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硬核科學家:發明世界第一臺電腦核心人物,被美國隱瞞35年

2020-10-09 追蹤中國第一人

現實生活中,不光在中國、在世界,幾乎我們每個家庭、每個人都離不開計算機(電腦)。離開了計算機,我們的生活會變得「寸步難行」。可是,很多人卻並不知道,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的核心發明人是誰?其實,發明世界第一臺計算機的核心人物,是我們中國人,只可惜這位「世界最著名的科學家」,卻被美國整整雪藏了35年。

這就是朱傳榘硬核科學家

這位世界級科學家,就是朱傳榘。

上篇:抗戰期間流亡美國,發明世界首臺計算機核心部件,卻被美國刻意隱瞞35年

朱傳榘,1919年生於天津。1939年,就讀於上海交大的他,在戰亂中流亡到美國求學。

到美國後,朱傳榘親身感受到處於戰亂中的中國人,被人瞧不起、受人欺侮的處境。因此,他發奮讀書,要做出中國人優秀的樣子。短短幾年,他順利取得了明尼蘇大學電氣工程學學士學位。之後,很快在賓夕法尼大學,取得繼續深造的機會。

朱傳榘與夫人在一起!

朱傳榘的努力,讓他不優秀都難。1946年,因為他的優秀,大學安排他與5位美國人共同研究計算機。而實際上,幾位美國人研究計算機處於「卡殼」瓶頸的窘境。當時,已經研究出了有計算能力機器的出現。但是,卻沒有邏輯能力和思維能力。就如同人沒有「大腦」!

「我來!」朱傳榘厚積薄發。他把二進位邏輯與電子線路結合,設計出了二進位邏輯,使得計算機具有了邏輯運算能力,相當於給計算機安裝上了一個「大腦」,也就是現在計算的CPU!

計算機有「大腦」,才算得上真正的計算機!才算得是計算機的核心發明人。可是,為世界第一臺計算機的發明作出了這麼大貢獻的科學家,卻默默無聞,不被人知。而那幾個美國人卻成了「大英雄」大加宣傳。

朱傳榘研究計算機資料!

這其中的原因,因為朱傳榘當時還沒有加入美國國籍,還是一位傑出的中國人。直到1981年,美國出於種種壓力,才承認朱傳榘在研究發明第一部計算機中的核心作用,給他頒發了「電腦先驅獎」。這一獎項,整整遲到了35年!

但是,朱傳榘並沒有等到美國的道歉和解釋,他知道一向高傲霸權的美國人就是這個「德性」。好在,他研究發明的計算機成了世界人民公用的「工具」。他為此而高興釋懷!

下篇:雖然後來加入美國國籍,但是,他始終懷揣一顆「中國心」,報效祖國

1978年,中美還沒有直航。離家38年後,59歲的朱傳榘繞道數個國家和地區終於第一次回國了。方毅等領導親切接見,後來鄧公等都接見了他。他給國家提出建議:引進來,走出去,培養有國際經濟競爭觀念的高級公務員和企業人才等。

朱傳榘與他的研究團隊!

為報效祖國,朱傳榘自己出資,在自己的母校、上海交大建設了中國第一個商業管理學院。他想為祖國培養更多的商業人物,為中國經濟發展做貢獻。他還倡導鼓勵中國人學英語,專門設立了一獎項「朱傳榘英文獎」。

與時間賽跑,為祖國建設作貢獻。進入老年的朱傳榘先後擔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榮譽院士、中國工程院高級教授、上海交大校委會委員、榮譽教授,以及南開大學、山東大學等榮譽教授。

朱傳榘與研究團隊主要人物!

不顧年邁,朱傳榘還到內地大專院校及非營利組織推動公益事業,被人們譽為公益「傳教士」。

2011年6月6日,世界著名的科學家朱傳榘因病逝世,享年92歲。

相關焦點

  • 研發世界第一臺電腦的核心人物,被美國隱瞞35年,只因他是個華人!
    自從步入新時代以來,電腦已經成為每家每戶必不可少的設備之一,無論是辦公還是學習,若沒有電腦的話,效率將會大大降低。ENIAC,是世界上第一臺通用計算機,它推動了社會文明和人類進步,把人類帶入了資訊時代。也許很多人都以為,ENIAC的誕生是美國人的功勞,但實際上,研發ENIAC的核心人物,卻是一個華人。
  • 發明世界第一臺電腦的核心人物,被美國隱瞞35年只因他是華人
    正如這位科學家,他早年間流亡海外,是世界上第一臺電腦研發的核心人物。他是偉大的科學家,更是一個被美國雪藏三十五年的優秀科學家。他就是朱傳榘,一位優秀的科學研發人才。他不僅僅屬於中國,更屬於世界。究竟是什麼原因呢?美國方面為何刻意隱瞞朱傳榘對於電腦研發的貢獻?
  • 電腦發明的核心人物,被美國隱藏35年之久,原來是個中國天津人
    而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名叫ENIAC,是由一支美國的科研隊伍研發製作,在這隻隊伍中不僅有這美國人,還有一個有著亞洲面孔的華人,他是這次計算機科研的核心人物,但是卻被美國隱瞞多年,他就是朱傳榘。朱傳榘(左1)世界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十年磨一劍,今朝試鋒芒」,後來朱傳榘得到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向世人證明自己的實力,朱傳榘經人介紹,於1946年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朱傳榘與5個美國人共同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
  • 研發世界首臺電腦的核心科學家,被美國隱瞞35年,只因他是華人
    世界上最輕薄的電腦只有1.78釐米,2斤重,但是世界上第一臺通用計算機ENIAC有一間房子那麼大,佔地面積達到了170平,長寬高30.48x6x2.4,參與設計ENIAC的約翰·馮·諾依曼被譽為是「現代計算機之父」。但實際上,參與設計ENIAC的還有一個中國人,並且是設計ENIAC的核心人物,但美國因為他是華人的身份刻意隱瞞35年。
  • 研發世界首臺電腦的核心科學家,被美國隱瞞35年,只因他是個華人
    世界上最輕薄的電腦只有1.78釐米,2斤重,但是世界上第一臺通用計算機ENIAC有一間房子那麼大,佔地面積達到了170平,長寬高30.48x6x2.4,參與設計ENIAC的約翰·馮·諾依曼被譽為是「現代計算機之父」。
  • 發明世界第一臺電腦的核心人物,被美國隱藏35年,只因他是個華人
    比方說電的發明,比方說電腦的發明。每一項發明成果的誕生,在造福了人民的同時,也讓人類走入了新的進程.而這些科學成果的誕生無疑離不開科學家的辛勞和汗水,離不開他們無數次的探索與發現。電腦作為當今社會不可缺少的設備之一,在其問世時便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而研發這項發明的五位美國被世人稱之為科學家。
  • 研發世界第一臺電腦的核心人物,被美國隱藏35年,只因他是個華人
    現在,電腦正處於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雖然它也在經歷一段時間的進化。它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889年,在那一年,美國科學家HermanHolly發明了基於電力的電動制表機。在1930年,美國科學家範內瓦·布希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臺模擬電子計算機,16年後,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通用電子計算機也誕生了。1946年2月14日,它出現在美國賓夕法尼亞,這是為滿足計算軌道所需而開發的。
  • 第一臺電腦發明的核心人物,因身份問題被美國雪藏35年,後來怎樣
    第一臺電腦發明的核心人物,因身份問題被美國雪藏35年,後來怎樣我們都知道科學家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尊敬的一種職業,每一個科學家都可以為這個世界提供自己的力量,能夠推動社會的進程,然而也有一些科學家,他們把終身都奉獻給了祖國,為了能夠保證他們的安全,國家沒有對外公布,他們的名字,所以他們畢生都沒有受到人們的愛戴,直到他們去世之後,他們的名字才被人們知道。
  • 發明世界首臺電腦的核心人物,被美國隱藏35年,只因他是個華人
    比方說電的發明,比方說電腦的發明。每一項發明成果的誕生,在造福了人民的同時,也讓人類走入了新的進程.而這些科學成果的誕生無疑離不開科學家的辛勞和汗水,離不開他們無數次的探索與發現。電腦作為當今社會不可缺少的設備之一,在其問世時便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而研發這項發明的五位美國被世人稱之為科學家。可殊不知,這項發明中也有中國人的參與,並且還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 發明第一臺電腦的核心科學家,是一名華人,卻被美國雪藏35年
    發明第一臺電腦的核心科學家,是一名華人,卻被美國雪藏35年。年少不圖安逸狀,拓寬學識赴遠洋朱傳榘,1919年生於天津一個大戶人家,在當時,他的家庭條件還不錯。在他少年時,因五四運動興起,很多新觀念傳播廣泛。雖在戰亂時期,國門依舊開放,更多的西方思想隨之傳入,大家開始接受多樣的文化和思想。很多家庭都會讓自己的孩子上教會學校,或者出國留學,朱傳榘也不例外。
  • 計算機發明的核心人物,竟然是我國天津人,被美國故意隱瞞35年
    在我國,就有很多這樣的科學家,夙興夜寐,在科技領域做著卓越貢獻,不知大家可否知道,最早發明計算機的核心人物,竟然是我國天津人,他在做出這種科研成果以後,被美國故意隱瞞了35年之久。即使這樣,挫折依然沒能打倒他,他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來美國是要學習知識,他發憤圖強,用優秀的成績打擊了這些瞧不起他的人。
  • 研發世界第一臺電腦的核心人物,美將他藏了35年,只因他的膚色
    世界上第一臺電腦不是一個人發明出來的,而是一個六人團隊,但是大家在學習相關知識的時候,好像只認識約翰·馮·諾依曼一個人,有人說或許馮·諾依曼是這個團隊的核心人物吧,但實際上,在這個團隊裡有著重大貢獻的是一名華裔科學家:朱傳榘。
  • 研發世界第一臺電腦的核心人物,美將他藏了35年,只因他的膚色
    世界上第一臺電腦不是一個人發明出來的,而是一個六人團隊,但是大家在學習相關知識的時候,好像只認識約翰·馮·諾依曼一個人,有人說或許馮·諾依曼是這個團隊的核心人物吧,但實際上,在這個團隊裡有著重大貢獻的是一名華裔科學家:朱傳榘。
  • 研發世界首臺計算機的核心華人,被美國雪藏35年,名字聽著耳熟
    眾人皆知「現代計算機之父」是約翰·馮·諾依曼,他和「莫爾小組」的工程師以及華人科學家共同研發出了世界上首臺通用計算機——ENIAC,而這臺十分笨重又昂貴的計算機(重達30英噸,造價48萬美元)拉開了網絡時代的序幕。
  • 世界第一臺個人電腦長啥樣,發明的公司重要部門,被我國企業收購
    1981年,IBM公司造出了世界第一臺個人電腦IBM5150。從外形上看,與今天的臺式機很像。該電腦的售價為1565美元。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1981年時,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為1.7768:1,即1美元與1.7768美元的購買力相同。
  • 又一時代落幕:世界上第一臺筆記本電腦由它製造,35年後為何...
    有關東芝出售筆記本電腦業務一事,央視新聞記者第一時間聯繫了東芝的有關負責人,負責人表示,當前東芝已將旗下筆記本電腦業務及所有股份轉賣給夏普,相關交易已於8月初全部完成,這也標誌著,東芝正式退出了已經經營了35年的筆記本電腦業務。
  • 是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
    是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是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是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 如果讓計算機自己來回答「第一臺計算機」是什麼時候誕生的,只要打開搜尋引擎輸入這個問題,就會看到各種各樣的答案,其中大多是: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是1946年在美國誕生的電子數值積分計算機,簡稱ENIAC。
  • 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臺筆記本電腦的日本東芝,為什麼最終推出了市場
    在如今的公司職場,基本上是人手一臺筆記本電腦。相比臺式機筆記本電腦其最大的特點是機身小巧,是一種小型、可便於攜帶的個人電腦。世界上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筆記本電腦是東芝公司的T1000,這款於1985年推出的產品採用Intel 8086 CPU,512KB RAM,並帶有9英寸的單色顯示屏,沒有硬碟,可以運行MS-DOS作業系統。而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筆記本電腦也變得體積越來越小,重量越來越輕,而功能卻越發強大。
  • 東芝退出筆記本電腦業務,曾經造出世界第一臺筆記本...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據央視財經,近日,東芝宣告正式退出筆記本電腦業務。東芝有關負責人人表示,當前東芝已將旗下筆記本電腦業務及所有股份全部轉賣給夏普,相關交易已於8月初完成,這也標誌著,東芝正式退出了已經經營了35年的筆記本電腦業務。
  • (新中國70年)新中國第一臺計算機:從無到有躋身世界前列
    今年7月份召開的「2019世界計算機大會」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計算機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7%;微型計算機產量3.1億臺,伺服器年產量達到了295.2萬臺。如今的人們很難想像,中國的第一部電子計算機——103機,佔地達40平方米,運算速度僅為每秒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