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第一臺電腦的核心科學家,是一名華人,卻被美國雪藏35年

2021-01-09 佳欣侃史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世上總有這樣一種人,他品性清高,不貪世俗,術業專攻,不爭名利,就像寒冬的臘梅,清素淡雅,卻能吸人眼球。即便自己努力的成果被冠以他人姓名,也依然不改初心,繼續向前,哪怕已到花甲垂暮之年,亦是朝氣蓬勃,對生活充滿激情,他就是「計算機先驅」之父——朱傳榘。發明第一臺電腦的核心科學家,是一名華人,卻被美國雪藏35年。

年少不圖安逸狀,拓寬學識赴遠洋

朱傳榘,1919年生於天津一個大戶人家,在當時,他的家庭條件還不錯。在他少年時,因五四運動興起,很多新觀念傳播廣泛。雖在戰亂時期,國門依舊開放,更多的西方思想隨之傳入,大家開始接受多樣的文化和思想。很多家庭都會讓自己的孩子上教會學校,或者出國留學,朱傳榘也不例外。父母從小就讓他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和知識,同時也會讓他學習和了解西方語言和相關課程以及文化。朱傳榘也非常聰明,而且努力,他的成績常常名列前茅。

漸漸的,他不在滿足於固定的地方學習,他想去外面見識更廣闊的天地,尤其是西方的大國。他同父親商量去美國留學,父親很支持他,認為男人就應該在外多闖蕩,多見識。在1939年,朱傳榘告別父母,離開家鄉,踏上去美國的徵程。那時朱傳榘畢竟年輕,以為美國人和中國一樣都是熱情好客的。實際上,等他到了美國,他的一腔熱血遭到一盆冷水。那時的美國人瞧不起中國人,他們自認為是西方大國,中國人不過是東亞病夫,是弱不禁風的黃種人,自然比白皮膚的美國人要低人一等。朱傳榘也是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嘲諷和冷落,甚至是歧視,比如租房比當地人貴,與自己的同胞講中國話都要被美國人嘲笑。

淡泊名利,專心科研

好在朱傳榘並沒有被這些打倒,他始終銘記自己來美國的初心和目的,他屏蔽周圍的聲音,專心努力學習。最終他用優秀的成績單狠狠打了瞧不起他的美國人民的臉,證明了中國人其實很優秀的,不比任何國家的人差。1942年,優秀的朱傳榘毫無懸念的取得了明尼蘇達大學電氣工程學士的學位,但他不滿足於此,之後又繼續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深造學習。1943年,他娶了美國人,組建了家庭,加入了美國國籍,過上了完整的美國生活,但他依然堅持學習和研究。1946年,賓夕法尼亞大學看中朱傳榘出色的成績和夯實的基礎,安排他和另外5個美國人一起研製計算機,就這樣開啟了他的計算機研究生涯。在此之前,其實已經有計算機器的出現,只是沒有思維和邏輯能力,在他們六個人的研究團中,朱傳榘花費了很多精力將二進位邏輯和電子線路相結合,開發設計了二進位邏輯,讓計算機擁有了邏輯運算能力,有了大腦,因此被稱為「計算機先驅」,邁出了智能計算機的第一步。

這顯然是一個非常重要具有歷史意義的研究成果,朱傳榘就是這個研究成果的核心!當時美國依然對中國有偏見,有嫌棄,縱然他是美籍華人,驕傲自私的美國人卻沒有將他編入計算機研究成果署名,以至於後來這麼多年,很多人都不知道發明第一臺電腦的核心科學家,是一名華人,當人們都以為是其他五個人的榮耀成果,深深地敬佩他們,卻不知道朱傳榘才是最應該值得敬仰的人,可他卻被美國雪藏35年,無人知曉。

不忘初心,助力祖國發展

不過朱老並不在意,他更關注的是如何在計算機領域研究的更深入和透徹,如何將社會科學和科技發展作為他為之貢獻的領域。此後,他一直做更進一步的研究和開發,後來,還參加過計算機小型化、工業化工作,並且曾擔任美國BTU國際、斯坦福研究院董事兼總裁辦公室高級顧問等。1970年,朱老與上海有名的大實業家榮鴻元先生的長女榮智珍再婚,婚後他回想自己離開中國到美國的38年,他經歷了那麼多,為美國做了許多科技貢獻,身為華人,他又為祖國做了什麼呢?他在美國充滿名望安逸生活的時候,他的家人可能正在遭受批鬥,中國老百姓正在遭受各種苦難,他想,這是他該回報祖國的時候了。

1978年,榮老和太太經過重重航班轉機,終於回到祖國的懷抱,回國後他們在各地進行參觀訪問。大概一個月左右,他們返回了北京。之後朱老一直在中國,國家科委和社會科學院成了他的活動中心,研究中心的多位知名科研人員都與朱老一起工作過。

結語

在朱老傳奇榮耀的一身中,他最安心滿意的時光也是回國之後為中國改革事業奮鬥的日子,平時朱老也是很幽默、心態很年輕,也很喜歡運動。年輕時期的榮譽——「計算機先驅之父」雖然未專屬與他,但他並未在意,也沒有磨滅他的科研的興趣和意志。他一生所做的事都帶給中國以至於世界人命崇高的價值,哪怕他漸漸暮年,就算夕陽慢慢隱去細節,所有事物被暈染的柔和安寧,可朱傳榘的不老精神卻讓我們感覺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我們都是充滿鬥志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相關焦點

  • 發明世界第一臺電腦的核心人物,被美國隱藏35年,只因他是個華人
    比方說電的發明,比方說電腦的發明。每一項發明成果的誕生,在造福了人民的同時,也讓人類走入了新的進程.而這些科學成果的誕生無疑離不開科學家的辛勞和汗水,離不開他們無數次的探索與發現。電腦作為當今社會不可缺少的設備之一,在其問世時便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而研發這項發明的五位美國被世人稱之為科學家。
  • 第一臺電腦發明的核心人物,因身份問題被美國雪藏35年,後來怎樣
    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樂於吃苦的人——雷鋒每一個時代的發展都需要一些巨人去推動,所以在每一個時期裡都會出現很多成功的人,他們都為了這個社會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所以像牛頓這樣的科學家數不勝數,正是因為這些科學家的出現才會讓人類的科研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然而有些科學家他們卻被雪藏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進入這個故事吧!
  • 發明世界首臺電腦的核心人物,被美國隱藏35年,只因他是個華人
    比方說電的發明,比方說電腦的發明。每一項發明成果的誕生,在造福了人民的同時,也讓人類走入了新的進程.而這些科學成果的誕生無疑離不開科學家的辛勞和汗水,離不開他們無數次的探索與發現。電腦作為當今社會不可缺少的設備之一,在其問世時便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而研發這項發明的五位美國被世人稱之為科學家。可殊不知,這項發明中也有中國人的參與,並且還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 發明世界第一臺電腦的核心人物,被美國隱瞞35年只因他是華人
    正如這位科學家,他早年間流亡海外,是世界上第一臺電腦研發的核心人物。他是偉大的科學家,更是一個被美國雪藏三十五年的優秀科學家。他就是朱傳榘,一位優秀的科學研發人才。他不僅僅屬於中國,更屬於世界。究竟是什麼原因呢?美國方面為何刻意隱瞞朱傳榘對於電腦研發的貢獻?
  • 中國硬核科學家:發明世界第一臺電腦核心人物,被美國隱瞞35年
    現實生活中,不光在中國、在世界,幾乎我們每個家庭、每個人都離不開計算機(電腦)。離開了計算機,我們的生活會變得「寸步難行」。可是,很多人卻並不知道,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的核心發明人是誰?其實,發明世界第一臺計算機的核心人物,是我們中國人,只可惜這位「世界最著名的科學家」,卻被美國整整雪藏了35年。
  • 研發世界首臺計算機的核心華人,被美國雪藏35年,名字聽著耳熟
    眾人皆知「現代計算機之父」是約翰·馮·諾依曼,他和「莫爾小組」的工程師以及華人科學家共同研發出了世界上首臺通用計算機——ENIAC,而這臺十分笨重又昂貴的計算機(重達30英噸,造價48萬美元)拉開了網絡時代的序幕。
  • 研發世界第一臺電腦的核心人物,被美國隱瞞35年,只因他是個華人!
    自從步入新時代以來,電腦已經成為每家每戶必不可少的設備之一,無論是辦公還是學習,若沒有電腦的話,效率將會大大降低。ENIAC,是世界上第一臺通用計算機,它推動了社會文明和人類進步,把人類帶入了資訊時代。也許很多人都以為,ENIAC的誕生是美國人的功勞,但實際上,研發ENIAC的核心人物,卻是一個華人。
  • 研發世界首臺電腦的核心科學家,被美國隱瞞35年,只因他是華人
    世界上最輕薄的電腦只有1.78釐米,2斤重,但是世界上第一臺通用計算機ENIAC有一間房子那麼大,佔地面積達到了170平,長寬高30.48x6x2.4,參與設計ENIAC的約翰·馮·諾依曼被譽為是「現代計算機之父」。但實際上,參與設計ENIAC的還有一個中國人,並且是設計ENIAC的核心人物,但美國因為他是華人的身份刻意隱瞞35年。
  • 研發世界首臺電腦的核心科學家,被美國隱瞞35年,只因他是個華人
    世界上最輕薄的電腦只有1.78釐米,2斤重,但是世界上第一臺通用計算機ENIAC有一間房子那麼大,佔地面積達到了170平,長寬高30.48x6x2.4,參與設計ENIAC的約翰·馮·諾依曼被譽為是「現代計算機之父」。
  • 研發世界第一臺電腦的核心人物,被美國隱藏35年,只因他是個華人
    現在,電腦正處於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雖然它也在經歷一段時間的進化。它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889年,在那一年,美國科學家HermanHolly發明了基於電力的電動制表機。在1930年,美國科學家範內瓦·布希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臺模擬電子計算機,16年後,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通用電子計算機也誕生了。1946年2月14日,它出現在美國賓夕法尼亞,這是為滿足計算軌道所需而開發的。
  • 研發世界第一臺電腦的核心人物,美將他藏了35年,只因他的膚色
    世界上第一臺電腦不是一個人發明出來的,而是一個六人團隊,但是大家在學習相關知識的時候,好像只認識約翰·馮·諾依曼一個人,有人說或許馮·諾依曼是這個團隊的核心人物吧,但實際上,在這個團隊裡有著重大貢獻的是一名華裔科學家:朱傳榘。
  • 研發世界第一臺電腦的核心人物,美將他藏了35年,只因他的膚色
    世界上第一臺電腦不是一個人發明出來的,而是一個六人團隊,但是大家在學習相關知識的時候,好像只認識約翰·馮·諾依曼一個人,有人說或許馮·諾依曼是這個團隊的核心人物吧,但實際上,在這個團隊裡有著重大貢獻的是一名華裔科學家:朱傳榘。
  • 電腦發明的核心人物,被美國隱藏35年之久,原來是個中國天津人
    而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名叫ENIAC,是由一支美國的科研隊伍研發製作,在這隻隊伍中不僅有這美國人,還有一個有著亞洲面孔的華人,他是這次計算機科研的核心人物,但是卻被美國隱瞞多年,他就是朱傳榘。在朱傳榘二十歲時,奔赴美國留學,想要學習國外先進技術,但是在美國所遭受的待遇卻並不如朱傳榘所願。雖然當時中國的實力較晚清時期強,但是外國依舊瞧不起中國,美國更是有著種族歧視,如:1882年美國籤署的排華法案、華人禁止與白人通婚、某些商店不允許中國人進入等。朱傳榘在美國受到的不平等待遇,讓其發憤圖強,努力學習,希望有朝一日能證明中國人的實力。
  • 美國公布頂尖科學家榜單:前六名均為華人
    核心提示:全球三大資訊提供商之一的湯森路透集團,前不久發布了一份全球頂尖100位材料學家榜單,共有15位華人科學家入選,其中前6名均為華人。鳳凰衛視10月29日《時事亮亮點》,以下為文字實錄:何亮亮:今天的傳播焦點,我們要關注的是在美國的頂級科學家排行榜當中,來自中國的科學家佔了多數。
  • 計算機發明的核心人物,竟然是我國天津人,被美國故意隱瞞35年
    在我國,就有很多這樣的科學家,夙興夜寐,在科技領域做著卓越貢獻,不知大家可否知道,最早發明計算機的核心人物,竟然是我國天津人,他在做出這種科研成果以後,被美國故意隱瞞了35年之久。朱傳榘是這項發明的核心人物,但是美方並沒有對他有任何鼓勵性的表示,作為主心骨的他無人問津,反而那些做貢獻不大的人卻榮譽加身
  • 林語堂 發明第一臺中文打字機自動牙刷後 破產了
    林語堂的晚節不保,肇端於世界上第一所海外華人大學——南洋大學。可究其根本,還是要怪他好好的書不教,非要搞發明創造!1947年,這臺打字機終於被製造出來,被命名為「明快中文打字機」,每分鐘可以打50個字,效率大大提高。
  • 華人科學家王贛駿獲「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第一位登上太空的華人、也是第一位在太空從事自己設計的科學實驗的科學家、美國範德堡大學教授王贛駿,近日榮獲「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1-2012」最受矚目獎項「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此前,獲得該獎項的有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科學巨人錢學森和當代文豪、武俠巨匠金庸等。
  • 又一時代落幕:世界上第一臺筆記本電腦由它製造,35年後為何...
    有關東芝出售筆記本電腦業務一事,央視新聞記者第一時間聯繫了東芝的有關負責人,負責人表示,當前東芝已將旗下筆記本電腦業務及所有股份轉賣給夏普,相關交易已於8月初全部完成,這也標誌著,東芝正式退出了已經經營了35年的筆記本電腦業務。
  • 港媒:美國政府打壓華人科學家是愚蠢之舉
    據香港《南華早報》6月13日報導,華人科學家是美國技術生態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但由於對他們可能從事「間諜」活動的擔憂,這一群體在美國正面臨越來越嚴格的審查。有美國專家認為「川普政府打壓美國華裔人才的政策是愚蠢的」。
  • 《科學》雜誌官網:美國政府無端冤枉華人科學家洩密
    多名華人科學家「被間諜」的冤案近來引發廣泛關注,美國權威雜誌《科學》網站近日發表長篇通訊指出,近年來被美國政府冤枉為間諜的華人科學家數量之多「令人吃驚」,導致華人科學家人人自危,擔心與中國的正常合作招來美國政府無端猜疑。 文章寫道,越來越多的華人科學家成為美國司法部「不恰當的目標」,數量之多「令人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