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地球「流浪」的太陽氦閃,到底是怎麼發生的?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2020-12-03 檸檬酸姑娘

什麼是氦閃?太陽什麼時候會發生氦閃?

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壽命長達百億年,在《流浪地球》中,太陽進入末期時發生了氦閃,這種災難危及了地球。但是實際上的情況是,在氦閃發生前,地球就必須離開了,這是因為在太陽發生氦閃之前,太陽的體積會膨脹到很大,那個時候的水星和金星都已經被吞噬,地球受到的威脅首先是表面膨脹的太陽所帶來的溫度考驗,之後才是考慮氦閃的時候。

太陽在主序星階段一直靠著氫元素產生的核聚變維持著自身的狀態,而氫用完後,太陽就會開始膨脹,內核開始坍縮,太陽將會在條件達到氦聚變時,瞬間釋放極強的能量席捲整個太陽系,而這些能量就會讓地球幾乎被直接摧毀。太陽發生氦閃的話,對地球的威脅不下於系外恆星發生伽馬射線暴的威力,都是能夠毀滅地球的存在,氦閃的能量雖然遠遠比不上伽馬射線暴,但是離地球近效果也是一樣的。

氦閃其實不僅僅是在太陽這樣的中等質量恆星核心發生,在白矮星的表面也會發生氦閃,只不過白矮星所發生的表面氦閃威力差了許多。中等質量恆星核心處和氦閃是因為核心的氫元素用完了,剩下大量的氦並且受到外圍剩餘氫核聚變的影響壓力和溫度開始上升,一直到變成及高密度的簡併物質狀態,停止坍縮,但是在繼續的加熱中達到一億度時,氦聚變就會被點燃,瞬間爆發出無盡的能量。

地球會被這種強烈的爆發所產生的能量點燃,燒光一切,並剝奪大氣層,讓整個地球成為火海煉獄,沒有生物能夠逃脫。不過事實上,和電影不同的是,我們的太陽還有將近五十億年使用儲量的氫元素,這麼長的時間,人類的足跡肯定早已遍布銀河系,甚至宇宙都無法束縛我們的程度,所以因為氦閃離開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不過並不是所有星球的母星都和太陽一樣。

太陽算是宇宙中壽命特別長的恆星,質量越高的恆星壽命越短,有的甚至不過千萬年。慶幸人類所在的太陽系留給了我們足夠的時間,讓我們能夠在那之前找到自救的方法。「流浪地球」的想法也可以用來躲避宇宙的其他威脅。大家對於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呢?歡迎你們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們的觀點和小編一起參與討論吧!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相關焦點

  • 假設太陽真的發生氦閃,不適合生存了,比鄰星真的是好選擇嗎?
    文/濤聲依舊假設太陽真的發生氦閃,不適合生存了,比鄰星真的是好選擇嗎?相信大家都已經看過春節時期最火熱的電影《流浪地球》了,作為一部科幻電影,它很好的迎合了中國人的口味,而這部電影也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思考,思考人類的生存問題,如果未來太陽發生氦閃,太陽系不適合人類生存了,比鄰星真的可以作為選擇嗎?
  • 如果太陽即將發生氦閃,採用《流浪地球》的方案可行嗎?
    在劉慈欣的小說《流浪地球》中,描述太陽在未來即將發生氦閃,人類將地球改造成「諾亞方舟」逃離太陽系的故事,小說旨在描寫人性和人類面對危機時的態度,所以故事背景存在科學漏洞也是可以忽略的。利用上萬座發動機把地球推離軌道,就算技術上行得通,地殼也承受不了那麼大的力量,所以像《流浪地球》中那樣撤離是行不通的。
  • 《流浪地球》能成真嗎 太陽多久會氦閃 科學家表示慢慢等吧
    不知道在春節期間,大家有沒有抽空去上一趟電影院,看一看最近大熱的《流浪地球》這一部代表了目前,中國科幻電影最高成就的電影,當然這只是暫時的,誰也不能保證之後會不會有更加優秀的科幻電影出現,《流浪地球》電影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小說,劇情方面雖然有很大的不同,但今天在這裡,我們不討論電影和小說的問題
  • 太陽氦閃,用流浪地球電影中的方法能拯救人類嗎?
    《流浪地球》劇情前提設定是太陽將發氦閃所以,一旦確定太陽將發生氦閃,那麼人類必須得提前做出行動。在《流浪地球》這部作品中,科學家們提前數百年預知到太陽即將發生氦閃,這也是不利於地球生態環境存在的,而且由於地球流浪時沒有攜帶月球一起前去,屆時地球還會不會有磁場也很難說,但大劉創作《流浪地球》時,人類對比鄰星的觀察還沒有今天這麼仔細,所以這並不妨礙一部偉大的作品。
  • 《流浪地球》中的太陽氦閃,行星發動機,引燃木星是硬傷嗎?
    現在很多人都說《流浪地球》有很多科學硬傷。其實大眾大可不必揪著科學嚴謹性不放。畢竟《流浪地球》是科幻片,不是紀錄片。硬傷的說法套用於此並不合理。何為硬傷?就是用科學的標準套用到科幻作品上,所有不符合現有科學理論的情節都算是硬傷。
  • 太陽若是發生氦閃,地球將是何下場?
    氦閃為何?氦閃為一種強烈的天體活動,通常發生在恆星的主序星階段末期。我們都知道,恆星是一種可以發光和發熱的天體,而這些光和熱均來自於聚變反應。氦元素在被點燃的瞬間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如此短短過程便被稱之為"氦閃"!了解氦閃之後,我們再來談談氦閃的威力到底有多恐怖。以我們熟悉的太陽為例,如今的太陽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氫核聚變反應。
  • 「鼴鼠計劃」能讓人類文明躲過太陽的氦閃嗎?
    太陽如果真的發生氦閃,人類會有機會存活嗎?太陽的氦閃真的會發生,只是時間上會非常久遠,大約會在太陽脫離主序星後約12億年後發生,從時間上來看大約是35-40億年左右,當然我們現在無需擔心!不過假如真的像《流浪地球》中所描述的那樣,真的發生氦閃不逃離太陽系人類會有機會生存嗎?也許有兩個計劃可以讓人類文明獲得延續!一、鼴鼠計劃躲避災難?
  • 《流浪地球》劇情起因於太陽將發生氦閃,這種事件的威力咋那麼大
    ,行星的生態環境當然也會被瞬間摧毀,地球距離太陽只有1.5億公裡,是根本無法抗拒太陽的氦閃爆發能量的,這就是如今即將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的劇情前提。其實太陽在發生氦閃之前,體積就會不斷變大,從現在的時間來看的話,大約在15億年後太陽的體積就會不斷變大,這是因為它內部氫元素變少氦元素增多的緣故,不過其變大的幅度並不大,再經過15~35億年,太陽的氦閃現象才會發生。
  • 太陽會發生氦閃嗎?太陽發生了氦閃地球會怎樣?
    氦閃是什麼?氦閃是一種強烈的天體活動,主要發生在恆星的主序星階段末期。那麼恆星為什麼會發生氦閃呢?在氦元素被點燃的一瞬間,氦閃便會發生了。氦閃是一種極為強烈的天體活動,所釋放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要想對氦閃釋放的能量有一個具體的認知,我們可以通過比較的方式來進行說明。以太陽為例,太陽是我們最熟悉的恆星,也是太陽系中唯一的一顆恆星,太陽每時每刻都在進行氫核聚變。
  • 地球要在氦閃前去「流浪」,太陽什麼時候氦閃?科學家給出答案
    地球要在氦閃前去「流浪」,太陽什麼時候氦閃?科學家給出答案在宇宙混沌之時,星雲裡面物質包含最多的就是氫,然後氫和其他物質再凝集成各種天體,年輕的恆星就是藉助氫的核聚變來發光發熱。那麼氦閃究竟是什麼呢?由於恆星裡面的氫數量也有限,如太陽經歷幾十億年的燃燒都是氫在進行核聚變,待到氫被消耗的差不多了,接著就是氦,而氦元素在聚變成碳的過程中會產生巨大的爆炸,釋放出強大的能量,這個過程便是氦閃。質量是太陽的0.8至2倍的恆星躲不過氦閃的命運,紅矮星燃燒完後則會悄悄熄滅,而8至30倍之間的恆星就會爆炸成中子星,再大於30倍的就會塌縮成黑洞。
  • 太陽如果真的發生氦閃,人類會有機會存活嗎?
    首先給出結論,如果以目前人類的科技,太陽如果發生氦閃,人類完全沒有生存機會,不過不用擔心的是,在幾年甚至幾百幾千年之後,太陽都不會發生氦閃,這個你儘管放心。下面從什麼是氦閃、太陽氦閃可能發生的時間、氦閃發生的過程來為題主詳細解答。什麼是氦閃
  • 換一種思維方式解讀《流浪地球》,你真的看懂了嗎?
    《流浪地球》從大年初一到初八,熱度不減,很多人都是迫不及待地去欣賞了這部電影。現實中,「流浪地球」真的可能發生嗎?你真看懂《流浪地球》了嗎?讓STEM陪你一起探索科學的奧秘。S. 科學(Science)「氦閃」是什麼現象?太陽會不會熄火?從恆星的演化規律上來講,太陽是會有熄火的那一天,不過是在遙遠的50億年之後。
  • 《流浪地球》中地球真的「流浪」得起來嗎?
    《流浪地球》的故事背景:三個多世紀前,天體物理學家們發現太陽的演化將產生一次叫氦閃的劇烈爆炸,變成一顆巨大且暗紅的巨星,地球將在這次氦閃中被汽化。這一切將在四百年內發生,現在已過了三百八十年。太陽的災變將炸毀和吞沒太陽系所有適合居住的類地行星。所以,人類唯一的生路,就是向外太空恆星際移民。
  • 太陽發生氦閃時,真的能氣化地球嗎?
    氦閃是中小質量恆星在紅巨星時期發生的氦燃燒現象,每次氦閃的持續時間只有幾秒鐘,但釋放能量是正常恆星的數千億倍,如果那時候地球還存在,氣化地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 太陽的氦閃或會提前發生,未來人類該怎麼辦?
    在生活中,我們都清楚太陽的存在很重要,到底有多重要呢?《流浪地球》用電影的形式給了我們一個生動的視覺認知,太陽因為地心的燃料損耗殆盡,地球的生命也走向盡頭,變成一顆猩紅的巨星。太陽系內部的氣溫驟然下降,地球表層的溫度也隨之下降。我們四處逃亡,打算帶著破損的地球逃脫太陽系。
  • 在太陽的生命末期,會出現一種威力巨大的天體活動,氦閃
    太陽作為一顆黃矮星,其生命周期大約為100億年左右,而現在太陽已經將近45億歲了,也就是說距離太陽最後時刻的到來還有50億年左右。太陽的最終時刻雖然還很遙遠,但發生氦閃的時間卻可能近得多。目前,還無法確定太陽發生氦閃的準確時間,也許那是四五十億年以後的事情,也許會更早一些,從理論上來講,最早在30億年以後太陽就有發生氦閃的可能性。
  • 流浪地球中太陽變成紅巨星,地球只遠離且就在其下生存怎麼樣?
    如果太陽真的演化到後期進入紅巨星時代,那麼它就失去了作為一顆提供生命能源恆星的資本。地球人類這個時候必須要離開太陽系,尋找新的穩定恆星作為能源供應,這樣才能夠保證安穩地生存下去。太陽變成紅巨星紅巨星時的太陽體積會發生急劇膨脹,其體積可以達到現在太陽系的火星處。所以如果那個時候地球不逃離原有的軌道,免不了最終會變成太陽的一份子。
  • 太陽是否會提前氦閃?科學家推測出太陽的「退休年齡」,引人擔憂
    小時候,在我們聽的枕邊故事裡,對太陽的稱謂都是太陽「公公」,也就是說,太陽是爺爺這一輩的。幸好太陽不知道,不然的話估計也會很不服氣,按照地球的年齡算,人家太陽真的還年輕著呢。更何況,按照太陽的「生理年齡」計算,它還正處於壯年時期,正所謂「三十一枝花」,這和成人類狀態,太陽剛好是一票小姑娘追著喊著嫁給他的黃金年齡,剛好不老也不嫩。也就是說,太陽還可以為人類的發展這項事業貢獻力量好多年,我們一點也不用擔心哪天就得開著地球去流浪這種事情。當然啦,居安思危是一種美德。
  • 太陽氦閃後會增大數百萬倍,為何會發生氦閃,氦閃後為何會膨脹?
    也就是說太陽的體積大概是地球體積的130萬倍,就算是把太陽系中所有的天體都投入太陽,對於太陽來說也不過就是吃了一口烤麵筋,絲毫沒有壓力。現在的太陽已經很大了,但未來的太陽還會更大,因為在太陽發生氦閃之後,體積還會增大數百萬倍。
  • 太陽氦閃後會增大數百萬倍,為何會發生氦閃,氦閃後為何會膨脹?
    也就是說太陽的體積大概是地球體積的130萬倍,就算是把太陽系中所有的天體都投入太陽,對於太陽來說也不過就是吃了一口烤麵筋,絲毫沒有壓力。現在的太陽已經很大了,但未來的太陽還會更大,因為在太陽發生氦閃之後,體積還會增大數百萬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