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問:如果太陽發生氦閃,那麼在太陽系內哪裡能躲?

2020-12-03 艾伯史密斯

如果太陽發生氦閃,瞬間釋放的能量增加數億倍,太陽系內幾乎無處可逃,地球也將變成一片火海,人類最佳的選擇就是離開太陽系。

我們的太陽,目前處於主序星時期,恆星內部溫度1500萬度,主要進行著氫核向氦核的融合的過程。

當太陽內部的氫核消耗得差不多時,內部溫度超過一億度,就會發生氦核的融合,氦元素在短時間內聚合成碳-12等更重的元素,這個過程就叫做「氦閃」。

氦閃是恆星在紅巨星時期的一種特殊天文現象,一般發生在0.5~2倍太陽質量恆星上,因為:

(1)小於0.5倍太陽質量的恆星,核心溫度永遠無法點燃氦的燃燒,所以不會發生氦閃;

(2)大於2.25倍太陽質量的恆星,核心溫度較高,氦元素可以像氫元素一樣緩慢進行燃燒,也不會發生氦閃。

這樣的恆星,在生命周期內,不止發生一次氦閃,在外界看起來,恆星就會發生周期性的亮度增強。

據估計,我們的太陽將在12億年後發生首次氦的融合,估計那時候人類要麼不存在了,要麼已經走出了太陽系。

氦閃時,太陽瞬間釋放的能量增加數億倍,地球、水星、火星都會被太陽氦閃爆發的能量一掃而過。地球就如在火爐中穿過一般,海水蒸發,大氣流失,地表溫度增加到幾百度,成為「人間地獄」。

氦元素累積到臨界值時,就會發生氦閃;然後又等待氫元素燃燒成為氦元素,等待下一次的氦融合;整個周期長達數萬年的時間。

如果是白矮星吸收伴星的物質,也會導致氦閃的發生,甚至在氦閃時失控成為I型超新星。

所以,一旦太陽進入氦閃時期,地球就不再適合生命生存了,人類必須離開太陽系,尋找新家園。

好啦!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相關焦點

  • 太陽氦閃後會增大數百萬倍,為何會發生氦閃,氦閃後為何會膨脹?
    也就是說太陽的體積大概是地球體積的130萬倍,就算是把太陽系中所有的天體都投入太陽,對於太陽來說也不過就是吃了一口烤麵筋,絲毫沒有壓力。現在的太陽已經很大了,但未來的太陽還會更大,因為在太陽發生氦閃之後,體積還會增大數百萬倍。
  • 太陽氦閃後會增大數百萬倍,為何會發生氦閃,氦閃後為何會膨脹?
    也就是說太陽的體積大概是地球體積的130萬倍,就算是把太陽系中所有的天體都投入太陽,對於太陽來說也不過就是吃了一口烤麵筋,絲毫沒有壓力。現在的太陽已經很大了,但未來的太陽還會更大,因為在太陽發生氦閃之後,體積還會增大數百萬倍。
  • 如果太陽即將發生氦閃,採用《流浪地球》的方案可行嗎?
    在劉慈欣的小說《流浪地球》中,描述太陽在未來即將發生氦閃,人類將地球改造成「諾亞方舟」逃離太陽系的故事,小說旨在描寫人性和人類面對危機時的態度,所以故事背景存在科學漏洞也是可以忽略的。氦閃是天文學的名詞,我們太陽大約在50億年後,會逐漸進入紅巨星時期,核心溫度逐漸升高,當溫度升至大約1億度(目前1500萬度)時,太陽內部的氦元素將被點燃。
  • 太陽會發生氦閃嗎?太陽發生了氦閃地球會怎樣?
    氦閃是什麼?氦閃是一種強烈的天體活動,主要發生在恆星的主序星階段末期。那麼恆星為什麼會發生氦閃呢?在氦元素被點燃的一瞬間,氦閃便會發生了。氦閃是一種極為強烈的天體活動,所釋放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要想對氦閃釋放的能量有一個具體的認知,我們可以通過比較的方式來進行說明。以太陽為例,太陽是我們最熟悉的恆星,也是太陽系中唯一的一顆恆星,太陽每時每刻都在進行氫核聚變。
  • 太陽如果真的發生氦閃,人類會有機會存活嗎?
    首先給出結論,如果以目前人類的科技,太陽如果發生氦閃,人類完全沒有生存機會,不過不用擔心的是,在幾年甚至幾百幾千年之後,太陽都不會發生氦閃,這個你儘管放心。下面從什麼是氦閃、太陽氦閃可能發生的時間、氦閃發生的過程來為題主詳細解答。什麼是氦閃
  • 假設太陽真的發生氦閃,不適合生存了,比鄰星真的是好選擇嗎?
    文/濤聲依舊假設太陽真的發生氦閃,不適合生存了,比鄰星真的是好選擇嗎?相信大家都已經看過春節時期最火熱的電影《流浪地球》了,作為一部科幻電影,它很好的迎合了中國人的口味,而這部電影也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思考,思考人類的生存問題,如果未來太陽發生氦閃,太陽系不適合人類生存了,比鄰星真的可以作為選擇嗎?
  • 太陽若是發生氦閃,地球將是何下場?
    氦閃為何?氦閃為一種強烈的天體活動,通常發生在恆星的主序星階段末期。我們都知道,恆星是一種可以發光和發熱的天體,而這些光和熱均來自於聚變反應。氦元素在被點燃的瞬間會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如此短短過程便被稱之為"氦閃"!了解氦閃之後,我們再來談談氦閃的威力到底有多恐怖。以我們熟悉的太陽為例,如今的太陽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氫核聚變反應。
  • 讓地球「流浪」的太陽氦閃,到底是怎麼發生的?真的有這麼可怕嗎
    什麼是氦閃?太陽什麼時候會發生氦閃?太陽是一顆黃矮星,壽命長達百億年,在《流浪地球》中,太陽進入末期時發生了氦閃,這種災難危及了地球。但是實際上的情況是,在氦閃發生前,地球就必須離開了,這是因為在太陽發生氦閃之前,太陽的體積會膨脹到很大,那個時候的水星和金星都已經被吞噬,地球受到的威脅首先是表面膨脹的太陽所帶來的溫度考驗,之後才是考慮氦閃的時候。
  • 地球要在氦閃前去「流浪」,太陽什麼時候氦閃?科學家給出答案
    地球要在氦閃前去「流浪」,太陽什麼時候氦閃?科學家給出答案在宇宙混沌之時,星雲裡面物質包含最多的就是氫,然後氫和其他物質再凝集成各種天體,年輕的恆星就是藉助氫的核聚變來發光發熱。那麼氦閃究竟是什麼呢?由於恆星裡面的氫數量也有限,如太陽經歷幾十億年的燃燒都是氫在進行核聚變,待到氫被消耗的差不多了,接著就是氦,而氦元素在聚變成碳的過程中會產生巨大的爆炸,釋放出強大的能量,這個過程便是氦閃。質量是太陽的0.8至2倍的恆星躲不過氦閃的命運,紅矮星燃燒完後則會悄悄熄滅,而8至30倍之間的恆星就會爆炸成中子星,再大於30倍的就會塌縮成黑洞。
  • 太陽的氦閃或會提前發生,未來人類該怎麼辦?
    在生活中,我們都清楚太陽的存在很重要,到底有多重要呢?《流浪地球》用電影的形式給了我們一個生動的視覺認知,太陽因為地心的燃料損耗殆盡,地球的生命也走向盡頭,變成一顆猩紅的巨星。太陽系內部的氣溫驟然下降,地球表層的溫度也隨之下降。我們四處逃亡,打算帶著破損的地球逃脫太陽系。
  • 太陽氦閃,用流浪地球電影中的方法能拯救人類嗎?
    所以,一旦確定太陽將發生氦閃,那麼人類必須得提前做出行動。在《流浪地球》這部作品中,科學家們提前數百年預知到太陽即將發生氦閃,以後它將變成紅巨星,這也代表著人類的末日即將到來,如果想要避免被滅絕,那就必須得遠離太陽,如何遠離太陽呢?
  • 「鼴鼠計劃」能讓人類文明躲過太陽的氦閃嗎?
    太陽如果真的發生氦閃,人類會有機會存活嗎?太陽的氦閃真的會發生,只是時間上會非常久遠,大約會在太陽脫離主序星後約12億年後發生,從時間上來看大約是35-40億年左右,當然我們現在無需擔心!不過假如真的像《流浪地球》中所描述的那樣,真的發生氦閃不逃離太陽系人類會有機會生存嗎?也許有兩個計劃可以讓人類文明獲得延續!一、鼴鼠計劃躲避災難?
  • 《流浪地球》劇情起因於太陽將發生氦閃,這種事件的威力咋那麼大
    太陽和中等質量的恆星,屬於恆星赫羅圖中的黃矮星,這樣的恆星晚年時期體積就會變大,變成為紅超巨星,紅超巨星的演變時間通常不會超過1億年,但是太陽在向著紅超巨星的演變之前會經歷一次氦閃現象,這是一種劇烈的恆星能量爆發事件,其一瞬間就會釋放太陽幾百萬年核聚變中釋放的能量,所以在那一瞬間他就可以摧毀附近的很多星體
  • 《流浪地球》能成真嗎 太陽多久會氦閃 科學家表示慢慢等吧
    在電影中,人類在地表修建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耗費了百年的時間使地球停轉,然後沿著既定軌道飛行,再花費數千年的時間衝出太陽系,為人類尋找到新的家園,那麼問題來了,人類真的能夠憑藉自己的力量使地球停轉嗎,在科學家們看來,這是根本不可能的,做到這件事所需的能量太大,人類的科技水平目前還無法達到,其實從電影還未上映的時候,這種討論就早已經開始。
  • 在太陽的生命末期,會出現一種威力巨大的天體活動,氦閃
    雖然太陽最後的膨脹會吞掉地球軌道,但是我們並不需要擔憂,因為在此之前地球上就已經沒有生命了。這是因為在太陽開始急劇膨脹之前,會先發生一種威力巨大的天體活動,那就是氦閃。太陽作為一顆黃矮星,其生命周期大約為100億年左右,而現在太陽已經將近45億歲了,也就是說距離太陽最後時刻的到來還有50億年左右。太陽的最終時刻雖然還很遙遠,但發生氦閃的時間卻可能近得多。目前,還無法確定太陽發生氦閃的準確時間,也許那是四五十億年以後的事情,也許會更早一些,從理論上來講,最早在30億年以後太陽就有發生氦閃的可能性。
  • 太陽進入氦閃時代和紅巨星時代後,人類會從太陽手中救下地球嗎?
    一般落到地球的隕石,可能是來源於太陽系內任何一個地方,同時也會比太陽要年輕少許,但歲數不會相差太過懸殊,通過檢測發現其中最老的已經存在了49億年。由此科學界一致認為如今的太陽年齡大致在44億到50億歲之間,屬於剛剛跨過恆星的中年階段,據推測還有五六十億年才會熄滅,變成一顆死星。
  • 其實太陽確實會氦閃,但並不是現在
    我聽說太陽正在膨脹,那它會炸嗎?如果不會那它能變得多大?的的確確一直以來太陽都在緩慢的變大、變亮。這是因為在日核(太陽中心區域,半徑約為太陽的25%)中發生的由氫聚變成氦的過程使得太陽核心的氫越來越少。
  • 《流浪地球》中的太陽氦閃,行星發動機,引燃木星是硬傷嗎?
    太陽氦閃的時間《流浪地球》大背景就是太陽的氦閃,要不然人類幹嘛帶著地球跑路呢?科學家目前估計太陽聚變完所有氫元素還需要50億年,這也是主序星階段,在偏離主序星的階段才會開啟下一輪的氦聚變,不過從氦聚變到碳的過程只是一瞬間的事,但這會在幾分鐘內釋放幾十年發出的光,這就是氦閃。
  • 太陽是否會提前氦閃?科學家推測出太陽的「退休年齡」,引人擔憂
    小時候,在我們聽的枕邊故事裡,對太陽的稱謂都是太陽「公公」,也就是說,太陽是爺爺這一輩的。幸好太陽不知道,不然的話估計也會很不服氣,按照地球的年齡算,人家太陽真的還年輕著呢。更何況,按照太陽的「生理年齡」計算,它還正處於壯年時期,正所謂「三十一枝花」,這和成人類狀態,太陽剛好是一票小姑娘追著喊著嫁給他的黃金年齡,剛好不老也不嫩。也就是說,太陽還可以為人類的發展這項事業貢獻力量好多年,我們一點也不用擔心哪天就得開著地球去流浪這種事情。當然啦,居安思危是一種美德。
  • 太陽發生氦閃時,真的能氣化地球嗎?
    氦閃是中小質量恆星在紅巨星時期發生的氦燃燒現象,每次氦閃的持續時間只有幾秒鐘,但釋放能量是正常恆星的數千億倍,如果那時候地球還存在,氣化地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