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雙球菌R型菌被轉變成S型菌怎麼發生的?

2021-02-13 學甫無境

細菌的遺傳性變異是由於基因結構發生改變所致,主要通過基因突變基因轉移與重組兩種方式實現。

基因突變的方式學生比較熟悉,這裡就不敘說了,基因轉移與重組這種方式高中沒有具體的敘說,下面把這種方式簡單總結如下。

遺傳物質由供體菌進入受體菌體內的過程稱為基因轉移

轉移的基因與受體菌DNA整合在一起,稱為重組。外源性遺傳物質包括細菌染色體DNA片段,質粒DNA及噬菌體基因等。細菌通過某種方式獲得外源基因並與自身基因重組,導致自身遺傳性狀改變是細菌遺傳性變異的另一種方式。

基因轉移與重組的方式有轉化、接合、轉導和轉換四種。

1.轉化

受體菌直接從周圍攝取供體菌游離的DNA片段,與自身基因重組後獲得新遺傳性狀的過程。例如,活的無莢膜肺炎雙球菌(R)攝取死的有莢膜肺炎雙球菌的DNA片段(S)與自身基因重組後獲得了形成莢膜的能力,轉變成有莢膜的肺炎雙球菌(S)。由R型菌轉化為S型菌。

2.接合

指遺傳物質(如質粒)通過性菌毛由供菌體傳遞給受體菌,使受體菌遺傳性狀發生改變的過程。

(1)F質粒接合

帶有F質粒的雄性菌,通過性菌毛將F質粒的一條DNA鏈傳遞給無性菌毛的雌性菌,質粒DNA複製後,雌性菌獲得了F質粒,也具有了形成性菌毛的能力,轉變為雄性菌。

(2) R質粒接合

R質粒是由耐藥傳遞因子(RTF)和耐藥決定因子(r決定因子)兩部分組成。耐藥傳遞因子編碼性菌毛,功能與F質粒相似。耐藥決定因子編碼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性。這兩部分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結合在一起成為複合物,但必須兩部分結合在一起時,才能將耐藥性轉移給其它細菌。

細菌攜帶的多重耐藥質粒也可通過性菌毛轉移給其它細菌,從而導致細菌耐藥性的擴散,這也是近年來耐藥菌株日益增多的一個重要原因。

3.轉導

轉導是以溫和噬菌體為載體,將供體菌的一段DNA轉移到受體菌內,使受體菌獲得新性狀的過程。

4.溶原性轉換

某些溫和噬菌體感染敏感菌後,其基因可整合於宿主菌染色體中,此狀態下的細菌稱為溶原性細菌。溶原性細菌因DNA結構改變獲得噬菌體基因賦予的新性狀稱為溶原性轉換。如無毒性的白喉棒狀桿菌、產氣莢膜梭菌、肉毒梭菌、A族溶血性鏈球菌均可因噬菌體感染呈溶原狀態時產生外毒素。

綜上所述,無莢膜的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屬於轉化,據資料認為,無莢膜的R型細菌有非常重要的「感受態因子」位點,保證了S型細菌的DNA可以進入。這是廣義上的基因重組,然後在R型細菌內再得到表達,形成莢膜,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

相關焦點

  • 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及其原理
    分類:基礎具體知識點:格裡菲斯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R型菌轉化為S型菌的實質格裡菲斯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是證明DNA是主要遺傳物質實驗系列中的第一個。通過這個實驗,得到的實驗結論是: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存在著轉化因子。這個實驗,在某些地區常考,某些地區只做了解。
  • 【教學參考】DNA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的原理
    一、轉化的實質是基因重組: R型活肺炎雙球菌(受體菌)在對數期後期(生長後期)約40分鐘內處於「感受態」,吸收外源DNA的能力比其他時期大1000倍。此時,R型活肺炎雙球菌(受體菌)細胞膜表面有30-80個「感受態因子位點。
  • 肺炎雙球菌轉化
    R型活肺炎雙球菌(受體菌)在對數期後期(生長後期)約40分鐘內處於「感受態」,吸收外源DNA的能力比其他時期大1000倍。此時,R型活肺炎雙球菌(受體菌)細胞膜表面有30-80個「感受態因子」位點。感受態因子是一種胞外蛋白,它可以催化外來DNA片段的吸收或降解細胞表面某種成分,從而使細胞表面的DNA受體顯露出來(也可能是一種自溶酶,可特異性地結合雙鏈DNA)。
  • 今兒個講講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
    (2) 選擇藥物:革蘭氏陽性菌與革蘭氏陰性菌在細胞壁等結構上有很大差別,因而對抗菌素等藥物的敏感度不一。例如大多數革蘭氏陽性菌都對青黴素敏感;而革蘭氏陰性菌則對青黴素不敏感,而對鏈黴素、氯黴素等敏感。所以首先區分病原菌是革蘭氏陽性菌還是陰性菌,在選擇抗生素方面意義重大。
  • 肺炎雙球菌轉化的影響因素
    艾弗裡艾弗裡在第三組實驗(加DNA水解物)中,用DNA酶處理提取的DNA,然後加入培養R型菌的培養基中,結果培養基中未出現S型。這個實驗從反面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為什麼不能排除人們對提取的DNA中含有0.02%的蛋白質起到了轉化因子(遺傳物質)的作用的懷疑?這個推理從理論上來說確實沒錯,但是實際上,當時情況要複雜的多。
  • 肺炎鏈球菌簡介
    簡介肺炎鏈球菌為革蘭染色陽性,菌體似矛頭狀,成雙或成短鏈狀排列的雙球菌,有毒株菌體外有化學成分為多糖的莢膜。5%~10%正常人上呼吸道中攜帶此菌。有毒株是引起人類疾病的重要病原菌。在化膿性球菌中,肺炎鏈球菌的致病力僅次於金黃色葡萄球菌。
  • 章曉聯發現並克隆IVB型傷寒桿菌菌毛基因操縱子
    荊楚網消息(湖北日報) 通訊員蔣明報導:武漢大學醫學院免疫學系13日透露,該系教授章曉聯博士在世界上首次發現並克隆了IVB型傷寒桿菌菌毛基因操縱子,同時也發現這種菌毛對人的單核細胞有致病性。  傷寒桿菌主要作用於人小腸黏膜上皮、單核巨嗜、樹突狀、T淋巴等細胞,但是它對人體細胞的特異性致病機制目前還不清楚。
  • 什麼是革蘭氏陰性菌?
    在革蘭氏染色實驗中,首先添加了龍膽紫(crystal violet),再添入另一種復染染料(通常使用番紅(safranin)或品紅(fuchsine)),從而將所有的革蘭氏陰性菌染成紅色或粉色。通過這種測試我們可以區分兩種細胞壁結構不同的細菌。革蘭氏陽性菌在反應後的除色溶液中將呈現龍膽紫的顏色。    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低,而脂類含量高。
  • 魏江春院士組在調控地衣型真菌形態轉變與共生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PNAS | 魏江春院士課題組在調控地衣型真菌形態轉變與共生方面取得重要進展BioArt植物 今天來源 | 中科院微生物所網站系統進化分析表明,地衣化和去地衣化在真菌進化歷史上曾多次發生,共生的地衣與寄生、菌根及腐生真菌之間均具有較近的親緣關係。地衣是互惠共生的典範,也是揭示真菌進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研究對象。但地衣如何實現菌藻識別並共生,其分子機制如何,由於缺乏地衣遺傳作業系統,這些問題一直懸而未決,地衣菌藻的人工重建及性狀的基因改造以及地衣生物技術的應用也因此受到嚴重限制。
  • 微生物所等在調控地衣型真菌形態轉變與共生方面獲進展
    系統分析表明,地衣化和去地衣化在真菌進化歷史上曾多次發生,共生的地衣與寄生、菌根及腐生真菌之間均具有較近的親緣關係。地衣是互惠共生的典範,也是揭示真菌進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研究對象。但地衣如何實現菌藻識別並共生,其分子機制如何,由於缺乏地衣遺傳作業系統,這些問題一直懸而未決,地衣菌藻的人工重建及性狀的基因改造以及地衣生物技術的應用也因此受到嚴重限制。
  • 「綜述」腸道微生態和腸菌移植與呼吸系統疾病的研究進展
    本文總結腸道微生態、腸菌移植與呼吸系統疾病關係的研究進展並提出新思路。腸菌移植在呼吸系統疾病治療上具有一定的應用前景。近年來,呼吸系統疾病的危害已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呼吸道菌群失調存在於多種呼吸系統炎症性疾病中,並與疾病嚴重程度、呼吸道炎症分型密切相關[1]。然而,腸道與呼吸系統之間可能有許多潛在關聯。
  • 中科院微生物所在調控地衣型真菌形態轉變與共生方面獲得突破性進展
    系統進化分析表明,地衣化和去地衣化在真菌進化歷史上曾多次發生,共生的地衣與寄生、菌根及腐生真菌之間均具有較近的親緣關係。地衣是互惠共生的典範,也是揭示真菌進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研究對象。但地衣如何實現菌藻識別並共生,其分子機制如何,由於缺乏地衣遺傳作業系統,這些問題一直懸而未決,地衣菌藻的人工重建及性狀的基因改造以及地衣生物技術的應用也因此受到嚴重限制。
  • 革蘭氏陽性菌的詳細分類及治療
    這意味著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需要不同的處理方法。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是怎麼鑑定的呢?——通過革蘭氏染色法。革蘭氏染色法是一種根據細菌細胞壁進行細菌分類的方法。它使科學家能夠確定一個有機體是革蘭氏陽性還是革蘭氏陰性。這項使用顯微鏡的測試是由漢斯·克裡斯蒂安·克拉姆在1884年發明的。
  • 有個菌了解一下→
    是不是奇怪,這種細菌怎麼會跟「軍團」發生聯繫?1976年在美國費城召開的退伍軍人大會期間首次暴發流行,導致221人患病,34人死亡,因而得名「軍團菌」。其中,與人類疾病關係最為密切的是嗜肺軍團菌種,已被發現有16種血清型。嗜好:人造熱水環境嗜肺軍團菌在25-42℃之間繁殖,最適宜生長的溫度是35℃。為什麼大多數軍團菌病例來自人工製造的熱水源環境呢?
  • s型濾磚水化學與水質分析
    s型濾磚水化學與水質分析 ,「kbdka8」  湖南省科升水務有限公司專業生產s型濾磚,其中包含深床濾池濾磚、反向深床濾池等,擁有工廠面積超1000m2。公司擁有濾磚加工能力日超過10000噸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項目所需。如有需要,歡迎隨時來電諮詢!
  • 培養厭氧菌靠它?
    而厭氧菌是否真這麼容易就給培養出來呢?首先厭氧菌主要負責把硝酸鹽分解為氣體揮發掉或者再還原成氨,很多魚友就看中厭氧菌這個功能。然後我們要想知道中空濾材是否真有效果,就要先了解清楚,厭氧菌的生存環境是怎麼樣。厭氧菌是一類在無氧條件下比在有氧環境中生長好的細菌。
  • 主頁菌的2020生存筆記
    對於主頁菌來說,因為疫情和中美關係,這是第一年全年沒有回過家。當然,一年不回家也可以稱之為四海為家的新生活的開始。獨立生活是主頁菌一直渴望的,但是沒想到是這樣的方式實現。一年的疫情和政治喧囂,把獨立和自由所需要接受的挑戰也捆綁進來。主頁菌需要自己尋找健康、工作、 愛好等各方面的平衡。
  • 糠秕孢子菌 染上糠秕孢子菌怎麼辦
    日常生活的細菌非常多的,只是我們的肉眼是看不見的,比如說糠秕孢子菌,那您知道糠秕孢子菌一旦感染上是一個什麼樣的疾病嗎?您知道醫學上糠秕孢子菌怎麼治療嗎?那就來看看患上糠秕孢子菌的臨床表現是如何的吧,感興趣的朋友們趕快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