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到了!嘌呤,遇到了你的嘧啶嗎?

2021-03-01 醫學生化與分子

 

         藍瘦香菇!雙11到了,又是單身狗虐心的日子。諸位你知不知道,在細胞中RNA也一直是個單身狗,他看到DNA雙鏈天天手拉手,一直是羨慕嫉妒恨,只好左手握右手自我安慰。本是同根生,命運何不同?RNA的嘌呤,嘧啶們日思夜想,下次投胎,一定做一個DNA。

   這個日子終於來了!!最近,生物化學《核苷酸代謝》開講了,嘌呤和嘧啶如何生、如何轉世,生化可愛的老師們為大家細細講授。今天要PO給大家的是大量嘌呤投胎轉世帶來的問題----

                 

   核苷酸,由嘌呤鹼或嘧啶鹼基、核糖或脫氧核糖以及磷酸三種物質組成是核糖核酸(RNA)及脫氧核糖核酸(DNA)的基本組成單位,是體內合成核酸的前體。因此,核苷酸具有重要的生物學功能,參與生物體內幾乎所有的生物化學反應過程。而核苷酸的代謝紊亂可引起許多臨床症狀,痛風(gout)就是其中的一種。

        痛風,是由於長期嘌呤代謝障礙 ,血尿酸增高(hyperuricemia)導致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腎臟等部位,引起關節炎、腎損害等的疾病。主要包括急性發作性關節炎、痛風石形成、痛風石性慢性關節炎、尿酸鹽腎病和尿酸性尿路結石,重者可出現關節殘疾和腎功能不全。  


                

         

痛風的臨床表現:

常在夜間突然急性發作,多發於 50歲以上、肥胖男性,少數見於絕經後女性,約 5%,男女比 20∶1;病變關節紅、腫、熱、痛,活動受限,部分伴有發熱。


痛風與關節炎,難捨難分,虐狗呀!

痛風可導致關節炎,然而關節炎不一定都由痛風引起。關節炎泛指發生在人體關節及其周圍組織的炎性疾病,關節炎與許多疾病相關,有超過100種類型,包括骨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痛風、紅斑性狼瘡、萊姆關節炎、乾癬、硬皮病、萊特氏症候群、修格蘭氏症候群和類風溼性脊椎炎,其中最常見的有類風溼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和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



痛風的診斷

實驗室檢查:

其他輔助檢查:

來源:大醫精誠、維基百科

相關焦點

  • 腺嘌呤鹼基編輯器可催化胞嘧啶轉化
    腺嘌呤鹼基編輯器可催化胞嘧啶轉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24 15:33:53 韓國漢陽大學的Sangsu Bae研究組與首爾國立大學的Jin-Soo Kim研究組合作發現
  • 研究揭示RNA嘧啶和DNA嘌呤核苷的形成早於生命起源
    研究揭示RNA嘧啶和DNA嘌呤核苷的形成早於生命起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6/5 9:14:00 英國劍橋生物醫學園區John D. Sutherland研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胞嘧啶的性質及與胸腺嘧啶的區別
    胞嘧啶是核酸(DNA和RNA)中的主要鹼基組成成分之一。胞嘧啶可由二巰基脲嘧啶、濃氨水和氯乙酸為原料合成製得。用作藥物中間體。胞嘧啶的性質:CAS號:71-30-7分子式:C4H5N3O分子量:111.10純度:≥98.0%MDL號:MFCD00006034Beilstein號:2637EC號:200-749-5白色片狀結晶。100℃失水,300℃時成棕色,320~325℃分解。
  • 第三節 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代謝
    第三節 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代謝   嘧啶核苷酸合成也有兩條途徑:即從頭合成和補救合成。本節主要論述其從頭合成途徑。   (一)嘧啶核苷酸的從頭合成   與嘌呤合成相比,嘧啶核苷酸的從頭合成較簡單,同位素示蹤證明,構成嘧啶環的N1、C4、C5及C6均由天冬氨酸提供,C3來源於CO2,N3來源於穀氨醯胺。(圖8-7)
  • 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謝
    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謝途徑要點:
  • 嘧啶核苷酸與脫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代謝
    嘧啶核苷酸的從頭合成是先合成UMP,UMP再衍生得到CMP和dTMP。嘧啶環比較簡單,所以合成步驟較少,也沒有分支。相對來說,嘌呤環的合成過程中,組氨酸合成放出AICAR可以看作一個支路。前者是尿素合成的中間物,後者在嘌呤和組氨酸、色氨酸合成中均有參與。不過這兩個分子的使用與以前稍有不同。PRPP在嘌呤合成中作為起始「載體」,整個嘌呤環都是在磷酸核糖之上合成的。而在UMP的合成中,磷酸核糖後期才加入,嘧啶環的合成是從CP開始的。這裡催化CP合成的酶是氨甲醯磷酸合成酶2(CPS-2),位於細胞質。尿素循環中的是CPS-1,位於線粒體。
  • DNA的雙螺旋結構
    Crick, 1916—2004 )提出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主要內容如下。在DNA分子中,兩條DNA單鏈圍繞一個假想的共同軸心形成右手雙螺旋結構,雙螺旋的螺距為3.4nm,百徑為2.0nm;雙螺旋的外側是DNA鏈的骨架(backbone),由交替出現的、親水的脫氧核糖和磷酸構成;鹼基位於雙螺旋的內側,兩條單鏈中的嘌呤和嘧啶以疏水的、近於平面的環形結構彼此接近,平面與雙螺旋的長軸相垂直;一股鏈中的嘌呤鹼基與另一股鏈中位於同一平面的嘧啶鹼基之間以氫鍵相連,稱為鹼基互補配對或鹼基配對
  • 內蒙古韋利安化工有限公司年產1500噸2,4,5-三氨基-6-羥基嘧啶硫酸...
    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生態環境部令第4號)要求,現將《內蒙古韋利安化工有限公司年產1500噸2,4,5-三氨基-6-羥基嘧啶硫酸鹽、800噸鳥嘌呤、1000噸N(2),9-雙乙醯鳥嘌呤新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編制的有關內容及評價結果第二次公告如下:一、建設項目概況項目名稱:內蒙古韋利安化工有限公司年產
  • 貴州百靈(002424.SZ)嘌呤基-N-羥基嘧啶甲醯胺衍生物及其製備方法...
    具體情況如下:   專利名稱:嘌呤基-N-羥基嘧啶甲醯胺衍生物及其製備方法和用途   國際申請日:2016年4月12日   國際申請號:PCT/CN2016/079022   澳大利亞申請號:2016250972   授權公告號:AU 2016250972 B2   授權公告日:2019年5月2
  • Nat Biotech 導讀 | 雙鹼基編輯器、編輯器定向優化等
    華東師範大學李大力研究組發文題為Dual base editor catalyzes both cytosine and adenine base conversions in human cells,開發了一種新型雙鹼基編輯器催化胞嘧啶和腺嘌呤鹼基在人類細胞的轉化
  • 非雙螺旋!科學家發現新DNA結構
    新的DNA結構類似於生活中的「結」,已經首次在活體細胞中觀察到。▲DNA雙螺旋結構在許多人的認知當中,DNA是以雙螺旋結構存在於細胞當中的,甚至許多人並不了解這個。「當我們大多數人想到DNA時,我們會想到雙螺旋結構,」Garvan醫學研究所的分子生物學家Daniel Christ教授說,他共同領導了描述新發現的研究。「這項新研究提醒我們,存在完全不同的DNA結構,並且對我們的細胞很重要。」
  • DNA結構不止雙螺旋一種,你可能上了個「假學」
    每次撰寫有關DNA的文章時,總會有莫名的喜感,愉悅之情源於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過程,不亞於一場「清宮大戲」。眾所周知,揭示DNA雙螺旋結構的是沃森和克裡克兩人,沃森和克裡克也因此獲得1962年諾貝爾獎,而事實是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要再加上富蘭克林、威爾金斯和葛斯林三人。
  • 中美學者各自開發新型雙鹼基編輯器,同時實現兩種單鹼基編輯
    單鹼基編輯器依據 Cas9 nickase(D10A)融合不同的鹼基修飾酶,分為胞嘧啶鹼基編輯器(CBE)和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可分別在實現精準的CG到TA或AT到GC 的替換,由於其高效、精準和低脫靶性,以及不依賴DNA雙鏈斷裂的優點,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快速發展。
  • 小董醫生短暫告別講解 — 嘧啶代謝,你怎能錯過?
    一、知識概述嘧啶核苷酸按照鹼基的種類可以分為胞嘧啶核苷酸、胸腺嘧啶核苷酸和尿嘧啶核苷酸。按照核苷所年連磷酸基團的個數,可以分為嘧啶核苷一磷酸,嘧啶核苷二磷酸和嘧啶核苷三磷酸。但是構成 RNA 或 DNA 的核苷酸僅為核苷一磷酸。
  • Science:中科院高彩霞課題組發現胞嘧啶鹼基編輯器引發意想不到的...
    2019年3月2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中國科學院的高彩霞(Caixia Gao)課題組通過對作為一種重要的作物物種的水稻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對胞嘧啶鹼基編輯器(BE3和HF1-BE3)和腺嘌呤鹼基編輯器(ABE)產生的脫靶突變進行全面調查。他們發現胞嘧啶鹼基編輯器(BE3和HF1-BE3)誘導全基因組脫靶突變。
  • 製作DNA雙螺旋結構模型
    二是在DNA雙螺旋結構中,由於鹼基對平面之間相互靠近,形成了與鹼基對平面垂直方向的相互作用力。2.DNA雙螺旋模型的意義DNA雙螺旋模型不僅意味著探明了DNA分子的結構,更重要的是它還提示了DNA分子的複製機制:由於腺嘌呤總是與胸腺嘧啶配對,鳥嘌呤總是與胞嘧啶配對,這說明兩條鏈的鹼基順序是彼此互補的,只要確定了其中一條鏈的鹼基順序,另一條鏈的鹼基順序也就確定了。因此,只需以其中的條鏈為模版,即可合成複製出另一條鏈。3.
  • 嘌呤並非一無是處,人體生命活動卻離不開它(痛風,第九篇)
    尿酸是嘌呤在體內氧化代謝的產物,有2/3通過腎臟排出,有1/3通過腸道排出。那麼究竟嘌呤是什麼那?它對人體又有哪些意義那?今天我們來揭開它的面紗。人體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當中又含有細胞核,細胞核裡含有遺傳物質染色體。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又雙叒」跨界啦
    乍一聽,很多非專業的小夥伴可能會問:這基因不是生物學領域的事兒嗎?跨界本不是什麼新鮮事,但也不是誰想跨都能跨的,想了解這些你需要「百科」一下!↓↓↓↓↓↓●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和美國科學家珍妮弗·安妮·道德納,以表彰其「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
  • 核苷酸由磷酸基、戊糖和含氮鹼基組成,鹼基包括嘌呤和嘧啶兩大類
    核苷酸由磷酸基、戊糖和含氮鹼基組成,鹼基包括嘌呤和嘧啶兩大類。DNA一般含A、C、G、T四種鹼基,RNA含A、C、G、U四種鹼基。四種核苷酸按照一定的排列順序,通過3′,5′磷酸二酯鍵相連形成的線形多核苷酸即DNA的一級結構。不同排列順序的DNA區段構成的特定功能單位即基因,DNA的一級結構決定了基因的功能。
  • 【學術前沿】劉耀光院士團隊開發高效、廣靶向的植物胞嘧啶鹼基...
    【學術前沿】劉耀光院士團隊開發高效、廣靶向的植物胞嘧啶鹼基編輯器PhiCBEs ​ 2020-11-04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