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量化方法進行用戶研究

2020-11-30 199IT

量化–發問卷

作者最近剛完成了畢業論文初稿,做的課題是關於電子紅包的用戶研究,研究影響用戶使用紅包的因素。整個採用了問卷調查+實證研究的模式,簡單點來說就是發量表型問卷後分析數據,進行一些探索性或者驗證性的分析,從而得出一些深層次上的用戶研究的結論。

這個方法最大的有點是:量化。把具體的問題用量表(即常見的1-5分打分)方式量化,進行深層次分析,讓很多用戶「說」出自己也沒意識到的對產品的看法和觀點。本次將以引用論文中調查影響用戶使用移動閱讀產品的原因為例,講述具體方法。

1、了解背景及他人的研究情況

這一步主要是了解要分析的產品的基本情況,包括了:市場、增長、用戶等方方面面。經過分析之後能對需要解決的問題有一個大概的認知,知道需要分析的是什麼。

其次需要看其他人對這個問題的研究情況,主要是其他人的研究方法,研究結果等,可以以他人的研究為參考,吸取其優秀的方法和假設,或者在他人的基礎上繼續深入研究。

這一步主要需要資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能在眾多的資料中找到高價值的資料,從而幫助自己的研究。論文中該方面的目錄如下,但相比較於一篇「學術性」的論文,不必太過錙銖必較

2、了解用戶-用戶訪談

這一步主要是為了編制問卷做準備,了解用戶對一個產品的看法,使用情況,是否與PM相同。從而得出一些初步的結論。比如:

張三說:「這移動閱讀老好了,用這個記筆記比紙質書方便」,也許你心裡想的是「記筆記」?先在誰看書還記筆記啊?怎麼可能用這麼蠢的功能」,這就是一些只有通過和用戶交流才能get到的用戶對產品使用的點,這些從用戶中了解的信息能為PM提供不同角度的看法。

3、整理潛在因素,得出問卷

終於完成了用戶訪談了,然後就要整理出用戶到底說過些什麼,結合自己對該產品的認識,整理出一些可能的影響因素。並確定因素之間的相互影響方式,論文中得出的模型如下,其中H1代表:假設態度會影響持續使用意向,從而之後會分析兩個變量的問題之間的相關性,用以驗證這個假設是否成立。

之後根據這些因素編制問卷,一般來說,一個潛在因素需要二到三個不同表述方式的問題來測度,以減少表述方式的誤差,並且一般使用量表方式來測度,如李克特量表的五個選項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分別計分為5,4,3,2,1分,之後會把得分數據進行計算分析。

比如引用的論文中,認為用戶對移動閱讀產品的使用滿意度會影響用戶持續使用移動閱讀產品,查閱了之前研究者關於滿意度的問卷設計方法之後,結合移動閱讀產品的實際特點,為上面這個假設提出了五個問項來測試。

把所有的量表題編制完成後,一般還會加入一個關於樣本情況的調查,如:性別、年齡、學歷、使用情況等。這些內容酌情加入

4、發放問卷與問卷回收

發放問卷的方式很多,可以在網絡中發放,如:微信好友、朋友圈、郵箱、APP內置等,也可以線下發放,但線下發放成本較高,且效率較低,如不是不得不用,儘量通過網絡發放。對樣本數量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來說,樣本數量是問題數量的5-10倍,過少不能準確的測量問題,過多會讓潛在的聯繫淡化。回收來的問卷一般要剔除一部分,比如明顯的隨意亂答,全部選擇同一個答案等。至於更複雜的在設置問題時就設置剔除方法的,也不必看我的文章了。

5、數據驗證

這一步主要是驗證通過問卷調查得到的數據是否有效,是否能夠很好的測量被研究的問題。

數據驗證主要包括了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信度指的是測量結果的穩定性和一致程度。信度越高代表同一個變量的不同問法之間誤差較小。一般使用Cronbach』 α值來度量。通過IBM SPSS可以進行驗證(具體做法請百度)。一般來說,信度標準如下。

如果α值太小就證明問卷設計或者帶測量變量存在某些問題,使得該次問卷調查結果的可信程度不能完全達到要求,需要改進。

效度測試指的是問卷結果的有效性,也就是問卷的項目是否就是研究者所希望測量的問題。一般使用因子分析法,但是否適合使用因子分析法需要通過巴特利特球形檢驗和KMO(Kaiser-Meyer-Olkin)檢驗,具體檢驗方法不表。

通過了上述兩個測驗之後進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就是一個降維的方法,如:原來問卷中有25個問題,通過統計處理以後,發現我只使用6個問題的答案就能代表84%的問卷答案。如果最後的因子載荷合適,就表示各個問項之間沒有顯著相關性,具有一定效度,可以進行下一步分析。

經過了驗證後的數據即具有可信度和有效性,可以進行具體的數據分析

6、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一般分成了兩種,一種是探索性數據分析,即並不清楚各個變量之間有什麼關係,讓統計軟體自己去尋找他們是否相關,相關的程度是多少。另一種是驗證性數據分析,即在問捲髮放之前,有了一個你所構想到的模型,發問卷是為了驗證這個模型是否正確。

本次主要使用驗證性數據分析。

驗證性數據分析

驗證性數據一般使用結構方程模型方法,通常使用IBM AMOS軟體進行。

該模型的結構方程如圖(具體方法請百度之)其中橢圓代表變量,箭頭代表檢驗是否存在影響,之後涉及到模型的擬合程度驗證和假設的驗證

模型擬合度驗證表示問卷結果之間的相互聯繫是否和模型一致,有大約40個指標可以反映,具體的選用酌情。

假設檢驗是重中之重,論文中的檢驗結果如圖,主要關注最後的顯著性,如第一條,滿意度正向影響感知有用性的檢驗結果為顯著,即這個假設在本次的問卷調查中得到了證實,他們之間具有顯著的關係。而不顯著的表示本次的問卷調查不能顯著的判定兩者之間有明顯的關係,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結論

本次介紹只是一個過程性的介紹,中間具體的操作方法和步驟都很複雜,畢竟是我大學幾年所學,不可能通過一篇文章就講清楚。數據分析的方法多種多樣,寫這個的目的主要是向大家介紹一種學術性的方法,也間接介紹管理科學這個通過計算來解決問題的專業。文中肯定存在一些謬誤,或者並沒有完全確認為最優的方法,歡迎指正。

 

文/陌紫豐田(簡書作者)
原文連結:http://www.jianshu.com/p/2c46bd60539e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並標註「簡書作者」。

相關焦點

  • 如何用量化方法進行用戶研究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
    量化–發問卷作者最近剛完成了畢業論文初稿,做的課題是關於電子紅包的用戶研究,研究影響用戶使用紅包的因素。整個採用了問卷調查+實證研究的模式,簡單點來說就是發量表型問卷後分析數據,進行一些探索性或者驗證性的分析,從而得出一些深層次上的用戶研究的結論。
  • 用戶研究方法大全
    用戶研究重點工作在於研究用戶的痛點,包括前期用戶調查 情景實驗等;用戶研究的目的是幫助設計師了解用戶的特點、需求和行為。二、用戶研究途徑定量分析:是一種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使用數理統計的工具,分析可量化的行為數據,確定不同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這種方法比較側重於對數據的數量分析和統計計算。
  • 感覺如何被量化——實驗法
    經常收到用戶對產品的反饋?有的用戶反饋說產品「太空了」、 「不上流」、「沒有XX好」……看得我們恨不得對產品徹徹底底、裡裡外外來個開膛破肚。這時,卻覺得無從下手!這是因為用戶的反饋往往停留在用戶的感覺層面上,而感覺對我們產品的意義並不大,感覺背後包含的原因和程度是我們更需要了解和挖掘的,這樣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怎麼將感覺進行量化呢?
  • 超實用的量化研究方法給你!
    不再錯過任何一條夏令營信息準備好咯!
  • 譯文|用哪些指標量化你的設計效果?
    量化分析可以用最直觀的數據來反映效果,常常用於用戶、市場等方面,在看似沒有標準的設計領域,用哪些指標、如何使用?才能知道設計效果究竟怎麼樣呢?為什麼我們需要量化設計的效果?我們可以每天對其他同事說注重用戶體驗是必要的、自己的設計是有效果的。但是空口無憑,只是說說的力度也就僅限於此。基於用戶行為進行設計,聽上去是挺有道理的。
  • 定性研究數據的敏捷量化分析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用戶調研得來的數據該如何處理?筆者在本文給出了敏捷量化分析方法,可供同學們參考並交流。上一篇文章講了B端用戶調研的一些靈活方法,當收集到用戶調研的數據之後,接下來就是做問題的整理、分析和優化了。4)計算問題綜合嚴重性評分S=關鍵性評分K*影響力分值I*發生頻率F,並按評分S進行由大到小排序。對前面的表格進行優化後,示例如下(僅以兩個用戶示例):模板下載詳見文末,計算過程已在Excel加入公式自動實現計算操作(包括根據添加用戶數量自動計算F,根據F自動計算S=K*I*F)。
  • 想要做好用戶調研,你要學會這九種定量用戶研究的方法
    定量的研究方法是任何有經驗的UX研究人員必須掌握的重要技能。定量用戶研究的方法允許你做以下事情:用一個數值來表示你產品的可用性。數值有時比質量檢測的結果和視頻更有說服力(特別是當你試圖說服像高管這樣的人)時。比較不同的設計(比如,你的產品的新舊版本,或者是你的產品與競爭對手的產品相比),並且確定你觀察到的差異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而不是隨機的。改進用戶體驗權衡決策。
  • 定量研究方法真的比定性研究複雜難懂嗎?
    定量研究其實沒那麼難,本文筆者通過對量化研究方法的一些最常見用例的介紹,以及對每個實例的成本和難度進行估計,來幫大家更好地去找我定量研究的方法。你是否需要有關產品用戶體驗的數字數據, 但卻不確定應該如何做?許多從事用戶體驗及研究的專業人士傾向於定性方法論, 而這也這被廣泛認為比定量 (量化) 研究更容易。
  • 太陽能電池電荷損失的量化分析方法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我的煤炭網>新聞>新能源>太陽能>太陽能電池電荷損失的量化分析方法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太陽能電池電荷損失的量化分析方法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發布日期:2020-11-09 18:23:00
  • 騰訊移動遊戲用戶研究大揭秘:研究思路、方法、案例及步驟
    在17號上午的分享中,來自騰訊互娛用研中心,移動遊戲用研負責人劉亞軍女士,為我們帶來了《移動遊戲的用戶洞察研究》的內容。用戶研究繁瑣而複雜,雖然遊戲公司都有類似的分析,例如競品,但真正的分析研究需要專人或是部門負責,並不適合大部分的公司,但是研究的結果卻對產品立項研發以及用戶體驗方面有重要的價值。
  • 如何做好社會科學研究中的比較研究?如何避免量化研究的謬誤?
    在&34;(Ersatz Laboratory)的濫用例子中,調查團隊以不同的國家為研究對象,將一張共同的問卷翻譯成多種當地語言,在不同的國家內詢問受訪者個體或家庭層面可能進行比較的變量,在此基礎上將他們回答的結果編碼並進行標準化分類,然後將信息匯聚到一起,在跨文化差異研究中控制變量Z,分析變量X和變量Y之間的關係。
  • ICLR2020|谷歌最新研究:用「複合散度」量化模型合成泛化能力
    在機器學習系統中,測量合成泛化的一種常見方法是根據與成分直接相關的屬性劃分訓練數據和測試數據。例如根據序列長度劃分:訓練集較短,測試集較長。此類方法有很多,但是哪個才是組合的更好測量標準?如何系統的設計一個最佳的合成泛化實驗?
  • SPSS+統計分析+SEM,想提升量化研究能力的你有福了
    你瞧,隨著時間的推移,有越來越多的論文採用了量化研究方法,並且把「量化研究」的四個字直接就寫在了論文的篇名中——這意味著,量化研究已經成為這些論文的重要學術增量而存在,帶著妥妥地傲嬌感。同時,我也有深深的焦慮:如果我的量化研究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就只停留在當年那篇論文所呈現的水準,如果我再不去提升一下自己的量化研究能力,遲早會被碾壓、被鄙視、被拋棄。下面,請允許我非常不厚道地做一個劇透:我的第一篇SSCI期刊論文,鐺鐺鐺鐺,已~經~被~錄~用。文章運用了模糊綜合評價模型的方法——顯然,這是個比較典型的量化研究。
  • 利用選擇題進行信息關注度研究案例解析
    方法1屬定量分析,方法2和方法3屬於定性研究。針對於用戶對頁面信息關注度問題的研究,頁面的點擊數據並不是一切,我們無法準確分析那些不能產生有效點擊的瀏覽行為,而定性研究雖然可以挖掘用戶關注的信息及其原因,但是無法量化,說服力不足。所以一般採用定量和定性方法結合來研究。本文要探討的是基於定量與定性分析之間的灰色方案,即利用問卷的選擇題來挖掘分析用戶對頁面信息的關注度。
  • 南科大葉斌團隊發表城市層面氣候風險量化評估重要研究成果
    評估和預防氣候變化相關的風險對城市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但以往研究多側重於全球、國家或區域尺度的氣候變化風險評估,針對城市尺度的研究剛剛起步。鑑於此,該論文對現有城市尺度的氣候變化風險評估研究進行系統性梳理,在此基礎上對未來研究方向和重點進行展望。
  • 大數據環境下,輿情研究方法如何迭代?
    原標題:大數據環境下,輿情研究方法如何迭代? 編者按 傳統輿情是基於簡單信息的搜集整理工作。但數字時代數據量巨大、冗餘信息繁雜。在信息和數據形式不斷更新的情況下,輿情研究方法同樣需要迭代。當下,輿情研究方法存在哪些問題?複雜的數據環境對研究方法又提出了哪些新要求?一起來看。
  • 深度文章|電力用戶停電影響指標體系及綜合評估方法
    提出了一種停電影響綜合評估方法:首先從用戶停電所帶來的用戶經濟損失影響、供電企業經濟損失及其供電可靠性考核指標影響等方面出發,同時綜合考慮用戶對供電企業的重要性程度,建立用戶停電影響綜合指標體系,即在計算用戶直接經濟損失指標時考慮用戶停電時段不同帶來的經濟損失差異,提出基於產業關聯度分析理論的用戶間接經濟損失計算方法,並利用熵值法實現對複雜指標的量化計算。
  • 南方科技大學科研團隊發表城市層面氣候風險量化評估重要研究成果
    評估和預防氣候變化相關的風險對城市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但以往研究多側重於全球、國家或區域尺度的氣候變化風險評估,針對城市尺度的研究剛剛起步。鑑於此,該論文對現有城市尺度的氣候變化風險評估研究進行系統性梳理,在此基礎上對未來研究方向和重點進行展望。
  • 如何從航空業核心指標建立量化模型:一個重要的方法
    中信建投 丁魯明原題《量化基本面選股:從邏輯到模型,航空業投資方法探討》2018.8.10對於缺失數據,我們用簡單的線性插值補全。用這三大指標的TTM環比增速做自變量,用航空業淨利潤(季度線性插值轉為月度)的TTM環比增速作為因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
  • 專題研究:從AlphaGo獲勝看量化基金未來
    量化基金優缺點  所謂量化基金 (Quant Fund),是指通過數量模型的計算尋找投資機會,並以此作為最終投資決策進行資產管理的基金。當然,也有一些量化基金的管理是有基金經理主觀判斷融入的,即在程序計算後由基金經理加入主觀的判斷,最後作出投資決策。但無論是哪一種量化基金,數量模型均是核心量化基金與人為決策的傳統基金不同,人在其中的作用在於構建包含足夠信息並能對信息進行有效處理的投資決策系統,而其選時選股決策都是基於投資決策系統的信息處理的結果。量化投資的典型是以西蒙斯為代表的一類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