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的壽命真的更長嗎?看一下職業因素分析

2020-11-30 電子工程專輯

有一個總是被反覆提出的問題:什麼因素能讓人類長壽?早在1850年代就有相關研究聚焦於不同職業人士的預估壽命,進行這類研究的理由也很充分:人們一輩子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花在工作上,所以照理說工作環境會是影響人類壽命的因素之一。G4EEETC-電子工程專輯

體力上的需求、工作相關的壓力、工作行程的強度──這些因素對一個人的長期健康狀況有多大程度的影響?你對職業的選擇究竟是否能有助於長壽?G4EEETC-電子工程專輯

有人說,工程師們的壽命較長…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工程師職業的薪資水平通常較高、福利也比較好,比起其他職業在體力上的要求也較低;不過在另一方面,工程師可能工時會比較長(需要加班)、得面臨完成案子的壓力…G4EEETC-電子工程專輯

所以,工程師的壽命真的比較長嗎?近期也有一些研究指出,壓力等因素嚴重時可能致死,這或許能為什麼樣的職業可讓人更長壽、更健康提供一些方向。G4EEETC-電子工程專輯

不少這類研究是以長期縱貫性存活方法(longitudinal survival method,LSM)為基礎,這是由直接死亡率估算(direct mortality estimation)方法所啟發;後者雖然缺乏詳細的死亡人口數與整體人口數據,但通常被用來產生人口數估計。還有一些「間接方法」則是仰賴人口普查或其他特定調查項目等方式。G4EEETC-電子工程專輯

過去的研究顯示,全美各地的民眾預期壽命出現讓人難以置信的差異,不同地區在平均壽命上的最大差距可以達到33歲;取決於包括居住地、種族、教育程度以及性別等因素。那些研究並沒有都詳細列出職業類別,但幾乎所有的預測都顯示: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平均預期壽命也越長,以及有固定工作的人、家庭收入較高的人也較長壽。G4EEETC-電子工程專輯

William D. Coolidge (1873-1975)在1932到1940年間任職於美商通用電器實驗室(General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y),後來成為GE的副總裁;他對於開發X光技術與家用照明技術貢獻良多,是一位活到了101歲高壽的電子工程師。G4EEETC-電子工程專輯

所以廣義來看,薪資水平較高、學歷較高的技術專業人士壽命會比較長;然而在那些密切相關的不同專業領域中,是否在壽命長短上有明顯的差異?──根據一項在1960年代針對美國海軍內部不同科學專業背景的人士進行之研究顯示,其間的壽命長短差異達到15年,工程專業人士的平均壽命排在考古學、天文學與人類學專業人士後面佔第四。G4EEETC-電子工程專輯

這種差異可能主要來自於工作條件、壓力以及社經地位;該研究也涵蓋了非海軍軍職的野外科學家,還有在大學院校任職的人,所顯示的不同專業人士平均壽命預期結果差不多,無論他們在什麼單位任職。G4EEETC-電子工程專輯

以如此細分方法進行的現代研究越來越少,因為純粹基於社經地位的平均預期壽命差距越來越大。一項2007年的研究顯示,與收入相關的預期壽命差距越來越大,因為美國社會保險制度的資格權益方案(entitlement programs),讓高收入民眾能取得的終身福利大幅增加,這種收入差距持續影響到老年時可取得的醫療照護。G4EEETC-電子工程專輯

換句話說,早年生活條件比較差的美國人,除非能進入高薪職場,否則恐怕一輩子都只能獲得比較差的社福條件,也影響到預期平均壽命長短。大多數與預期壽命相關的現代研究著眼於種族與社經地位等因素,可以被外推到廣泛的職業類別。G4EEETC-電子工程專輯

應用心理學領域的相關研究,會更關注與職業壓力相關的因素;這些研究顯示工作要求(job demands;EETT編按:員工感受到的工作負荷與要求)會影響受僱者的短期與長期健康狀況。G4EEETC-電子工程專輯

一項2020年的調查顯示,工作控制(job control,EETT編按:員工執行工作時的掌控感)能緩和工作要求與身體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係──受僱者對於工作掌控程度較高的工作,能帶來比較好的健康結果。G4EEETC-電子工程專輯

這與較早期的研究結果相呼應,那些研究數據顯示,所謂的「白領"工作比起"藍領」工作,能獲得較佳的健康結果。此外研究結果也顯示,儘管工作壓力更大,但是若在工作上有更大的自主權以及更高的責任,整體可預示較高的平均預期壽命。G4EEETC-電子工程專輯

發表於專業醫學期刊《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的一項研究甚至顯示,職業因素比生活方式因素對人們是否長壽的影響程度更大。該研究收集的數據顯示,醫學院學生就算很多在校園時期就是老煙槍,他們死於青壯年的機率最小;藝術學院或法學院的學生死於青壯年的機率比技術專業背景的學生高,無論他們生活方式是如何。G4EEETC-電子工程專輯

與之相關的一些推論是,這可能因為擁有技術專業的人士早年獲得的生活照顧較佳、生活方式比較健康,就業條件也比較好。G4EEETC-電子工程專輯

當然,無論用哪任何一種人口細分方法,世間人百百款,有大量其他複合因素可能才是真正決定人們長壽與否的關鍵。那些不同的人口細分類別在醫療照護取得性、汙染暴露程度、營養吸收程度等條件都有差異,還有行為(例如是否吸菸)以及與工作相關的因素──包括工作安全性、工時長短、工作壓力與工作場所的要求。G4EEETC-電子工程專輯

若以職業為人口分類,值得注意的是相關因素不只是與職業本身的條件相關,還須考慮是哪些人特別有機會或傾向進入該類職場。無論如何從職業本身來看,更高的工作掌控度、更高的薪資與福利,都有助於長壽。G4EEETC-電子工程專輯

寫到最後,筆者簡單的結論是:與其他職業相較,工程師的壽命應該是比較長。當然,在各種科學統計數據的背後,總是有很多其他的事情會發生…你說呢?工程師到底是一個能讓人長壽的職業嗎?歡迎討論!G4EEETC-電子工程專輯

編譯:Judith Cheng   責編:Yvonne GengG4EEETC-電子工程專輯

(參考原文 :Do Engineers Live Longer? A Look at Occupational Factors』 Effect on Longevity,By Cabe Atwell)G4EEETC-電子工程專輯

相關焦點

  • Cell:活性更強的長壽基因SIRT6意味著更長的壽命?
    2019年5月4日訊/生物谷BIOON/---幾個世紀以來,探險家們一直夢想著能有不老泉,它的泉水具有治療作用,能使老年人恢復活力,並無限期地延長壽命。然而,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更多的證據表明長壽的關鍵在於一個稱為SIRT6的基因。他們發現基因SIRT6在具有更長壽命的物種中負責更高效的DNA修復。
  • 數據分析表明,非人類雌性哺乳動物的壽命也比雄性更長
    圖片:Isabelle CHARRIER/Neuro-PSI/CNRS Photothèque一個國際研究人員小組發現的證據表明,除了人類以外,雌性哺乳動物的壽命也比雄性更長。該小組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發表的論文中描述了他們如何彙編和分析來自大量動物種群的數量統計數據以及發現的內容。
  • 太陽能路燈的使用壽命會受哪些因素影響?
    那你知道太陽能路燈的使用壽命會受哪些因素影響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1、照明光源太陽能路燈一般都是使用LED光源的,因為LED光源光衰小、使用壽命長、亮度高。可是也有很多人堅持要使用其他光源,比如低壓鈉燈、低壓螢光燈等。這些光源價格便宜,但是使用壽命比較短,質量也會相對比較差一些。
  • 十大壽命最長的動物排行榜,看完你覺得我們人類的壽命長嗎?
    自古以來人類都在追求長生不老,追求永生,但是一直以來都沒有實現,現實生活中活得最長的可能也就一百多歲,但是你知道嗎,很多動物的壽命遠遠比人類要長,他們有的能活幾百歲,有的甚至更長,還有的能夠「返老還童」,就像得到了長生不老一樣,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地球上壽命最長的10種動物,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 英語單詞中的「職業鄙視鏈」真的存在嗎?
    最近總是被一則廣告洗腦,其大概的意思是說英語單詞中的職業鄙視鏈,通過看職業的後綴就可以辨別職業等級的高低,如「er」結尾的詞語表示的職業比較低級,「or」結尾的詞表示的職業比較高級,並以此來區分和記憶單詞。
  • 非人類雌性哺乳動物的壽命比雄性更長
    研究人員已經發現證據表明,除了人類以外,雌性哺乳動物的壽命也比雄性更長。該小組在分析了前所未有的動物種群的人口統計數據後得出了令人震驚的結論。科學家早就知道,女性比男性壽命更長。不論出於何種原因,以前的研究表明,人與人之間的壽命差距為7.8%。在這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新嘗試中,研究人員發現了證據,表明大多數其他哺乳動物也是如此。為了更好地了解哺乳動物的總體壽命,研究人員收集並分析了涵蓋134個種群的101種物種的人口統計數據。
  • 硬體工程師如何做職業規劃?有哪些晉升學習路線?
    因此,接下來我們主要要談兩點一、硬體工程師職業發展,談談硬體工程師這個崗位可以有哪些轉型。二、硬體工程師技術發展,聊聊硬體工程師在產品設計中的崗位職責,初級、中級、高級乃至專家級硬體工程師分別具有特點。
  • 冷凝式熱水器使用壽命更長嗎?
    冷凝式熱水器使用壽命更長嗎?跟普通的熱水器有什麼不同?不少朋友聽可能第一次聽到冷凝式這個詞,冷凝式熱水器是指在正常使用條件下,煙氣中的水蒸氣被部分冷凝,冷凝釋放出的潛熱用於加熱衛生熱水的熱水器。下面就和「未來家裝網」一起來學習下有關冷凝式熱水器的知識。
  • 「端粒」真的是決定人類壽命的因素嗎?
    端粒示意圖所以,端粒便是影響人類壽命的因素?科學界一直在著手端粒的研究,很多人認為只要能夠控制端粒的長度,提高細胞分裂的次數,就能很好的控制壽命的長度。僅以細胞分裂的次數來說,這個辦法絕對是可行的。比較現實的例子就是癌細胞,癌細胞就是一種能無限增殖的細胞,是由人體細胞病變而來的,它的端粒不會隨著分裂而變短,或者說它能修復它的端粒。
  • 鬍子長得快的男人,說明壽命會很長,真的假的?鬍子還能刮掉嗎?
    對於這種情況有網上流傳:鬍子長得快的男人,身體代謝能力更好,壽命也會更長。那麼這種說法是真的還是假的?在解決這個疑惑之前,我們來理一下鬍子生長的快慢跟什麼因素有關係?首先鬍子長得快還是慢跟基因有關係。如果說你的父母毛髮旺盛,特別是父親,鬍鬚長得也比較快,那麼你鬍子長得快可以說跟遺傳是有一定關聯的。但是如果說你的父母毛髮比較稀疏,那麼你的鬍子長得也不會太快。
  • 影響仿真植物壽命長短的因素有哪些?
    但是仿真植物受到如此追捧,難道僅僅因為環保,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講解一下。1.仿真植物與人工培養的真植物相比較省去了澆水、修剪、滅蟲等繁瑣的過程。現在社會發展的腳步不斷加快,雖然喜歡綠植,,但人們根本沒有時間照顧真的綠植,這時仿真植物對人們來說就顯得至關重要。重要的是不用擔心它是否能夠成活,節省了很多時間和人力。
  • 為什麼「大腦袋」的鳥兒往往壽命更長?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鳥的壽命和大腦的大小是密切相關的,也就是說可能越聰明的鳥類壽命越長。 無論是對於人類還是其他動物來說,大腦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器官。它為了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需要吸收很多的能量。鹿角網已經說過,雖然我們人類的腦袋只佔體重的2%,但卻消耗著大約20%的熱量。所以,長期以來,進化生物學家一直試圖弄明白,為什麼大腦值得如此巨大的投資。
  • 氦氣硬碟壽命更長?Backblaze報告揭秘氦氣硬碟的秘密
    氦氣硬碟壽命更長?氦氣硬碟壽命更長?氦氣硬碟壽命更長?氦氣硬碟壽命更長?氦氣硬碟壽命更長?
  • 十大壽命最長的動物排行,我們人類十百來年算長嗎,看完漲知識了
    舉報   自古以來人類都在追求長生不老,追求永生,但是一直以來都沒有實現,現實生活中活得最長的可能也就一百多歲,但是你知道嗎,
  • 為何中國的建築多短命:建築使用壽命影響因素分析
    分析我國建築使用與建築被過早拆除的原因,探析我國城市建築使用壽命的真實現狀,是建築拆除決策機制構建和決策目標建立的基礎。同時,定量分析我國建築使用壽命的關鍵影響因素,明確我國城市建築被過早拆除的原因,是建立建築拆除決策評價指標體系的現實基礎和依據。
  • 老年痴呆男女有別,首次發現女性X染色體可使患者壽命更長
    原創 轉網 轉化醫學網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作者:Cathy導言:阿爾茨海默氏症(AD)的主要性別差異是女性患者比男性患者的壽命更長,而且從臨床表現上看,男性患者也表現出更多的認知缺陷。
  • 明日之後:採麻工看這裡!採麻職業深入解析,看這個不走彎路!
    明日之後:採麻工看這裡 !採麻職業深入解析,看這個不走彎路!哈嘍,小夥伴們好,我是亦君小哥哥!昨天亦君小哥哥給大家說了採集專精職業的優勢和缺點,總的來說,採集專精職業是非常適合平民休閒玩家選擇的。那麼,今天亦君小哥哥就來深入解析一下,採集專精職業中的採麻職業。
  • 橙矮星壽命200億到700億年且人的壽命更長
    橙矮星壽命200億到700億年且人的壽命更長由於地球是唯一已知的有人居住的世界,因此,這個星球通常是人們對可居住性的研究重點。但是,科學家認為,除了類地球以外的世界都可以提供適合生命出現和進化的條件。這樣的世界甚至可能被證明是「超級可居住的地球」,或者比地球擁有更好的生活機會。
  • 影響彈簧的使用壽命的因素有哪些
    彈簧的使用壽命一般是多少呢?影響彈簧使用壽命的因素都有哪些?決定彈簧的使用壽命的因素主要有製造彈簧所用的材料,彈簧的設計圖紙是否合理,彈簧的使用環境,彈簧的工作形式。目前製造彈簧所使用的材料有碳鋼、不鏽鋼、高碳鋼、合金鋼以及一些特殊材料(純銅、磷青銅、塑料、樹膠)等,不同的材料適合不同的彈力要求及使用環境,選擇合適的材料能顯著提高彈簧的使用壽命。選擇材料的主要參考依據為彈簧的使用環境,比如在易腐蝕環境不鏽鋼材料的表現很好,或者其他材料鍍鋅處理、在高溫環境中不鏽鋼631是能在200度溫度下正常工作的材料、65Mn強度高,彈力大、琴鋼絲抗疲勞度好。
  • 不只是人類 研究稱野生雌性哺乳動物的壽命比雄性更長
    眾所周知,人類中女性的平均壽命比男性壽命長。然而,一項歐洲研究表明,雄性和雌性壽命之間的差異在其他類型的哺乳動物中更為明顯。這項研究是由南丹麥大學和法國裡昂第一大學的科學家進行的。研究人員發現,在相同物種中,雌性野生哺乳動物的平均壽命比雄性壽命長18.6%。在哺乳動物中甚至存在更大的差異,例如普通的刷尾負鼠、獅子、虎鯨、駝鹿、扭角林羚和綿羊等。相比之下,人類男女壽命之間的差異僅為7.8%。以前研究人員曾假定雄性野生哺乳動物壽命較短的原因可能是由於它們從事冒險行為,例如為了爭奪繁殖權而相互爭鬥,或在其配偶趨向年輕時獵捕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