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注射1.8 g林可黴素後,患者死了……

2020-12-04 瀟湘名醫

林可黴素的幾種死法需警惕!

換季容易感冒,門診接到的患者日益增多,大多數表現為普通的感冒發熱症狀。但就是這看似簡單的常見病,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大問題。

有村醫同仁給患者輸液後出了人命,輸注的最後一張處方是1.8 g的林可黴素注射劑。該村醫面臨的不僅是精神上的打擊和名譽上的損害,還有可能接受法律的制裁,據說願賠30萬了事……

事件回顧

下午三點多,唐女士去掛水。可第1瓶剛掛一半,患者突然抽搐並暈了過去,隨即被送往附近的石橋醫院進行搶救,最終因搶救無效死亡。

據死者家屬交代,死者生前患有高血壓,一直用藥控制,平素體健。這次去衛生室輸液,只是因為感冒發熱,當時醫生為患者輸注了1.8 g的林可黴素注射液。

面對這起醫療事故和糾紛,經過塗縣衛計委相關領導調解,村醫願賠償30萬,作為對死者家屬的補償。

對於收入本不高的村醫群體,發生這類大事故,可以說是難以承受之重。本可以避免的事故,因為一時疏忽,釀成不可挽回的悲劇,於人於己都得不償失。但咱們回過頭理性思考這起事故的前前後後發現,有幾方面的問題值得警惕:

林可黴素最容易引發的兩種「死法」

1、 青黴素和頭孢菌素過敏者

該患者存在青黴素過敏的嫌疑,繼而才有了村醫用林可黴素代替消炎的事實。這也符合林可黴素的說明書和臨床上的一般用藥規律。

但事實上,這麼操作存在很大的風險。據有效數據統計,在因林可黴素過敏性休克引起死亡病例中,有青黴素過敏史者佔50%。也就是說,有青黴素過敏史的患者,發生林可黴素過敏性休克導致死亡的機率相當大。

我們必須明確,認為林可黴素安全繼而作為青黴素、頭孢菌素等過敏患者首選藥物的觀念,應予以糾正。 在使用林可(克林)黴素時,一定要做好發生過敏性休克的各種準備。

2、林可(克林)黴素,劑量過大或滴速過快

我們知道,林可黴素屬於時間依賴性抗菌藥,可一日多次給藥,靜脈滴注/肌內注射「革蘭陽性菌感染0.6-1.2 g/d,分2-4次給予;厭氧菌感染1.2-2.7 g/d,分2-4次給予;極嚴重感染每日用量可達4.8 g。

如果大劑量給藥,甚至快速滴注,不僅可引起腎功能異常、血尿、急性腎衰竭,而且可致血壓下降、呼吸抑制和心臟驟停。

報導顯示,當事醫生為患者輸住了1.8 g的林可黴素注射液,這就明顯存在超劑量應用林可黴素的嫌疑。如果連續兩天為患者輸注超常規劑量的林可黴素注射液,勢必會為事故的進一步發生埋下隱患。再者,若患者在輸液的過程之中滴注速度過快,那麼,發生事故的危險性將會進一步增加。

其他「死法」

1、與阿米卡星合用,致呼吸衰竭

林可黴素具有神經肌肉阻滯作用,且有多個作用部位,對突觸前、受體、通道及肌肉均有阻滯作用;

在聯合用藥中,尤其是氨基糖苷類抗生素、骨胳肌鬆弛藥、鎮靜催眠藥其他中樞神經系統抑制藥等聯用時,可能因神經肌肉阻滯與中樞抑制的累加和協同作用,出現肌肉鬆弛加重、呼吸抑制或麻痺等。

動物實驗證明:相同的給藥劑量,單用阿米卡星或林可黴素時未引起動物死亡,阿米卡星和林可黴素聯用時,動物迅即發生行動蹣跚、呼吸困難、抽搐而死。而且阿米卡星和林可黴素聯用毒性增加和給藥間隔時間無明顯相關性,只要體內存在一定的藥物濃度,兩藥聯用均有危險性。

案例:

患者,女,33 歲。某日感冒後在本村醫務室內靜脈滴注硫酸阿米卡星、鹽酸林可黴素治療。治療後無明顯異常。翌日再次滴注硫酸阿米卡星及鹽酸林可黴素過程中突然出現呼吸困難、面色紫紺等情況,搶救無效死亡。最後經屍檢、檢驗確認為靜脈滴注硫酸阿米卡星、鹽酸林可黴素引起急性呼吸衰竭死亡。

2、與地塞米松合用,引起低血鉀

單獨應用林可黴素可導致低鉀血症但機制不明。地塞米松屬長效糖皮質激素,半衰期5小時,能夠保鈉排鉀,但作用較弱,長期大量應用,作用較明顯。

林可黴素和地塞米松在臨床,尤其是基層醫療機構使用較為普遍,二者聯用的情況也不在少數。搜索相關文獻,林可黴素聯用地塞米松導致低鉀血症發生時,大多數存在大劑量使用林可黴素的情況。

臨床醫生宜避免二者聯用,必須使用時須慎重考慮林可黴素的用量並注意觀察,如有低鉀血症表現時應檢查血鉀並予以處理,且密切注意防治心律失常的發生。

案例:

患者,男,30歲。因「感冒」到某診所就診。給予0.9氯化鈉500 mL+林可黴素1.8 g+地塞米松5 mg靜脈滴注,輸液無不良反應。輸注完畢後1小時,患者出現四肢無力,腿腳麻木等症狀,因搶救不及時死亡。最後經過化驗、屍檢等,認定為聯用林可黴素及地塞米松導致低鉀血症誘發惡性室性心律失常死亡。

【來源:醫學界風溼免疫頻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注射1.8g林可黴素後,患者沒了,村醫願賠30萬
    冬季就診高峰,感冒高發,門診接到的患者日益增多,大多數表現為普通的感冒發熱症狀。但就是這看似簡單的常見病,稍有不慎就會讓醫務人員賠得傾家蕩產。 2018年有村醫同仁給患者輸液後出了人命,輸注的最後一張處方是1.8g的林可黴素注射劑。
  • 克林(林可)黴素的四種死法!(超全整理)
    例如,「有應用青黴素指徵的患者,如患者對青黴素過敏或不宜用青黴素者本品可用作替代藥物」——注射用林可黴素藥品說明書。因對青黴素、鏈黴素、頭孢唑林過敏,住院後給以氧氟沙星和克林黴素注射液交替治療。先給氧氟沙星0.2g靜滴,患者表現無異常。當給以克林黴素0.6g+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靜滴2分鐘,出現胸悶、頭暈、呼吸停止,心音測不到,血壓測不到。靜注腎上腺素等藥物後恢復。次日只用氧氟沙星注射治療,未出現異常反應。
  • 林可黴素和替米考星正確使用方法,不可濫用
    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聊聊,林可黴素和替米考星!林可黴素作為豬場主要藥物,僅次於青黴素頭孢菌素之類。林可黴素的好處就是用替米考星、氟苯尼考、多西環素治療疾病的藥物無效或許產生耐藥菌,用林可黴素繼續有效,所以在臨床運用中,比如:母豬產後感染,最好首選青黴素頭孢鏈黴素,當青黴素頭孢鏈黴素無效後,再用林可黴素、慶大黴素作為後路的選擇。
  • 靜脈注射對老年心臟手術患者術後譫妄的影響
    由於心臟手術後由於出血和腎臟損傷的風險而避免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對乙醯氨基酚在這種情況下可能特別有用。由於生物利用度的差異,靜脈注射(IV)撲熱息痛可能比口服或直腸給藥更有利。在一些情況下,靜脈注射對乙醯氨基酚已被證明可以減少炎症,並可能賦予阿片類藥物初學者和暴露者中樞鎮痛特性,並減少阿片類藥物的消耗。儘管有這些特性,靜脈注射對乙醯氨基酚還沒有在預防精神錯亂的背景下進行研究。
  • 天方藥業 林可黴素漲價最大受益者
    林可黴素最大生產廠家——南陽普康近期遭到當地政府「重點減排督辦」,很有可能被停產整頓。受此影響,市場對林可黴素漲價預期強烈,天方藥業已於11日將林可黴素價格上調10%至450元/BOU,出口價格調至60美元/BOU。目前市場上林可黴素供需基本持平,若普康因環保問題停產整頓,供需失衡將帶來林可黴素價格的上揚。
  • 魚會感冒嗎?怎樣才知道魚感冒了?魚感冒會死嗎?
    觀賞魚很多新發外傷很難發現,所以新魚引進後必須進行藥浴。魚受傷後,可在損傷處塗1%高錳酸鉀水溶液、漂白粉水溶液等,注意塗藥時應將頭部向上,也可在水中投入抗菌劑進行藥浴,嚴重時應肌肉注射硫酸黴素,每千克體重注射2萬國際單位。
  • 10個感冒7個要輸液 醫生:太依賴輸液將無藥可用
    (資料圖)記者 史宗偉攝  一般感冒患者 要求輸液的人不少  這樣的患者還不少:小感冒主動要求輸液、開抗生素  近日,天氣忽冷忽熱,最容易感冒發燒。市急救中心藥劑科主任姜寧說,輸液依賴症也是抗生素濫用後的一種表現,除了患者希望快速康復外,一些醫院趨利的動機也造成了輸液多的現象。  市急救中心藥劑科主任姜寧希望市民能夠了解:感冒發燒是季節交換時節的多發病。稍微有些發燒有益於殺死身體內的一些病毒,對身體抵抗力有一定的提高作用。當前,隨著經濟和醫療水平的發展,輸液幾乎成為一些患者的「家常便飯」,我國輸液率高達60%-70%。
  • 新冠病毒特效藥難產背後:人類對抗病毒幾百年,連感冒病毒都殺不死
    因為對抗病毒,就是破壞病毒的表面的蛋白質,但是這樣做,往往會讓我們的身體受到同樣的傷害,病毒沒殺死,可能人就已經死了。 以下為知乎答主「壞土豆」撰文全文,貝克街探案官稍作整理: 很多人這幾天都會看到這樣的報導:XXX名新冠病毒患者出現,而這樣的新聞會讓很多人心生疑惑:都在說現在沒有特效藥,沒有藥,為什麼他們被治癒了? 1、 為什麼對抗新冠病毒沒有特效藥?
  • 「頭回遇到注射胰島素自殺的患者」
    她先從藥店買來幾瓶長效胰島素,分六次往其身體內注射了400個單位。小英出現休克昏迷後,被家人送至鄭州市鄭大一附院緊急搶救。      昨天凌晨5時,經過醫護人員全力搶救,昏迷十餘個小時的小英,終於甦醒。雖然甦醒了,但其不願說話。由於她體內注射的是過量長效胰島素,藥效持續期在24小時至36小時之間,醫生稱其需要在重症監護室內觀察兩天。如果病情不出現反覆,才算脫離危險。
  • 注射關節炎新藥sprifermin可恢復軟骨厚度
    Hochberg研究組的一項最新研究探討了關節內注射新藥Sprifermin與安慰劑對骨關節炎患者股骨脛骨關節軟骨厚度的影響。該研究發表在2019年10月8日出版的《美國醫學會雜誌》上。 FORWARD是一項為期5年、劑量發現、在10個地點進行的多中心隨機臨床試驗。
  • 洛陽一市民感冒後喪失味覺和嗅覺 吃東西感覺不到酸甜苦辣鹹
    自兩個多月前得了感冒,市民李女士便逐漸失去了嗅覺和味覺,春節過得真是無滋無味。更讓李女士頭疼的是,她跑了很多家醫院,做了許多檢查,卻始終無法查出病因。昨日,李女士撥打本報熱線66778866,希望通過本報尋醫問藥。  李女士今年55歲,是一名退休職工。去年12月中旬,她先是嗓子疼,緊接著鼻子開始不通氣,到後來鼻子逐漸聞不到氣味,吃東西也感覺不到酸甜苦辣鹹。
  • 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版修訂版)
    ,結合近期國內外研究成果及我國既往流感診療經驗,對《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版)》進行了調整完善,形成了《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年版修訂版)》。1.抗流感病毒治療時機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應儘早給予抗流感病毒治療,不必等待病毒檢測結果。發病 48 h 內進行抗病毒治療可減少併發症、降低病死率、縮短住院時間;發病時間超過 48 h 的重症患者依然可從抗病毒治療中獲益。非重症且無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在發病48 h 內,在評價風險和收益後,也可考慮抗病毒治療。
  • CT 檢查後患者出現嚴重過敏,醫院被判賠償 166 萬!
    診治經過:患者,張某,在某三甲醫院體檢時醫生建議進行 CT(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某日在注射碘普羅胺後進行 CT 檢查,後患者出現了嚴重過敏反應,經搶救,患者處於植物人狀態。 搶救經過序列表:
  • 首款F1.8防抖標頭 騰龍45mm F1.8評測首發
    一直以來F1.8光圈定焦鏡頭都是原廠鏡頭的天下,各大廠商在50mm F1.8左右焦段的鏡頭,一代一代的推出了多款產品,親民的價格加上收縮兩擋光圈後就能獲得不錯的解析度及焦外成像,令該級別鏡頭成為了很多用戶在套機鏡頭之外購買第二支鏡頭的首選。
  • 壯年男子感冒輸液後「癱了」?原因讓人後怕
    達先生說因為感冒、扁桃體發炎,頭天上午他去家附近的小診所裡輸液,下午回家之後就感覺四肢乏力,到後來漸漸發展到無法動彈。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急診內科副主任醫師 袁穎:「他是以雙下肢乏力、並且間歇性加重兩天來看診的,很高很壯實的一個大小夥子,最後像根麵條一樣地被拉進來,經診斷他最大的可能是低鉀。」
  • 食人族的怪病,曾被列入金氏世界紀錄,患者狂笑而死
    食人族的怪病,曾被列入金氏世界紀錄,患者狂笑而死紐幾內亞島曾經是一個非常封閉的島嶼,在這座島上面,有屬於這座島獨特的文化以及物種,莫名其道的手舞足蹈,隨後整個人就變得痴呆癱瘓,而且大小便失禁,最終患上這種病的患者都會在持續的大笑當中死亡,正是因為這種病非常奇怪,所以科學家對這種病開始了研究,科學家從死者的腦組織當中提取了一點樣本,然後注射給了自己養的黑猩猩腦中。
  • 面肌痙攣患者注射肉毒素有哪些副作用
    有患者諮詢,「面肌痙攣病史3年,期間服用卡馬西平治療,效果不佳,後到當地醫院注射肉毒素治療,可是復發了,再次打了肉毒素,效果不明顯,近期面部抽搐症狀越發頻繁,不知道為什麼這幾天眼睛一大一小,面部沒有表情,肌肉有點腫脹。醫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男子感冒打吊針抽搐身亡,頭孢這種副作用也可致命!
    來源:藥評中心 作者:Gcplive一、案例回放:2017年8月21日,患者,男,68歲,因頭痛、胸悶、鼻塞、乏力等就診。醫生在確認患者無過敏史後,給予頭孢呋辛3g+5%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靜脈滴注。輸液過程中,患者向醫生提出頭疼不適,巡視的醫生護士開了一些頭疼藥。但是沒過多久,患者突然出現嚴重的抽搐現象,後搶救無效死亡。
  • 小女孩感冒同服兩種藥後不幸身亡!這些東西千萬不要混著吃
    當下正是感冒、流感高發季,很多人認為,對付小小感冒,吃幾種藥就能好!但有人卻因為吃錯藥丟了性命!到底怎麼回事?請戳視頻了解!同服兩種感冒藥,18歲女孩不幸身亡廣東江門的一名18歲女孩同吃兩種感冒藥後離奇死亡,據報導,女孩服用的羅紅黴素緩釋膠囊與複方甲氧那明膠囊會致人茶鹼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