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我個人每次看到"夕陽紅"類的內容就很痛心. 老年人成為了整個人類負擔,看孩子之外,讓他們打太極拳\跳廣場舞,讓年輕人少操心似乎已經是最佳方案了.
看看電影\報刊\網絡, 整個人類文明都在宣揚老年人的保守,脆弱.
這是整個文明的方向錯誤,是與性別歧視一樣的文明悲劇.
老年人不應該是憐憫的對象,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尤其在現在信息和知識主導的時代下.
"例外"的大腦細胞
每個人體內的大部分細胞在其一生中都處於不斷變化的狀態。它們的生命周期可以短至3天,也可能長至16年. 但是,在大腦形成之後不會產生新的神經元,幾乎一成不變。 (題外話:另外一個例外是心肌細胞.)
常見的說法, 人有120億個神經元,(也有說幾百億到1000億)每天死亡10萬個, 到80歲神經元細胞比40歲大概減少一半.
似乎是悲傷的.但這或許只是一個假象,表面大多數人類沒有善待自己的腦細胞.
有研究發現, 經常思考有助於大腦健康. 相反, 年輕人不常思考,腦細胞也會加速老化.
與此相關的理論是: 大腦細胞分為幾類, 經常不用使用的神經元,人類的身體機制認為不需要,因此就不維護,或者清理掉了. 換句話說"生鏽"了.
另外一個理論支撐, 人們經常說:人類只用了10%的大腦功能,個人很反對這種為成功學和雞湯服務的觀點, 但是可以認為的是:人類經常使用的大腦細胞並不多, 從這個角度看,大腦在付出一些代價(如失去一些不必要的知識或者記憶)來開發.
例子1: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科學家(比如院士)可以保持很好的思考狀態,一直到很高的年齡.很多80歲的老院士,思維比年輕人還好.
例子2: 人退休之後,由於與社會脫節,整個精神狀態(包括思維能力)都會明顯的下降.
就儘量不用"夕陽"這一詞了. 這是一個系統計劃.
首先,是用科學的方法,研究老年人提高思維能力的技術,應該包括
. 這些也對年輕人類也有好處.
其次,從社會工程角度幫助老人
告別夕陽紅,向曬太陽,釣魚,遛狗..........說再見.
夕陽
朝陽
都是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