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9 12: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圖圖 神經現實 收錄於話題#神經前研 | NeuroHub71個
文獻:Hadjieconomou, D., King, G., Gaspar, P. et al. Enteric neurons increase maternal food intake during reproduction. Nature (2020).
DOI: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866-8
導讀作者:圖圖
母性繁殖後代需要補充能量,所以常常食慾大增胃口倍兒好。近幾年,越來越多關於腸道-大腦之間的對話對維持能量平衡的重要性的研究在慢慢揭開生物體內狀態是如何調節大腦功能的迷霧,但內在狀態與腸胃神經支配之間又有什麼不可言說的秘密呢?
近日來自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對果蠅各式各樣的腸神經元進行研究,發現與交配及繁殖後代這類活動有關的特殊腸支配神經元是維持繁殖過程中增加食物攝取行為的必不可少的幕後英雄。他們發現源於腸控腦下神經節(hypocerebral ganglion,HCG)和腦間部(pars intercerebralis,PI)的中樞神經元可以支配果蠅的主要負責消化的腸道區域,包括前中腸和類胃嗉囊。他們認為在成熟果蠅中,所有的食物都會途經嗉囊,然後嗉囊就會通過化學及解剖層面上的多種神經支配進行下遊的溝通。
隨後,研究者們注意到位於HCG和PI的抑肌肽(myosuppressin,MS)陽性神經元可以直接調控嗉囊、後腸及雌性的生殖道,如果選擇性地激活或抑制Ms神經元會通過控制神經肽產物相應地擴充果蠅的嗉囊或壓制飢餓狀態下的嗉囊擴張。之後,他們探索了嗉囊擴張的生理調節機制,有趣的是交配過的雌性果蠅通常比處女蠅或交配過的雄蠅有更大的嗉囊,這種現象伴隨著交配過的雌性果蠅體內更多的Ms神經肽釋放、Ms神經元內更多的鈣離子積累和鈣振蕩幅度降低。因為雌果蠅在交配後體內的類固醇和腸內分泌激素都會上升,所以他們認為這類激素可以將交配信息告訴Ms神經元然後調節神經元活性從而控制神經肽釋放,並且Ms控制的嗉囊擴張可以通過增加吸力而促進食物的攝取,這將對交配過後的雌性繁殖起到重要的基礎支持。如果破壞這一適應性神經調節,則很可能會導致雌性的不育或者增重。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自然》:為什麼雌性交配過後就要多吃點》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