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教授:在中印邊界退避三舍是毛主席戰略之舉

2020-11-27 中國西藏網

中國西藏網訊 11月1日,多維新聞網刊發評論文章,分析1962年中國「放棄藏南」背後的原因,該文引述印度尼赫魯大學副教授迪帕克的觀點認為,中國在1962年中印戰爭後「放棄藏南」、保有阿克賽欽(Aksai Chin,又譯阿克賽或阿克塞)地區實為「丟了面子,賺了裡子」的天才之舉,體現了毛主席的戰略眼光。

中印領土爭議地區示意圖。來源:環球網

文章回顧了中國軍隊在中印戰爭後「有禮有節的舉動」,稱中方在給予印軍前線部隊毀滅性打擊後,東線撤回兩國傳統習慣線中方一側,並以習慣線為基準後撤20公裡。印軍在此後幾十年裡全面推進到習慣線,造成印度對藏南的實際佔有。不為人知的是,相對於東線,中國極少宣傳西線阿克賽欽地區,卻「實實在在佔到了便宜」,各個制高點俯瞰印度首都新德裡,令印度如鯁在喉。

對於很多人提出的,為了創造中國經濟發展的和平與安全環境,必須維護中國周邊局勢的穩定,應不惜代價儘快解決與印度邊界爭端的想法,迪帕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後者認為,邊界問題的解決不能簡單地從衝突的角度衡量,而應提到兩國各自的戰略高度,這些領土的所有權關係到兩國長遠的國家利益和權力。

中國藏南地區示意圖

文章稱,中印之間有爭議的東段領土藏南和達旺,雖然資源豐富,但其最大的缺陷是「易攻難守」。藏南、達旺毗鄰印度平原,印度很容易增兵反擊,其又遠離中國腹地,與西藏的交通也極其艱難。因此,中國軍隊短時間內很難調動大量的部隊增援。長期來看,與印度在這一地區的戰爭綿延會嚴重消耗中國的國力,並不符合中國的戰略利益。當時,中國的戰略是穩定西部與中亞方向,東部防禦美國與日本,西南地區是中國的後方陣地。因此,中國在這一地區的戰略要求是「穩定」。

相反,保有阿克賽欽,是一個天才的舉動,體現了毛主席的戰略眼光。阿克賽欽地區雖地形荒涼,但位於中亞邊沿的高地,接近印度腹地恆河流域,其地緣優勢遠超藏南(包括達旺地區)。此外,阿克賽欽是位於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有爭議地區。中國可以在印巴爆發戰爭的情況下有效地支持巴基斯坦。

印巴邊境士兵奮力抬腿踢正步。影響印巴關係的主要障礙是克什米爾問題,兩國為了該地區歸屬問題曾打過三次大仗。來源:國際在線

此外,阿克賽欽還是中國對印度的重要壓力點。文章稱,幾十年來,邊界問題耗費了印度巨大資源,中國獲得了難得的和平發展。毫無疑問在中印邊界問題上,中國將「始終佔據戰略優勢」,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給印度帶來麻煩」,印度須不惜任何代價不給它找麻煩的機會。因此,迪帕克認為,在中印邊境,目前現狀「對中國極為有利」,並建議中國在制定對印戰略時必須考慮以下兩點:

1、阿克賽欽是中國威懾中亞的制高點,也是對印度的一個重要壓力點。中國絕不能放棄一寸阿克賽欽的土地。

2、巴基斯坦是遏制印度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國控制中亞及保持新疆穩定的盾牌、重要的橋頭堡。因此,中國必須保護和幫助巴基斯坦。擁有巴基斯坦,中國將有一個在中亞的立足點。

迪帕克的話也許是肺腑之言,然而,他沒弄清楚的是,中國歷屆政府從未承認「放棄藏南」,更不會承認所謂的印度「阿魯納恰爾邦」。時移世易,祖宗的領土總有收回的那一天,只待時機而已。(中國西藏網 文/夏炎)

(責編: admin)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中印局勢取得重大突破!?印媒:中印同意從「摩擦點」撤軍並公布...
    3800公裡長的中印邊界沒有劃定,兩國在1962年爆發了戰爭。  儘管近年來一再發生事件,但雙方的軍隊基本上遵守了一項長期以來的協議,避免在高海拔邊界發射武器,不過9月份雙方也曾鳴槍示警。  印度國防部和外交部拒絕就最新談判的細節置評。  印度外交部發言人Anurag Srivastava稱:「當我們有東西要分享時,我們就會分享。
  • 從洞朗到加勒萬河谷:警惕中印邊界問題的三個改變
    北大區域與國別研究院推出系列新芽沙龍「疫情下的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邀請國內外近四十名青年學者,從跨學科的角度,探討當下中國與部分周邊國家關係的突出特點,面臨的問題,並提出應對之策。我們希望這個系列的文章能夠引起大家的接續思考,將想法轉化成文字,給本專題投稿。2020年6月15日晚,中印兩國的前線人員在加勒萬河谷發生肢體衝突,造成人員傷亡。
  • 印政府將邀反對黨談中印邊界風波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周良臣 環球時報記者 杜海川】印度多家媒體13日報導稱,印度內政部長辛格與外交部長斯瓦拉吉將邀請印度主要反對黨領導人周五會晤,介紹近期中印邊境對峙、印巴在克什米爾交火等問題的情況,以消除反對黨不滿,統一立場。印度news18新聞網稱,國會反對黨的領袖都被邀請到會,這一措施本身就很不尋常。
  •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1962年中印戰爭,印軍損失了8700人
    中央軍委和總參謀部調集部隊進行了這次自衛反擊,在中印邊界的東段和西段展開行動。戰事從1962年10月20日開始,11月21日基本結束,歷時一個月,經歷了兩個作戰階段。第一階段的主要反擊方向是東段的克傑朗和達旺地區。
  • 印度欲在中印邊界部署100枚超聲波飛彈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印度《經濟時報》10月18日發表署名「Kai Xue」的學者文章指出,印度認為本國經濟能夠超越中國,近年來一直在中印邊界處加大軍備部署。但實際印度本國經濟發展受到多重因素困擾,盲目樂觀並加大在中印邊界的軍事部署只會令問題惡化。據報導,「Kai Xue」是在北京的一名企業律師。
  • 「捕食者」無人機已到位,印媒:或監視中印邊境
    據有關人員透露,雖然印軍所配備的無人機目前只是租賃,但事實上,「捕食者」無人機已經納入了其軍需名單內 同時在「opindia」報導的最後提及了目前中印邊界關係現狀,它稱考慮到現今中印邊界局勢的愈發緊張,未來印度購入的無人機可能會重點布置在中印邊境,而現有租借的兩架無人機將為印度軍隊提供相關操作經驗。
  • 中印開始對等脫離接觸?但印軍必須先撤,然後解放軍再考慮撤
    全文847字,閱讀約需2分鐘中印邊境的軍事對峙仍未結束,眼下秋冬季已經來臨,邊境高原的氣候條件越來越惡劣,對於雙方軍隊來說都是壓力巨大,中印兩國也已經展開了8輪軍長級別會談,但印度一方始終沒有拿出誠意。不過能談判肯定還是要先談判,動武永遠都不是第一選項。
  • 美媒:中國綜合國力遠超印 很多人瞧不起印度
    中印競爭不如中日競爭那樣受關注,因為自從兩國歷史上第一次重大衝突——1962年戰爭發生後,中印有爭議的喜馬拉雅邊界幾乎沒有發生衝突。   相比東海和南海上演的不可測對抗,中印事實上的邊界(實際控制線)相對平靜。這也是因為上世紀80年代以來,北京和德裡設計了一個長期框架,管控兩國的邊界爭端,在冷和平的範圍內進行共同利益領域的合作。
  • 專家:印度與中美不是等距離 中印增進關係潛力大
    中印是貼身緊鄰,有其緊鄰關係的旋律,美印是隔洋遠友,有其遠友關係的旋律。美國與印度之間似乎可以引當年朱鎔基總理談中美「好不到哪裡也壞不到哪裡」的話,但中國要主動和印度增進關係潛力是非常大的,主要應該把習近平「命運共同體」的思維貫徹到貿易、戰略、邊界糾紛、領土爭議等具體細節上去,真正做到習近平說的「中印用一個聲音說話」與 「中印攜手合作」。
  • 印度陸軍尋求戰略攻擊轉型 守勢防禦到攻勢防禦
    多元發展  陸軍增加航空兵投入  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報導,印度陸軍正在持續擴充其空降部隊,印度將把新擴充的傘兵營部署在中印邊境地區。有印度媒體分析稱,這新增的兩個營在該地區可用在傳統的反恐怖主義和反暴亂行動中,如果未來發生戰爭也可被投送到敵人戰線後方發揮作用。
  • 藏南,中印攻防戰每天上演
    【環球時報記者  程剛】在藏南的中印邊界爭議中,達旺是個焦點。它是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故鄉,門隅地區的宗教、文化中心。迄今為止,所有針對中印邊境東段劃界的分析都無一例外地認為:中國一定會堅持將達旺劃歸中國的主張。在中國地圖上,達旺仍屬於西藏山南地區的錯那縣,而在印度非法成立的阿魯納恰爾邦內,達旺是13個行政區之一。
  • 印度河流域與中巴邊界,中印邊界西段地圖
    印度河流域與中巴邊界,中印邊界西段地圖圖中藍色區域為奇怪的是,中巴邊界不全是以分水嶺為界,巴基斯坦邊界線越過了印度河分水嶺,這一部分是塔裡木河內流區,我國交通更加方便。後續再找一些有關的資料。
  • 中印邊境一線軍情報告!印軍否認解放軍用微波武器奪回班公湖山頭
    英媒:解放軍用微波武器奪回班公湖山頭近日,英國《泰晤士報》炒作解放軍曾在中印邊界班公湖地區「使用微波武器逼退印軍,一槍不發奪回山頭」,這篇文章的標題是《中國將拉達克中印『戰場』變成『微波爐』》,並稱在今年的8月底,為奪回中印邊界西段班公湖南岸被印軍非法強佔的兩個山頭,解放軍使用了微波武器。
  • 從中印邊境衛星圖上,印媒發現解放軍清晰的「大作」
    原標題:從中印邊境衛星圖上,印媒發現解放軍清晰的「大作」據印度NDTV報導,衛星圖像顯示,在班公湖中方一側的土地上出現一副巨大的圖案,包括漢字「中國」和一幅中國地圖。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就近期中印邊界西段加勒萬河谷衝突事件發表聲明表示,6月15日晚印方一線部隊違背雙方軍長級會談達成的共識,再次越過實控線,破壞中方在此搭設的帳篷,中國邊防官兵按處置邊境事件的慣例前出交涉時,印軍突然暴力攻擊中方前往交涉的官兵
  • 1962年班公湖之戰,斃14印軍,俘虜少校連長,一舉前推10公裡
    中印邊界東段、中段和西段的局勢驟然緊張起來,毗鄰西段邊境的阿里地區更是印度進軍的重點地區。進入1962年七八月間,印軍先是侵入加勒萬河谷,並構築工事企圖長期盤踞,又切斷了我方哨所與後方的交通道路。其後,印軍又開始在班公湖一帶實施襲擾,8月23日,印度派出兩艘汽艇侵入班公湖中方一側進行偵察騷擾,並向岸上我邊防部隊的哨所開槍。
  • 中國駐印度大使談邊界衝突:為什麼要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呢?
    7月5日,中印邊界問題兩國特別代表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和多瓦爾國安顧問通電話,就緩和當前邊界事態達成積極共識。目前,雙方軍隊按照兩國軍長級會晤共識,正在地面脫離接觸。  近一時期,印度輿論出現了對兩國領導人共識的質疑,以及對中印關係走向的錯誤認知。這給雙邊關係帶來了幹擾。
  • 印度租借美制「捕食者」無人機到貨 印媒炒:可部署到中印邊境
    來源:環球網印度從美國租借的兩架「捕食者」無人機近日到貨,印度媒體稱,這款無人機可部署在中印邊境進行監視。印媒報導截圖據印度新聞與評論網站「opindia」11月25日報導,印度從美國租借的兩架「捕食者」無人機(應為「捕食者」無人機的改進型號MQ-9B)已於近期到貨並投入使用。這種無人機以其出色的空中偵察能力而聞名,可通過其配備的攝像機和其他傳感器提供有關敵人行動的實時信息,不僅可以用在印度洋進行監視,也可以部署在中印邊境。
  • 印在野黨指中國去年「破壞」中印邊界線上百次
    印度在野黨人民黨發言人拉梅什•阿羅拉8月21日就稱,中國在中印邊界的「幹涉行為」正在與日俱增,過去一年曾嘗試100多次破壞中印「國際邊界線」,讓印度的主權和國家完整均面臨「嚴重威脅」。據印度報業託拉斯8月21日報導,印度最大的在野黨人民黨發言人阿羅拉當天就中印邊界局勢發展表達了擔憂。他稱:「中國的幹涉正在日益增加,這讓印度的主權和國家完整面臨嚴重威脅。」
  • 印媒:中印邊境戰爭使印度贏得藏南地區的民心
    資料圖: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解放軍俘獲大批印軍。今年是中印邊境衝突50周年。據《印度時報》11月1日報導,印專家與歷史學家稱,印度雖然1962年在所謂「阿魯納恰爾邦」(我藏南地區)的邊境衝突中失敗,但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儘管印度戰敗,以印地語為代表的印度「愛國主義」贏得了該地區長期以來「語言危機戰爭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