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像珊瑚,又像掃帚,被稱為「野生菌之花」,你認識嗎

2021-01-09 鄉村田小園

都說陸地上有啥,海裡就有啥;你還別不信,這陸地上有馬啦牛的,還有狗呀、獅子、豹的,這海裡也有海馬、海牛、海狗、海獅、海豹的;可能有朋友又會說了,陸地上雞、鴨、鵝的,這大海裡有嗎?這世界呀最怕的就是「認真」這二字,咱住這疙瘩沒海,但我感覺若真這樣硬要一對一地比下去,那可就有點抬槓了。

但你若說海裡有珊瑚,你陸地上有嗎?這個我敢回答,有啊,你看,這掃帚蘑的長相是不是與大海裡的珊瑚極像呢。它不僅長得像,它還真的叫珊瑚蘑,因外形像珊瑚一樣美麗而得名。它的根基相對粗壯,向上分支伸展,頂端呈指狀叢集,像極了海裡漂亮的珊瑚,因此,又有「野生菌之花」的美譽稱號。

細想想,人們是先接觸陸地上,再發現海裡的;見了海裡的,也就多用以往的經驗來命名新發現的,所以,海裡的一些東西沾了陸地上的邊兒,也就不稀奇了。

掃帚蘑,長得有點兒像家裡掃地的掃帚,所以又叫掃把蘑,其顏色豔麗,有紅、黃、白等多種顏色,紅的被稱為紅掃帚;黃的又被稱為金掃帚;那白顏色的,也就是銀掃帚了。掃帚蘑到老了的時候,則會變成肉褐色,但沒聽誰說過叫它「鐵掃帚」。掃帚蘑有著別致的外形,根據其外形特點,也就被稱為「野生菌之花」了。它鮮甜爽口,是別有風味的一種食用菌。

這掃帚蘑,不僅姿色好看,口感更佳。在我國東北、西南、東南地區都有分布,但產量不大。在東北,一般生長在柞樹或松樹根附近。在東北有一種說法叫做蘑菇圈,就是走著走著突然發現蘑菇,但在其周圍就會有一片蘑菇。哈哈,採蘑菇的人最願意碰到蘑菇圈啦!

掃帚蘑質地脆嫩、口感鮮美、營養豐富,含有多種人體必需胺基酸,具有一定的食療作用,有和胃、祛風、破血緩中等功效。食法也簡單,可炒、可燉、可炸,根據自己愛好任意選擇,一般將其與肉一起炒著吃或者加辣椒清炒,味道與口感獨特,吃過掃帚蘑的人都知道那個味兒。不過,長在松樹林的掃帚蘑在清洗的時候要特別仔細,否則會殘留松針,摘乾淨的蘑菇要用開水焯一下。

關於掃帚蘑就介紹到這啦,認識了嗎?此為掃帚蘑,它被稱為野生菌之花,營養豐富,口感獨特,你吃過嗎?「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你的點讚、留言與轉發,才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相關焦點

  • 這種蘑菇酷似「珊瑚」,農村稱為「掃把菌」,長得像把掃帚
    在我們這邊農村人們 口頭常稱為「掃把菌」,因長得像把掃帚而得名,全國各地稱呼有所差異:珊瑚菌,掃帚菌,掃帚蘑,刷子菌,珊瑚菇、掃把菌、刷把菌,這些都是人們對它稱呼。百度百科名稱為:掃把菇。不難看出,不管是哪種稱呼,都與它外形有關。
  • 一種植物,葉有4片,外形像瓦,被稱為「四大天王」,你們認識嗎
    農村一種植物,葉有4片,外形像瓦,被稱為「四大天王」,現在才知道它的價值,了解下!農村的土地資源相當豐富,尤其是山特別多,一座座山相連著,山清水秀,青翠碧綠,風景優美。山上的植物也豐富多彩,有各種各樣的野生植物,一年四季都有,有些植物還是生活中常見的中藥材,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對一些疾病還有很好的治療作用。比如七葉一枝花、一枝黃花、八角蓮、九層塔、土茯苓、土人參、火炭母、白茅根、雞屎藤等,這些都是農村常見的中藥材,很多人都認識。
  • 山裡有種像珊瑚一樣的菌類,卻有一個花一樣的名字,俗稱「舞茸」
    最近一直在查找關於野生菌類的知識,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野生菌的種類實在是太多了,雲南光野生食用菌類就分二個綱、十一個目、三十五個科、九十六個屬、大約二百五十個品種,佔了全世界食用菌的一半以上,佔我國食用菌的三分之一,看著數據還真是不少;除了野生菌的種類多之外,我還發現幾乎所有野生菌類的生存環境都很相似
  • 這種野生菌寄生在樹上,長得像木炭,十分罕見卻價值連城
    我們常見的野生菌長得大多數像蘑菇,有黑的、紅的、黃的,有的能食用,比如黑木耳、香菇、紅菇等,可以做成美味佳餚,有的卻有劇毒,吃過直接令人一命嗚呼。還有一種是可以長得非常怪異的野生菌,外形像木炭,寄生在樹上,它就是白樺茸,也叫樺褐孔菌。白樺茸是一種寄生在白樺樹上面的野生菌,長得像木炭一樣,黑黑的,硬硬的,形狀不規則,簡直可以用醜陋來形容。
  • 素毛肚、珊瑚腸、活體香菇……這些創新火鍋菜你吃過嗎?
    或許,你在本屆火鍋文化節上就能找到。10月26日下午,在金源時代廣場舉行的爆品食材優選會上,一些創新食材令人們目不暇接。快來看看,哪道菜才是你的最愛? 活體香菇 把菌包搬到了餐桌上
  • 波斯菊,掃帚梅,格桑花,你能想像他們原來是一種花嗎
    掃帚梅,掃帚星,看來掃帚梅沾上「掃把」這個詞,並沒有受其影響走黴運,掃帚梅在鄉村其實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花。在鄉村,家家戶戶都會養一些花,除非那些憊懶之家,以花為累贅之家。掃帚梅、胭粉豆、鳳仙花、太陽花、姜不辣等是必不可少的花,也是最賤的花。誰家在秋天都會收集一些花的種子,隨意藏在哪個屋簷前牆垛後,等待開春天暖撒在泥土裡。
  • 楊向紅:千奇百怪玉龍雪山野生菌,您認識幾種?!
    我還是忍不住為山珍垂涎,也想圓網友們的一個夢,所以就決定再寫這個帖子,把我這幾年認識的幾種雪山野生菌介紹給大家,再再隨我一起領略一次玉龍雪山食用野生菌的視覺盛宴吧!遠遠望去似金絲猴頭,故稱「猴頭菇」,又像刺蝟,故又有「刺蝟菌」之稱,是我國傳統的名貴山珍菜餚,肉嫩、味香、鮮美可口,是四大名菜之一,有「素中葷」「山珍猴頭、海味燕窩」、「山中鮑魚」等美稱。
  • 那些長的像動物的花,你見過嗎
    像白鷺正要展翅飛翔。 鷺草的花語:神秘、堅持、思念、信念。《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保護植物。鴿子蘭花語:和平。5、猴面小龍蘭猴面小龍蘭主要分布於南美洲熱帶的厄瓜多、哥倫比亞等高山海拔地區據說這是一種稀有蘭花品種,因為長著一副像真了傳奇人物孫悟空的臉,故為稱做為「猴面小龍花」6、黃蜂蘭這種花之所以被稱為
  • 這種長得很像一個大泡的野生菌,切開來的時候像發黴了一樣!
    這種長得很像一個大泡的野生菌,切開來的時候像發黴了一樣!俗話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大自然界的很多東西都是很神奇的,而且裡面很多都是我們未曾見到過的,這就需要人們不斷的去發掘才能夠找到它們。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只見農村小夥子手指指的這個地方就是這種野味生長的地方啦,旁邊雜草叢生,需要撥開旁邊的草才可以找到,看著他手裡拿上來了這樣一個像蘑菇一樣的東西,其實這就是一個野生菌類。這種菌類看起來是圓圓的一塊,顏色呈現出黃褐色的,走進一看很像是一個大泡一樣的東西,但其實這種野生的菌類在當地被人們叫做馬皮泡。
  • 鄉下有種「野生菌」,外形像是黃色「小喇叭」,其價值竟珍貴無比
    鄉下有種「野花」,外形像是黃色「小喇叭」,殊不知其價值珍貴Hello,歡迎大家來到芭莎大學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許多上了年紀的老年人都喜歡住在農村裡,而不像我們這些年輕人一樣,拼命的想在大城市裡落腳。
  • 長得像花一樣的黑虎掌菌,市場上賣200塊錢一斤,你吃過嗎?
    它的顏色跟普通的蘑菇相比,顏色要更加深一點,但是它最有特點的就是它身上的那些花紋,很像一層一層的浪花落下去的紋理圖案。這種菌叫黑虎掌菌。也就是它的那些像浪花一樣的花紋,非常像老虎的掌紋。這種菌類的外形看上去特別是像花一樣,它跟其他菌類比起來,它的肉質更加肥厚一些,而且它菌類的味道更加濃鬱,對於喜歡美食,特別是對養生很在意的美食家來說,這種食物的確是很誘人的。
  • 這些花不出名,但是外形很有特點,你認識嗎?
    這些花不出名,但是外形很有特點,你認識嗎?喜歡養植物的朋友平時一定看慣了一些平常的花種,不如來看看一些比較小眾的花朵,下面的這些花你認識嗎?1.山麗報春山麗報春的花朵小巧玲瓏,淡紫色的花瓣好看極了,這種花沒有大的特點,但是整體來看還是很清麗的,很適合放在臥室裡擺著,這種花時常長在山上,一般會在巖石的縫隙裡發現它的身影。
  • 山上一種植物,葉有4片,外形像瓦,現在才知道它的價值,了解下
    山上一種植物,葉有4片,外形像瓦,現在才知道它的價值,了解下!農村的土地資源相當豐富,尤其是山特別多,一座座山相連著,山清水秀,青翠碧綠,風景優美。山上的植物也豐富多彩,有各種各樣的野生植物,一年四季都有,有些植物還是生活中常見的中藥材,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對一些疾病還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 五種長得像動物的植物,有像鳥的花,像蛇的草,像跳舞的人!
    在大自然中,動物和植物是自然生命中兩大主要形態,這兩者的外形有很大區別,也有很接近的聯繫,因為大自然有一種擬態行為,有些動物會偽裝成植物,反過來也有些植物會長成動物的形狀,這次來看看五種像動物的植物,有像鳥的花,像蛇的草,還有像跳舞的舞者!
  • 這種和白蟻為伍的菌,種類很多,卻是珍貴的食用野生菌
    雞樅,又名雞棕、雞松、蟻樅,是主要生長在雲貴山區的一種珍貴野生菌種,肉質肥碩,口味清香鮮甜,熟食可以與雞肉媲美,主要的營養物質為蛋白質及鈣、鐵、磷等微量金屬元素,由於品種繁多但又十分珍貴,擁有菌中之王的稱號。雞樅,即蟻樅的生長環境比較特殊,通常是在有白蟻窩的地方會發現有較多的蟻樅,後來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在白蟻築巢的過程中,分泌出的物質正好促成了雞樅的生長。
  • 農村長得像羊肚子的野生菌,它營養價值高,所以很珍貴
    農村長得像羊肚子的野生菌,它營養價值高,所以很珍貴現在農村野生的東西真的是越來越多了,然而一年四季都可以在山上採摘到野味車,真的是非常的幸福了,那麼這些野生的東西大部分都是大自然對於人類的饋贈,而且還是純天然的產品,那麼吃起來不但非常的安全,而且也非常的美味,那麼在農村只要勤快,
  • 形似珊瑚,因營養價值被譽為「菌中之王」,常被當作海鮮食用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種蘑菇,長相像珊瑚,因營養價值高被譽為「菌中之王」,常被人們當作海鮮來食用。這種蘑菇就是「珊瑚菌」,它的形狀看起來很像珊瑚,顏色呈乳白色,只是礙於珊瑚菌對環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在大山裡只是零星分布,數量也不多。好在珊瑚菌的分布非常廣泛,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找到。其實,珊瑚菌並非是它的本名,它的本名是掃帚菌,後來因為這個名字不好聽,才被改成了珊瑚菌。
  • 1種草長在路邊,外形像積雪草,俗稱「活血丹」,如今珍貴!
    另外,還有1種有價值的野草會在路邊生長,這種野草的外形像積雪草,以往有花友就將它稱為「活血丹」,其實這樣的野草具有比較高的價值,花友們要是看到這種「活血丹」,那就珍惜它吧,如今還挺珍貴的。前段時間也有花友去山上和路邊尋找這種植物,結果也沒有找到,它喜歡在較為潮溼的地方生長,比如在河邊和小溪邊生長。我覺得它看起來也很像銅錢草,和茉莉花、綠蘿、吊蘭、龜背竹、虎皮蘭等花卉盆栽一樣,都挺美。
  • 能食用野生菌大全,這35種野生菌你認識多少?
    4、雞樅花比小雞縱還小,成片成片的出,量多,朵小,難撿洗。味道鮮美嫩滑。吃法同上。5、水雞樅形狀象雞縱,味道也相似,只是沒有雞縱鮮甜,更淡些。吃法與雞縱同。6、大紅菌為野生珍貴的食用真菌,內含胺基酸,多種維生素等人體必需成份,有安神補血作用,特別適合產婦及貧血者食用,其味較之其他菌類鮮甜可口嫩滑。
  • 舌尖美食:食用野生菌中,有「四大菌王」之稱的有哪幾種?
    舌尖美食:食用野生菌中,有「四大菌王」之稱的有哪幾種?自古我們中華民族的地域廣茂,有著非常複雜的地形地貌,多樣的森林種類和土壤和獨特的氣候條件,孕育了十分多種多樣的野生食用菌資源,在我國的野生菌有幾個十分顯著的特點,就是種類多、分布廣並且產量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