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光平撰文《中國圖草》 揭示草書中的圖案美

2020-12-04 環球網

上面「亦」字的『最後一筆』與「非」字的左邊』一豎』相連,這一連非同小可,具有畫龍點睛的效果,連出了一個非常美的圖案,這就是「模糊」!這就是「模糊」圖案美,左邊『一點』和右邊『兩豎』分列左右,兩橫(其中一橫是豎折)、三豎、一點形成對比,兩個字渾然一體,如同一字,乍一看還不知道是啥字,絕了!

(本人圖草作品供欣賞用)

(一)兩個字相連後共形成三個圖形

(1)上下兩字各分成兩部分;

(2)上一字的『下面部分』與下一字的『上面部分』相連;

(3)於是出現了三個圖形。

舉例如下:

同上書第118頁,王羲之《知足下帖》第一行「至吳」

如圖:

「至」的最後一筆與「吳」的第一筆相連,『半個字』加『半個字』成了一個「什麼也不像的字」,這個「什麼也不像的字」所形成的圖案,就是「模糊」圖案美!其方法就是通過「上下字的連接」,「上下字的連接」就像變魔術似的,連接後變出各種各樣的奇怪的圖案!

由於「吳」的『天』字和「吳」的『口』字不相連,在視覺上「至」的下半部分與『口』連成一體,與『天』分成兩部分,兩個字共分成三部分,構成了一幅抽象的圖案,最上面是一點,接下來是彎曲的波浪式的曲線,最後是一長橫,代表達到高潮,然後復歸曲線,很有音樂節奏感。

(三)兩個字相連後,共形成兩個圖案:

(1)一個半字形成一個圖形;

(2)半個字形成一個圖案。

舉例如下:

《懷素自敘帖》(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5月的一版)

(1)第12頁,第2行「於吳」

如圖:

「於」字的『最後一筆』與「吳」字的第一筆『撇折』相連,「於」字一個半字成了一個圖案,「吳」字的『下半部分』半個字成了一個圖案,上下兩字相連後,乍一看,根本就不是「於」和「吳」,而是兩個什麼字都不像的圖案,這就是「模糊」!這就是「上字之終與下字之始」連接後的效果——從清晰到「模糊」,這個「模糊」就是「於」字變得不像「於」了,「吳」字變得不像「吳」了。

(一)三個字相連後,形成三個圖案,

(1)『上面整字』與『中間半字』的組成為上圖;

(2)『中間半字』與『下字的一部分』組成為中圖;

(3)『下面整字』(缺了一部分)組成為下圖。

舉例如下:同上書第19頁,第一行「外雲初」

如圖:

「雲」字的『最後一筆』與「初」字第一筆『點』相連。

三個字組合後形成的中間這個「獨立的圖案」,這就是模糊!「什麼字也不像它,它也不像什麼字」,這個圖案就是上下字相連後,從清晰到模糊的效果。

以上舉了4個例子,草書上下字相連後出現的情況,還有好多,具體再看「第四章和第五章」,現在可以得出結論,「模糊」字形的產生,就是草書上下字組合以後的結果。

二、下面我們再用具體的圖草作品來解釋:

什麼是圖草素材?什麼是中國圖草?

如圖:

(本人圖草作品供舉例用)

這是本人創作的「圖草」作品,「登山臨水送將歸」(唐人詩句)

右邊「登山臨」3字相連,「登」字上面的『癶』與下面的『豆』分開,『豆』字與「山」整字、「臨」的『左上點』相連,形成了一個什麼字也不像的圖案,『癶』和「少了一點的『臨』」獨立,3個字相連後,也分成了三部分,但完全打破了原來的字形結構,產生了模糊;

左邊「水送將歸」,」「水」與『關』相連,「送」的『走之低』與「將」整字、「歸」的『左邊部分』相連,也分成了三部分,但完全進行了重新組合,達到了模糊的目的。

左右兩行草書通過上下連接產生了「模糊」,變成了「圖草素材」,然後「圖草素材」左右融合、化合,產生了「中國圖草」。這就是「模糊」、「圖草素材」、「中國圖草」它們三者之間的關係。

再補充一例:

如圖:

(本人圖草作品供欣賞用)

這是本人創作的「圖草」作品,「乘冥塵定」(無語意圖草作品)

「乘」的『右邊點』與「冥」字的『上半部分』連接,

「冥」字分成三部分,上面部分與」「乘」的『右邊點』相連、中間部分是『一段曲線』、下面部分像一個『八』字,加上「乘」上面的一點獨立,共分成五部分,完全重新組合;「塵」字與「定」字的『上半部分』連接,也進行了重新組合,左右兩組重組後都達到了「模糊」,成了「圖草素材」,然後再成為「中國圖草」。

(本人圖草作品供欣賞用)

三、中國圖草的定義:

綜上所述,我們給圖草的定義如下:

(一)具有抽象圖案美的草書,也就是具有畫意的草書,也稱畫草(具有畫意的草書)、美草(具有美術意味的草書)、繪草(具有繪畫意味的草書)等。

(二)它由兩組「圖草素材」組成,按照傳統的書寫方法,從右到左,從上到下,然後左右融合、化合,這樣一幅圖草作品就完成了。

(三)那麼什麼是「圖草素材」:即上下連貫的草書群,一般為2到5個字。

(1)上下字的連接有3種形式:

(a)全連;

(b)意連,上下雖不相連,但緊緊依靠,渾然天成,我們稱之為「堆疊」;

(c)半連,即有連有斷,斷的地方筆斷意連;(這是在創作中最重要的一種)。

(以上三種連接形式詳細情況見下面第七章)

圖草素材是「中國圖草」作品創作的前提和基礎,所以非常重要。

(四)完成後的圖草作品,左右兩行加起來,一般4到10個字,也可以更多,但難度增大,圖案性反而會減弱,圖型會變得更加狹長;左右3行溶合起來的圖草作品,難度太大,而且畫面會很亂。

(本人圖草作品供欣賞用)

四、圖草的圖案和繪畫中圖案的區別

(一)雖然「圖草」具有繪畫中圖案的意味,但是它和繪畫中的圖案是有明顯不同的,「圖草」是以草書字型為基礎,每個草書的獨立性很強,這是中國書法真、草、隸、篆、行的基本特點,草書比其他書體的獨立性稍弱一些,沒有繪畫中的圖案那樣可以隨意變化,所以以草書字型為基礎所形成的圖案,和以繪畫為基礎所形成的圖案,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它們各有自己的特色,「圖草」有自己獨特的圖案美,所以不能以繪畫的圖案美為標準,來評價「圖草」圖案的優劣。

(二)「圖草」作品所構成的圖案,它有2層意義:

a、文字語意(當然也可以創作是漢字,但無語意的「圖草」作品,我上面就創造了一例)。

B、圖草呈現出的抽象美。

繪畫中的圖案,不可能有語意,雖然也是抽象的,但它表現的還是與具象有一定的聯繫,因為它的素材來源於具體的人和物,是從具體的人和物中高度概括提煉出來的,而圖草的素材來源於草書的字形,二者創作素材來源截然不同。

雖然中國的篆書有些字形模仿於大自然,但是從篆書過渡到草書,如果從小篆算起,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泰山時而立的李斯《泰山刻石》和《嶧山碑》,到唐代懷素(725——785),經歷了將近上千年,如果從大篆算起,那時間就更長了,所以草書已經凝固為一種固定的符號,與具體的人和物沒有直接的聯繫。

(三)圖草中的圖案美來源於「圖草素材」和書法家的巧妙安排;繪畫中的圖案美來源於畫家對現實(包括人和物)高度概括和抽象。

(四)不是所有的草書都能進入圖草創作的,只有那些有親和力的草書、容易和別的草書融合在一起的、具有藝術感染力的、能成為「圖草素材」的草書;而繪畫中的圖案則沒有這一問題。

(本人圖草作品供欣賞用)

五、「圖草」和現代書法的關係

「圖草」不屬於現代書法。

現代書法的定義:「這些書家以西方的視覺藝術的方法來改良中國的書法藝術」、「現代書法泛指70年代以後,用筆、表現手法、創作思路、藝術風格逆反於傳統書法和傳統書法觀念的書法作品總稱」。

而「圖草」是在中國草書內部尋找草書的圖案美,展示它迷人的魅力,除了章法發生改變,不從書法以外引進任何東西,正如胡抗美老師說的那樣:「探索必須從傳統內探索,在傳統裡找到自己的發展空間,找到時代的特點。」

所以說「圖草」是中國草書大樹上的另一個分枝,可以用「萬變不離其宗」來形容,與現代書法沒有任何關係!

(本人圖草作品供欣賞用)

六、圖草既是傳統的,又是創新的

(一)說它是傳統的,是因為:

創作所用的漢字是傳統的草書,並嚴格按照草書的規範,(即古代書家寫過的草書為範本)筆法、墨法等也是傳統的。

(二)說它是創新的,是因為:

把草書創作當作完成一件「美妙圖案」的工作,從另一角度最大限度地挖掘草書中的圖案美,把草書的圖案美發揮到淋漓盡致。從草書到「圖草」的過程,章法發生了改變,最關鍵是圖草的左右兩行是融合、化合在一起的,而傳統書法行與行之間是不融合、化合的,因為傳統書法是以實用為目的的,如果行與行融合、化合就會讓人認不出是什麼字,就會失去實用目的,這在於實用為目的的古代,是完全不可能的!

(本人圖草作品供欣賞用)

七、左右兩行融合化合是圖草作品的基本特徵

從「圖草素材」的「縱向相連」到圖草作品的「橫向相連」,(即左右融合、化合),是一次質的飛躍,這左右兩行的組合,從實用走向了藝術,產生了一種新的草書品種,意義非凡。

(本人圖草作品供欣賞用)

文章目錄:

1、內容提要

2、第一章——什麼是圖草

3、第二章——圖草素材的萌芽開始出現

4、第三章——圖草素材多字連綿完成

5、第四章——圖草素材中的模糊字形圖案美

6、第五章——草書中的圖案美

7、第六章——圖草素材連綿的三種形式

8、第七章——大自然給我的啟示

9、第八章——自己書法作品給自己的啟發

10、後記

11、作者簡介

12、本人傳統作品

作者簡介

勞光平,出生於浙江樂清。現為浙江省文化系統書法專業研究館員(正教授級),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慕鴻書社成員。

在全國權威性書法雜誌、報刊《書法》、《書法藝術》、《中國書畫報》、《書法報》等發表書法論文9篇,共計6萬餘字。

在浙江省文化廳主辦的展覽中書法作品四次獲金獎。

2011年5月,入展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百人精品展」。

另外,在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中國瘞鶴銘獎全國書法大獎賽」、「首屆王羲之獎全國書法作品展覽」、「全國首屆書法臨帖作品展」、「廉江紅橙獎」全國書法作品展覽、「首屆沙孟海杯」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中國永樂宮第二屆國際書畫藝術節」、「首屆陶淵明獎」全國書法作品展覽中入展。

另外,2017年入展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省文聯、主辦浙江省書法家協會承辦的「浙江書法200家優秀作品展」。

本人傳統書法作品

相關焦點

  • 草書精英 | 馬亞
    現為江蘇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導,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法家協會行業建設委員,中國書法名城聯誼會理事、江蘇省書協副主席、民盟江蘇省國風書畫院副院長、徐州市文聯副主席、徐州市書協主席。曾獲全國二屆行草書大展一等獎、全國大字書展銀獎、全國楹聯書展銅獎、中國書法名家工程500家、中國書壇青年百強榜、江蘇省優秀青年書法家。入展全國書展、"蘭亭獎」書展等。《中國書法》、《書法》等作專題介紹。
  • 草書三大基本法則
    問題不在是否連綿,在於連的過程中在轉折等處是否有斷的意思,貴在能似斷似連,故明末清初大書家王鐸的草書雖常十數字連綿不斷,而因其筆筆有交代而仍為後世所重。但草書還應受草法約定俗成的規矩制約,草法是有嚴格規則的,絕對不能信手畫符,隨心所欲,俗語說:「草書脫格,神仙不識。」草法不能脫格,這「格」就是規矩。戈守智《漢溪書法通解》中說:「草書不難於狂逸,難於狂逸中不違筆意也。」歷來書家都指出,寫草書要有紮實的楷法。趙構《翰墨志》中說:「前人多能正書而後草書,蓋二法不可不兼有。
  • 王羲之草書的傳世「心法」,堪稱草書中的教科書,在書壇盛傳不衰
    而對於不同時代,人們所追求的藝術審美是不同,從書體上而言,晉人之前,以篆書、隸書為入門之基,晉人書法則是以隸書和分書為基礎,唐人亦無多大改變,到了中晚唐,由於唐楷的極大盛行,才促使了楷書成為眾人手追心摹的入門基礎。
  • 草書的結構及其技法
    問題不在是否連綿,在於連的過程中在轉折等處是否有斷的意思,貴在能似斷似連,故明末清初大書家王鐸的草書雖常十數字連綿不斷,而因其筆筆有交代而仍為後世所重。偏旁部首等結構用特定的符號代替 戈守智《漢溪書法通解》中說:「草書不難於狂逸,難於狂逸中不違筆意也。」所以,歷來書家都指出,寫草書要有紮實的楷書基本功。草書結體為求簡約,與楷、行書的結字有相當差距,這是草書結字的特點。
  • 首次揭示量子中隱藏的烏龜圖案!
    博科園:本文為量子物理學類芝加哥大學物理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新的量子行為形式,他們受到了煙火的歡迎——原子噴射而出,但明亮噴流背後的圖案很難從噪音中分辨出來。相反,科學家們採用了該領域的一種新方法:機器學習。
  • 草書英語是否瀕臨滅絕?
    這個問題如此反覆無常的,如此熱情地被問及幾乎總是(至少在我的談話中)由50歲以上的人們提出,這一事實表明,這不僅僅是出於好奇心。問題的語調暗示著一些美麗,重要且高度進化的事物正處於危險之中–從某種意義上說,轉向使用鍵盤或拇指並以離散單位鍵入字母而不是流遍整個單詞是一個步驟倒退,邁向了殘酷化和殘酷化。
  • 鉸筆草書是什麼形態,看看作品體驗一下吧
    比如《中國夢》這幅行書成大榜的優秀作品,字字透著神逸質。神逸品質,先前說過源於二王筆道。再細究起來,還得益於王良虎的「心筆」之修。通過數十年的刻苦修書,毛筆對王良虎來說,已成其指,筆毫跳躍,完全是直接通心,是以心驅筆的功能。書法講究鉸轉,如果心不能驅筆,鉸轉是難成的。王良虎能使奇美鉸筆之技,令《中國夢》成為因大技而成的同題傑作。
  • 二維書法的三維表達-草書桌椅
    受到中國書法中草書的啟發,Chulan Kwak設計了一個名為「草書桌椅」的藝術品系列,以有機、複雜精緻的現代設計形式將傳統元素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在中國的書法中,草書可以說是最為簡寫和潦草的一種字體了。
  • 胡維平草書作品 辛棄疾《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 譯文對照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胡維平草書辛棄疾《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胡維平草書辛棄疾《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胡維平草書辛棄疾《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胡維平草書辛棄疾《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胡維平:九三學社社員,昆明理工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碩士生導師,CAID研究所所長。藝術國際平臺負責人,昆明現代美術館館長。
  • 溫婉女子,卻以磅礴草書數十次入書法大展
    又有學王鐸走豪放一路者,箇中雖不乏高手,但更多是讓人覺得有勉為其難、上氣不接下氣之感。而靳慧慧女士的書法作品,游離於這兩種派別之外,她將書法的技術要素、藝術要素、學養要素,三者融合為一種獨特的形態與韻味,呈現出鮮明的審美特徵,將陰柔細膩之美,化於通達暢婉之中,讓人有面目一新之感。
  • 揚州八怪之黃慎,以畫入書字中有畫,草書三變人書俱老
    他「以書入畫」,將草書的運筆態勢用於繪畫之中,使畫面呈現出迅疾、灑脫、不羈的風格;同時,在他的草書作品中,筆畫之間盤根錯節、錯落有致,又帶有繪畫的節奏感與趣味。他不受古法的約束。標新立異的他不講究章法,所有的抑揚頓挫均順從於他的心境,呈現出鏗鏘有力的節奏感與強烈的個人風格。
  • 歷代名家經典草書,大飽眼福!
    草書早在秦漢之際即已產生,是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說文解字》中即有「漢興,有草書」的記載。創造草書為的是「趣急速」,「用以赴急」。狂草形成於唐代,以張旭、懷素為代表,至此,草書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作。
  • 在書法中,寫「明」字用草書怎麼寫才好看?要點在哪?
    關於「明字用草書怎麼寫才好看,要點在哪」,我談一點看法。明:明亮;明淨;光明在前。明:姓也!關於明字草書的寫法,我搜集到了幾十個,雖都是草書,卻寫法不同,風格不同。各位網友看上圖中的草書「明」字的九種寫法,有古人寫的,有今人寫的,都很有特點。上圖中的草書「明」字,有一個是唐代書法家懷素寫的,其它八個均為徐伯清所書。
  • 于右任《標準草書·釋例·附錄》解讀之二:形聯和詞聯
    于右任先生在《標準草書·釋例·通例》「主部首同一部位不得異式」中,曾指出「凡合體字之組織配合,曰形聯。」在標準草書·釋例·附錄》裡,於先生再次重申,「聯部首而成字曰形聯」,更清楚地解釋了什麼是「形聯」。按照通俗說法,形聯就是草書單個字的連接方式。或者說是在草書中,單個字內的各個部首如何連接成一體。
  •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03——認識草書3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03——認識草書32.2草書的識勢我說過好幾次,書法是兩步成字,點畫組成筆勢,筆勢裹束為一個完整的字。點畫好壞取決於用筆,無論真書草書,都是這樣。點畫組成筆勢,不是隨便亂湊的,而是要符合使轉。
  • 這草書的線條,贊!高質量的線條怎麼來的?
    草書在書法五體中最容易表達性情,在當下各類書法展覽中,草書也比較容易入展、獲獎。但寫好草書卻不容易。在決定一件草書作品是否優秀的因素中,線條的質量特別重要。什麼樣的草書線條質量高呢?很難說得明白。還是看一件作品吧。這是江蘇的一位1995年出生的青年書法家趙振老師的作品,也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不知道大家看這件作品什麼感覺?我欣賞後感覺吸引人的地方除了作品的氣息之外,就是線條的質量了。
  • 草書標準常用字帖,分分鐘讓你成為書法高手,真草書法乾貨帖之三
    前言:歡迎您來到清雅閣,清雅閣的創辦初衷便是以傳承中華文化精神,發揚中國國粹藝術。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毛筆這種書寫工具是中國人發明的,毛筆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由於毛筆這種書寫工具在實際使用時,因書寫者運筆的力度、角度、提按和蘸墨等的不同,其點畫呈現出千姿百態的表現效果,能夠把漢字本書所具有的圖畫美富於意象性地表現出來,給人以多方面的審美享受。
  • 諸上座是黃山谷草書的代表作?
    《蘭亭》書法展他自己曾說:『餘學書三十餘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晚得蘇才翁、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論書帖意之所到,輒能用筆」《論書》。書法展示《宋史》本傳說他「善草書」,宋李之儀《姑溪居士集》說他「草第一,行次之,正又次,篆又次之」。
  • 三百多本瘦金體、草書、隸書、楷書等古代書法書籍合集約7G
    」全國書法小品邀請展作品選│ 《三字經》簡體毛筆字帖│ 《中國書協會員百人精品展》作品選│ 《千字文》鋼筆七體字帖-顧仲安書│ 《靈飛經》帖鋼筆筆法│ 《百家姓、朱子格言》鋼筆七體字帖-顧仲安│ 《蘭亭序》褚遂良摹本│ 【書法大家】顏真卿│ 【書法欣賞】-人生格言│ 【書法欣賞】匾額書法藝術欣賞│ 【書法欣賞】名家墨寶欣賞│ 【書法欣賞】唐寅(唐伯虎)書法作品《漫興墨跡》│ 【書法欣賞】董其昌·嶽陽樓記
  • 俄羅斯草書,誰看誰想哭
    當推特用戶克裡斯蒂安@Christian 分享了幾張名為「學了俄羅斯草書之後失去了理智」的圖片後,掀起了網友們對俄羅斯草書這種極致的手寫體莫名的恐懼。「起初,我還以為這要麼是伏尼契手稿的碎片,要麼是還沒有解開的手寫塗鴉,再不然就是有人試圖讓一支全新的原子筆流暢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