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果蠅雌性交配的神經迴路機制

2020-12-03 科學網

研究揭示果蠅雌性交配的神經迴路機制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7 13:26:50

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Barry J. Dickson研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他們揭示了果蠅雌性交配的神經迴路機制。2020年11月25日出版的《自然》雜誌發表了這項成果。

他們描述了在果蠅大腦中執行交配決策的神經迴路。他們顯示陰道板開口(VPO)由一對雌性特定的降序神經元(vpoDNs)控制。vpoDNs從聽覺神經元(vpoENs)和pC1神經元收到刺激性輸入,聽覺神經元被調節到果蠅歌曲的特定特徵,而pC1神經元編碼了雌性的交配狀態。交配時,vpoDN而不是vpoEN的歌曲響應減弱,這說明交配雌性的接受能力降低。這種調節是由pC1神經元介導的。因此,vpoDN直接整合控制果蠅雌性交配決定的外部和內部信號。

據介紹,擇偶是雌性一生中最重要的決定之一。雌蠅通過打開陰道板來表示願意交配,允許配對雄性交配。VPO響應於雄性求愛歌曲而發生,並且取決於女性的交配狀態。這些外部感受性(歌曲)和感知性(交配狀態)輸入如何集成以調節VPO仍然未知。

附:英文原文

Title: Neural circuit mechanisms of sexual receptivity in Drosophila females

Author: Kaiyu Wang, Fei Wang, Nora Forknall, Tansy Yang, Christopher Patrick, Ruchi Parekh, Barry J. Dickson

Issue&Volume: 2020-11-25

Abstract: Choosing a mate is one of the most consequential decisions a female will make during her lifetime. A female fly signals her willingness to mate by opening her vaginal plates, allowing a courting male to copulate1,2. Vaginal plate opening (VPO) occurs in response to the male courtship song and is dependent on the mating status of the female. How these exteroceptive (song) and interoceptive (mating status) inputs are integrated to regulate VPO remains unknown. Here we characterize the neural circuitry that implements mating decisions in the brain of female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We show that VPO is controlled by a pair of female-specific descending neurons (vpoDNs). The vpoDNs receive excitatory input from auditory neurons (vpoENs), which are tuned to specific features of the D. melanogaster song, and from pC1 neurons, which encode the mating status of the female3,4. The song responses of vpoDNs, but not vpoENs, are attenuated upon mating, accounting for the reduced receptivity of mated females. This modulation is mediated by pC1 neurons. The vpoDNs thus directly integrate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signals that control the mating decisions of Drosophila females. In Drosophila melanogaster, female mating decisions are governed by female-specific descending neurons that integrate input from auditory neurons that respond to features of the song of a conspecific male and central neurons that encode the mating status of the female.

DOI: 10.1038/s41586-020-2972-7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972-7

相關焦點

  • 研究揭示聯繫雌性果蠅交配和產卵的神經迴路
    研究揭示聯繫雌性果蠅交配和產卵的神經迴路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27 15:54:38 近日,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Barry J.
  • Current Biology |雌性果蠅拒絕交配的神經生物學機制
    雌性個體的這種交配抉擇是研究動物抉擇行為的一個極好的範式。 在黑腹果蠅這一種模式生物中,在面對雄蠅的求偶時,雌蠅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反應。雌蠅接受交配行為(VPO)的神經環路機制已經被首次詳細地闡述了(詳見BioArt報導:Nature | 汪菲/王開宇等揭示昆蟲產卵的神經生物學機制),那麼雌蠅究竟通過怎樣的神經環路機制來控制產卵器伸出這一拒絕交配的行為呢?
  • 科學家發現在果蠅中調控攻擊行為的神經迴路
    科學家發現在果蠅中調控攻擊行為的神經迴路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31 13:20:53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David J.
  • 《自然》:為什麼雌性交配過後就要多吃點
    近幾年,越來越多關於腸道-大腦之間的對話對維持能量平衡的重要性的研究在慢慢揭開生物體內狀態是如何調節大腦功能的迷霧,但內在狀態與腸胃神經支配之間又有什麼不可言說的秘密呢?近日來自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對果蠅各式各樣的腸神經元進行研究,發現與交配及繁殖後代這類活動有關的特殊腸支配神經元是維持繁殖過程中增加食物攝取行為的必不可少的幕後英雄。
  • 研究揭示動物社交欲望的神經機制
    10月22日,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朱巖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題為Social attraction in Drosophila is regulated by the mushroom body and serotonergic system的研究論文,研究以果蠅為模型,建立新的社交親和行為範式,以此量化動物主動尋求社會交往的內在驅動力
  • 科學家揭示果蠅產卵地選擇行為機制
    媽媽總想給孩子最好的,果蠅也不例外。  自然界裡,雌性果蠅喜歡挑選軟爛的水果產卵,讓孩子們一出世就能「泡在蜜罐」裡。同時,水果較軟的表面質地也方便它們把產卵器插進去。早期研究證明水果芳香的化學味道可以激發果蠅的產卵行為,那麼柔軟的質感是不是也可以呢?  近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上的一項研究,揭示了果蠅通過機械力感受機制選擇「產房」的秘密。
  • Nature Commun:社交狀態調控觸覺感受的神經機制
    (doi:10.1038/s41467-020-17771-8),報導了關於動物觸覺感受被不同社交狀態調控的神經環路機制的最新研究結果。 有趣的是,雌性果蠅的這種防禦行為會受到其交配狀態的調製:在求偶時和交配中,防禦行為下降,以利於果蠅完成交配;而在交配後防禦行為上升,以避免短時間內再次交配。
  • 科學家揭示果蠅「求愛」機制:振翅發出「求愛歌」
    參考消息網4月23日報導 日媒稱,日本名古屋大學神經科學教授上川內等人的研究團隊17日在美國《科學》周刊上發表研究成果稱,對於雄性果蠅求愛時發出的振翅音節奏,弄清了雌性果蠅進行分辨時的大腦機制。該團隊表示,「希望(研究成果)有助於弄清人類識別聲音的機制」。
  • 果蠅如何看到顏色?研究發現工作方式類似人腦迴路
    圖片來源:Sarah Heath 哥倫比亞的科學家已經確定了幫助果蠅看到顏色的大腦迴路,並且發現它與我們自己的彩色視覺迴路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這些發現揭示了一個基本但神秘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有關光波的信息從眼睛傳遞到大腦。這項研究不僅將推動人們對色彩視覺在果蠅和人類中如何工作的新研究,而且還將刺激人們開發有助於計算機觀察色彩的算法。
  • 日本團隊研究出果蠅傳遞「求愛」信息機制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 記者 王歡】據《日本經濟新聞》4月17日報導,日本名古屋大學的上川內Azusa教授(神經科學)等人的研究團隊在4月17日的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研究成果稱,對於雄性果蠅求愛時發出的振翅音節奏,弄清了雌性果蠅進行分辨時的大腦機制。
  • 腦科學日報:神經網絡如何識別和編碼性別?墮胎藥可延長果蠅壽命
    該研究通過微型螢光顯微技術(Miniaturized Microendoscope),記錄小鼠內側前額葉皮層(mPFC)的上百個神經元在識別雄性和雌性信息時產生的神經信號。作者們發現,即使是在前額葉皮層這樣處理高度複雜信息的神經網絡,神經細胞也可以編碼性別。
  • 臺灣科研人員破解果蠅覓水覓食神經迴路 有助更好了解人腦
    新華社臺北12月20日電(記者傅雙琪、吳濟海)臺灣科研人員首次發現果蠅體內的一種神經傳導物質,通過操控不同的腦神經元,影響果蠅的覓水和覓食行為,解開了「渴」和「餓」信號在腦中互相作用的過程。這一研究成果有助於更好地了解人腦。
  • 神經迴路暗藏「溫度計」
    2020年5月21日,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期刊Current Biology在線發表了一篇名為《A Circuit Encoding Absolute Cold Temperature in Drosophila》的研究論文,中文譯名是《果蠅體內編碼絕對低溫的神經迴路》。
  • 異種交配之後,雌果蠅會作何反應?
    在許多動物中,雌性在交配之後會經歷一系列生理上和行為上的變化。
  • 科學家揭示果蠅選擇「產房」的秘密
    作者 | 李晨陽媽媽總想給孩子最好的,果蠅也不例外。自然界裡,雌性果蠅喜歡挑選軟爛的水果產卵,讓孩子們一出世就能「泡在蜜罐」裡。同時,水果較軟的表面質地也方便它們把產卵器插進去。早期研究證明水果芳香的化學味道可以激發果蠅的產卵行為,那麼柔軟的質感是不是也可以呢?
  • Nature揭示:孕婦為什麼吃的多?
    接下來,研究人員探討了「crop」擴大的生理調節,發現它取決於性別和生殖狀況:自由進食的交配後雌性果蠅的「crop」始終比自由進食的未交配雌性或交配雄性擴大的更多,而僅在交配後,雌性的PI神經元細胞體中的Ms肽水平較低。
  • 神經迴路暗藏「溫度計」!(起床困難戶必看)
    in Drosophila》的研究論文,中文譯名是《果蠅體內編碼絕對低溫的神經迴路》。神經生物學家在果蠅體內發現了一個「溫度計」神經迴路,通過該迴路,果蠅能夠將寒冷感覺傳遞到大腦,從而調控睡眠。充當「溫度計」的神經迴路如下圖所示,神經生物學家在果蠅體內發現了一個「溫度計」神經迴路,通過該迴路,果蠅能夠將寒冷感覺傳遞到大腦。
  • 果蠅新研究:出現的求偶和攻擊行為都只因為性別不同?
    現在,索爾克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發現了兩個性別決定基因影響果蠅行為的分子機制。他們的研究發現,雄性果蠅的求偶和攻擊行為是由兩個不同的基因程序調節的。這兩項研究結果都發表在2020年4月21日的《eLife 》雜誌上,它們證明了性和行為之間的聯繫有多麼的複雜。
  • Nature揭示:孕婦為什麼吃的多?
    接下來,研究人員探討了「crop」擴大的生理調節,發現它取決於性別和生殖狀況:自由進食的交配後雌性果蠅的「crop」始終比自由進食的未交配雌性或交配雄性擴大的更多,而僅在交配後,雌性的PI神經元細胞體中的Ms肽水平較低。此外,與未交配雌性相比,已交配雌性的Ms神經元具有較高的累積鈣水平,且鈣振蕩幅度降低。
  • 科學家實現成年果蠅中運動控制迴路的重建
    科學家實現成年果蠅中運動控制迴路的重建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5 14:58:32 近日,美國哈佛醫學院Wei-Chung Allen Lee及其研究組通過使用自動化透射電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