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氣室、焚屍爐、絕育實驗,四百萬人在這裡慘死

2021-01-21 騰訊網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歷史上最多災多難的一年。

在這一年裡,全世界的人類都遭遇了肆意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還有山火、蝗災等各種自然災害,隨時準備著把人類推向危險的境地。

然而,在75年前,世界上還有一座更加令人髮指的人間地獄,死亡每天都在上演,直到今天人們依舊談之色變。

這就是奧斯維辛集中營。

「死亡工廠」奧斯維辛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在波蘭設立了上千座「勞動營」和「滅絕營」。奧斯維辛集中營就是裡面最大的一座。

根據路透社和英國廣播公司公布的數字,從1939年建立,到1945年蘇聯紅軍解放,奧斯維辛先後關押過數百萬人,有400多萬人在這裡慘遭殺害,「死亡工廠」的稱號由此而來。

尤其是奧斯維辛的二號營房比克瑙,是「最著名的滅絕營」,以毒氣室大規模屠殺出名。據資料記載,大約有96萬猶太人、7.5萬波蘭人和1.9萬吉普賽人在這裡遇害。當時,每天運送到這裡的囚犯人數太多,納粹甚至修了一條直通毒氣室的鐵軌,以提高運送速度。

每天火車都會運送來大量囚犯,由納粹挑選,青壯男力發配去幹活,老弱病殘、婦女兒童,就被送去毒氣室屠殺

納粹們還從囚犯中抽調身強力壯的男子組成特遣隊,讓他們每天負責處理屍體。有的直接拉去焚屍爐燒了,有的從毒氣室運回來,還要拔下屍體的假牙,剃光女屍的頭髮,操控分屍機器。

這種自相殘殺的慘境無時無刻不刺激著納粹興奮的神經,從而製造出更加慘無人道的屠殺。

屠殺的數量太驚人,焚屍爐承載不了這麼多屍體,乾脆挖坑直接焚燒

在1944年前後,納粹對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屠殺達到了非常瘋狂的程度,每天都有大約6000人被殘忍殺害。

1945年1月27日,蘇聯紅軍解放奧斯維辛集中營,在營中發現了1.4萬條人發毛毯,以及納粹德軍沒來得及運走的7.7噸頭髮……

奧斯維辛,是上百萬屍骸堆積的「人間地獄」,也是猶太人永遠的「噩夢」。

文學作品中的人間地獄

這些年,描述納粹暴行的文學藝術作品從未缺席。

史匹柏的電影《辛德勒的名單》,講的是克拉夫特大屠殺。

圖源電影《辛德勒的名單》

驚慌失措的猶太平民躲過了白天的大屠殺,卻在寂靜的深夜被德國士兵從床板下、箱子裡甚至鋼琴中被搜捕出來。

皮靴聲、翻箱倒櫃聲、槍聲亂成一片,而就在這樣的嘈雜聲中,一個納粹軍官「忙裡偷閒」彈起了琴,兩個士兵一邊條不紊地殺人,一邊悠閒地談論:「這是巴赫?」

「不,這是莫扎特。」

德國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生死朗讀》中,講述了集中營看守員漢娜,每天讓女性犯人為她朗讀偉大的經典作品,然後,又毫無惻隱之心地將這些朗讀者一個個送進「滅絕營」。

圖源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朗讀者》

兩部作品都提出了一個相同的問題:這些殺人成性的納粹,是怎樣在保持精神潔癖的同時,又麻木不仁地殺人?

荷蘭作家埃迪·德文德(Eddy de Wind)在回憶錄《最後一站:奧斯維辛》中給出了答案:我們所屬的這個物種,生來就是殘忍的。

作者埃迪·德文德

埃迪和妻子弗裡德爾一起被遣送到奧斯維辛集中營。因為他是醫生,得以被挑選出來,做一些相對不那麼繁重的工作,處境比無數遇難者好得多,他目睹了整個集中營裡的殘酷真相。

埃迪在集中營裡工作

他對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地形了如指掌。奧斯維辛由30多個營區組成:一號營區是他自己所在的營,比克瑙是滅絕營,莫諾維茨加上布納的工廠,還有很多煤礦和農業的勞動隊,這些加在一起,共有25萬多名工人。司令部和行政管理部負責管理所有的工人和材料。

比克瑙營的生存環境

然而,奧斯維辛更像是一個大型的屠宰場,只不過宰的不是牲畜,是人。

它的工廠和礦場是上西裡西亞工業區的重要部分,勞動力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便宜。他們不需要工資,也基本不吃什麼東西。要是被累垮了,就直接拖去毒氣室。

醫生們如果發現集中營裡的囚犯營養不良,需要額外補給,就會把他列上名單。在名單交上去的第二天,這些可憐人也會被拉去毒氣室。

除了重體力勞動外,猶太人還被納粹用來做異想天開的實驗:在尼希敘特的營,黨衛隊上級小隊隊長把三男三女關在同一個屋裡好多天。他把他們的衣服全脫光,仔細觀察他們都做了什麼。他把第一個男人餵得飽飽的,讓第二個正常吃飯,第三個什麼都不吃——他想看看食物對性能力的影響。

還有一個黨衛隊隊員,找出來三個男人,給了他們一包粉末,衝在咖啡裡。過了一會兒他們睡著了。兩個人再也沒醒過來,第三個人36個小時之後醒了。他做這個實驗的目的,只是因為他晚上睡不著覺,在藥櫃裡面找到一些藥,但又不敢吃,乾脆找幾個囚犯做「科學實驗」。

1943年的秋天,黨衛隊決定在一天之內將18000名猶太人全部「收拾」乾淨。

他們挖了一個巨大的方形散兵坑。在坑的一邊,人們把衣服脫掉,走到角落,在那裡被槍殺;機關槍的聲音和受害者的哭聲亂成一片,可在另一邊,卻有由50名囚犯組成的樂團在演奏音樂,音樂聲直接淹沒了戕害的聲音。

這部作品寫盡了人性的殘忍。作者用自己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裡長達16個月的親身經歷,告訴世人,在那段生不如死的時間裡,他和其他囚犯是怎樣忍辱偷生、苟延殘喘的,每天都面臨著繁重的體力勞動、微薄的食物、少之又少的休息時間,以及隨時都會降臨的死亡。

這是世界上唯一一部在奧斯維辛集中營裡創作完成的作品。正是這種在暴風中心寫作的真實性和即時感,使這本書顯得與眾不同,它客觀公正地記錄下當時的殘酷情境,為後世學者研究集中營大屠殺提供了詳實的一手資料。

在萬劫不復的歷史中倖存

浩劫的倖存者往往能從一個記憶轉向另一個記憶。

1945年7月24日,埃迪返回荷蘭,奇蹟般地與妻子弗裡德爾重逢,兩人勇敢地重啟生活。然而由於戰爭的創傷太過嚴重,在離開奧斯維辛12年後,兩人還是遺憾分手。

埃迪和弗裡德爾(Eddy and Friedel de Wind,前排正中間)是奧斯維辛集中營裡倖存的夫妻

用另一個集中營的倖存者,200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凱爾泰斯·伊姆雷的話說:「集中營沒有倖存者。我們都是集中營永久的囚徒。一個人要想活著離開集中營就必須穿過地獄。」

如此看來,埃迪也是永久的囚徒。無論他與「奧斯維辛」相隔多遠,它永遠是他生命中的包袱,也是所有倖存者的包袱。

1945年3月,蘇聯紅軍佔領奧斯維辛集中營,抓住了來不及逃走的納粹德寇,解救了還未被德寇殺掉的少數倖存者。

蘇聯紅軍對倖存者們說:「現在,你們想對這些法西斯做什麼都可以。」然而,沒有一個人撲上去,為自己和其他受害者報仇,他們甚至沒有去碰德國人一個手指頭。

這是在醜陋不堪的奧斯維辛集中營裡,依然存留的一絲人性光輝。

「在這野蠻的人間屠宰場,仍保留有微弱的文明曙光,這就是我們說的人性。」圖源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

如今,當我們通過一部部文學作品,徒勞地想像著當年那些生活在煉獄中的猶太人,是如何被驅趕著走向絕望與死亡時,千萬不要把自己當做一名旁觀者。

人類是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的命運共同體,在一些陰暗的角落,在各種各樣的藉口下,對無辜者的殺戮仍在繼續。我們要做的,就是面對這個不完美的世界,讓自己的人性之光閃耀。

相關焦點

  • 安樂死、絕育以及大屠殺:被納粹歪曲的基因學說 | 知識周刊
    20 世紀40年代,納粹德國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已經達到瘋狂的極限,他們利用某些殘忍的人體實驗來驗證優生學理論,其中包括絕育、安樂死以及滅絕人性的屠殺。絕育:讓「種族衛生」成為可能生物學家弗裡茨·楞次曾說過,納粹主義不過是「應用生物學」。
  • 屠殺40萬人、虐殺近萬雙胞胎:納粹德國集中營裡的「惡魔叔叔」
    這裡只有死亡和喪心病狂!▲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正門,正門上寫有臭名昭著的「勞動使人自由」的標語,大約有110萬人從這道大門進入,但再也沒有出來▲身穿黨衛軍制服的約瑟夫·門格勒,誰能想到在照片中英俊帥氣的門格勒醫生,竟然是會儘可能「消滅」不能勞動的人,並慘無人道地用活人進行「改良人種」試驗,先後有約400,000人慘死在他手下的一個殺人惡魔
  • 罪犯被送入毒氣室執行死刑是什麼感受?
    上個世紀美國人出於人道主義發明了毒氣室死刑,但死囚真的能像預想的那樣毫無痛苦的死去嗎?這樣做真的人道嗎?說到這些問題,我們就不得不聊一下吉.喬恩他是第一個接受毒氣室死刑的人,叫做吉.喬恩(GeeJon,1895-1924)。
  • 蚊子工廠:「感染+輻射」不論雌雄100%絕育
    這種菌可以讓蚊子絕育、降低蚊媒種群繁衍數量,同時還可以降低蚊子傳播登革熱病原體的能力。  2012年,團隊在廣州建立了全球最大的「絕育蚊子工廠」,啟動對登革傳病媒介的控制,經過7年研究,最終發現讓登革熱傳病蚊媒100%消除的辦法。  早在2015年,該團隊就已實現對雄蚊絕育。
  • 還在糾結要不要給貓咪絕育?絕育前你必須了解這些!
    在如今這個社會,寵物絕育已經成為了一個老生常談的養寵話題,在小同妹看來,貓咪絕育是一個明智且必須的選擇。為什麼這麼說呢?除此之外,還有乳腺疾病、乳腺腫瘤、乳腺增生、以及內分泌疾病,貓咪在第一次發情前做絕育,可以最大程度降低發生乳腺腫瘤的概率。
  • 美移民拘留中心被曝「濫摘子宮」,學者:強制絕育在美國從未消失
    莫利納專注於美國和種族問題研究,曾寫過有關美國強制絕育歷史的論文。因此她對美國這段「可恥的歷史遺產」並不陌生——官員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以法律和健康為幌子,特別針對有色人種進行絕育手術。當地時間9月16日,美國有線新聞網(CNN)發表一篇名為《在一段強迫絕育的可怕歷史中,有人擔心美國正開啟新篇章》的文章。
  • 喪心病狂的滅絕猶太人計劃:禁止通婚,580萬人被德國人屠殺
    凡是在德國領土上的猶太人、吉普賽人、黑人都要進行絕育手術。德國法律禁止猶太人與德國公民結婚或者發生非婚姻的性關係,一旦發現,大多數人面臨的是死刑。隨著德國猶太人的公民權的喪失,德國開始有組織地驅逐猶太人乃至屠殺。1938年11月10日夜晚,在猶太人聚居的城鎮,街上一片廢墟,猶太人的教堂被焚燒,猶太人的住所和店鋪被示威者洗劫一空,許多猶太人遭到了屠殺。
  • 為了剔除劣質基因,六萬美國人曾被強制絕育|淘天下
    T君帶你淘歷史,漲姿勢本文作者|饅頭老妖1924年,美國維吉尼亞州通過一則法案—允許對智力障礙人士強制實施絕育手術,以確保優生優育。同年10月,該州癲癇和智障人收容所的主人普萊蒂就迫不及待地入稟當地法院,要求依據該法案,對該所一名叫嘉利·巴克的女子實施絕育手術。
  • 探秘世界最大「蚊子工廠」 正在培育「絕育蠅」
    羊城晚報記者 廣州有個世界最大的「蚊子工廠」,他們能生產「絕育蚊子」,來大幅度降低傳播登革熱等疾病蚊子的數量。  「這裡的鄰居知道我們在養蚊子,他們沒意見。」說這話的是「蚊子工程」的生產主管王曉華。他之所以能這麼說,是因為層層隔離讓人確實感覺到蚊子想要「越獄」是非常困難的———進入每一個車間或實驗室前,都要先進入一間有兩個門的小房間,門上都安裝著強力風幕機,蚊子很難穿越。而工廠裡每個工作人員在手上沒工作時都會揮舞著電蚊拍,把偶爾從籠子裡跑出來的蚊子幹掉。
  • 美國強制絕育有「黑歷史」1907年通過世界上第一部「優生學絕育法」
    美國強制絕育有「黑歷史」1907年通過世界上第一部「優生學絕育法」
  • 外媒:昆蟲絕育或有助於控制蚊媒疾病
    西班牙《趣味》月刊網站9月9日刊載題為《昆蟲絕育或將有助於控制蚊媒疾病》的報導,作者系記者安東尼·金。報導指出,科研人員正在研究給蚊子絕育的方式,來控制登革熱疫情的蔓延。報導編譯如下:能夠傳播登革熱和寨卡等熱帶病且具有攻擊性的伊蚊正擴散至歐洲各地,科學家希望通過一種昆蟲生育控制方式和無人機來控制這些咬人的害蟲。
  • 狗狗絕育太無人道?鏟屎官別再害怕了,絕育其實有這5點好處
    很多人覺得給狗狗做絕育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情,所以給狗狗絕育一直以來是個爭議性的話題。其實小編認為給狗狗做絕育並不是太無人道,反而有以下5點好處。,從母狗懷孕開始就要照顧,一直到小狗崽出生,這都是很麻煩的,給狗狗絕育,一定程度上減少寵主的負擔。
  • 黑貓遭抽血遍體鱗傷慘死街頭 牙齒咬透舌頭(圖)
    ■記者 王耀輝 報導/攝  本報通化訊 通化的付女士養了一隻可愛的黑貓,可7月24日凌晨3時許,這隻貓卻慘死在街頭。經寵物醫院醫生檢查發現,這隻貓的左腿內側股動脈位置,有抽血外翻針眼一個,是用大號針頭注射器抽血導致死亡。此外,在貓的左後胯骨處和尾椎處,留下了刀片刮痕。巧合的是,付女士的鄰居家的貓於上個月也被害致死拋屍街頭。
  • 科技部:四個疫苗進入三期臨床實驗階段 接種約6萬人 未接到嚴重...
    科技部:四個疫苗進入三期臨床實驗階段 接種約6萬人 未接到嚴重不良反應報告 2020年10月20日 16:13 來源:央視新聞 &nbsp&nbsp&nbsp&nbsp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副司長田保國:目前我國疫苗研發工作總體上處於領先地位
  • 美國最不願意揭開的黑歷史:為了「優生」當面給人做絕育
    很多國家的窮人都把這裡當做應許之地 遠道而來的冒險家 不乏志存高遠的人,當然也不乏惡棍 (圖片來自《美國往事》)
  • 絕育不「人道」,手術有風險?一次性把問題說明白|養寵必修課
    在很多愛貓人士看來,絕育是對貓負責。然而,也有不在少數的人認為,絕育是對「貓權」的剝奪。周到君覺得,與其討論貓的權益應該有哪些,人是否太自私,不如把問題想得簡單,再簡單一點——絕育對貓咪來說意味著什麼?人為什麼需要給貓絕育?如何給貓絕育更好?本期的「養寵必修課」,來咯!
  • 10萬國人慘死,嬰兒做活體實驗
    10萬國人慘死,嬰兒做活體實驗   731部隊是二戰期間侵華日軍關東防疫給水部,對外稱石井部隊或加茂部隊,又有石井絕密機關之稱,全名為日本關東軍駐滿洲第731防疫給水部隊。   他們通常做活體實驗都會採用兔子或者小白鼠作為實驗對象,但喪心病狂的日本人卻直接用中國人、朝鮮人來作為實驗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