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秕孢子菌 染上糠秕孢子菌怎麼辦

2020-12-04 三九養生堂

日常生活的細菌非常多的,只是我們的肉眼是看不見的,比如說糠秕孢子菌,那您知道糠秕孢子菌一旦感染上是一個什麼樣的疾病嗎?您知道醫學上糠秕孢子菌怎麼治療嗎?那就來看看患上糠秕孢子菌的臨床表現是如何的吧,感興趣的朋友們趕快來看看吧。

糠秕孢子菌的藥物治療

糠秕孢子菌一旦感染的話,就會患上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當然醫學上治療的方法有很多,有內服的,也有外用的,那就來具體看看是如何去除糠秕孢子菌的。

1.內服

①酮康唑:200毫克,每日1次,連服10天。

②氟康唑:每日50毫克,連續2--4周。

服用維胺脂膠囊,每日3次。

內服的的藥物有兩種,一種是酮康唑,另一種是氟康唑,兩個藥物不可以同時服用,選擇其中的一種,按照說明連續服用就可以的,但是要記住,在服用的期間,一定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

2.外用

1%特比萘芬霜:每日2次。

民間驗方

龍李藥酒配方:穿山甲5克、烏梢蛇15、克黃蓮30克、紅花30克、白芷60克、黃柏50克、露蜂房3克、花椒80克、白芥子25克;

泡製:300ml60度以上糧食酒密封浸泡。在地窖封存12個月。

用法:外用,一日兩次或三次。

主治: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治療:(1)口服:伊曲康唑膠囊(商品名:斯皮仁諾),0.2,每天一次,連服7天;(2)局部外用:複方達克寧軟膏,每天2塗次,用2周;二硫化西洗劑(商品名:希爾生),隔日洗一次,用2周。

二硫化西洗劑,商品名:希爾生,隔一天洗患處一次。它性質象洗髮劑,先擠點出來調成泡沫狀,塗在患處,保留2--3分鐘後再洗掉,連續用2周。如果買不到希爾生,可以買:採樂洗劑(化學名:酮康唑洗劑)。

糠秕孢子菌的臨床表現

其實被糠秕孢子菌感染的話,在皮膚表面就會出現一些疹子,嚴重的可能出現一些膿瘡,所以說一旦發現自己的上出現類似紅色小丘疹的話,那就要注意可能是被糠秕孢子菌感染了。

背部、胸前、雙肩彌散性、對稱性、密集但不融合的圓頂狀毛囊紅色小丘疹,部分為毛囊性小膿瘡,有時可擠出粉狀物,疹間皮膚正常,皮疹表面無鱗屑或脂溢性物復蓋。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圓形糠秕孢子菌或卵圓形糠秕孢子菌所引起的毛囊炎性病變。發病多在30歲左右,女多於男,好發於背,胸,頸,面及肩等處。

皮疹多為毛囊性炎症丘疹,直徑2--4毫米,間有膿皰,散在分布,且對稱。伴有癢感,刺痛或燒灼感,搔抓時,常可出現風團和潮紅反應。

診斷方法

用柳葉刀把毛囊丘疹削下,滴一滴50%派克墨水和10%氫氧化鉀液,蓋上玻片,微微加溫,直接鏡檢或油鏡檢查,見圓形或卵圓形帶厚壁的成堆孢子或香蕉狀菌絲,中央呈藍色反光,即明確有糠秕包子菌。

糠秕孢子菌性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1、糠秕孢子菌是一種真菌病,病因比較複雜,一般是由病菌引起、藥物使用不當或毛囊炎症等也都可能引發此病的發生。患者一定要積極的配合醫生的治療,同時在治療過程中要保持心情舒暢。

2、患者平時的生活要有規律,注意休息,保證睡眠充足,提高睡眠的質量;同時要放鬆心情,面對來自工作和生活的壓力時,要學會舒緩、排解壓力,比如跑跑步、爬爬山、聽聽音樂、打打球等等。

3、患者在日常飲食上要注意少喝酒,少吃酸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增加身體所需維生素,保持大便暢通。要注意皮膚清潔衛生,常穿寬鬆柔軟透氣的棉質衣物。

糠秕孢子菌怎麼治療

馬拉色菌毛囊炎的治療的主要靶點是皮損內以馬拉色菌為主的微生物的感染,同時消除由此引發的炎症反應,難點是半球形皮損表面比較緻密,毛囊口堵塞,外用藥物難以滲透到丘疹的深層,而內服抗真菌藥物副作用不容忽視;

且過度使用可加速耐藥真菌的生成,會導致更多深部真菌將來無藥可用的局面。

對此,賴梅生副教授提出中西醫結合的內外治相結合的綜合治療方案(如下圖),針對該病的發病各個環節的特點來設計,希望能減少內服抗真菌藥物的使用,同時加快疾病的治癒時間,減少復發。

1、火針(每5-7天1次)的治療作用如下

(1)高溫產生燒傷樣改變,可直接清除部分真菌等微生物。

(2)激發炎症反應,產生大量炎症反應因子,有益於微生物的清除。

(3)火針後,針孔直接打破了皮損的屏障,有利於外用藥物的吸收。

(4)火針後的炎症反應,使皮損表皮的通透性顯著增加,有利於外用藥物的吸收。

(5)火針後,對皮疹稍加擠壓,可清除瘀積的皮脂、膿液等內容物,直接清除了有害物質,加快皮疹的癒合。

2、中藥溼敷(每次30分鐘,每天2次)的治療作用分析如下

(1)溼敷可水化表皮,增加局部的通透性,有利於抗真菌藥膏的吸收,提高療效

(2)清熱燥溼中藥本身具有廣譜抗細菌、真菌等微生物作用,溼敷可以使藥液深入皮損深處,清除局部的有害菌

(3)清熱燥溼中藥外敷可以清潔局部油脂的同時還能抑制局部油脂的分泌,從而改變局部微環境,使之不利於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長。

(4)清熱燥溼中藥還有直接的抗炎作用,快速減輕局部的炎症反應。

3、抗真菌藥膏外塗直接殺菌

外用抗真菌軟膏前先用中藥溼敷30分鐘,可以水化皮損部皮膚,大大增強皮損的通透性,加快外用藥物的吸收。

4、中藥辨證內服

臨床多從溼熱、脾虛溼蘊來辨證。但有一部分患者體質差一些,冬季畏冷,四肢冰冷難溫,舌淡,甚至有齒印,多為陰火證,此時不可輕用清熱法,宜引火歸元法來治療,因常被臨床醫生忽視,而致病情反覆纏綿!

結語:其實大部分都不知道什麼是糠秕孢子菌,感染這種病菌會是怎麼樣的,但是皮膚上出現一些小丘疹的話,一定不能忽視的,因為可能就是糠秕孢子菌在作怪的,所以在平時的時候,我們要注意保護自己的皮膚,尤其是皮膚敏感的人,更是要注意保養的。

相關焦點

  • 得了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有什麼誘因
    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在發作之後,還會造成患者皮膚疼痛,是由糠秕孢子菌引起毛囊炎性損害。為了避免造成病情嚴重,我們也要了解一些發病的病因,那麼得了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有什麼誘因呢?1、毛囊炎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毛囊引起的炎症。引起毛囊炎的主要原因是機體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皮膚衛生差、搔抓等。
  • 多半為卵形糠秕孢子菌, 清除用2招
    頭髮上長的白色管狀物,多半為卵形糠秕孢子菌 卵形糠皮孢子菌又名馬拉色菌,一種具有感染性的真菌 清除卵形糠秕孢子菌用2招 1、奧地利藥鼠尾草洗髮精 藥鼠尾草種植於奧地利有機農場,以噴灑微生物養活,所含迷迭香酸、鼠尾草酸物質活性要比一般藥鼠尾草高,搭配融合植物清潔劑椰油基葡糖苷表活,可以起到有效殺死卵形糠秕孢子菌作用,以及幫助頭皮護理止癢去屑、控油防脫、消炎祛痘。
  • 馬拉色菌屬的分類及其在幾種皮膚病的分布
    方法以標準株作對照,用生理生化學及形態學方法將150株來源於花斑癬(29株)、馬拉色菌毛囊炎(16株)、脂溢性皮炎(49株)、甲真菌病(33株)及正常人皮膚(23株)的馬拉色菌進行分類及描述,並分析了各菌種在一些皮膚病的分布情況。結果共分離出4個菌種:合軸馬拉色菌65株、糠秕馬拉色菌13株、鈍形馬拉色菌1株、球形馬拉色菌71株。
  • 什麼是革蘭氏陰性菌?
    在革蘭氏染色實驗中,首先添加了龍膽紫(crystal violet),再添入另一種復染染料(通常使用番紅(safranin)或品紅(fuchsine)),從而將所有的革蘭氏陰性菌染成紅色或粉色。通過這種測試我們可以區分兩種細胞壁結構不同的細菌。革蘭氏陽性菌在反應後的除色溶液中將呈現龍膽紫的顏色。    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低,而脂類含量高。
  • 「自然科普」苞腳鵝膏菌:菌肉白色 菌柄細長
    分類地位:蘑菇目,鵝膏菌科,鵝膏菌屬菌肉白色,菌褶白色,後變汙白色至帶褐色,離生,褶緣似有粉粒。小菌褶似刀切狀,不等長。菌柄細長,長5~11 cm,粗可達0.8~1cm,圓柱形,表面似有細粉末,基部膨大,內部實心。無菌環。具較大的苞狀菌託,同蓋色。孢子印白色。
  • 野生菌真的會中毒嗎?喜歡吃野生菌的朋友快來圍觀外國媳婦的科普
    之前呢,跟大家說過一些關於我對於野生菌的了解,當然我也不是專業的,我老公才是專業的,因為他從小在大山裡長大,每個雨季他們都會去大山上採蘑菇。也許大家也有很多人是見過毒蘑菇的,但是呢,你們不知道它叫什麼名字是吧?那我就把我老公分享給我的知識一一奉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拿走不謝!
  • 今兒個講講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
    (2) 選擇藥物:革蘭氏陽性菌與革蘭氏陰性菌在細胞壁等結構上有很大差別,因而對抗菌素等藥物的敏感度不一。例如大多數革蘭氏陽性菌都對青黴素敏感;而革蘭氏陰性菌則對青黴素不敏感,而對鏈黴素、氯黴素等敏感。所以首先區分病原菌是革蘭氏陽性菌還是陰性菌,在選擇抗生素方面意義重大。
  • 朱紅硫磺孔菌-東北野生珍菌展播
    中文別名硫色孔菌朱紅色變種、雞冠菌、鮭魚菌、樹雞菇。同物異名miniatus (Jungh.) Imaz.分類地位非褶菌目、多孔菌科、硫黃菌屬形態特徵子實體大,菌蓋肉質,扇形至半圓形,有放射狀條稜,多數重迭生長,直徑可達30-40cm,單個菌蓋5-20cm,厚1-2cm,表面鮮朱紅色或帶黃的朱紅色。菌肉帶肉色,幼時肉質有彈性,幹後變白且酥脆。下面淡肉色至淡黃褐色。管孔長2-10mm,管口圓形至不正形。擔子短棒狀,具4小梗。
  • 以菌治蟲 以菌改土
    以菌治蟲,以菌改土,可以減少農藥及生長劑的使用。目前,農博園共建了三個生態化種植試驗大棚,培育了茄子、甜椒、黃瓜、水果番茄等多種農作物。 (來源:重慶日報)
  • 固氮功能菌概述
    1950年,H.G.德克斯提出建立拜耶林克氏菌屬,其主要特徵是細胞兩端有折光性顆粒(類脂質)。1960年,H.L.延森等提出建立德克斯氏菌屬,包括生長在熱帶酸性土壤中的種類。至今,所研究過的固氮生物約有5個屬和100種。 1.固氨菌的分類 (1)按固氮菌的生活方式分 可將其分為自生固氮菌、共生固氮菌和聯合固氮菌。
  • 乾巴菌的科普介紹
    屬擔子菌亞門、層菌綱、非褶菌目、革菌科、革菌屬,與松樹形成外生菌根。乾巴菌是雲南特有的珍稀野生食用菌,被汪曾祺先生譽為人間至味。 乾巴菌形態特徵 乾巴菌子實體較大,高5~14cm,直徑4~14cm,由許多分枝呈扇狀的裂片組成,表面呈灰白色或灰黑色。菌肉灰白色,柔軟,遇KOH溶液呈藍褐色。孢子透明微具淡褐色,多角形且有刺凸,7~12x 6~8μm。
  • 生物篇-古菌(Archaea)
    古菌最有趣的特點: 1,起初,古菌與細菌一起,被定義為原核生物,直到 1977年,Dr. Carl Woese 才定義古菌,認為古菌與細菌完全不同。因此,在生物學分類上,古菌被分為單獨的一個域。 2,早期人們認為古菌大多存在於極端環境,如延胡索酸火葉菌生活在113度的高溫環境下。
  • 生物有機肥發酵菌和功能菌的作用
    生物有機肥在作物上施用時,其中的發酵菌和功能菌大量繁殖,對改良土壤、促進作物生長、減少作物病害具有重要作用。 2、功能菌在提高土壤肥力中起著重要作用。例如,施用固氮微生物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氮的來源,施用含磷和鉀的微生物的肥料,可以分解土壤中的難溶性磷和鉀,從而使作物能夠吸收和利用它們。 3、肥料中的許多微生物菌株在生長繁殖過程中都會產生有益的代謝產物,能夠刺激作物生長,增強作物抗病、抗逆能力。
  • 肺炎雙球菌R型菌被轉變成S型菌怎麼發生的?
    遺傳物質由供體菌進入受體菌體內的過程稱為基因轉移。轉移的基因與受體菌DNA整合在一起,稱為重組。外源性遺傳物質包括細菌染色體DNA片段,質粒DNA及噬菌體基因等。細菌通過某種方式獲得外源基因並與自身基因重組,導致自身遺傳性狀改變是細菌遺傳性變異的另一種方式。
  • 雲南近90%野生菌死亡病例,都是因為這兩種菌!
    進入雨季,野生菌大量上市 因食用了有毒野生菌而中毒的案例也時有發生 據了解 雲南近90%野生菌死亡病例 因誤食兩種菌 致命殺手!
  • 野生羊肚菌是子囊菌中著名的美味食菌,味道很鮮美
    野生羊肚菌是子囊菌中著名的美味食菌,壯如羊肚而得名的,營養成分是相當的高的。野生羊肚菌的菌蓋多為是褐色的,菌蓋圓錐形,基部稍微有一些凹槽形有點像羊肚,菌柄多為白色的,再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哦!菌香十足,香味獨特,是煲湯的佳品哦,含有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和纈氨酸等7種胺基酸。家裡老人今天身體有點虛,買了各種菌類來燉湯補身體,羊肚菌比較少見,超市和菜市場都沒見過,之前還是在雲南火鍋店吃到過,味道很鮮美。
  • 迷人的「根瘤菌」姑娘
    在形形色色的固氮菌中,名聲最大的要數根瘤菌了。說起根瘤菌,這位平常生活在土壤中,以動植物殘體為養料,自由自在地過著「腐生生活」的「姑娘」,能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形成一種球狀小瘤,可固定大氣中游離的氮氣,供植物利用。農業上利用根瘤菌拌種,可提高作物的產量,如大豆根瘤菌。
  • 樅菌號稱「菌中王子」,為何它與「雞樅」比較卻不是同一個檔次
    如今,已經到了七月下旬,恰逢到了雞樅菌生長的時間點,在此就給大家解釋一下,我前期撿的樅菌到底有沒有價值?它和現在這個時候所生長的雞樅菌是不是同一個品質?它的生長環境分部在我國的大部分地區,它是屬於珍貴野生食用菌類,又有著「菌中王子」的美稱。為什麼樅菌屬於珍貴的野生菌類呢?因為,樅菌是屬於食、藥兩用的菌類,而且它的生長環境離不開松樹林,需要有長年累月松針落下腐爛的地方它才能生長。樅菌的顏色全身為蛋黃色,偶爾也會出現青黃色,它的菌腳寄生在腐爛的松針或松球上,菌杆中空,不長任何寄生的蟲類。
  • 吡唑醚菌酯與肟菌酯、代森錳鋅、丙環唑的毒理學對比分析
    吡唑醚菌酯、肟菌酯、代森錳鋅、丙環唑均是目前全球市場的主要殺菌劑產品。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由巴斯夫於2002年上市,肟菌酯(Trifloxystrobin)由先正達於1999年上市,代森錳鋅(Mancozeb)由陶氏益農於1943年上市,丙環唑(Propiconazole)由先正達於1980年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