學會政治地理與地緣關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 中國為避免與俄利益衝突 對中亞軍事影響極有限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烏克蘭金融新聞網報導,烏克蘭「地緣戰略」全球情報集團分析師認為,雖然中國正在積極進軍中亞,加強與地區國家的合作,但是為了避免與俄羅斯之間的衝突,重點發展經濟合作,而不是軍事合作,因此中國對中亞國家的軍事影響力極其有限。
  • 它僅佔西藏面積的十五分之一,卻是我國十分重要的戰略地方!
    山南,沒有林芝的溫潤,沒有螞蟻的雄偉,沒有拉薩的香氣,但是,這是點燃西藏文化的地方,西藏歷史上第一座宮殿,第一個贊普,第一個三寶齊備的寺廟,第一個經書,第一個田地,第一個村子,山南幾乎囊括了西藏的一切「第一」,來到這裡,可以看到原始的西藏民族文化和更原始的西藏民族風俗。
  • 為什麼新疆、西藏和內蒙古的面積那麼大?今天總算是知道了
    為什麼新疆、西藏和內蒙古的面積那麼大?今天總算是知道了 很多小夥伴們在看中國地圖的時候,是不是都有過這樣的疑惑:為什麼新疆、西藏和內蒙古這三個省份為什麼比其他省份要大很多!這三個省份不僅是我國邊疆的三大少數民族自治區,同時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三個省份,其中新疆的面積有約166萬平方公裡,西藏有約122萬平方公裡,內蒙有約118萬平方公裡。相比一些沿海城市,比如福建只有約12萬平方公裡,從數據上我們可以看出新疆大概有10個福建的面積那麼大,這個面積比起世界上的許多國家都要大,那麼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
  • 調西藏水到新疆使沙漠變良田,中國最少能多養活兩億人口!
    新疆是中國最大的省級行政區,面積達到167萬平方公裡,佔到中國總面積的六分之一,然而新疆三分之一的面積是沙漠,其它三分之二也是處於半缺水狀態。一直是中國社會各界爭論的話題,在我上初中的時候,地理老師就說中國要把喜馬拉雅山脈炸一個大口子,讓印度洋上的暖溼氣流進入新疆,從而使新疆降雨增多,再然後新疆的沙漠就會變成森林和良田,對於這個設想只能是設想,如果喜馬拉雅山脈都能炸個大口子,中國直接把青藏高原移到南海算了,這樣不但可以使中國多了一個適合人居住的西藏和青海,還多了南海三四百萬平方公裡的國土面積,所以說炸喜馬拉雅山脈就是天方夜譚,喜馬拉雅山脈那麼雄偉
  • 會議通知 | 中國地理學會政治地理與地緣關係專業委員會2018年學術年會暨第三屆地緣關係學術研討會通知(第二號)
    >主 席宋長青(中國地理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政治地理與地緣關係專業委員會主任,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執行部長、教授)衛建國 (山西師範大學校長、教授)委員(按姓氏筆畫為序)王國梁 (中國地理學會政治地理與地緣關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山西省地理學會理事長,山西師範大學教授
  • 新疆的盡頭是什麼樣子?沙漠和湖泊依偎一起,景色荒涼卻美好至極
    這裡完全不像是印象中熱鬧嘈雜的車站,街道過往的車輛極少的,眺望車站裡面,空無一人,柵欄門外一大片,野草肆意生長,幸好車站頭頂幾個紅色大字「喀什國際汽車客運站」,這裡滿眼寫滿了荒涼!古絲綢之路在此經過,南下印度、西去阿富汗和伊朗的重要通道,一路上有現在路況很好的中巴友誼公路G314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