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微黨課】紅加藍助力,小區自治有「合力」

2021-01-14 築夢大公橋

一大早,居民又在向陳紅反映小區流浪貓擾民汙染環境的問題。作為物業負責人,這個問題她也一直放在心上。收集整理好居民意見後,陳紅立即聯繫小區黨支部書記李紅群、網格員李晶以及業委會共同協商解決。經過多方溝通協調,將原本開放式的流浪貓舍進行清理、消毒、粉刷,作為小區黨員調解室新陣地,並組建了以小區黨支部、物業公司、業委會為主的調解隊伍。

原來的流浪貓舍清理後,流浪貓的容身之所成了難題。為了小區的和諧穩定,業委會成員沈鳳英主動將自己私人的車庫進行整理、改造,用作小區內流浪貓的收養場所,既讓流浪貓有了封閉集中的活動場地,也讓因為流浪貓衍生出的環境、擾民等問題得到了徹底的解決,同時新貓舍也成了小區內的「網紅打卡地」。

      疫情期間,為充分發揮小區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在八寶塔社區黨委的引導下,小區成立了以下沉黨員幹部為主的「紅加藍」疫情防控黨小組,小區黨支部、物業公司、業委會、臨時黨小組成員共同參與輪班值守,做好出入小區人員登記、體溫測量、每日消殺、群眾勸導、物資保障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等工作,使基層戰「疫」一線的聯防聯控力量得到進一步加強。同時也對小區範圍內的居民糾紛進行排查調處,及時、依法、就地化解矛盾,形成「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的局面。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而藍色經典小區「紅加藍」模式就是運用黨建的力量整合資源,充實調動各方力量,通過黨支部、物業公司、業委會、居民骨幹「四方聯動」機制形成各負其責、相互配合、共謀發展的良好格局。2019年全年共解決小區出入口車輛堵塞、院內花壇環境美化、院內流浪貓狗擾民等多起重點難點問題。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小區黨建引領,挖掘各類人才參與到小區治理中,引導他們積極發揮作用,探索社會治理新模式,合力為社區解難題、辦實事、做好事,形成「多元共治、共同參與」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相關焦點

  • 業主自治物業費收取的法律依據是什麼
    現在的小區如果交由物業管理的話,是需要收費業主們一定的管理費用的,也就是物業管理費,不過有些小區也可以由居民自行來管理,小區業主自治是屬於一種自治行為。那麼業主自治收取的法律依據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湖南長沙市芙蓉區東湖街道龍馬社區微黨課見聞
    長沙市芙蓉區東湖街道龍馬社區的廉政文化公園內,一場以「好家風、好家訓」為主題的微黨課精彩開講。 一個簡易講臺,幾排摺疊椅,就是微黨課的課堂。這樣場地開放、形式活潑的微黨課,東湖街道已經舉辦了三期。微黨課上,不論黨員群眾,誰都可以發言;不論時間長短,有啟發就有點讚。 微黨課還未開場,30多張椅子就坐得滿滿當當,來晚了的人就站著旁聽。
  • 當陽熊家山社區「2+1」模式合力打造特色小區
    當陽熊家山社區「2+1」模式合力打造特色小區中新網湖北新聞1月5日電 (王濤 魏茜)「今天是個好日子,心想的事兒都能成……」1月3日,冬日的暖陽柔和地灑在大地上,給人無限愜意,當陽市玉陽街道熊家山社區紡織小區居民張遠鴻一邊哼著小曲兒一邊健身,小區裡環境乾淨舒適,車輛停放有序,刷黑的路面在陽光下格外引人注目
  • 蘆山舉辦「微黨課」比賽 提升黨員教育
    記者2日從雅安市蘆山縣委宣傳部獲悉,近日,蘆山縣舉辦了以「回望初心過往•勇擔時代使命」為主題的「微黨課」決賽。當天,蘆山縣委書記周建華,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平及全縣各鄉鎮(街道)、縣級各部門黨員代表觀看了比賽。
  • 最恐怖的「偵探小說」:小區驚現漢口火車票,陽臺飄進湖北加油票
    說的是2月2日早晨,上海閔行顓橋星河灣小區一位居民在外出途中,意外地發現了家門口不遠的小區道路上,赫然躺著一張火車票。定睛一看,不禁嚇得頭髮倒立、不寒而慄,「1月22日,漢口站-上海虹橋站」。只見這位居民第一時間防控意識急速飆升,立即把火車票拍照發進了業主群。
  • ...發揮「一核多元」協商治理模式作用,構築社區疫情防控強大合力...
    浦興路街道充分發揮「一核多元」社區協商治理模式積累的經驗, 深化以居民區黨總支為核心,廣泛動員多元主體力量參與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激活基層社會治理「神經末梢」應對此次考驗,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厚積薄發」構築起社區疫情防控的強大合力。
  • 智慧城市背景下居民自治的發展困境與法律應對
    以K社區Z居民小區為例,該小區在社區備案的監督委員會共有成員39人,其中44歲以下的青年人有25人,佔64%;45~59歲的中年人有9人,佔23%;60歲以上的有5人,佔13%。呈現這一逆轉現象的原因,除了青年人對智能服務系統和網絡議事平臺的使用率較高,能夠突破時空限制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外,就是「有利可圖」,期待「利益均沾」。
  • 你以為「業主自治」是萬能的膠水,一粘就好?呵呵,你可真幼稚!
    小區很多的問題和矛盾,時時上演不斷推陳出新,又不斷重複著過去的歌。每當有矛盾,總有業主嚷嚷,小區業主自治了一了百了,似乎小區「業主自治」是一瓶「萬能膠水」,許多的問題和矛盾一粘就好。今天我們就看看,如果業主想要自治首先要了解物業毎天的工作情況和內容。
  • 基層治理有妙招!自治、法治、德治建設同頻共振!
    今年五月份,合肥市蜀山區啟動「群眾出卷我們答卷」實踐活動,五裡墩街道按照要求,發揚「趕考」精神,保持「奔跑」姿態,以「書記聯訪,三治共振」為主題紮實推進,即街道黨工委書記、副書記,社區黨委書記,小區黨支部書記三級書記,確定聯訪日集中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並接受群眾評議,邀請群眾打分,推動自治、法治、德治建設同頻共振。
  • 強化居民自治 實現自我管理
    > 【摘要】 4月3日下午,雖然已是傍晚,但鷂山社區銅莊小區居民活動室內依然是人氣不減,記者趕到活動室的時候,當天值班的義務管理員正在拖地,隨時保持室內...
  • 老黨員郭淑香帶頭成立「二月蘭助老服務隊」:居民自治解決社區管理...
    5月6日下午2點30分,東城區海運倉小區12號樓的樓長郭淑香已經上崗執勤了,一身紅馬甲、紅帽子、紅袖標,她是「二月蘭助老服務隊」的帶頭人,也是街坊鄰裡眼中的熱心大姐。別看她已經81歲高齡,郭淑香的動作利索得很,三下五除二就把樓門前的一排自行車碼放得整整齊齊。
  • 「小區黨建」打通 治理服務「神經末梢」
    方子奎所住的植保站宿舍屬於安居苑社區,是無物業管理的老舊自治小區。近日針對小區存在的亂搭建、下水道堵塞、停車位緊張、車輛佔用消防通道等一系列問題,小區黨支部召集小區業委會、熱心業主會議,探討治理方案。會上,大家建言獻策並對問題逐一梳理後一致認為,當前合肥開展環境整治大環境好,可把「拆除違法建築」作為首要工作先行,於是小區黨員上門宣傳政策後,對小區內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的460㎡違法建築一舉拆除。
  • 郭學明:歐洲中世紀之三——自治城市,自由的保障
    而商人和工匠們的工作與生活必須要有自由,特別是商人,不可能只在領主的疆域內活動。幾乎每本關於歐洲中世紀的著作都要提到一句名言:「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自由是中世紀城市最為珍惜的權利。有的城市的城門上刻著「自由」;有的城市把「自由」雕刻在廣場上;當市民反抗暴政時,高呼的口號也是「自由」。城鎮市民的第二個要求是「賜予一個特別法庭。」
  • 紅蜻蜓:逼出來的「線上」轉型
    其次,在線下門店全面關閉的嚴峻形勢下,線上銷售讓企業獲得了寶貴的現金流。有了這個現金流,公司產品才能實現生產、銷售,企業才能正常運轉。最後,通過這次抗疫行動,紅蜻蜓在短時間之內提升了自己的線上銷售能力,實現了對線上銷售模式、機制、隊伍的磨合,為企業未來的生存發展蹚出了一條新路。3.
  • 邯鄲老舊小區改造,改出幸福生活
    吳慶平指著小區門口的迎賓牆驕傲地說,「它高6米,寬8米左右,上貼瓷磚,畫有《春和景明居福地》的山水畫,非常好看。而且牆體與後樓留有足夠間距,不影響業主家的採光。牆西側留出1米寬的小道,方便業主們進出,又能阻擋車輛、三馬車通行,保障我們老年人的出行安全。」小區裡有了「紅管家」「阿姨,這是您要的大米、牛奶和麵粉,我們給您送來了。」
  • 「咱們小區變得更有向心力了」
    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完善基層民主協商制度,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小區黨組織主導——  停擺一年後,業委會完成重選  「咱們小區變了,變得更有向心力、凝聚力。」
  • 自治+德治+法治
    近年來,黃驊市致力構建自治、德治、法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積極深化鄉村自治實踐,提升德治水平,加強法治建設,走出了一條讓「自治更加有序,德治更加有效,法治更加有力」的基層社會治理新途徑——自治 增強「內生力」實現基層自治,完善自治組織體系是先導。
  • 小區「網紅」吳朝陽 鄰裡有事愛幫忙
    今年49歲的吳朝陽,網名「幸福龍」。在偃師市首陽新區山水人家小區業主群裡,他幾乎每天都被其他業主點名@,或是被提問,或是被點讚,是當之無愧的「網紅」。  吳朝陽當「網紅」,不靠顏值,靠一副熱心腸——街坊鄰居誰家有事都願意找他幫忙。  2017年冬天,山水人家小區因入住率不達標無法集中供暖,吳朝陽聯合其他熱心業主從民意調查著手,逐步取得其他業主認可,然後向有關部門申請集中供暖。
  • 小區遭害蟲入侵 市民睡醒發現床上爬滿紅蜘蛛
    昨天下午,在居民的指引下,記者在祥和居小區一樓住戶家外牆上看到,牆壁上密密麻麻地爬滿了比米粒還小的紅色蟲子。通過放大鏡,記者看到這些小傢伙長有長腿,而且還不斷地蠕動著,在約10平方釐米大的地方,就聚集了上百隻這樣的紅色小蟲。居民們說,經過打聽,這些小蟲子叫紅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