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一位朋友在閱讀《三體》過後,和我們聊到其中對於人性的思考,其中獨特的美學讓他不能自拔,而胖達作為沉迷電子遊戲的「迷失一代」不禁想到其實這種感觸在電子遊戲中也能體會,因為《三體》故事的開篇不也是從一款同名的遊戲開始的嘛。

電子遊戲這種娛樂方式,從上世紀70年代出現第一臺專用遊戲機到現在也飄過了將近半個世紀,但是即便是在這個網際網路發達到就差腦後插管的時代,電子遊戲還總是給人一種玩物喪志的感覺,但是今天我們不為給遊戲證明而來,只是純粹通過盤點一款遊戲,讓大家也能知道,電子遊戲絕對比你知道的更有內涵。
一場核戰後的黑色幽默劇
1990年隨著柏林圍牆的倒塌,象徵著長達將近50年的冷戰宣告結束,全世界的人民走出了核戰爭的恐怖陰影,而這期間像《瘋狂的麥克斯》這類廢土題材作品開始漸漸興起。而當時的大時髦電子遊戲則同樣打造了一個經典系列《輻射》。
除了充滿另類魅力的核戰廢土,極富西部精神的冒險故事,強大帥氣的動力裝甲,玩家在《輻射》中最能印象深刻的就是這個世界中隨處可見的原子能濫用與政治諷刺和黑色幽默。
比如廢土人民的老祖宗美國佬最愛的飲料:核子可樂。使用了原子能技術,即便在核戰後的100年依然可以飲用,其中會發光的藍瓶裝核子可樂最受歡迎。後來遊戲中的高人氣,官方還真的發售了能喝的核子可樂。

西海岸淳樸的廢土居民面臨的最大敵人「英克雷」其實是核戰前撤離到海上避難所裡的美國政府精英階層的後代,純淨的基因、精英傳統與先進的戰前科技隨之產生的傲慢,讓英克雷打著文明的旗幟,用先進的武器指向那些拿著長矛和左輪槍的美國同胞。
同時遊戲中最諷刺的莫過於一臺戰前美軍的巨大機器人——自由金剛號,這個巨大的武器平臺不僅眼睛能夠發射致命的光束,還能從後背掏出一顆核彈徒手丟向敵人。可謂廢土最強戰力。但這個武力強大、口中喊著反共口號的末日兵器,卻成為了核戰後美國人內戰的大殺器。
永恆不變的美國陰謀論
當核彈落下,作為一般民眾,你應該怎麼做?《輻射》世界的美國公民都知道,前往離你最近的地下避難所。那裡能獨立運行上百年,為避難者提供純淨飲用水,可耕種的園圃,有保障的空氣淨化器,讓您一家能夠安全的重回地面。而你所需要做的只需要在我們避難所科技僱員敲開您家房門時,做一個簡單的紙面工作。
如果你有幸獲得了避難所居住權,恭喜你,你加入了避難所科技與美國政府的秘密計劃。這種高科技避難所多大上百個遍布美國各地,但幾乎都是政府與企業合作的巨大實驗場。
這裡我們舉例幾個經典案例:
第19號避難所設定所有住民分為紅色制服與藍色制服,兩個團體接觸很少,用來驗證人類是否天生具有競爭遺傳本能,並測試人類社會性是否收到主觀判斷影響。最後兩大陣營產生激烈對抗,整個避難所毀滅,實驗失敗。
第42號避難所的照明系統均不超過40瓦,用來研究長期不良照明對人類抑鬱與精神損害,整個避難所毀滅,實驗失敗。
第111號避難所所有居民均被冷凍睡眠,研究深度冷凍可行性與時間極限,觀察人類「穿越」後表現,最後冷凍系統失靈,只有一人存活,那個人就是《輻射4》的玩家。
說到這不禁想到《三體》中也充斥著這種對於人性與政治間負責生態的思考與探討,只不過《三體》通過閱讀宏觀地了解故事,而電子遊戲則讓玩家作為故事中的一員進行親身體驗。
《輻射》就是這麼個充斥著諷刺與黑色幽默的遊戲,這體現著遊戲製作者對於一段時期歷史文化的回顧與反思,哪怕只是調侃。正如同每代《輻射》遊戲開篇的那句固定臺詞:戰爭,戰爭從而改變。
說到這希望大家能夠從《輻射》這款遊戲身上看到電子遊戲真正的魅力,一款經典的遊戲絕對不只是大家知道的三條路推塔,一個不斷縮小的圈子逼著玩家吃雞。
一個經典遊戲必定是劇情引人入勝、音樂精良、環境美術設計讓人沉浸感十足,而遊戲機制只是60分的及格線。也許第9藝術還年輕,但其中蘊含的強大文化內核才是我們沉迷遊戲的原因所在。
下面就請各位聽著美妙的音樂,看著《輻射》的精美設定,結束今天的話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