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文姣 冀東方
藪貓,別名非洲藪貓。它們的「招風耳」極具喜感,一雙大長腿堪稱「喵星人」之最,這也讓它們成為寵物貿易的焦點。但是,藪貓並非家養寵物貓,早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以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在我國參照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管理。近日,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三中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非法交易藪貓的案件並當庭作出一審宣判,這是該院實行環境資源「三合一」審理後的首例涉及珍貴野生動物保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被告人張某某和沈某犯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緩刑1年6個月和有期徒刑1年3個月、緩刑1年3個月,均被並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法院依法判令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被告張某某、沈某向社會公開賠禮道歉,並連帶賠償野生動物資源損失人民幣7500元。
案情簡介:
2018年4月,被告人沈某、張某某共同開設一家寵物用品店。同年5月6日,兩被告人共同商議,通過微信從微信名為「一個好脾氣姑娘」(另案處理)處以人民幣8萬元的價格收購一隻藪貓,後因飼養不善導致該藪貓意外死亡。之後,又於同月26日以8.8萬元的價格從該賣家處收購第二隻藪貓。同月30日,通過微信從微信名為「A大寶姐姐」(另案處理)處以6.8萬元的價格收購第三隻藪貓。後被告人沈某、張某某委託「A大寶姐姐」為其尋找購買藪貓的買家,經「A大寶姐姐」聯繫其他買家出售未果,2019年1月25日兩被告人以5萬元的價格將第三隻藪貓出售給「A大寶姐姐」。
2020年2月19日,上海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總隊在沈某、張某某開設的寵物用品店內當場查獲第二隻藪貓。經上海野生動植物物種鑑定中心和上海市林業總站認定,被告人張某某、沈某非法收購的三隻哺乳動物物種均為藪貓,參照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管理。被扣押的藪貓現已被偵查機關移交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事務中心依法處理。同日,被告人沈某經通知後至偵查機關接受調查,被告人張某某被偵查機關抓獲,兩被告人到案後均對上述事實供認不諱。
庭審中,專家輔助人出庭表示,藪貓是哺乳類貓科動物,主要分布於非洲,並非一般理解的家養寵物貓,而是與老虎、獅子、豹同科的野生大貓,在生態鏈中有比較重要的位置,處於食物鏈頂端,是保護級別較高的物種,應考慮其調控生態系統平衡以及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質量的作用。藪貓雖然是外來物種,但生態環境無國界,地球是人類共同的家園,應當秉持生態環境資源全球一體化保護的理念,堅持生態環境、生物資源的公共屬性。
上海三中院審理後認為,被告人張某某、沈某明知藪貓系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仍予以非法收購併出售,其行為均已構成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依法應予懲處。被告人沈某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被告人張某某到案後如實供述自己罪行。兩被告人認罪認罰,庭前積極預繳罰金。綜合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和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決定對被告人張某某、沈某從輕處罰並適用緩刑。
法官釋法:
藪貓作為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是寶貴的自然資源,除經濟價值外,還具有內在不可估量的生態、科研、社會、遺傳資源等價值,有公共利益屬性。我國是該國際公約的締約國,有履行國際公約、共同保護地球生態資源的責任。根據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保護野生動物的義務。被告人張某某和沈某的行為導致一隻藪貓死亡,造成了野生動物資源損失的後果,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依法應承擔民事侵權責任。上海三中院據此作出上述判決,並在宣判後當庭對兩被告人進行了法治教育。案件通過中國庭審公開網進行直播,兩被告在庭審中向社會公開道歉,並在庭前全額繳納了野生動物資源損失費用。
原標題:「網紅貓」屬瀕危野生動物 上海寵物店主非法買賣藪貓獲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