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太陽系,尋找新家園!——才是唯一的出路。
在劉慈欣的小說《流浪地球》中,描述太陽在未來即將發生氦閃,人類將地球改造成「諾亞方舟」逃離太陽系的故事,小說旨在描寫人性和人類面對危機時的態度,所以故事背景存在科學漏洞也是可以忽略的。
利用上萬座發動機把地球推離軌道,就算技術上行得通,地殼也承受不了那麼大的力量,所以像《流浪地球》中那樣撤離是行不通的。
氦閃是天文學的名詞,我們太陽大約在50億年後,會逐漸進入紅巨星時期,核心溫度逐漸升高,當溫度升至大約1億度(目前1500萬度)時,太陽內部的氦元素將被點燃。
氦元素聚變和氫元素聚變存在非常大的區別,氫元素聚變受氕核聚變速度的影響,導致氫元素向氦元素聚變的整體過程非常緩慢,我們太陽的氫元素聚變將持續110億年的時間。
而氦元素聚變過程非常快,一旦氦元素累積到一定量,氦聚變將會釋放超百萬倍能量,然後氦元素被消耗,內部能量釋放又減弱,等待氦元素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再次發生高能量釋放,由於是氦元素聚變導致,所以恆星的這個現象又叫做氦閃。
恆星進入氦閃時期後,氦閃周期大約幾萬年,每次能量釋放都會把恆星外層的氣體(主要是氫)吹散出去,形成行星狀星雲或者星際塵埃,成為下一代恆星的原材料。
如果太陽發生氦閃,對太陽系內的生命都是毀滅性的,地球大氣會被吹散,太陽風高能粒子直接撞擊到地球表面,一切生命都將毀滅。
所以太陽發生氦閃,人類唯一的出路就是離開太陽系,尋找新家園;按照人類目前的科技發展速度,未來離開太陽系,實現星際移民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好啦!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