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的一天,法國數學教師喬治·伊夫拉正在給中學畢業班的學生上課。他對數學入了迷,相信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任何難題,甚至可以把人的情感列成方程式。學生們聽了他的見解後,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零是誰發明的?」「數字是從哪裡來的?」「羅馬人是怎樣計算的?」伊夫拉張口結舌,無言以對,為此他翻遍了百科全書,都一無所得。他決定填補這一空白,辭去了教職,到世界各地去研究人類文明的起源。他到過開羅、巴格達、華盛頓、墨西哥城、北京等城市,參觀當地的博物館,了解各民族的原始狀態。每到一處,他總要到當地圖書館去查找資料,如饑似渴地學習詞源學、考古學、人種學等知識,由於需要了解電子計算機的歷史,他還進修了電子學和機械學。為了籌集旅費,他先後幹過咖啡館侍者、計程車司機、守夜人等工作。經過19年的不懈努力,他終於出版了兩卷本的《世界數學史》,全書厚達兩千餘頁,引用了極為豐富的資料,僅插圖就有106萬餘幅。

伊夫拉認為,在數學發明之前,人類和烏鴉,喜鵲等動物一樣,無法直接感知4以上的數目。所以,5是抽象的開始,是人類特有的一個基本概念。與許多數學家認為的數學方面的理論先於具體的應用相反,我們的祖先是在計算羊群、獵物、戰士、季節等過程中創造了數字。為了超越4這個數字的局限,人運用了恰好具備計數優越性的手指。羅馬數字5的符號V,正是拇指和食指構成的角度。基數10是兩隻手。20是一個基數。法語中的80就是4和20這兩個數字構成的。12這個在實踐中廣泛使用的基數,其來源於人用大拇指去數另處4個手指的指節,每個手指3個指節,正好有12個指節,人們把它用於一年的月份、時間和商業買賣中的「打」。60也是使用廣泛的基數,如每小時的60分,每分的60秒。它是古代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發明的,相繼傳給了巴比倫人,希臘人,阿拉伯人,猶太人,最後傳給了西方人。人的手指在計數之初是非常重要的,許多媽媽在開始教孩子記數時也是從指頭開始的。世紀之初它幾乎可以代替語言,波斯灣的珍珠商在討價還價時都是一言不發,只互相在衣襟下面摸指節論價,我國許多商販也採用此法。隨著計算的複雜化,小石子、貝殼便成了計數的工具,為了不致丟失和遺忘,人們也用刀刻槽來計數。拉丁語中的「計算」一詞,其含義就是「小石子」。零在數字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伊夫拉認為,它是最高的抽象。印第安人發明的零不僅是所有時代的最天才的發明,也是歷史的一個偉大的轉折點,可以說沒有零就沒有現代科學,沒有技術革命,也沒有電子計算機。人類出於同樣的需要,在不同的時間,地域發明了相同意義的數學。美國新墨西哥州西部印第安村落裡的祖尼族人,與羅馬人毫無關係,卻發明了與羅馬人同樣的數字。
在一萬年前,我國古人類就創造出了自己獨特的數字工具,這就是所謂的「結繩記事」。那時候我們的老祖先用繩子打結的方法創造出了中國人的數字。打一個結是1,打兩個結是2,打三個結是3,以此類推,便有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數字。把一和二相併在一起就是十二,把二和一相併就是二十一,如此類推,便不斷地有了諸多的數字。這種工具足以滿足原始人的生活。由於中國人的原始母數是「結繩」,後來便在這一形式下演變出了以珠的形式運算的算盤。自從阿拉伯數字的誕生,數的工具便更簡化更宜於運算。以上所述的所有數字的誕生過程,都不是真正的數的起源。人類發明數字,是人類生活需要數字。數字是人類把握生活的工具。那麼數是什麼,數字又是什麼?數是宇宙演化過程中的層次與秩序的反映,而數字則是人類對數的抽象。數有兩類,一是自然數,即自然中可以見出秩序層次的現象。二是宇宙數,即宇宙中的天體系和天體從始到終的秩序性的過程。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話已道出了數的產生根源,它與宇宙相關,與我們的生活毫無關係。在以前,我對老子的這話難以理解。當我的關於宇宙形成的分離分化學說完全成立之後,關於數是如何產生的問題便迎刃而解。現在我來向你描述宇宙原始數產生的過程。
宇宙是由一個奇點爆炸演化而成,但這個奇點並不是真正的1。因為1是一個具有運動性的獨立世界。
奇點爆炸後,形成了彌,彌是指瀰漫在宇宙空間的原始粒子,也就是在科學界所謂的「上帝粒子」。彌也不是一個具有運動性質的數,但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O的產生。當這個彌散在宇宙中的彌,在引力團縮下開始了自轉,形成了一個獨立的運動體,1便隨之產生。這個1就是我們所謂的「混沌系」。當混沌系通過運動分離出了河母系,2隨之產生。這個2就是我們所謂的「河母系」。當河母系通過運動分離了類河系,3隨之產生。這個3就是我們所謂的「類河系」。當類河系通過運動分離了恆星,4隨之產生。這個4就是我們所謂的「恆星」。當恆星分離出了行星,5隨之產生,這個5就是我們所謂的「行星」。當行星分離出了衛星,6隨之產生,這個6就是我們所謂的「衛星」。7對應於彗星,彗星主要來自於恆星的噴發。當物質從恆星的內部噴發出來,游離於宇宙空間,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了自己的軌跡。8對應於宇宙中的雙子星,兩個天體相互圍繞運行,或對應於雙核星,所謂的雙核星,即一個行星圍繞著兩個恆星運行的現象。9對應於宇宙黑洞。這個黑洞並不僅指恆星黑洞,且是特別指宇宙總系的黑洞,它的發生意味著宇宙的結束。10對應於由黑洞轉變成的宇宙奇點。宇宙到此形成了一個由數組成的宇宙秩序,它反映出了宇宙從無到有的一個發展過程。這便是宇宙數的起源。
1之所以能生出2,是因為它具有無限的包容性,也是因為宇宙的本性所致。構成宇宙的基本屬性是陰陽。宇宙奇點爆炸形成的彌,是一種由輕重不同性質的東西構成。所謂的重性物質因子,就是宇宙的陰性;所謂的輕性物質因子,就是宇宙陽性。正因為宇宙在本質上具有陰陽二性,宇宙才可以有秩有序的層次分明的演化開來,所以我認為1是一個具有陰陽二性的最大獨立數。這個1裡,包含著宇宙中的一切。
2被1產生出來,2就必然具有1的秉賦。也就是說,2同樣具有它母親的那種陰陽二性,所以2在運動分離中,又產生了3,3同樣把這種秉賦遺傳了4,4又遺傳了5,5生出了6,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月亮。到此為止,宇宙形成了一個有6位數字生化的層次秩序。7是彗星的對應,它的出現意味著宇宙的分化得以完滿結束。8、9、10所對應的是宇宙演化中的奇異現象。8 對應於雙子星,雙子星是兩個恆星相互纏繞,9是天體的最終結局,10是黑洞轉化成的奇點,這些都是宇宙中的奇異現象。我稱為奇異數。從1到7我稱其為秩序數。
數的形成過程和形成的環境,也構成了數的性格和象徵。
由於1起源於混沌系,是構成宇宙的總核心,也是為我們宇宙提供物質的總源泉,所以1具有著無限的包容性。也正是這個混沌黑暗無比,人類難以觀測的存在,構成了我們宇宙的最大獨立性和統一性,我稱1為容數;由於2起源於河母系,是對立於混沌系的一類天體,我稱2為對數;由於3起源於類河系,在這一位置,類河系終止了宇宙的隱性演化和大系的演化過程,我稱3為統數;4起源於恆星,由於恆星產生了光,使宇宙因而得以部分顯現,我稱4為顯數;5起源於行星,它由恆星分化而來,處於一個十分幸運的位置,因此,在環境的適應下,它能派生出萬物,我稱5為幸數;6對應於月亮(衛星),雖然它由地球分化,但它卻處以宇宙演化的終端,不再產生天體分化,所以稱6為終數;7對應於彗星,它不具備自轉的形體功能,在引力作用下,遊蕩在太陽系,所以我稱7為息數;8對應於雙子星,是兩個天體相互圍繞的現象,顯得和祥自然,所以我稱8為和數;9對應於黑洞,黑洞產生回歸力,吞噬物質,所以我稱9為歸數;10對應於黑洞轉化下的奇點,這時斥力得以還原,將產生奇點爆炸,我稱10為滿數;0對應於奇點爆炸後的噴彌,彌並不具備實體,所以我稱0為無數。以上我所說的無、容、對、統、顯、幸、終、息、和、歸、滿,是0、1、2、3、4、5、6、7、8、9、10的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