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全世界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電子計算機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身邊的智慧型手機或手錶就是一臺小型的電子計算機,甚至太空梭、衛星、航母等都需要電子計算機進行控制。
根據2019年6月的Top500超級計算機排名,前四名為美國的Summit、Sierra、中國的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號,但是在之前四屆的排名中,中國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一直處於榜首的位置,其峰值性能為12.5億億次/秒,浮點運算速度為每秒9.3億億次。而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名叫ENIAC,是由一支美國的科研隊伍研發製作,在這隻隊伍中不僅有這美國人,還有一個有著亞洲面孔的華人,他是這次計算機科研的核心人物,但是卻被美國隱瞞多年,他就是朱傳榘。
朱傳榘
朱傳榘朱傳榘1919年出生於中國天津的一個富庶家庭,自由聰慧,父母對其要求也格外嚴格,在當時那個較為封建的時代,父母眼光長遠,較為開明。在朱傳榘六歲時,就要求朱傳榘學習語數英,他在數學方面展現出驚人的天賦,語、數屬於「君子六藝」,自周朝開始就要求學生掌握的技能,在當時的時代屬於常見科目,但是英語卻並不流行。天生聰慧的朱傳榘在學習中總是名列前茅。
朱傳榘
在當時那個戰亂的年代,中國因國勢衰弱備受外國欺凌,且國內的學習資源不如國外的充足,許多人本著「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出國留學,朱傳榘也是如此。在朱傳榘二十歲時,奔赴美國留學,想要學習國外先進技術,但是在美國所遭受的待遇卻並不如朱傳榘所願。雖然當時中國的實力較晚清時期強,但是外國依舊瞧不起中國,美國更是有著種族歧視,如:1882年美國籤署的排華法案、華人禁止與白人通婚、某些商店不允許中國人進入等。
朱傳榘在美國受到的不平等待遇,讓其發憤圖強,努力學習,希望有朝一日能證明中國人的實力。
朱傳榘(左1)
世界第一臺電子計算機ENIAC「十年磨一劍,今朝試鋒芒」,後來朱傳榘得到了一個難得的機會向世人證明自己的實力,朱傳榘經人介紹,於1946年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朱傳榘與5個美國人共同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ENIAC,因此被稱為「計算機先驅」。
ENIAC
在二戰時期,美國為了給軍械試驗提供準確而及時的彈道火力表,此時需要有一種快速的計算機器,而世界上第一臺通用計算機就在這種環境中,於1942年開始研製。世界上第一臺現代電子數字計算機ENIAC的誕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科學技術與社會生活的進步。
此計算機共佔地170平方米,重量達到了30噸,其耗電功率大約150千瓦每時。由於耗電量大,因此當時有句戲言:每當這臺計算機啟動的時候,費城的燈都變暗了。
參與ENIAC設計的團隊
朱傳榘作為整個電腦原型設計的人物之一,主要負責把二進位邏輯與電子線路結合在一起,設計出了二進位邏輯,這樣電子線路中的電流就有了邏輯運算能力,將電流變為了「電腦」。在人們的印象中,計算機是外國人發明的,但是實際上朱傳榘也是計算機發明的核心人物,如果沒有他設計的二進位邏輯,那麼電腦的出現將會推後數年,如今的大數據時代也不會如此發達,朱傳榘對計算機的貢獻無疑是巨大的,但是這個貢獻卻被美國人隱瞞了35年,直到1981年,朱傳榘的貢獻才被公布,並獲得了「計算機先驅獎」。
朱傳榘
美國時間2011年6月6日,這位參與世界第一臺通用計算機發明的美籍華裔科學家——朱傳榘先生因病逝世,享年92歲。
歷 史 人 物 簡 史
historical-figure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