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選帶瀝青的車,你又不是居裡夫人

2021-01-14 白日夢車

2018年,【奧迪致癌門】由一篇《他們都買了奧迪車,他們都得了白血病》文章叩開車主對車內空氣安全的關注,雖然最後奧迪官方一紙測試證明擋下了所有質疑,但有一種名字很可怕的材料暴露在公眾視野裡:「瀝青阻尼片」

瀝青「殺死」了居裡夫人

居裡夫人在從8噸瀝青鈾礦中提取出鐳和釙,獲得諾貝爾獎,最終因白血病去世。這個故事寫在中國小學生的課本裡,根植了瀝青與輻射/癌症聯繫在一起的童年記憶。

那麼瀝青到底是什麼,瀝青阻尼片是瀝青還是「沒有老婆的老婆餅」,繼續往下看。

瀝青並不是某種單一成分的物質,它可能是地殼運動中天然形成的,也可能是石油提煉後留下的副產物。

我們接觸的大部分瀝青,是來自瀝青混凝土鋪設的路面。由於瀝青本身的特性,瀝青路面冬夏不開裂,下雨不滲水,還很關鍵的一點:瀝青充當了很好的阻尼材料,緩衝震動,所以行駛在上面會很安靜。

這也就是「瀝青阻尼片」的作用,緩振隔音,還能隔絕一部分熱量。

上圖是瀝青阻尼片在一臺車上可能會應用到的區域,由於阻尼片是緊貼著車身車架的,消費者是看不見的。

用瀝青做阻尼片的原料,在國外是老黃曆了,很多媒體說沒有命令禁止不假,但用瀝青原料是無法通過VDA等法規針對車內有害氣體檢測的。所以說以瀝青為原料的阻尼片儘管性能不錯,但刺鼻氣味和有害氣體的揮發難以避免,但賣到中國是沒問題的。只不過國內針對車內有害氣體的標準是沒有強制性法規的,要麼是測試方法,要麼是測試指南,有些危害信息甚至只能參考家裝行業的室內空氣品質評判規則。

車企能獲得多少額外的利潤呢?使用瀝青做阻尼片能多賺200元/車。對於年百萬產銷的品牌來說,一年就是幾個億的淨利潤。

於是很多中國車主們不得不天天坐在一堆1類致癌物上享受小轎車帶來的便利。還有一點比較諷刺的是,當年被抓包用瀝青阻尼片的很多是德國品牌。「這車高級」的代價還是慘痛了點。

瀝青的危害性有點重男輕女

瀝青由於有機物成分複雜,能持續釋放出苯並芘和多環芳烴等有機揮發性氣體,而這些氣體在常見的車內有機揮發物中對人的致癌風險都排在前列,還有一點特別的是,對男性風險更大,尤其是未育的小男生。

總之,這些成分在有機化學課上我都沒怎麼聽說過,大家只要記住一個關鍵點:帶草字頭的分子都不是什麼好東西,而且基本上越長越毒,這是我四年有計劃化學課逃課的經驗之談。

2020年瀝青阻尼片依然大行其道

某德系車2019款後備箱的瀝青阻尼片,隱蔽性很強,瀝青阻尼片並不一定是黑色的。為什麼瀝青阻尼片在被央媽曝光後依然沒有退出市場,重要的是再強調一遍:因為沒有法規,因為成本低。

大部分車企只會使用稍稍安全一點的改性石油瀝青,但這並沒有根本改善問題,只是降低了有害揮發性有機氣體的攝入量。這一點在2013年就有媒體洗過,論調就是「改性瀝青並不是瀝青,少毒少害」。

這裡引用一篇2019年發布的煤瀝青改性的研究,改性的意思就是,通過某些操作改變性能。其中就有被提過數次的「橡膠改性瀝青」,規範一點應該叫做「丁苯橡膠改性」,當然還有更進階的版本叫做「丁苯橡膠動態硫化改性」。

在加入6%的丁苯橡膠後,苯並芘的含量從7.1%降低到3.5%;

有機揮發氣體的種類數量,在瀝青原料中有97種,加入丁苯橡膠後降低到64種,經過動態硫化後再降低到57種。

所以總體而言,改性有用,確實能降低多環芳烴的含量。但對於車廂而言,就像用水龍頭往碗裡裝水,就算只打開一半龍頭,也總有灌滿的時候。

顯然如果從消費者角度出發,不管怎麼優化瀝青,也無法改變其本質。

當然也有少數派,方法很簡單,換材料。這一切的前提除了「良心」外,更看中企業是否有能力全面優化噴塗技術,通過自動化降低工藝成本來補貼上升的材料成本。

這一技術叫做LASD,水性阻尼材料。對應濃稠的瀝青,你可以理解為LASD更稀、更像水一點。

和瀝青材料相比,水性(丙烯酸)基系阻尼材料有很多優勢,這不僅僅體現在材料本身,更能實現高自動化率。其中沒有什麼高深的原理,只是因為LASD材料可以通過管道輸送、機器人噴塗,而瀝青只能存放在產線上手工塗刷。

而在相同的溫度範圍內,LASD的阻尼特性完全勝過瀝青片,並且可以通過調節厚度這一個變量來改善,對於自動化而言,無非就是改編程序噴塗幾次、晾乾幾次而已。

上圖是昂科威使用LASD噴塗後的白車身,如何區分這裡給幾個小技巧。LASD本身是一種塗料,在烘乾前的狀態就和擦臉的乳液類似。

這是巴斯夫的丙烯酸乳液阻尼漿料,在由管道輸送到生產線後,會由機器人完成自動化噴塗。

所以從外觀上,我們能看出烘乾後的LASD有一種「塗抹」的表面質感,和瀝青阻尼片的對比,差不多就是「液體面膜」和普通面膜的區別。

左為瀝青阻尼片,右為LASD

哪些企業已經明確不再使用瀝青阻尼片?

· 首先是SGM,由於近年來幾個新工廠的啟用和浦東工廠的改造工程,能實現全品牌的去瀝青化。

· 其次是沃爾沃,自始至終沒有用過瀝青片,採用的技術叫SSD,換個馬甲而已。

· 廣汽傳祺目前也配備了LASD噴塗線,但不確定是否全部車型都採用。

· 東風標緻和東風雪鐵龍對外宣傳過LASD技術,能確認使用該技術。

歡迎留言補充,幫助大家排雷。

相關焦點

  • 居裡夫人是怎樣面對赤裸裸的性別歧視的?
    你要做居裡夫人麼我想我會永遠記住那一天。那時的我,年輕、天真,懷揣著對未來的滿懷期待,與初戀的隱隱傷痛,登上了從上海到倫敦的飛機。那十一個小時裡,我不能入眠,看著艙窗外的雲海渺然,想:為了心中模糊的對「科學」這一抽象名詞的崇拜,離去自己生長的地方千裡之外,過著囊中羞澀的日子,這就是我想要的?
  • 居裡夫人為什麼不是法國科學院院士?
    一百多年前,兩度獲得諾貝爾獎的居裡夫人被法國科學院拒之門外。1910年底,居裡夫人參選法國科學院院士,這引起了公眾的極大興趣,因為這涉及到婦女能否進入科學院的問題。但由於大部分院士反對居裡夫人當選,投票沒有達到法定數額,居裡夫人遺憾落選。從此,居裡夫人再也沒有參選院士——法國科學院就這樣將自己最優秀的科學家拒之門外! 皮埃爾.居裡出生於1859年,瑪麗亞生於1867年。1897年底瑪麗亞開始做博士論文,導師是索邦(巴黎大學一部)的李普曼,但瑪麗亞是到皮埃爾的實驗室做實驗,他們很快演化成了夫妻間的合作,在幾個月之內就發現了新的放射性元素。
  • 居裡夫人:離世80多年後,為什麼她的手稿仍有輻射?
    如果現在你想參觀她的手稿,你可能要籤下人身安全放棄書,並且還要戴上厚厚的防護裝置。因為她的遺物有很大的輻射,為了抑制輻射汙染,就連她的遺體都被放進了注鉛的特製棺材裡。一八六七年,瑪麗居裡出生于波蘭的一個中學教師家庭,父母均從事教育工作。但即便是成長在這樣的家庭裡,瑪麗的求學之路也並不順利。因為在當時波蘭的大學都是為男性設立的,女性要想在學業上取得成就,只能進行秘密學習。幾年後,寒窗苦讀的瑪麗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巴黎著名的索邦大學,在那裡她獲得了物理與數學雙學位,成為了該校第一位女博士。
  • 居裡夫人:離世80多年後,為什麼她的手稿仍有輻射?
    如果現在你想參觀她的手稿,你可能要籤下人身安全書,並且還要戴上厚厚的防護裝置。因為她的遺物有很大的輻射,為了抑制輻射汙染,就連她的遺體都被放進了注鉛的特製棺材裡。沒錯,她就是放射性元素鐳的發現者瑪麗居裡,世稱居裡夫人。一八六七年,瑪麗居裡出生于波蘭的一個中學教師家庭,父母均從事教育工作。但即便是成長在這樣的家庭裡,瑪麗的求學之路也並不順利。
  • 居裡夫人拿第二個諾貝爾獎,主辦方:不要來領獎,你是小三會被罵
    後來居裡夫人因為被排擠,離開了最初的研究所。這時她碰巧認識了同樣做科研的皮埃裡.居裡,也就是她後來的丈夫。皮埃裡.居裡對她非常欣賞,邀請她加入自己的實驗室,兩人一起搞研究,在這個過程中,慢慢擦出愛情的火花,最終成為一對戀人。皮埃爾.居裡非常喜歡居裡夫人。作為一名木訥的理工男,他還曾在海邊抱著居裡夫人,對著月光,深情地對她說,你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
  • 來,聊五分鐘居裡夫人:關於瑪麗·居裡的20件小事
    就簡單聊幾件居裡夫人的軼事,紀念一下這位核能開山祖奶奶吧。 資料大部分來自居裡夫人自己寫的自傳,以及居裡夫人小女兒為她寫的傳記。 提出放射性不是來自分子作用,而是來自原子本身。「放射性(radioactivity)」這個術語也是她造的。發現了元素釙(Po)。這個新元素,以居裡夫人的祖國波蘭命名。
  • 最著名的居裡夫人像,竟不是居裡本人
    你可能也不止一次地見過這張照片,這張圖一般都被描述為備受尊敬的女性科學家瑪麗·居裡,不少地方都用這張配圖講述著居裡夫人發現放射性元素的各種科研故事……但問題是,照片裡的這位女士不是居裡本人。當然,這照片和居裡夫人確實有關係:Frontczak在很多場戲劇中飾演著居裡夫人的角色,這正是她在劇中的扮相。另外一張劇中的樣子(視頻截圖):
  • 居裡夫人:離世86年,筆記至今仍有放射性,一生奉獻在科學研究上
    最近一條新聞突然爆紅,根據諾貝爾獎官方推特的宣稱,居裡夫人曾經用過的實驗筆記至今仍有放射性。我們知道居裡夫人是人類歷史上少見的,獲得過兩次諾貝爾獎的神仙中的神仙,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諾貝爾獎一般來說不會頒發給同一個人兩次,但是居裡夫人獲得的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和諾貝爾化學獎,而且更牛的是居裡夫人的女兒和女婿也獲得了諾貝爾獎。那麼為啥居裡夫人能夠如此強大的拿下兩次諾貝爾獎?居裡夫人在學習上究竟有何過人之處呢?估計你看完之後要是有居裡夫人一半努力,考上清華北大不是夢。
  • 你不知道居裡夫人的那點事
    從1933年起,居裡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萬法郎,但她照樣「吝嗇」。她每次從國外回來,總要帶回一些宴會上的菜單,因為這些菜單都是很厚很好的紙片,在背面寫寫物理、數學算式,方便極了。她的一件毛料旅行衣,竟穿了一二十年之久。有人說居裡夫人一直到死「總像一個匆忙的貧窮婦人」。
  • 中年喪偶,因當情人被群嘲,居裡夫人用第二個諾貝爾獎為女性發聲
    作為一名木訥的理工男,他還曾在海邊抱著居裡夫人,對著月光,深情地對她說,你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在科學研究上,居裡夫人有著敏感的洞察力。她發現鈾礦比普通鈾的放射性高,所以猜想鈾礦中一定含有放射性元素。為了驗證這個猜想,她和丈夫將數以萬噸的瀝青鈾礦不斷加熱、攪拌、重新結晶,來提取目標產物。
  • 勞君展:居裡夫人的中國籍女弟子
    因為此行要耗時月餘,蔡元培特意帶了法文書,在底艙給勞君展他們上法文課。到1920年1月,船到法國馬賽港時,她已經會簡單的法文了,只是跟人交流還有難度。不久,在蔡元培的幫助下,她進入裡昂大學學數學。    也是在巴黎,她成為居裡夫人唯一的中國籍女弟子。雖然她們相處短暫,但是居裡夫人對於這個中國女孩的影響卻是一生的,勞君展的耐力和冷靜自持都是這時候打磨出來的。
  • 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離世80多年後,為什麼她的手稿仍有輻射?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居裡夫人筆記仍具放射性 離世80多年後,為什麼她的手稿仍有輻射? 愛因斯坦評價她: 沒有被盛名所寵壞的人。 這個世界上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並不是很多,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人更少,而獲得兩次諾貝爾獎的女性則寥寥無幾,但居裡夫人正是其中一位。
  • 史上最危險論文——記偉大的科學家居裡夫人
    1891年居裡去法國留學,在艱苦的生活條件下,依然保持著優異的學習成績。1894年,與學校講師皮埃爾·居裡結識,締造了一對科學伉儷的傳世佳話,1898年,居裡夫婦向科學院提出《論瀝青鈾礦中一种放射性新物質》的論文,發現了一種全新的化學元素,並以自己深愛的祖國波蘭的名字構造新元素的名稱——釙(polonium),也是目前最毒的物質之一。
  • 居裡夫人和鐳元素的故事
    鐳的發現還要感謝偉大的居裡夫人。居裡夫人,1867年11月7日誕生于波蘭華沙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具有父親的智慧和母親的靈巧,從小就對科學實驗發生了濃厚的興趣。1891年,她到巴黎求學。學業完成後,原本打算回到正在遭受著沙皇鐵蹄踐踏的祖國,但是,同法國物理學家皮埃爾·居裡先生成為終身伴侶,徹底改變了她原來的計劃,她只好僑居法國,並於1897年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關於放射性的發現,居裡夫人並不是第一人,但她是關鍵的一人。物質世界裡是不是還有另一塊全新的領域?射線放出來的力量究竟是從哪裡來的呢?這种放射的性質又是什麼?
  • 居裡夫人:波蘭與「釙」
    居裡夫人就建議,用她的祖國,她不是在波蘭出生的嗎,就用波蘭這個國家的名字,給這個新元素命名為「釙」。有同學說,既然是為了紀念波蘭,那這種元素應該叫「波」,不應該叫「釙」呀!居裡夫人和居裡先生發現新元素後,人人都知道他們了,是大科學家了。好多獎勵也來了,他們不是法國科學家嗎,法國的政府就要給他們頒發一個大獎章,這個獎章只頒發給那些做出了傑出貢獻的人。
  • 為什麼中國人都很崇拜居裡夫人,看看她為中國做的事情就知道了
    至今為止世界上偉大的科學家不是少數,相比於男性和女性,女性科學家的數目相對來說是比較少的。但若是讓你問身邊人20世紀最偉大的女科學家是誰,大部分人都會回答居裡夫人。居裡夫人在科學領域獲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她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和數學獎,居裡夫人除了十分偉大的科學成果外她由內而外散發出的人格魅力特質也是讓人不可忽視的一幕。在中國居裡夫人受到了更多人的崇拜,我們最初認識居裡夫人是從魯迅先生的文章中。1898年的時候居裡夫人發現了鐳元素,1902年的時候就成功在研究的時候提煉出了鐳。
  • 居裡夫人不是僅靠苦幹而發現新的放射性元素
    這位母親就是後來兩獲諾貝爾獎的居裡夫人,而那個女嬰就是1935年與丈夫約裡奧·居裡一起獲得諾貝爾獎的伊雷娜·約裡奧·居裡。,包括工作條件以及工作本身有多麼艱苦和艱難,讚美夫妻倆、特別是居裡夫人的毅力是多麼的頑強,云云。
  • 居裡夫人:另類「波蘭蕩婦」鮮為人知的生活
    居裡夫人「居裡夫人」不是一個尊稱,而是一個蔑視、侮辱和抹殺她的真正功績的稱呼。一年之後,兩人在巴黎結婚,瑪麗從此隨了丈夫的姓氏,成為「瑪麗·居裡」。1896年8月,瑪麗通過了巴黎理化學校的職稱考試,在校物理實驗室謀得了一份職位,從此開始與自己的丈夫皮埃爾·居裡一起工作。1898年,居裡夫婦宣布發現了「鐳」。這個宣布發布後,在科學界引起了軒然大波——你說你發現了這個東西,但這個東西在哪裡?你指給我們看啊!
  • 居裡夫人很勵志的語錄,僅41個字,讓人讀完敬佩萬分,受益匪淺!
    為什麼要這麼努力,相信還是跟她從小經歷有關,她想為祖國早點解放而努力學習。她在讀巴黎大學時候,一直都穿得很破舊,面黃肌瘦,好在她通過兩年的努力連續獲得物理學和數學兩個碩士學位,並且在1893年以第一名的成績從巴黎大學畢業了。畢業後,居裡夫人遇到了法國優秀物理學家皮埃爾居裡,倆人由於共同夢想最後走到了一起。
  • 向居裡夫人致敬,呼喚科學精神的復興
    讀《居裡夫人傳》,我似乎被帶到了居裡夫人的實際生活和工作場景當中,近距離地觀察這位偉大科學家的行為舉止、工作精神、處世態度和崇高品質。回想當時,讀了《居裡夫人傳》後,我的內心被這位高尚的女科學家的偉大精神深深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