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蔚藍變成微塑料,我們的地球還會容忍我們嘛?
在這個居住有70億+人類的蔚藍色星球(地球)裡,我們人類在這個有45億歲的星球上,生存了幾千年,而我們人類發展旅程也不過幾十萬年,對於地球只是轉瞬之間而已,我們目前現在生活的這個大家園中,現在已經被一種有害顆粒所覆蓋——微塑料!
-
微塑料現身珠穆朗瑪峰,這標誌著地球徹底被微塑料統治
剛剛,新聞報微塑料已經攻陷珠穆朗瑪峰峰頂。這是繼馬裡亞納海溝之後,珠峰頂部首次發現微塑料。至此,包括空氣、地表、海洋的地球立體空間全部被微塑料汙染。實際上,微塑料的粒徑範圍從幾微米到幾毫米,是形狀多樣的非均勻塑料顆粒混合體,肉眼往往難以分辨,被形象地稱為「海中的PM2.5」。與「白色汙染」塑料相比,微塑料的危害體現在其顆粒直徑微小上,這是其與一般的不可降解塑料相比,對於環境的危害程度更深的原因。
-
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意味什麼?被稱隱形殺手的微塑料有哪些危害?
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意味什麼?被稱隱形殺手的微塑料有哪些危害?時間:2020-11-24 15:32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意味什麼?被稱隱形殺手的微塑料有哪些危害?
-
微塑料:人類正在親手把大海變成一個巨大的「毒沼」
而更令人吃驚的是,他們發現在中層水域(向下200至600米)中,微塑料顆粒的濃度約為地表水域的四倍。海底的洋流和地質結構使局部海底堆積了更多微塑料最近,另一個來自於英國曼徹斯頓大學的海洋科研團隊,在《科學》上報導了自己的研究,正如前人的結果,在海底科研人員檢測到了絕大多數的微塑料沉積。
-
微塑料:大自然的考題,蓋亞正在測試人類?
他說,這些消失的塑料並沒有被徹底降解,而是變成了非常微小的塑料顆粒,懸浮在海洋當中這些微塑料會被海洋生物吃到肚子裡10890米的海底,人類最難以到達的地方,這裡會有微塑料嗎?結果,從這裡捕捉的浮遊生物,平均每隻體內有3.3±0.7個微塑料顆粒。有些較大的微塑料顆粒甚至肉眼可見。科學家們繼續監測了全球其他的5個海溝,結果發現,全部都被汙染了。論文的最後,科學家說,極有可能,整個地球的海洋生態系統都已經被微塑料汙染了。
-
微塑料入侵人體!嬰兒每天喝下160萬粒微塑料,連大腦都有塑料
通過數據顯示,大約每年都有800萬噸的塑料製品流入海洋之中,然後在海洋中形成垃圾帶,這些垃圾帶出現的地方,也都開始逐漸變成了「死亡區」。 而微塑料,則是海洋中出現的PM2.5,它們的直徑一般都小於5毫米,普遍都在幾微米左右,肉眼是很能發現的,它們要比普通的塑料製品危害更大。 微塑料是如何出現的呢?
-
微塑料研究最前沿丨微塑料監測遇難題,我們該何去何從?
近期,科學家再次發現塑料會在機械作用、生物降解、光降解、光氧化降解等過程的共同作用下逐漸被分解成碎片,形成微塑料,被海洋生物吞食,在生物體內不斷積累,隨著生物鏈,造成更廣泛的危害。這一發現引起科學家的廣泛關注,同時,也引起了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
-
陳根:研究開發檢測食物微塑料新方法,揭開沙丁魚微塑料之謎
文/陳根我們已經知道,日常的生活會產生大量的塑料廢物,並且其中大部分被分解成為微小的塑料碎片。但事實上,我們對它們對動物和人類造成的風險並不了解。而即便我們意識到瓶裝水或海鮮等物質會給我們帶來少量塑料,但目前學界並不清楚這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什麼影響,以及什麼(如果有的話)水平可能被認為是安全的。現在,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方法能夠檢測組織中的微量塑料,研究團隊已經在一系列海產品上進行了試驗並嘗試尋找所有被檢測樣品的塑料顆粒。
-
陳根:研究開發檢測食物微塑料新方法,揭開沙丁魚微塑料之迷
文/陳根我們已經知道,日常的生活會產生大量的塑料廢物,並且其中大部分被分解成為微小的塑料碎片。但事實上,我們對它們對動物和人類造成的風險並不了解。而即便我們意識到瓶裝水或海鮮等物質會給我們帶來少量塑料,但目前學界並不清楚這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什麼影響,以及什麼(如果有的話)水平可能被認為是安全的。
-
每日科普|微塑料的「毒」從何而來?
近年來公眾對於塑料問題的討論愈演愈烈,細心的朋友會發現如今很多商家已經用紙質吸管替代塑料吸管。塑料為何從「改變世界」的發明變成危害環境的罪魁禍首?當我們在面對無處不在的塑料、微塑料汙染時,應該採取怎樣的行動呢?
-
你的身體裡有微塑料!這次,不是開玩笑的…
不,報姐在此慎重表示,根據CNN等多家媒體報導,澳洲科學家近期在人類的排洩物中發現了微塑料,這也意味著,微塑料可能已經進入了我們的食品中。但實際上,微塑料汙染正在悄無聲息地逼近你我,大多數人還渾然不覺。微塑料這個概念,其實早在2004年就出現了。一名英國科學家在《SCIENCE》雜誌上發表了論文《Lost at Sea: Where Is All the Plastic?》,研究了海洋水體和沉積物中的塑料碎片。也正是在文中,微塑料的概念被首次提出。
-
微而足道|微塑料對人體有害嗎?現有研究尚未證實
微而足道|微塑料對人體有害嗎?檢測結果顯示,受試志願者的糞便內均有微塑料成分。這一消息引起全世界矚目,「微塑料」一詞進入大眾的視野。然而儘管有這些實證案例,人們對於「微塑料」卻知之甚少。微塑料是什麼?微塑料對人體有毒嗎?我們該如何看待微塑料?澎湃新聞整理了到2019年上半年為止相關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專家演講,為公眾進行一一解答。本篇為該系列的第2篇。
-
珠峰峰頂驚現微塑料
原標題:珠峰峰頂驚現微塑料 近日,普利茅斯大學的科學家在《One Earth》期刊發論文稱,在珠峰峰頂發現微塑料,這是迄今為止人們發現的所處位置「最高」的微塑料
-
微塑料已進入人體!這是一個可怕的發現,生態圈已被塑料侵襲
近日,來自日本衝繩科學技術大學院大學(OIST)的科研人員,針對目前塑料垃圾中對生態系統危害最大的微塑料垃圾,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和梳理工作,通過微塑料的「地球環遊記」,為人們一步步揭曉它們究竟是如何進入人體的。什麼是微塑料垃圾?
-
地球徹底淪陷,世界第一高峰也發現了微塑料
塑料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中重要的角色,但是它所遺留的問題卻是無解的。1950年代全球範圍內塑料的使用量為500萬噸,到2020年塑料已經猛增至3.3億噸。這些塑料不會消失,它會分解成越來越小的碎片,最終會變成直徑小於5毫米的微塑料。它可能會擾亂整個生態系統。
-
你每周「吃掉」的塑料相當於一張信用卡,科學家總結身邊隱藏的「微塑料」
它們來源廣泛、成分複雜,對環境產生的影響更為嚴重,是水體中主要的微塑料來源。白色塑膠袋、塑膠產品……我們對生活中存在著大量塑料汙染早已不陌生,但當塑料變成無數個微粒遍布環境中,是否讓人心生恐懼?微塑料表面容易吸附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如農藥、阻燃劑、多氯聯苯等。
-
微塑料對全球環境的影響
微塑料分布在陸地表面和空氣中。事實上,微塑料威脅的廣泛性是很多科研的主要關注點。微塑料是一種全球現象,僅在海洋環境中無法充分理解或解決,塑料在陸地上被生產、使用和丟棄,並通過土壤、河流和大氣傳播。如果你說的是在這些材料到達海洋後再處理它們,那你就大錯特錯了。研究人員指出,這個問題的全球範圍也延伸到了社會領域。
-
珠穆朗瑪峰被微塑料入侵,未來人類要面臨多大的危險?
最近有科研人員在珠穆朗瑪峰8840的高度上第一次發現了「人類製造」—微塑料。如今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塑料,衣食住行幾乎都有塑料的身影。隨著人們在海洋中發現了微塑料開始,已經明白微塑料不僅襲擊在陸地,也襲擊整片海洋。而珠穆朗瑪峰身為世界最高的山峰居然沒想到也逃離不了「人類製造」。
-
深海堆積大量微塑料,每立方海水高達190萬個塑料顆粒
塑料垃圾遍布全球,是湖泊和海洋的重要垃圾來源 。在河流和三角洲的沉積物中。從浮遊動物到巨型動物,好幾種生物的胃裡都有。微塑料已經在遙遠的環境中被觀察到,如蒙古山區的水和廣泛的海洋沉積物沉積在海平面以下5公裡處,都有微塑料。
-
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大本營周圍微塑料濃度最高
上至世界之巔,下至世界最深的海溝,微塑料可謂無處不在。有研究指出,每年每人平均會攝入70000顆微塑料。目前微塑料對人體是否有害還缺乏深入的研究,但這類無孔不入的物質無疑值得我們警惕:我們必須推進對於微塑料的研究,儘早提出可行的塑料減排和處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