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鼴鼠計劃」能讓人類文明躲過太陽的氦閃嗎?

2020-12-04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太陽如果真的發生氦閃,人類會有機會存活嗎?

太陽的氦閃真的會發生,只是時間上會非常久遠,大約會在太陽脫離主序星後約12億年後發生,從時間上來看大約是35-40億年左右,當然我們現在無需擔心!不過假如真的像《流浪地球》中所描述的那樣,真的發生氦閃不逃離太陽系人類會有機會生存嗎?也許有兩個計劃可以讓人類文明獲得延續!

一、鼴鼠計劃躲避災難?

聽到這樣的名字各位肯定是知道要挖洞了,畢竟氦閃爆發並非真的會摧毀地球,因為它對地球的實體影響並不大,主要對地球環境會造成極大的傷害,比如大量高能粒子到達地表,剝離部分大氣,造成地球溫度升高,水汽循環失調,摧毀地球生態等等!

對於在大城市或者超大城市裡工作和生活的朋友地下城並不陌生,這是綜合利用各種建築物的所延伸出的各種功能空間,當然最龐大的還是城市地鐵網,綜合一起組成了隱藏於地面之下的龐大「地下城」,當然是打引號的,因為這些空間還相互獨立並沒有綜合成一片!理論上我們可以建立超級地下城,將水資源,空氣以及其他多種必須的要素帶入地下,至少我們要突破:

1.空氣儲備這個必不可少,這是人類生存的基礎,因為地表大氣可能會被大幅剝離

2.水資源儲備 這個相對簡單,只要在大型地下溶洞等結構稍加改造即可,即使沒有也可以用核彈在地層中開鑿!別說,前蘇聯就這麼幹過,一次性爆炸成型一座水庫!

3.生態系統重建和地面不一樣,這個生態系統必須自我循環,比「生物圈二號」要求高多了,並且還得提供人類必須的糧食等

4.能源系統革新能源使用必須不能和人類搶奪氧氣,因此電能和核電成為主流,如果和核聚變則猶如神助!

5.各種汙水廢棄物重新利用否則將無法分解處理,不過地面反正不住人,不如丟到地面上?

……

當然全球性的地下城不是想建立就能建起來的,但比起流浪地球來,似乎相對更容易一些,而且10000座行星發動機的資源足夠製造了!人類要把地表的一切打包到地下!

二、掩體計劃是否可行?

《三體》中的掩體計劃大家肯定不陌生,即製造超大規模的空間站將人類大部分都宜居到木星背後的拉格朗日點,避免光粒毀滅太陽時對地球造成強大的直接衝擊,剛好此次氦閃危機可以利用!

比如像極樂空間裡的那種巨型空間站?當然極樂空間看起來是開放式的,但如果要避免強大的氦閃衝擊的話也許要建成封閉式的也許會更好,並且在氦閃期間也許要動力維持軌道,因為要更靠近木星在木星強大的磁場保護下才能免受氦閃高能粒子傷害!

相對掩體計劃,鼴鼠計劃似乎更靠譜一些,因為掩體計劃還得躲藏的木星之後,在大規模進入太空的技術沒有提升之前,人類還是執行「鼴鼠計劃」吧,這個還是有可能的!儘管氦閃會多次發生,但相隔還是會有一段時間的,儘管地球可能會面目全非,但仍然有一些機會讓文明得以延續!

相關焦點

  • 太陽會發生氦閃嗎?太陽發生了氦閃地球會怎樣?
    在氦元素被點燃的一瞬間,氦閃便會發生了。氦閃是一種極為強烈的天體活動,所釋放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要想對氦閃釋放的能量有一個具體的認知,我們可以通過比較的方式來進行說明。以太陽為例,太陽是我們最熟悉的恆星,也是太陽系中唯一的一顆恆星,太陽每時每刻都在進行氫核聚變。
  • 《流浪地球》能成真嗎 太陽多久會氦閃 科學家表示慢慢等吧
    在電影中,人類在地表修建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耗費了百年的時間使地球停轉,然後沿著既定軌道飛行,再花費數千年的時間衝出太陽系,為人類尋找到新的家園,那麼問題來了,人類真的能夠憑藉自己的力量使地球停轉嗎,在科學家們看來,這是根本不可能的,做到這件事所需的能量太大,人類的科技水平目前還無法達到,其實從電影還未上映的時候,這種討論就早已經開始。
  • 太陽如果真的發生氦閃,人類會有機會存活嗎?
    首先給出結論,如果以目前人類的科技,太陽如果發生氦閃,人類完全沒有生存機會,不過不用擔心的是,在幾年甚至幾百幾千年之後,太陽都不會發生氦閃,這個你儘管放心。下面從什麼是氦閃、太陽氦閃可能發生的時間、氦閃發生的過程來為題主詳細解答。什麼是氦閃
  • 《流浪地球》中的太陽氦閃,行星發動機,引燃木星是硬傷嗎?
    太陽氦閃的時間《流浪地球》大背景就是太陽的氦閃,要不然人類幹嘛帶著地球跑路呢?科學家目前估計太陽聚變完所有氫元素還需要50億年,這也是主序星階段,在偏離主序星的階段才會開啟下一輪的氦聚變,不過從氦聚變到碳的過程只是一瞬間的事,但這會在幾分鐘內釋放幾十年發出的光,這就是氦閃。
  • 太陽氦閃,用流浪地球電影中的方法能拯救人類嗎?
    《流浪地球》劇情前提設定是太陽將發氦閃所以,一旦確定太陽將發生氦閃,那麼人類必須得提前做出行動。在《流浪地球》這部作品中,科學家們提前數百年預知到太陽即將發生氦閃,以後它將變成紅巨星,這也代表著人類的末日即將到來,如果想要避免被滅絕,那就必須得遠離太陽,如何遠離太陽呢?
  • 太陽若是發生氦閃,地球將是何下場?
    氦元素在被點燃的瞬間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如此短短過程便被稱之為"氦閃"!了解氦閃之後,我們再來談談氦閃的威力到底有多恐怖。以我們熟悉的太陽為例,如今的太陽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氫核聚變反應。科學家曾進行過一個有趣的計算,假如以人類目前的消耗水平來對比太陽的氫核聚變,太陽每秒鐘所釋放的能量可供整個人類社會消耗25萬年。僅僅1秒鐘的氫核聚變就能產生如此恐怖的能量,那麼氦核聚變呢?
  • 以後太陽膨脹成紅巨星,地球怎麼辦?人類能活下來嗎?
    「掩體計劃」是《三體》中避免光粒摧毀太陽而設計的一個經典情節,在木星背離太陽方向,用木星巨大的身軀作為保護,避免在太陽被光粒摧毀時熾熱的太陽物質影響巨型空間站!那麼我們來討論下這個假設靠譜嗎?從理論上來看非常靠譜,因為在紅巨星時代,木星和土星將升級為新的宜居帶!人類在掩體計劃中繼續安居樂業?但事實上我們少考慮一個重要環節!
  • 在太陽的生命末期,會出現一種威力巨大的天體活動,氦閃
    太陽作為一顆黃矮星,其生命周期大約為100億年左右,而現在太陽已經將近45億歲了,也就是說距離太陽最後時刻的到來還有50億年左右。太陽的最終時刻雖然還很遙遠,但發生氦閃的時間卻可能近得多。目前,還無法確定太陽發生氦閃的準確時間,也許那是四五十億年以後的事情,也許會更早一些,從理論上來講,最早在30億年以後太陽就有發生氦閃的可能性。
  • 太陽氦閃後會增大數百萬倍,為何會發生氦閃,氦閃後為何會膨脹?
    也就是說太陽的體積大概是地球體積的130萬倍,就算是把太陽系中所有的天體都投入太陽,對於太陽來說也不過就是吃了一口烤麵筋,絲毫沒有壓力。現在的太陽已經很大了,但未來的太陽還會更大,因為在太陽發生氦閃之後,體積還會增大數百萬倍。
  • 太陽氦閃後會增大數百萬倍,為何會發生氦閃,氦閃後為何會膨脹?
    也就是說太陽的體積大概是地球體積的130萬倍,就算是把太陽系中所有的天體都投入太陽,對於太陽來說也不過就是吃了一口烤麵筋,絲毫沒有壓力。現在的太陽已經很大了,但未來的太陽還會更大,因為在太陽發生氦閃之後,體積還會增大數百萬倍。
  • 網友問:如果太陽發生氦閃,那麼在太陽系內哪裡能躲?
    如果太陽發生氦閃,瞬間釋放的能量增加數億倍,太陽系內幾乎無處可逃,地球也將變成一片火海,人類最佳的選擇就是離開太陽系。我們的太陽,目前處於主序星時期,恆星內部溫度1500萬度,主要進行著氫核向氦核的融合的過程。
  • 如果太陽即將發生氦閃,採用《流浪地球》的方案可行嗎?
    在劉慈欣的小說《流浪地球》中,描述太陽在未來即將發生氦閃,人類將地球改造成「諾亞方舟」逃離太陽系的故事,小說旨在描寫人性和人類面對危機時的態度,所以故事背景存在科學漏洞也是可以忽略的。氦閃是天文學的名詞,我們太陽大約在50億年後,會逐漸進入紅巨星時期,核心溫度逐漸升高,當溫度升至大約1億度(目前1500萬度)時,太陽內部的氦元素將被點燃。
  • 讓地球「流浪」的太陽氦閃,到底是怎麼發生的?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什麼是氦閃?太陽什麼時候會發生氦閃?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壽命長達百億年,在《流浪地球》中,太陽進入末期時發生了氦閃,這種災難危及了地球。但是實際上的情況是,在氦閃發生前,地球就必須離開了,這是因為在太陽發生氦閃之前,太陽的體積會膨脹到很大,那個時候的水星和金星都已經被吞噬,地球受到的威脅首先是表面膨脹的太陽所帶來的溫度考驗,之後才是考慮氦閃的時候。
  • 假設太陽真的發生氦閃,不適合生存了,比鄰星真的是好選擇嗎?
    文/濤聲依舊假設太陽真的發生氦閃,不適合生存了,比鄰星真的是好選擇嗎?相信大家都已經看過春節時期最火熱的電影《流浪地球》了,作為一部科幻電影,它很好的迎合了中國人的口味,而這部電影也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思考,思考人類的生存問題,如果未來太陽發生氦閃,太陽系不適合人類生存了,比鄰星真的可以作為選擇嗎?
  • 太陽是否會提前氦閃?科學家推測出太陽的「退休年齡」,引人擔憂
    小時候,在我們聽的枕邊故事裡,對太陽的稱謂都是太陽「公公」,也就是說,太陽是爺爺這一輩的。幸好太陽不知道,不然的話估計也會很不服氣,按照地球的年齡算,人家太陽真的還年輕著呢。更何況,按照太陽的「生理年齡」計算,它還正處於壯年時期,正所謂「三十一枝花」,這和成人類狀態,太陽剛好是一票小姑娘追著喊著嫁給他的黃金年齡,剛好不老也不嫩。也就是說,太陽還可以為人類的發展這項事業貢獻力量好多年,我們一點也不用擔心哪天就得開著地球去流浪這種事情。當然啦,居安思危是一種美德。
  • 太陽和地球都有壽命,那麼到時候人類怎麼辦?躺著等死嗎?
    無論是恆星還是行星最終都會不可避免都走向死亡,甚至宇宙也一樣,我們不用去面對這個問題是因為它距離我們實在是太過遙遠,但對於一個文明來說,即使是再遙遠的威脅,它同樣能改變文明當前的發展模式,畢竟文明的不僅要埋頭發展,同樣也需要仰望星空。
  • 太陽演化時間表:看看地球還能快活幾年?人類還來得及嗎?
    太陽系的形成當然不管如何,太陽但恆了,而且太陽系中形成了一大波行星,而且第三顆行星地球和第四課行星處在宜居帶內,地球上還在太陽誕生約十億年後誕生了生命,發展到現在已經達到了研究太陽系來歷的文明等級,不算超級文明,但至少已經是脫離了低級趣味的文明。
  • 太陽變成紅巨星時,人類有什麼方法生存下來?
    「掩體計劃」是《三體》中避免光粒摧毀太陽而設計的一個經典情節,在木星背離太陽方向,用木星巨大的身軀作為保護,避免在太陽被光粒摧毀時熾熱的太陽物質影響巨型空間站!那麼我們來討論下這個假設靠譜嗎?從理論上來看非常靠譜,因為在紅巨星時代,木星和土星將升級為新的宜居帶!人類在掩體計劃中繼續安居樂業?
  • 地球要在氦閃前去「流浪」,太陽什麼時候氦閃?科學家給出答案
    地球要在氦閃前去「流浪」,太陽什麼時候氦閃?科學家給出答案在宇宙混沌之時,星雲裡面物質包含最多的就是氫,然後氫和其他物質再凝集成各種天體,年輕的恆星就是藉助氫的核聚變來發光發熱。那麼氦閃究竟是什麼呢?由於恆星裡面的氫數量也有限,如太陽經歷幾十億年的燃燒都是氫在進行核聚變,待到氫被消耗的差不多了,接著就是氦,而氦元素在聚變成碳的過程中會產生巨大的爆炸,釋放出強大的能量,這個過程便是氦閃。質量是太陽的0.8至2倍的恆星躲不過氦閃的命運,紅矮星燃燒完後則會悄悄熄滅,而8至30倍之間的恆星就會爆炸成中子星,再大於30倍的就會塌縮成黑洞。
  • 太陽進入氦閃時代和紅巨星時代後,人類會從太陽手中救下地球嗎?
    但在太陽熄滅之前,卻會給地球帶來兩場災難,分別是氦閃時代,以及最可怕的紅巨星時代之後。簡單的說氦閃時代是因為太陽的氫核因為過度消耗儲量不夠了,內部的溫度會異常升高而引發氦核融合形成「氦閃」。首次氦閃據預測會在12億年後發生,屆時地球的陸地、海洋包括大氣將承受異常烘烤,就像是將地球放進微波爐中持續加熱,而其周期會長達數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