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大菇友們,請大家點開下面語音收聽學習菇友文章並轉發出去讓更多的朋友從中受益!
中文學名
朱紅硫磺菌
拉丁學名
Laetiporus sulphureus (Fr.) Murrill var. miniatus (Jungh.) Imaz.
中文別名
硫色孔菌朱紅色變種、雞冠菌、鮭魚菌、樹雞菇。
同物異名
miniatus (Jungh.) Imaz.
分類地位
非褶菌目、多孔菌科、硫黃菌屬
形態特徵
子實體大,菌蓋肉質,扇形至半圓形,有放射狀條稜,多數重迭生長,直徑可達30-40cm,單個菌蓋5-20cm,厚1-2cm,表面鮮朱紅色或帶黃的朱紅色。菌肉帶肉色,幼時肉質有彈性,幹後變白且酥脆。下面淡肉色至淡黃褐色。管孔長2-10mm,管口圓形至不正形。擔子短棒狀,具4小梗。孢子橢圓形,無色,光滑,6-8μm×4-5μm。
生態習性
生於落葉松(Larix)等針葉樹幹基部,有時也生在櫟(Quercus)等闊葉樹幹基部,引起幹基塊狀褐色腐朽。
分布地區
河北、黑龍江、西藏、新疆等。
經
濟
用
途
幼時可食用,味道比較好。現在已經被人工馴化栽培。
以上文章來源於網絡文章,本人略做修改。下圖拍攝於2009年7月14日,拍攝地點黑龍江省尚志境內張廣才嶺山區,針闊葉混交林。
硫磺孔菌種類、也很多,但是味道差異很大。具體種類的食用和藥用價值還需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