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輪迴!英國擔憂威脅從海上而來:此航道一開,中國海軍可直抵不列顛

2021-01-10 騰訊網

作為英國第一海軍大臣,拉達金10月8日在「威爾斯親王」號航空母艦上發表講話時表示,日益自信的中國,正不斷通過新興的北極航線,出現在英國的北部海域。拉達金擔心,氣候變暖,中俄聯手,新北極航線的開通,都威脅到了英國的國家安全。

拉達金認為,橫跨北極地區的海上貿易路線,將歐洲和亞洲之間的航行時間縮短一半,英國就坐落在航道的出入口上,他擔心中國龐大的海軍出現在英國面前時,英國皇家海軍可能連還手之力都沒有。因此他呼籲議會關注本國海軍的發展。

這似乎更像是拿中國做砝碼,向國會要錢的節奏,只不過,拉達金的這種努力註定不會成功,破落帝國再也無法恢復往日榮光。

二戰時期,為支援盟國與德國法西斯軍隊進行戰鬥,美國和加拿大開闢了北極航道,運送了大批物資,有力的支援了盟軍的戰鬥。但當時只有夏季能夠通航,只要進入了8月之後,氣溫迅速降低,北極海域大範圍結冰,航道也就隨之中斷了。

然而誰能料到,二戰勝利70多年之後,隨著全球氣候發生變化,如今的北極航道,即便是進入10月份,依然可以不依賴破冰船也能安全,自如的航行,毫無疑問,這對於中歐貿易是巨大利好消息。能將前往歐洲的航程縮短近一半,航運時間減少10到12天之多。

與此同時,北極巨量自然資源,也變得更加容易開採,各大國圍繞北極的爭奪也在變得越來越激烈。正如拉達金所說,英國恰好就位於北冰洋與北大西洋航道的出入口位置。

這本來可以成為英國脫離歐盟之後的一大商機,讓自己成為中歐貿易的中轉口岸,坐收巨大貿易利潤的天賜良機。可是拉達金居然將此渲染成一種威脅,難道中國真的威脅到英國的國家安全了嗎?

當然不是,中國一貫秉持友好包容,互利互惠的態度開展對外貿易,再說,英國那貧瘠的小島子根本沒有任何吸引力可言,也就是他們自己當塊寶。而這些人費盡心機把中國扯進來,其實是一種心虛的表現。

按照《每日電訊報》的說法,由於缺乏人力,燃料和補給,總數只有19艘的23型護衛艦和45型驅逐艦,就有13艘無法出海。發動機問題也困擾著海洋級兩棲攻擊艦,讓原本前往加勒比海巡視海外領地的計劃不得不推遲一周。

2010年的審查中,皇家海軍的人員減少了4000至30000人,這使得海軍戰力遭受嚴重打擊,海軍規模出現大幅縮減。未來幾年,可出海巡航的艦艇數量令人悲觀。

而按照拉金的說法,中國海軍目前擁有大約350艘艦艇和船隻,尤其是最近十年生產的主力護衛艦與驅逐艦,綜合戰力都相當可觀,成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可主導大洋勢力格局的強大力量。

回過頭再看看昔日強大的皇家海軍,如今卻只能慘澹度日,就連派遣女王級航母前往南海這種事情,都要提前一年開始準備,對其進行維護和檢修,生怕這艘代表英國臉面的中型航母,半道拋錨壞在中國地盤上,那就太尷尬了。

英國人沒有實力還想到中國家門口挑事,計劃與美國和澳大利亞海軍來一次「航行自由」,純粹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如果英方肯轉變思維,接受世界局勢已發生巨變的事實,依靠地理優勢,做中歐貿易的中轉口岸和人民幣海外金融業務中心的話,繼續維持高福利根本不是問題,簡直就是躺著賺錢的好事。但某些人就是偏偏要和中國硬著來,看來,老牌帝國都有個毛病。我們不僅感嘆:世道好輪迴——如今的英國和當年的清帝國何其相似。

相關焦點

  • 英國第一海務大臣說中國海軍會沿著北極航線抵達英國,英媒:戰略...
    【環球網報導記者 徐璐明 馬巖】隨著氣候變暖、北極新航線的開闢,中國有能力通過新興的北部海域航道抵達英國的北部區海域……英國第一海務大臣在10月8日發表了這樣的一番言論,被英國《衛報》解讀為中國海軍可以通過曾經被冰封的北極航線到達英國北部海域,對英國構成「戰略威脅」。
  • 英媒:中國海軍將利用北極航線線抵達英國這是威懾
    ,這將會對英國構成戰略威脅。圖為 英國《衛報》截圖 正是因為拉達金的這番話語被英國《衛報》過分解讀,並且還將其解讀為中國對英國構成了威脅。《衛報》還引用所謂專家的觀點表示,由於中國走新加坡和蘇伊士運河的傳統航線要比北極航線至少要多出半個月之久,正是因為這一點而導致英國海軍的擔憂,他們擔心中國會與俄羅斯進行合作,試圖利用這條商業航線用於軍事目的的達成。
  • 中國海軍「襄樊」號飛彈護衛艦抵新加坡[組圖]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襄樊」號飛彈護衛艦駛抵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準備參加本月15日至20日由新加坡主辦的「2007亞洲國際海事防務展」以及在新加坡附近海域舉行的「第二屆西太平洋海軍論壇多邊海上演習」。新華社記者張永興攝新華網新加坡5月14日電(記者張永興)中國海軍「襄樊」號飛彈護衛艦(舷號567)14日抵達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準備參加將於15日至20日由新加坡主辦的「2007亞洲國際海事防務展」和在新加坡附近海域舉行的「第二屆西太平洋海軍論壇多邊海上演習」。這是中國海軍首次派軍艦參加「西太平洋海軍論壇」框架下的多邊演習。
  • 美聲稱中國海軍保護能源通道威脅公海安全(圖)
    2004年11月底,《華爾街日報》在題為《中國加強水下力量:高技術潛艇艦隊可能對鄰國和美國構成威脅》的報導中稱,「除了現有的大約70艘潛艇之外,預計中國海軍還將在2010年以前把20多艘配備了先進武器的新式隱形常規潛艇和核潛艇投入使用。到那個時候,中國海軍將擁有一支強大的水下部隊,雖然在能力上與美國還有差距,但在數量上將超越美國」。
  • 英國海軍「野貓」直升機進行「歐洲燕」飛彈海上試射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據飛行國際5月26日報導,英國皇家海軍(RN)和工業團隊在威爾斯西部海岸完成了「歐洲燕」(Martlet)飛彈試射活動,此次試射在萊昂納多公司的「野貓」HMA2直升機上進行。
  • 【深度】胡波:全球海上多極格局與中國海軍的崛起(下)
    全球海上多極格局,構成了中國海軍崛起及海權發展的大背景和大環境,而中國海軍崛起的程度、範式和路徑,也會影響這一多極格局的內涵和特徵。國際上往往習慣誇大中國海軍的能力和意圖,通常套用傳統大國海上興衰的範式來解讀中國海軍的裝備發展和海上行動。這些解讀或研究,至少忽視了正在形成的全球海上多極格局和中國海軍面臨的特殊地緣及技術環境。
  • 英國海務大臣拉達金稱,中國可能會利用北極航路,威脅英國近海
    獅評:被公布的電郵數量是35575個,公眾可以逐一點開查看其中的詳細內容。 川普在極力攪渾美國政壇,已經無所不用其極。郵件門已經過去四年了,川普自己都說過,不起訴希拉蕊了。 可如今川普自己染病,民主黨一系列強勢反擊,川普什麼也顧不上了。只要能抹黑民主黨的,不管什麼事,都推到前臺。
  • 美媒:中國海軍規模已經超過日本海上自衛隊 但單艦平均實力落後
    美國福布斯網站25日援引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的最新報告稱,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快速發展,中國海軍的現代化進程加快,加上多年的戰艦建造技術和經驗的積累,中國海軍下水的新銳艦艇逐年增加,就目前來看,中國海軍規模現早已超過日本海上自衛隊,甚至其艦艇數量要多於美國海軍。
  • 奏響新時代海上和平樂章——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活動紀實
    在人民海軍70華誕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3日出席在青島舉行的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活動。水中藍鯨蹈海,海面戰艦馳騁,空中戰鷹呼嘯,陸戰隊員精銳列陣……規模空前、精彩紛呈的新時代海上大閱兵,把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慶典推向高潮。中國紅,海軍藍——進入4月的「帆船之都」處處洋溢著喜慶氣氛。
  • 北極航道意味著什麼
    海上運輸所消耗的原油是海運成本的最大因素。1831年6月,著名的英國探險家約翰·羅斯和詹姆斯·羅斯發現了北磁極。1878年,芬蘭籍瑞典海軍上尉路易斯·潘朗德爾率領的國際性探險隊,首次打通了自然條件較好的東北航線。但是西北航線依然是一個禁區。英國探險家約翰·富蘭克林的遭遇就像一個警示符,令人望而卻步。
  • 美軍考慮在阿拉斯加部署中程飛彈,美專家:可10分鐘飛抵俄羅斯核...
    【環球網軍事報導】美國軍控問題特別代表馬歇爾·比林斯利20日在社交媒體發文稱,阿拉斯加對美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尤其是面對「不斷增長的安全威脅」,美國和其盟國不僅需要加強在阿拉斯加的反導能力,還必須考慮在阿拉斯加部署中程飛彈。
  • 穿越「傳說中的航道」北極東北航道 為中國開闢冰上絲綢之路
    一年之中12個月,船長一般8個月都在海上,可見海運之繁忙。  吳廣鋒,中遠海運特種運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遠海特)的船長,北極東北航道的開拓者之一,如今已在海上度過了30多年。今年7月,記者見到了這位剛過50歲、臉上卻有了皺紋的老船長,回憶起「傳說中的航道」北極東北航道時,他黝黑的臉上泛起了自豪的笑容。  2016年7月16日清晨,天津港匯盛碼頭,一批貨物緊鑼密鼓地裝上永盛輪。
  • 中國海軍已具備深藍作戰,那終極目標是什麼?
    ,被俄羅斯繼承了總計70%的整體實力,然而俄羅斯海軍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卻開始迅速衰敗,如今俄羅斯四大艦隊拼湊起來,可能實力都不及前蘇聯的一支太平洋艦隊,但如今中國海軍卻已經具備深海作戰的特質,美國和日本寢食難安:俄羅斯做了20年的夢,卻要被中國實現了,如果問那中國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 中國要在海外軍事基地部署航空母艦?印度人:中國或將主宰印度洋
    近日《印度經濟時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該文章聲稱,中國將很有可能主宰太平洋。該文章稱,從法律上來說,任何國家在公海領域都擁有著航行自由的權力。這也就意味著中國海軍與其他國家一樣,比如美,澳大利亞都擁有著在印度洋自由航行的權利。儘管中國這樣的舉動可能會引起像印度這樣的國家的擔憂。
  • 海權與近代英國崛起的雙向互動
    進入近代社會之前,英倫三島屢遭外族入侵:羅馬人在公元1世紀入侵不列顛,並建立統治達四個世紀之久;公元5-11世紀的盎格魯撒克遜時期,北歐的維京人(丹麥人與挪威人)也曾入侵英國並建立自己王朝;1066年,法國諾曼第公爵入侵不列顛並開創了諾曼王朝。抗擊外族入侵,保衛國土安全,成為不列顛民族建立海軍、發展海權的首要因素。
  • 驅動美英荷對日本海上石油禁運的關鍵...
    以及美國、英國、荷蘭、中國如何在1940到1941年建立扼殺日本的ABCD聯盟(ABCD聯盟指的是美國(America)、英國(Britain)、中國(China)、荷蘭(Dutch))?是什麼讓這個原本只有對話機制的架構變成了實際上的軍事聯盟?更重要的是,是什麼促使英美下定決心不惜一切代價發起對日本的毀滅性禁運?
  • 印媒大談中國「馬六甲困境」,稱印度可控制印度洋咽喉
    文章稱,1971年印巴戰爭期間,印度曾威脅要對巴基斯坦進行海上封鎖。截至目前,印度還從未對中國發出過這樣的威脅警告。據報導,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衝突之後,印度海軍一直處於高度戒備狀態。印度一直在加強與美日印澳開展海上軍事合作文章稱,但是,關於印度海軍是否正在考慮封鎖中國海上交通運輸航線,或者是否正在考慮在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附近攔截中國油輪,或者阻止中國途經此航道的海上運輸業務開展,目前尚無官方消息。
  • 日本海上自衛隊考慮派遣船隻參與中國海軍海上閱艦式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建軍70周年,中國海軍將在山東青島外海舉行國際觀艦式。目前日本政府正在考慮安排派遣海上自衛隊船隻參加。2018年中國曾在南海舉行海上閱兵式25日,據熟悉日中兩國關係的消息人士於透露。
  • 1845年,英國皇家海軍幽冥號和驚恐號戰艦消失在北極地區-1
    1845年5月,133人,兩艘皇家海軍戰艦從英國啟航,去尋找西北航道,從此消失在茫茫北極地區……1845年5月19日,正值大英帝國如日中天的時期,也是風帆戰艦最為輝煌的時代。59歲的英國約翰富蘭克林爵士,率領著兩艘皇家海軍戰艦「幽冥號」(Erebus)和「驚恐號」(Terror)以及133人的隊伍,向北極地區挺進,這些身經百戰曾經航行於全球各地大洋的海上霸主們此行的唯一目的是尋找西北航道——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最短航道。然而……兩艘戰艦從此消失,無數人,無數隻探險隊,無數次地搜尋再也沒有找到這兩艘船……直到,2014年!
  • 《戰場上的奇門兵刃》:「海上大蝙蝠」——英國海軍的艦載風箏
    在沒有飛機的時候,海軍曾經設想過各種各樣的飛行武器,比如,英國皇家海軍試圖用來控制天空的,便是我們中國人自古便在玩的——風箏。是的,正是風箏。一個叫做塞繆爾·弗蘭克林·科迪(Samuel Franklin Cody)的美國冒險家1902年給英國國防部提出建議,建議英國軍隊採用風箏作為一種新式武器,掌握制空權(雖然那時候還沒有制空權這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