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 回復「資料」獲取相應的技術產品樣冊
這是夾具俠(jiajoin)發布的 第 1054 篇技術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由於加工零件結構多樣性及尺寸標註多樣性,定位誤差計算也因此有多樣性,算無定式。目前能見到的是針對特定類型程式計算,但這不能稱為軟體,不過是降低計算難度。
上面是夾具俠社群內大家關於定位誤差的相關討論,定位作為夾具設計中的本質問題,其誤差控制也是經典的話題。雖然「算無定式」,但這些例題也是很不錯的參考:
點擊下方空白處獲得答案
(等待數秒後,上下滑動/點開大圖查看)
如圖銑平面保證h,已知兩圓的同軸度φ0.1,其它已知條件見圖,試分析工序尺寸h的定位誤差。
已知條件和加工要求見圖示,試分析a)、b)、c)三種定位方案中,工序尺寸L的定位誤差。
如圖車外圓,要求外圓對內孔有同軸度要求,已知心軸直徑為φ30(-0.009 -0.025),計算工件內外圓的同軸度的定位誤差△ dw 。
鑽直徑為φ10 的孔,採用a)、b)兩種定位方案,試分別計算定位誤差。
如圖在工件上銑臺階面,保證工序尺寸A ,採用V 形塊定位,試進行定位誤差分析。
鑽孔O, a)為工序圖, b)~f) 為不同定位方案,試分別計算各種方案的定位誤差。
如圖同時鑽四個φ12 孔,請從左至右分別分析1、2、3、4 孔的定位誤差。
如圖鑽孔,保證A,採用a)~ d)四種方案,試分別進行定位誤差分析。
如圖鑽d 孔,保證同軸度要求,採用a)~d) 四種定位方式,試分別進行定位誤差分析。
如圖銑槽,保證對稱度、m 或n,採用a)~ c)三種定位方案,試分別進行定位誤差分析。
如圖在圓柱體上銑臺階面,採用b)~ h)定位方案,試分別進行定位誤差分析。
上面這些定位誤差計算和你的結果一致嗎,讓我們再回顧一下常用定位方式和定位元件,配合解題更佳~
(1)支承支承板
固定支承板多用於工件上已加工表面的定位,有時可用一塊支承板代替兩個支承釘。
固定支承釘
下圖中左圖A型結構簡單,但埋頭螺釘處易堆積切屑,故用於工件側面或頂面定位。而右圖B型支承板可克服這一缺點,主要用於工件的底面定位。
固定支承板
(2)可調支承
可調支承是頂端位置可在一定高度範圍內調整的支承。多用於未加工平面的定位,以調節和補償各批毛坯尺寸的誤差,一般每批毛坯調整一次。
(3)自位支承
支承本身的位置在定位過程中,能自動適應工件定位基準面位置變化的一類支承。自位支承能增加與工件定位面的接觸點數目,使單位面積壓力減小,故多用於剛度不足的毛坯表面或不連續的平面的定位。
(4)輔助支承
在生產中,有時為了提高工件的剛度和定位穩定性,常採用輔助支承。如圖所示階梯零件,當用平面1定位銑平面2時,於工件右部底面增設輔助支承3,可避免加工過程中工件的變形。
(5)產品面定位
以工件的一個外圓柱面為定位基準時,常用的定位方法是將外圓柱裝在圓孔、半圓孔、V型塊或定心夾緊機構中。
將外圓柱裝在圓孔
將外圓柱裝V型塊上
定位基準為圓孔時,常用定位銷及定位心軸定位。此外還可利用定心夾緊機構進行定位。
以上即是定位及定位誤差的相關知識。最後在此援引夾具社群內技術大牛@袁霦霦 老師的一段話作為總結:
「經典教課書上有大量關於定位誤差計算的公式和應用實例。定位誤差在傳統機械加工中排量生產使用夾具時,對加工零件的影響非常突出,但隨著數控技術推廣和應用,在製造過程中頻繁使用單工序的夾具情況越來越少。在零件數控加工之前,一般都要經過對刀和調整,而且常針對工件的實際表面直接對刀,同時加工過程中一般也不發生重新裝夾或換位,所以夾具的影響已經大大降低,因此在現代數控加工中,定位誤差的影響已成為非主要因素。」
關注公眾號 △ 回復「資料」
領取相應的技術產品樣冊或案例資料
點讚也是愛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