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歐洲最大的世界地圖|埃布斯託夫地圖

2021-01-15 享薈圖


埃布斯託夫地圖是一幅大型彩色T-O地圖,它由30張羊皮紙組成,總面積為3.56米×3.58米,這也是現今所知中世紀歐洲最大的世界地圖

1830年,一個名叫夏洛特·馮·拉斯波格(Charlotte von Lasperg)的修女,在位於德國北部一個地方名叫埃布斯託夫(Ebstorf)的修道院裡發現了它。

故此圖因其發現地而被稱為《埃布斯託夫地圖》

地圖中有「12?4」這樣幾個阿拉伯數字,由於第三個數字模糊不清,這使人們對此圖的製作年代產生種種猜想。

而多數人認為是在1230-1250年之間。

因為地圖上出現了德國北部的十一條小河,所以說繪製地點可能在此。

這幅地圖所引用的最晚的資料,是吉法斯(Gervase of Tilbury)所寫的一部著作。

此人於1165年生於英國,後來到德國教授教會法律,並且積極參與德國的政治事務,曾為德意志皇帝效勞過。

1214年,德國皇帝被法國軍隊打敗,吉法斯也失去官職。

為了安慰被打敗了的德意志皇帝,吉法斯將自己的著作獻給皇帝。

他在書中曾抱怨找不到一幅好的世界地圖,並說自己要繪製一幅更好的地圖。

但在此書中找不到地圖,所以,多數人認為,吉法斯所繪的地圖就是 《埃布斯託夫地圖》,或者說他就是《埃布斯託夫地圖》的作者

圖上文字說明主要用拉丁文寫成,但也有不少地名用當時的德文方言寫成。

圖中整個大地被圓形大海洋包圍,T字形水系把大地分為三大塊:正上方為東方(亞洲),右下側為非洲,歐洲在左下方

與其他歐洲中世紀T-O地圖一樣,《埃布斯託夫地圖》的首要目的也是為了宣揚基督教教義

我們可以看到,地圖的最上方(東方)畫有基督耶穌的頭像,他的雙腳則出現在最下方,最左邊及最右邊各有耶穌的一隻手。

耶穌的頭和四肢分別位於地圖的四個方向,用來表示世界的四個方位。

地圖的中心,則是基督教聖地耶路撒冷城,並畫著基督耶穌復活升天的場面。

這樣整個地圖實際上是表示耶穌的身體(聖體),或者說整個世界都在耶穌的胸中。

在作者看來,現實世界只不過是證明、表現了基督教學說。

除了表達基督教學說外,《埃布斯託夫地圖》也有一定的實用目的。地圖的右上角明確地寫著這樣的話:「此圖為旅行者指明方向,並標出途中賞心悅目的諸多景觀,所以此圖對讀者來說頗有用處。

地圖上確實列舉了大量的地名及景物。

據統計,《埃布斯託夫地圖》上約有1200條文字說明,其內容包括歷史、宗教、地理等。

《埃布斯託夫地圖》的作者實際上想把宗教學說、歷史事件、神話傳說、旅行報導和地理知識綜合在一起並表現在同一張世界地圖上

《埃布斯託夫地圖》上也有與中國相關的內容。

從古代希臘羅馬時期開始,歐洲人一直認為東方有個盛世產絲綢的民族「賽裡斯」(Seres),這實際上就是指中國人。

這幅地圖上,伊甸園左下方標有賽裡斯,並畫著兩個賽裡斯人在生產絲綢。

從內容上來看,《埃布斯託夫地圖》上關於中國與東亞的知識並沒有什麼進步。

文案|Lightning

編輯排版|Lightning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歐洲中世紀地圖和異域志中的東方敘事
    中世紀拉丁文和各主要俗語(古法語、中古英語等)中都沒有能準確對應現代「地圖」概念的詞彙,而多用其他名詞代指地圖,它們包括但不限於:pictora(圖畫),tabula(圖表),descriptio(描述),histoire(故事或歷史)。現代英語中表示地圖的名詞map來自中世紀拉丁文mappa,意為「布料」,「世界地圖」(mappa mundi)一詞在拉丁文中的原意即「世界之布」。
  • 中世紀的新圖景:維斯孔特《世界地圖》
    維斯孔特《世界地圖》 中世紀歐洲的世界地圖往往由教會神父和神學家編繪,多以宗教書籍附圖的形式存在。9世紀以後,地圖才開始單獨收藏編目並日益專門化。義大利熱那亞地理學家和製圖學家維斯孔特(Pietro Vesconte,活躍於1310—1330年間)是歐洲最早編繪獨立地圖,並在圖上署名的職業地圖學家。他在威尼斯編繪了一系列世俗性城市圖、區域圖集和世界地圖,開創了反映中世紀晚期歐洲航海實踐的波特蘭海圖,對14至15世紀義大利和加泰隆尼亞的地圖編繪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 地圖作為世界的圖像——歐洲人繪製的世界地圖的千年之旅
    )本書介紹了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和巴洛克時期的歐洲人如何在地圖上描繪世界;歐洲人的世界地圖在這一千年中如何變化和發展;誰製作了世界地圖,他們製作地圖有什麼用途;他們為誰製作地圖,他們又是如何製作的。)要繪製世界地圖,確定方向一直是件很重要的事。被認為是最重要的方向一般被放在地圖的頂部。自古代起,歐洲的世界地圖會朝向很多方向,但很少以日落的西方為主方向。相反,東方作為日出與基督教聖地的方向被認為是最重要的方向,尤其是在中世紀世界地圖上。動詞「orient」的原意是指朝東,向著東方。
  • 地圖的歷史④|T-O地圖:中世紀神學支配下的地理學
    T-O地圖:中世紀世界地圖的標配在教會的思想統治下,中世紀早期的歐洲在交流方式上有一個鄙視鏈,即口語詞彙的地位高於書面文字,而文字的地位高於圖像。口語詞彙之所以備受推崇,是因為《聖經》中的敘事大量地使用了它們;而圖像的地位之所以最低,是因為教廷認為它們是為文盲而存在的。中世紀早期的著名教皇格裡高利一世便是這種觀點的擁躉。
  • 歐洲千年古地圖之旅
    回顧人類編撰地圖的歷史,不難發現,這也是地理空間的發現史。世界被簡化於地圖,地圖就是世界的隱喻。  從地圖中了解歷史,無疑是一種最直觀的便捷之徑。芬蘭學者馬裡奧·T.努爾米寧的《歐洲地圖裡的世界文明史》,就藉助古代歐洲人繪製的世界地圖,為讀者解答了如下的問題: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和巴洛克時期的歐洲人如何在地圖上描繪世界?歐洲人的世界地圖在這一千年中如何發展變化?誰製作了世界地圖?
  • 連載歐洲探索時代的世界地圖——世界地圖的完善
    歐洲的地理學家和製圖學家極其關注各國探險家帶回的地理信息,並不斷地探索如何在地圖上更為精確地描繪世界。在此背景下,各種投影和圖式的世界地圖便應運而生。這其中有法國地圖學家芬內採用「對稱心形投影」繪製的以南北兩極為中心的世界地圖、法國地圖學家羅茨繪製的兩半球圖式的世界地圖以及墨卡託繪製的世界地圖。
  • 發現與再現——歐洲探索時代的世界地圖︱《地圖》雜誌2015年第2期新刊速覽
    「地理大發現」也推動了歐洲地理學的極大發展,使原本模糊和隔絕的世界在探索時代的歐洲地圖中日漸清晰和完整。這一時期,歐洲繪製的世界地圖主要有三種知識來源:一是文藝復興時期復興的古希臘羅馬經典地理知識,這集中體現在《託勒密世界地圖》中;二是中世紀神學世界觀下的地理知識,集中體現為圓形圖式的中世紀「世界地圖」和長捲圖式、標出玫瑰羅盤、主要繪製海岸與港口的「波特蘭航海圖」;三是大航海時代探險所獲得的新地理知識。三種地理知識的撞擊和兩種圖式的融合,最終形成了探索時代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風格華麗的世界地圖。
  • 【新聞】包慧怡老師談「中世紀地圖與中古英語抒情詩中的異域想像」
    與慣常中世紀文學研究文本細讀的思路不同,包慧怡老師的關切首先放在了「地圖」這一概念上,她指出,相比於今天我們所熟悉的以描述客觀地理位置為目的的地圖,中世紀地圖更加偏向於敘事、描述,而不側重於客觀事物的準確表達
  • 地圖的方向
    聯合國會徽 聯合國會徽即是一張非常規的世界地圖,橄欖枝環抱一個代表地球的圓環,圓環是以北極為圓心投影地球各大陸,因此能在一個圓形裡均衡地展現美洲、歐洲、亞洲、非洲、大洋洲……從而體現大小各國平等權利的聯合國宗旨
  • 人類對世界認識的深入:古老的世界地圖
    整幅地圖以幼發拉底河為中心,描繪了位於今天伊拉克、伊朗、敘利亞的巴比倫、蘇薩、烏拉爾圖和扎格羅斯山脈等地區,這種抽象的世界地圖可能對中世紀的T-O地圖產生了一定影響。 摩訶婆羅多的宇宙觀(公元前?)
  • 掌上地圖館 | 西方近代地圖發展(上)
    1.熱那亞世界地圖描繪了歐洲人在啟動大航海之前,對世界海洋與大陸的基本認識。「毛羅」世界地圖該圖尺幅巨大,直徑1.9米,兼顧了恢弘壯麗的美感、高度精確的繪製,以及有價值的信息,是歐洲中世紀末最偉大的地圖作品之一。「毛羅」世界地圖是由威尼斯共和國(現義大利)地圖學家弗拉·毛羅繪製完成的。
  • 百度地圖要成「世界地圖」:登陸歐洲32國
    百度地圖的國際化正在大步邁進。今日,百度地圖對外宣布正式登陸歐洲32個國家。加上此前在日本、韓國、泰國、港澳臺等亞太18個國家和地區的上線,百度地圖已經在50個國家和地區實現國際化布局。
  • 五百年前的世界地圖裡為什麼沒有中國
    如果說人類認識世界是一個過程,那麼地圖就是我們對所認識的世界的描述。而今天我們就要重點講一張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張地圖:改變世界的坎迪諾平面地坎迪諾地圖(Cantino planisphere),是現存最早的顯示葡萄牙在東方和西方的地理發現的地圖。
  • 亞洲、歐洲、美洲、澳洲、聯合國繪製的世界地圖是不一樣的
    ,每個國家世界繪製的世界地圖也是不一樣,但是都有一個特徵,就是每一個國家都把自己國家放在世界地圖的中間,這樣能使突出自己國家在世界的位置,有一種國家民族自豪感。    日本的世界地圖  歐洲國家使用地圖大多是使用墨卡託投影地圖。
  • 當時代歐洲最為精確的地圖|奧特利烏斯世界地圖
    ,每幅地圖均附有詳細注釋。它被視為第一部真正具有現代意義的地圖集,是當時代歐洲最為精確的地圖。所用紙張整齊統一,與隨附文本一起裝訂成書,採用專門刻制的銅質印版印刷。1570 年的版本推出之後,其拉丁語、荷蘭語、法語、德語、和西班牙語譯本又相繼出版,所收錄的地圖數量也不斷增多。
  • 《十二幅地圖中的世界史》:如何通過地圖加深對世界的了解?
    最初的地圖包含豐富的聖經和神話的細節,是西方文明和宗教的共同產物。中世紀時期,基督教徒為了更好地理解神的造物,開始結合地理來研究《聖經》裡的時間和歷史。以廣為傳播的T-O地圖為例,「T」因形似十字架,故被當作是耶穌受難的象徵。其次,太陽代表基督,月亮代表教會。地圖上的其它地點,也都以耶路撒冷為中心排布。
  • 中國最早的世界地圖,地圖細節讓人驚嘆,唯一遺憾沒有萬裡長城
    那創造出絢爛文明的我們老祖宗,對當時整個世界的認知又是怎麼樣的呢?其實透過一幅中國最早的世界地圖,或許能看出一些端倪。現存最早的中國地圖,是成圖於明朝初年的《大明混一圖》。這幅地圖的尺寸非常大,長3.86米,寬4.56米,具體的繪製日期,史書中和地圖上都沒有記載,但根據地圖上的行政區劃,史學家推測其成於明朝初年朱元璋時期。同時,這幅地圖也是世界上顯存的最古老的東亞地圖之一,有著非常重要的史學研究價值,也是我國的國家級重量文物之一。可以肯定的是,這幅地圖的主人肯定是來自朝廷的頂層,換句話說,有很大可能是朱元璋。
  • 世界各國高清英文地圖 | 歐洲篇
    還記得圓爸爸上周為大家推送的《世界各國高清英文地圖 | 亞洲篇》嗎?不知道對大家是否有幫助呢?除了地圖以外,下面這兩份資料都是我辛苦匯總的作品喔,保證最新最全,獨一無二!因為篇幅的原因,上周的地圖我只發了亞洲國家的部分,今天我會為大家送上歐洲國家的英文地圖,希望大家喜歡。
  • 真正的世界地圖!俄羅斯沒有那麼大,歐洲真的超小,我們看到的地圖一直都錯得離譜...
    本期第1篇,世界偏見地圖本期第2篇,世界美食地圖本期第3篇,世界趣聞地圖
  • 人類用了幾千年,才畫出一張世界地圖
    我們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讀萬卷書,或許還有可為,行萬裡路卻是難上加難,這樣的人,全世界找不出幾個,中國有個唐僧,歐洲有個馬可波羅。其實不是人們不想行萬裡路,人類對世界的好奇心對未知地方的探索從未停止過,不可小覷人類的探索精神。承載起這一份探索精神的,首先便是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