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不滿統一立場?印政府將邀反對黨談中印邊界風波

2020-12-05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 周良臣 環球時報記者 杜海川】印度多家媒體13日報導稱,印度內政部長辛格與外交部長斯瓦拉吉將邀請印度主要反對黨領導人周五會晤,介紹近期中印邊境對峙、印巴在克什米爾交火等問題的情況,以消除反對黨不滿,統一立場。印度news18新聞網稱,國會反對黨的領袖都被邀請到會,這一措施本身就很不尋常。

據《印度時報》13日報導,在印度議會新會期17日開始前,印度政府顯然打算就解決上述問題與各政黨達成共識。反對黨領導人一直批評印度政府在處理中國和克什米爾問題上的方式,指責政府在重要的政策問題上不夠透明。在外交政策方面,政府也很少會諮詢或通知反對派。印度反對黨國大黨副主席拉胡爾·甘地就總理莫迪對中國的「沉默態度」提出質疑,他還會見了中國駐印度大使。這並沒有使情況好轉,但讓印度政府意識到,在調整對最重要也是最危險鄰國的外交政策時,有必要與反對黨協調立場。

news18新聞網稱,莫迪政府在巴基斯坦政策上經歷了幾次大轉彎,先是要疏遠巴基斯坦,之後莫迪和外長斯瓦拉吉突然訪問巴,而在經歷一系列事件後,政府又開始孤立巴。在印中邊界對峙問題上,莫迪政府希望反對派不要在接下來的國會上大肆宣揚該問題。

報導稱,印度政府內部有一種擔憂,認為中國正在使用與日本和菲律賓爭奪島嶼時相同的戰術。「中國總是向前邁兩步,後退一步。」 一位官員解釋說。在中印邊境對峙的4周裡,印度外交部只發表了一份聲明,這與中國外交部幾乎每天通報情況形成鮮明對比。「印度政府內部給人的感覺似乎是有意淡化與中國的對峙。但實際上,印度軍隊已經得到『不退讓』的指示。」

相關焦點

  • 印教授:在中印邊界退避三舍是毛主席戰略之舉
    來源:環球網文章回顧了中國軍隊在中印戰爭後「有禮有節的舉動」,稱中方在給予印軍前線部隊毀滅性打擊後,東線撤回兩國傳統習慣線中方一側,並以習慣線為基準後撤20公裡。印軍在此後幾十年裡全面推進到習慣線,造成印度對藏南的實際佔有。不為人知的是,相對於東線,中國極少宣傳西線阿克賽欽地區,卻「實實在在佔到了便宜」,各個制高點俯瞰印度首都新德裡,令印度如鯁在喉。
  • 中印局勢取得重大突破!?印媒:中印同意從「摩擦點」撤軍並公布...
    三名印度政府官員表示,在經過幾個月斷斷續續的進展後,雙方正在討論從高海拔沙漠斷斷續續地撤離,那裡的氣溫已經降至零下18攝氏度。  「我們已經有了一個明確的脫離接觸的計劃,雙方正在內部討論,」其中一名官員說。由於局勢的敏感性,這名官員要求匿名。  根據上周五高級指揮官會議上公布的計劃,雙方將撤出有爭議的班公錯湖地區,並建立一個緩衝區。
  • 從洞朗到加勒萬河谷:警惕中印邊界問題的三個改變
    在加勒萬事件之後,一些印度媒體援引軍方或政府內部消息稱,印度在實控線的前線部隊可以自行評估形勢,採取必要的措施進行反擊。[20]雖然,釋放這一訊息可能是印度政府在面對國內民族主義情緒時需要對外展示一種強硬姿態。但是,如果印度軍隊在邊界地區使用武器的限制被解除,那麼1993年和1996年條約實質上就被破壞了。印方的這一舉措如果實際執行,將有巨大風險,邊界問題的不可控性會大幅增加。
  • 中印1962年戰爭爆發原因是什麼?尼赫魯為何突然挑起爭端?
    中印邊境長約2000公裡,歷史上從來沒有正式劃定過,傳統上都是按照喜馬拉雅山麓來劃分(山麓指的是山坡與周圍平地相接處),但自從印度成為英國殖民地之後,英國人為了維護其利益,生硬炮製出了一條新的分界線,也就是把中印邊界從喜馬拉雅山麓
  • 「捕食者」無人機已到位,印媒:或監視中印邊境
    ,其飛行計劃與實際操控將由印度海軍官兵制定執行。 同時在「opindia」報導的最後提及了目前中印邊界關係現狀,它稱考慮到現今中印邊界局勢的愈發緊張,未來印度購入的無人機可能會重點布置在中印邊境,而現有租借的兩架無人機將為印度軍隊提供相關操作經驗。
  • 連續兩季GDP萎縮,反對黨:我們從強國變成弱國
    印度央行表示,統計局將於11月底正式公布第二季度GDP數據。除了經濟收縮外,印度央行還提示了未來幾個月高通脹的下行風險,儘管央行已經採取了相關措施,但通脹依然沒有減弱的跡象。 本周四,印度反對黨領導人拉胡爾-甘地表示,對印度的經濟狀況感到痛心,他將罪魁禍首歸結為總理莫迪的政策,聲稱是莫迪害印度陷入衰退。
  • 專家:印度與中美不是等距離 中印增進關係潛力大
    中印是貼身緊鄰,有其緊鄰關係的旋律,美印是隔洋遠友,有其遠友關係的旋律。美國與印度之間似乎可以引當年朱鎔基總理談中美「好不到哪裡也壞不到哪裡」的話,但中國要主動和印度增進關係潛力是非常大的,主要應該把習近平「命運共同體」的思維貫徹到貿易、戰略、邊界糾紛、領土爭議等具體細節上去,真正做到習近平說的「中印用一個聲音說話」與 「中印攜手合作」。
  • 印度欲在中印邊界部署100枚超聲波飛彈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印度《經濟時報》10月18日發表署名「Kai Xue」的學者文章指出,印度認為本國經濟能夠超越中國,近年來一直在中印邊界處加大軍備部署。但實際印度本國經濟發展受到多重因素困擾,盲目樂觀並加大在中印邊界的軍事部署只會令問題惡化。據報導,「Kai Xue」是在北京的一名企業律師。
  • 中印開始對等脫離接觸?但印軍必須先撤,然後解放軍再考慮撤
    全文847字,閱讀約需2分鐘中印邊境的軍事對峙仍未結束,眼下秋冬季已經來臨,邊境高原的氣候條件越來越惡劣,對於雙方軍隊來說都是壓力巨大,中印兩國也已經展開了8輪軍長級別會談,但印度一方始終沒有拿出誠意。不過能談判肯定還是要先談判,動武永遠都不是第一選項。
  • 中印邊境局勢緊張之際,印度為何頻繁挑釁中國?印媒揭露深層動機
    能夠解釋印度這一舉動的,則是印度正在向美國展示其承諾,迎合川普政府近期針對中國科技產業採取的所謂「清潔網絡」計劃。,其中包括金融、電信、國防以及情報等,因此印方以所謂的「國家安全」為由,全面「封殺」中國手機應用程式等。
  • 兩大危機逼近印度,反對黨趁虛而入,莫迪面臨致命危險
    60多名抗議農民死亡,反對黨怒斥莫迪政府當地時間1月5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印度反對黨國民大會黨高官拉胡爾·甘地表示,自從2020年11月以來,已經有60多位農民在抗議中死亡,而這一情況的發生與政府脫不了關係。報導稱,甘地表示,莫迪政府的冷漠和傲慢導致超過60名農民失去生命,但事件發生後,政府不僅毫無作為,反而繼續用催淚彈對付農民。
  • 印在野黨指中國去年「破壞」中印邊界線上百次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譚利婭】印度一些政客與媒體經常就所謂的「中國邊境威脅」大做文章,藉此呼籲印度政府加強警惕與應對措施。印度在野黨人民黨發言人拉梅什•阿羅拉8月21日就稱,中國在中印邊界的「幹涉行為」正在與日俱增,過去一年曾嘗試100多次破壞中印「國際邊界線」,讓印度的主權和國家完整均面臨「嚴重威脅」。
  •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1962年中印戰爭,印軍損失了8700人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政府忍無可忍,決定出兵反擊,教訓一下這個狂妄自大的傢伙,進而收復失地。中央軍委和總參謀部調集部隊進行了這次自衛反擊,在中印邊界的東段和西段展開行動。戰事從1962年10月20日開始,11月21日基本結束,歷時一個月,經歷了兩個作戰階段。第一階段的主要反擊方向是東段的克傑朗和達旺地區。
  • 印度租借美制「捕食者」無人機到貨 印媒炒:可部署到中印邊境
    來源:環球網印度從美國租借的兩架「捕食者」無人機近日到貨,印度媒體稱,這款無人機可部署在中印邊境進行監視。印媒報導截圖據印度新聞與評論網站「opindia」11月25日報導,印度從美國租借的兩架「捕食者」無人機(應為「捕食者」無人機的改進型號MQ-9B)已於近期到貨並投入使用。這種無人機以其出色的空中偵察能力而聞名,可通過其配備的攝像機和其他傳感器提供有關敵人行動的實時信息,不僅可以用在印度洋進行監視,也可以部署在中印邊境。
  • 用於監視中印邊境?印度從美國租借的2架「捕食者」無人機到貨
    而印媒稱,這款無人機也可被用於監視中印邊境地區。印度政府高層人士透露,從一家美國公司租借的兩架「捕食者」無人機於本月第二周抵達印度,21日在印度東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的拉賈裏海軍基地開展飛行任務。無人機採用了印軍塗裝,租賃期為一年。
  • 中印邊境一線軍情報告!印軍否認解放軍用微波武器奪回班公湖山頭
    英媒:解放軍用微波武器奪回班公湖山頭近日,英國《泰晤士報》炒作解放軍曾在中印邊界班公湖地區「使用微波武器逼退印軍,一槍不發奪回山頭」,這篇文章的標題是《中國將拉達克中印『戰場』變成『微波爐』》,並稱在今年的8月底,為奪回中印邊界西段班公湖南岸被印軍非法強佔的兩個山頭,解放軍使用了微波武器。
  • 從美方租回兩架「捕食者」後,印媒又來添堵:可用於監控中印邊境
    對此消息,印媒一邊狂喜一邊還表示,這款無人機也可以被用於監視中印邊境地區。作為萬國牌軍隊的印度果然是閒不住,為了在中印邊境上找事,連無人機都開始租賃了。這兩架無人機的來源是自今年5月中印邊境衝突後,印度國防部向印度海軍授予的經濟採購權,從美方租賃。
  • 印度河流域與中巴邊界,中印邊界西段地圖
    印度河流域與中巴邊界,中印邊界西段地圖圖中藍色區域為奇怪的是,中巴邊界不全是以分水嶺為界,巴基斯坦邊界線越過了印度河分水嶺,這一部分是塔裡木河內流區,我國交通更加方便。後續再找一些有關的資料。
  • 美媒:中國綜合國力遠超印 很多人瞧不起印度
    中印競爭不如中日競爭那樣受關注,因為自從兩國歷史上第一次重大衝突——1962年戰爭發生後,中印有爭議的喜馬拉雅邊界幾乎沒有發生衝突。   相比東海和南海上演的不可測對抗,中印事實上的邊界(實際控制線)相對平靜。這也是因為上世紀80年代以來,北京和德裡設計了一個長期框架,管控兩國的邊界爭端,在冷和平的範圍內進行共同利益領域的合作。
  • 從中印邊境衛星圖上,印媒發現解放軍清晰的「大作」
    原標題:從中印邊境衛星圖上,印媒發現解放軍清晰的「大作」據印度NDTV報導,衛星圖像顯示,在班公湖中方一側的土地上出現一副巨大的圖案,包括漢字「中國」和一幅中國地圖。此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就近期中印邊界西段加勒萬河谷衝突事件發表聲明表示,6月15日晚印方一線部隊違背雙方軍長級會談達成的共識,再次越過實控線,破壞中方在此搭設的帳篷,中國邊防官兵按處置邊境事件的慣例前出交涉時,印軍突然暴力攻擊中方前往交涉的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