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的結構及其技法

2020-12-08 騰訊網

草書的四大要素及基本技法

輕鬆學草書,掌握這些草書就好學了

一. 簡約為本

孫過庭曰:「草以使轉為形質,點畫為性情。也即是草書的結體以使轉為主,字之體勢一筆而成,「草乖使轉,不能成字。」若以楷書的結構點畫為標準,則草書的首要特點是簡約,筆畫省而又省、簡而又簡。草書連綿常數字為一筆,線條牽連不斷,有時兩三字連在一起,難以斷字,形態變化極為強烈,各種俯仰、疏密、向背、迎讓,參差的對比可以誇張到驚人的地步。其使轉忌橫平豎直,有稜有角,所以草書點畫線條的運動多呈圓弧形,這是行筆速度快而流暢所必然產生的用筆法。問題不在是否連綿,在於連的過程中在轉折等處是否有斷的意思,貴在能似斷似連,故明末清初大書家王鐸的草書雖常十數字連綿不斷,而因其筆筆有交代而仍為後世所重。

二. 偏旁部首等結構用特定的符號代替

戈守智《漢溪書法通解》中說:「草書不難於狂逸,難於狂逸中不違筆意也。」所以,歷來書家都指出,寫草書要有紮實的楷書基本功。草書結體為求簡約,與楷、行書的結字有相當差距,這是草書結字的特點。其偏旁都用符號代替,使草書點畫的形態產生極大的變化,但草書還應受草法約定俗成的規矩制約,草法是有嚴格規則的,絕對不能信手畫符,隨心所欲,俗語說:「草書脫格,神仙不識。」草法不能脫格,這「格」就是規矩。趙構《翰墨志》中說:「前人多能正書而後草書,蓋二法不可不兼有。正則端雅莊重,結密得體,若大臣冠劍,儼立廟堂草則騰蛟起鳳,振迅筆力,穎脫豪舉,終不失真。」未有楷法不立而能疾筆狂走者,還是孫過庭說得好:「圖真不悟,習草將迷。」

三. 求整體平衡不求對稱

草書的結構它遵循的不是勻稱的原則,而是取決於書寫者內心情緒的變化。一般楷、行、隸書的結體都求平正、勻稱、協調,以對立統一的法則,使結字能有疏密,長短、窄闊、伸縮、奇正、俯仰、向背等變化,使結字能長短合度,四面停勻。但是一般草書都置乎正、對稱於不顧,追求著不平衡的美,因為在不平衡、不勻稱中使字更具有動蕩感,動蕩是草書的關鍵,尤其是大草,即使某一字失勢,傾側失去重心,也可利用腕力在以下幾個字中將字勢向另一側傾側,使整個結構得以平衡。漢字是由各種不同的點畫連貫交接而成,書法是將漢字點畫的組合排列,長短輕重各盡其變化之能事,使藝術形象瑰麗多姿,耐人尋味,惟一應遵守的法則是字的重心的平衡。所以草書結體並不是不要平衡,而是追求整體效果的不失重心。凡能在結構上守住重心,則構思不論如何獨特,組合如何險峻,都是符合結構美原則的,變化與平衡是有矛盾的,但結構之藝術性也就產生在這矛盾之中。

書法作品的鮮明風格往往是在其獨特的結構中反映出來的,所以結構變化是體現個性最有效的方法,而平衡則是結構變化的原則。書法家各有其結構的奧妙處,有的疏朗,有的緊密;有的扁肥,有的瘦長;有的偏宕,有的端莊,常常妙在能反他人之道而行之。方的變斜,斜的壓扁,長的縮短,短的伸長,……大膽設想,綜合平衡,出奇制勝,不落俗套,能自創出一種形態自然而又符合平衡總原則的煥然一新的面貌來,也就能體現個性。

結構要變化,但要避免落入專重結構的俗套。若以各人風格而論,孫過庭的雋拔剛斷,米南宮的恣肆奇崛,趙孟順的妍麗勻正,懷素狂草的發瘋動氣,用筆的氣質有極大的差異,而結構的變化總能寓險絕於平正之中,平中有奇,奇不納怪,其結構是因用筆而生,所以又稱「用筆生結構」。任何把書法藝術納入固定模式中,把書法曲解成毫無感情的零件裝配,都是舍本求末,會走向死胡同。王羲之早已告誡我們:「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後齊平,便不是書,但得其點畫耳。」另一方面,故作驚險,實涉詭異,看似奔放,實屬庸俗,以及那些字態扭捏,裝腔作勢地忽大忽小,大幅度地挪動點畫,比例嚴重失調的狂怪之作,則違理失情,不合自然,也是不可取的。變而失態,與拘謹刻板都是不可取的,都是對「變化」和「平衡」的曲解。用筆而生的結構其變化是活的,因為是從腕的圓心運動中來,故能不失重心,絕無機械硬裝;因從中鋒用筆中來,故能不失規矩,點畫線條的內質良好;因從筆勢、筆意的變化而來,姿態各異,秉性各具,能得書法藝術的精神。

中國最古老極深奧的哲學之作《易經》則深刻地闡述了八卦,而八卦就是對線的解構和組合,由八個三線形進而組合成六十四個六線形,這六十四個組合由最基本的兩根線條所組成,一是完整的橫線,一是中間截分為二的橫線。而萬物之本則是一根單線。草書結體注重變化與隨意,當然,小草結字規範化也很嚴格,但同一字可有多種草法,變化多端。大草結字可用「神秘莫測」四字喻之,自由度更大。自由度大並非可以隨心所欲,實際上是更難把握其正確性。草書結體的不規則是從規則中來,在規則中生出不規則,凡不規則的總比規則的要難以把握,因其不規則,所以能衝破平淡,給人以驚險之感。但又因包含規則,所以又覺很大方、流暢,筆筆相屬,字字顧盼,字中有情、弦外有音,天真自然,生氣勃勃,既曲盡物象又合乎自然法則,既突破常規又合乎情理,給人以無窮的回味和想像。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也即是萬物由一而生,——切以一為開始,書法藝術的結體也是建立在一根單線上,大畫家石濤說:「一畫者,眾有之本,萬象之根。」正闡說了同樣的道理。一畫決定著漢字的產生和結構,逐漸演變成為書法藝術。一畫之解構可以分析出用筆逆進,順進,波折、平直,回鋒、出鋒,斷與連等, 一畫之變化可以有重有輕,有燥有潤、有粗有細,有柔有剛,有強有弱,有瘦有肥……靠著一畫的變化,即可形成不同的風格,當然,一畫的組合更是千變萬化,就成了字的結體。草書之解構與組合源於書寫者的藝術構思,心的律動和情的宣洩,一句話,藝術來源於思想,思想則受著傳統哲理,倫理道德觀、社會環境、個人經歷等的規約和影響,同時也需要有豐富的想像力。書法中有「一拓直下」和「非一拓直下」之分,也就靠著這一組合產生出兩大派別,區別僅在一畫之中。以此來看待草書藝術,那種狂態的抒情意識,激越外露、筆走龍蛇的氣勢,是將線的變化發展到最高峰,是人將自身的狂態藉助於線作最奔放的表演,狂草書家可將一根線的解構和組合的變化發揮到極端,達到了非理性的、不計工拙的地步。

藝術創作的實質在於作者精神力量的釋放,而這種釋放,九九歸一,在書法中靠的是萬物之始的一根線。

轉自:國風藝術在線,致謝!

相關焦點

  • 三百多本瘦金體、草書、隸書、楷書等古代書法書籍合集約7G
    周俊傑書法作品欣賞│ 周俊傑書法藝術展作品│ 周恩來書法欣賞│ 唐 柳公權小楷《九疑山賦》│ 唐伯虎書法真跡《落花詩冊》│ 唐寅[自書詞曲]《集賢賓》等│ 唐柳公權行書蘭亭詩│ 唐玄宗李隆基書法欣賞│ 唐詩300首[圖文版]│ 唐詩宋詞元曲│ 唐顏真卿竹山堂連句│ 圓明園書法│ 多寶塔碑│ 如何臨寫歐體九成宮│ 孔子廟堂碑.唐虞世南撰並書.翻刻.西廟堂碑.東廟堂碑兩版本│ 宋徽宗瘦金體及其筆法
  • 王羲之草書的傳世「心法」,堪稱草書中的教科書,在書壇盛傳不衰
    所以書法要想追求古人,需要建立基本的技法基礎和審美素養,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對於草書的練習和應用。判斷一個書法人真正的書法境界,往往看的是他的草書格調,草書沒有足夠的境界,那麼是缺乏對於書法藝術的審美天分,當然,這也可以通過後天的練習來塑造。
  • 對話謝少承——行書書生 草書狂徒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記者:對您的評價,評論家是這樣講的,在您的行草書中看到兩個面貌,兩極的面貌,在行書中看到了書生的面貌,但在草書中、大草中,看到了狂徒的面貌,這種評價您怎麼看?  謝少承:我認為這個評價是比較客觀的。一方面,寫草書就必須要有一種激情四溢的狂情,歷史上最負盛名的草書書法家,像懷素、張旭,包括後來的徐渭,他們寫草書都有一種狂氣、狂情,有一種醉態,有一種忘我的狀態。
  • 溫婉女子,卻以磅礴草書數十次入書法大展
    大草之難,難在氣息暢通,難在風馳電掣的速度下對於結構的精確把握,尤其難在大幅空間中依舊保持神完氣足,在這一點上,靳慧慧已經克服最為關鍵的瓶頸:她的草書簡潔靈動、品格純正,以誇張、寫意、多變的表現手法,而做到體勢融通、意蘊豐富,這是極為難得的。
  • 草書三大基本法則
    原標題:草書三大基本法則總第943期;歡迎關注。 一 | 簡約為本 若以楷書的結構點畫為標準,則草書的首要特點是簡約,筆畫省而又省、簡而又簡。孫過庭曰:「草以使轉為形質,點畫為性情。也即是草書的結體以使轉為主,字之體勢一筆而成,「草乖使轉,不能成字。」
  • 二維書法的三維表達-草書桌椅
    在中國的書法中,草書可以說是最為簡寫和潦草的一種字體了。Kwak以草書為靈感,將一系列漢字的二維筆畫重組為了三維結構。這些三維結構有虛有實,極具韻律感。如同草書就像是一條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巨龍一般, Kwak所創造出的「草書桌椅」系列也具有相同意境;同時得益於其不規則的外觀造型,隨著人們位置移動,這些藝術品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景象,真正地達到了移步換景的效果。
  • 揚州八怪之黃慎,以畫入書字中有畫,草書三變人書俱老
    書名雖為畫名所掩,但他於真、行、草諸體均有一定造詣,尤喜草書,其草書獨樹一幟,個性鮮明,屬於典型的「畫家字」。整體來說,黃慎草書筆法與寫意畫法相參悟,極古勁之致。為了練好草書,他「每晨起,拭幾滌硯,蘸墨伸紙,濡染淋漓,至日中不得息。」終於形成有鮮明個性的狂草,轟動了維揚。其草書點畫舒展紛披,字形開張跌宕,通篇行氣緊密貫通。如黃慎草書中的長撇、長豎,用的是畫竹節之法。
  • 工筆花卉技法|花蕊的結構及上色方法
    墨尖族專注國畫內容的創作,更多國畫技法、視頻內容可查閱墨尖族網站!希望下面這篇「工筆花卉技法|花蕊的結構及上色方法」對你有所幫助!花蕊為花的中心,有雄蕊、雌蕊之分。雌蕊位於一朵花的中央,雄蕊生於雌蕊的周圍。花朵初開時花蕊豐滿、排列整齊,呈中黃色。
  • 草書的我字寫法有什麼來歷?正確寫法是那個字
    「草書我字是如何演化而來,大家如何理解這個字?」我直接告訴大家答案,「我」字草書的寫法,是從章草的結構中演化而來,而筆法完全今草化了。章草又是從隸書演化而來,所以「我」字直接演化於章草的結構。
  • 關於繪畫技法理論學科,其中重點是藝用人體結構運動學
    在美術創作和美術教學中,歷來是將人體解剖學作為主要繪畫技法的理論,這種技法理論對指導美術工作者和美術初學者在認識人的形象和塑造人的形象上起著積極的作用,這是不言而喻的。由於現代人物畫創作實踐和教學實踐對繪畫技法理論提出了新的需求,又現代科技的知識「爆炸」為新的繪畫技法理論的創建提供了技術條件。為此,擴大原有繪畫技法理論的容量,更新繪畫技法理論的內容,嘗試著去探索新的繪畫技法理論學科,以與今天的時代相適應,是勢所必然了。
  • 草書精英 | 馬亞
    馬世曉(浙江大學教授、浙江書協副主席):馬亞的草書,筆致清健遒勁,骨肉氣血控制得當,筆勢灑脫奔放、暢達而凝重。體勢險峻縱逸、朝揖多姿、連綿相屬、氣貫整行;行間茂密充盈,渾然成篇。草書中堂草書中堂草書中堂
  • 歷代名家經典草書,大飽眼福!
    草書早在秦漢之際即已產生,是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說文解字》中即有「漢興,有草書」的記載。創造草書為的是「趣急速」,「用以赴急」。狂草形成於唐代,以張旭、懷素為代表,至此,草書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作。
  • 工筆花卉技法|花冠的結構你了解多少?
    墨尖族專注國畫內容的創作,更多國畫技法、視頻內容可查閱墨尖族網站!希望下面這篇「工筆花卉技法|花冠的結構」對你有所幫助!花冠是一朵花中所有花瓣的總稱,位於花萼的上方或內部,排列成一輪或多輪,多具有鮮豔的色彩。因其形狀似王冠,故稱之為「花冠」。
  • 草書的三種書寫方式,你更喜歡哪種字體?
    草書主要有章草、今草、狂草三種。草書是在戰國秦文隸變以後各種新舊草化寫法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草書形成的契機是為求實用而將隸書書寫速度加快,從而「解散隸體」,出現用筆連綿、點畫省簡、偏旁假借等筆法、結構特徵。
  • 草書英語是否瀕臨滅絕?
    我的聽眾似乎希望,作為一個對書寫之美著迷並且其雕刻工具本身似乎是一種草書工具的人,我將楓木或櫻桃般的小木製表簧的小捲髮剝落,我會同意這一點。他們並為草書的衰落和數字寫作形式的興起哀嘆。而且,我是他們的同齡人:我66歲,和他們一樣,我在小學時就被教草書(也就是說,字母和連字的組合像乘法表一樣被灌輸給我)。
  • 學會行草書九大技法!
    可以說,在書法技法的研究中,對筆法的研究應該是長久的課題。 鑑此,我們用今天的視角,對筆法中的問題作一番研究和探討。七、中鋒與側鋒、圓筆與方筆書寫之際,運筆的方向和鋒變總是處在變化之中的,筆跡總是形成短線、長線、直線、弧線的反覆轉換交*。
  •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03——認識草書3
    黃簡講書法:七級課程(草書篇)03——認識草書32.2草書的識勢我說過好幾次,書法是兩步成字,點畫組成筆勢,筆勢裹束為一個完整的字。點畫好壞取決於用筆,無論真書草書,都是這樣。點畫組成筆勢,不是隨便亂湊的,而是要符合使轉。
  • 現代新版本草書符號字帖欣賞,吸取百家草書精華,開啟學書新技巧
    草書被很多書友稱之為自由跳動的音符,這個比喻是非常得當的,如果你在欣賞一幅草書作品,那麼你就一定能感受到它墨法濃淡的變化,筆勢調峰的粗細,章法的跌宕起伏,整體的和諧流暢。若是把它換成音符,必定是一首動人心弦的交響曲。當然了構成這些的主要因素還是要具備優秀的書法功底,以及對墨、筆、紙的掌控能力。若是不具備這些,那就是不是音符,而是鎮宅的桃符——俗稱鬼畫符。
  • 俄羅斯草書,誰看誰想哭
    當推特用戶克裡斯蒂安@Christian 分享了幾張名為「學了俄羅斯草書之後失去了理智」的圖片後,掀起了網友們對俄羅斯草書這種極致的手寫體莫名的恐懼。「起初,我還以為這要麼是伏尼契手稿的碎片,要麼是還沒有解開的手寫塗鴉,再不然就是有人試圖讓一支全新的原子筆流暢起來。」
  • 勞光平撰文《中國圖草》 揭示草書中的圖案美
    這是本人創作的「圖草」作品,「登山臨水送將歸」(唐人詩句)右邊「登山臨」3字相連,「登」字上面的『癶』與下面的『豆』分開,『豆』字與「山」整字、「臨」的『左上點』相連,形成了一個什麼字也不像的圖案,『癶』和「少了一點的『臨』」獨立,3個字相連後,也分成了三部分,但完全打破了原來的字形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