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篇中國人的自然哲學體系,常樸子:數的起源

2020-12-05 涇渭渡翁

1975年的一天,法國數學教師喬治·伊夫拉正在給中學畢業班的學生上課。他對數學入了迷,相信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任何難題,甚至可以把人的情感列成方程式。學生們聽了他的見解後,提出了一連串的問題:「零是誰發明的?」「數字是從哪裡來的?」「羅馬人是怎樣計算的?」伊夫拉張口結舌,無言以對,為此他翻遍了百科全書,都一無所得。他決定填補這一空白,辭去了教職,到世界各地去研究人類文明的起源。他到過開羅、巴格達、華盛頓、墨西哥城、北京等城市,參觀當地的博物館,了解各民族的原始狀態。每到一處,他總要到當地圖書館去查找資料,如饑似渴地學習詞源學、考古學、人種學等知識,由於需要了解電子計算機的歷史,他還進修了電子學和機械學。為了籌集旅費,他先後幹過咖啡館侍者、計程車司機、守夜人等工作。經過19年的不懈努力,他終於出版了兩卷本的《世界數學史》,全書厚達兩千餘頁,引用了極為豐富的資料,僅插圖就有106萬餘幅。

伊夫拉認為,在數學發明之前,人類和烏鴉,喜鵲等動物一樣,無法直接感知4以上的數目。所以,5是抽象的開始,是人類特有的一個基本概念。與許多數學家認為的數學方面的理論先於具體的應用相反,我們的祖先是在計算羊群、獵物、戰士、季節等過程中創造了數字。為了超越4這個數字的局限,人運用了恰好具備計數優越性的手指。羅馬數字5的符號V,正是拇指和食指構成的角度。基數10是兩隻手。20是一個基數。法語中的80就是4和20這兩個數字構成的。12這個在實踐中廣泛使用的基數,其來源於人用大拇指去數另處4個手指的指節,每個手指3個指節,正好有12個指節,人們把它用於一年的月份、時間和商業買賣中的「打」。60也是使用廣泛的基數,如每小時的60分,每分的60秒。它是古代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發明的,相繼傳給了巴比倫人,希臘人,阿拉伯人,猶太人,最後傳給了西方人。人的手指在計數之初是非常重要的,許多媽媽在開始教孩子記數時也是從指頭開始的。世紀之初它幾乎可以代替語言,波斯灣的珍珠商在討價還價時都是一言不發,只互相在衣襟下面摸指節論價,我國許多商販也採用此法。隨著計算的複雜化,小石子、貝殼便成了計數的工具,為了不致丟失和遺忘,人們也用刀刻槽來計數。拉丁語中的「計算」一詞,其含義就是「小石子」。零在數字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伊夫拉認為,它是最高的抽象。印第安人發明的零不僅是所有時代的最天才的發明,也是歷史的一個偉大的轉折點,可以說沒有零就沒有現代科學,沒有技術革命,也沒有電子計算機。人類出於同樣的需要,在不同的時間,地域發明了相同意義的數學。美國新墨西哥州西部印第安村落裡的祖尼族人,與羅馬人毫無關係,卻發明了與羅馬人同樣的數字。

在一萬年前,我國古人類就創造出了自己獨特的數字工具,這就是所謂的「結繩記事」。那時候我們的老祖先用繩子打結的方法創造出了中國人的數字。打一個結是1,打兩個結是2,打三個結是3,以此類推,便有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數字。把一和二相併在一起就是十二,把二和一相併就是二十一,如此類推,便不斷地有了諸多的數字。這種工具足以滿足原始人的生活。由於中國人的原始母數是「結繩」,後來便在這一形式下演變出了以珠的形式運算的算盤。自從阿拉伯數字的誕生,數的工具便更簡化更宜於運算。以上所述的所有數字的誕生過程,都不是真正的數的起源。人類發明數字,是人類生活需要數字。數字是人類把握生活的工具。那麼數是什麼,數字又是什麼?數是宇宙演化過程中的層次與秩序的反映,而數字則是人類對數的抽象。數有兩類,一是自然數,即自然中可以見出秩序層次的現象。二是宇宙數,即宇宙中的天體系和天體從始到終的秩序性的過程。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話已道出了數的產生根源,它與宇宙相關,與我們的生活毫無關係。在以前,我對老子的這話難以理解。當我的關於宇宙形成的分離分化學說完全成立之後,關於數是如何產生的問題便迎刃而解。現在我來向你描述宇宙原始數產生的過程。

宇宙是由一個奇點爆炸演化而成,但這個奇點並不是真正的1。因為1是一個具有運動性的獨立世界。

奇點爆炸後,形成了彌,彌是指瀰漫在宇宙空間的原始粒子,也就是在科學界所謂的「上帝粒子」。彌也不是一個具有運動性質的數,但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O的產生。當這個彌散在宇宙中的彌,在引力團縮下開始了自轉,形成了一個獨立的運動體,1便隨之產生。這個1就是我們所謂的「混沌系」。當混沌系通過運動分離出了河母系,2隨之產生。這個2就是我們所謂的「河母系」。當河母系通過運動分離了類河系,3隨之產生。這個3就是我們所謂的「類河系」。當類河系通過運動分離了恆星,4隨之產生。這個4就是我們所謂的「恆星」。當恆星分離出了行星,5隨之產生,這個5就是我們所謂的「行星」。當行星分離出了衛星,6隨之產生,這個6就是我們所謂的「衛星」。7對應於彗星,彗星主要來自於恆星的噴發。當物質從恆星的內部噴發出來,游離於宇宙空間,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了自己的軌跡。8對應於宇宙中的雙子星,兩個天體相互圍繞運行,或對應於雙核星,所謂的雙核星,即一個行星圍繞著兩個恆星運行的現象。9對應於宇宙黑洞。這個黑洞並不僅指恆星黑洞,且是特別指宇宙總系的黑洞,它的發生意味著宇宙的結束。10對應於由黑洞轉變成的宇宙奇點。宇宙到此形成了一個由數組成的宇宙秩序,它反映出了宇宙從無到有的一個發展過程。這便是宇宙數的起源。

1之所以能生出2,是因為它具有無限的包容性,也是因為宇宙的本性所致。構成宇宙的基本屬性是陰陽。宇宙奇點爆炸形成的彌,是一種由輕重不同性質的東西構成。所謂的重性物質因子,就是宇宙的陰性;所謂的輕性物質因子,就是宇宙陽性。正因為宇宙在本質上具有陰陽二性,宇宙才可以有秩有序的層次分明的演化開來,所以我認為1是一個具有陰陽二性的最大獨立數。這個1裡,包含著宇宙中的一切。

2被1產生出來,2就必然具有1的秉賦。也就是說,2同樣具有它母親的那種陰陽二性,所以2在運動分離中,又產生了3,3同樣把這種秉賦遺傳了4,4又遺傳了5,5生出了6,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月亮。到此為止,宇宙形成了一個有6位數字生化的層次秩序。7是彗星的對應,它的出現意味著宇宙的分化得以完滿結束。8、9、10所對應的是宇宙演化中的奇異現象。8 對應於雙子星,雙子星是兩個恆星相互纏繞,9是天體的最終結局,10是黑洞轉化成的奇點,這些都是宇宙中的奇異現象。我稱為奇異數。從1到7我稱其為秩序數。

數的形成過程和形成的環境,也構成了數的性格和象徵。

由於1起源於混沌系,是構成宇宙的總核心,也是為我們宇宙提供物質的總源泉,所以1具有著無限的包容性。也正是這個混沌黑暗無比,人類難以觀測的存在,構成了我們宇宙的最大獨立性和統一性,我稱1為容數;由於2起源於河母系,是對立於混沌系的一類天體,我稱2為對數;由於3起源於類河系,在這一位置,類河系終止了宇宙的隱性演化和大系的演化過程,我稱3為統數;4起源於恆星,由於恆星產生了光,使宇宙因而得以部分顯現,我稱4為顯數;5起源於行星,它由恆星分化而來,處於一個十分幸運的位置,因此,在環境的適應下,它能派生出萬物,我稱5為幸數;6對應於月亮(衛星),雖然它由地球分化,但它卻處以宇宙演化的終端,不再產生天體分化,所以稱6為終數;7對應於彗星,它不具備自轉的形體功能,在引力作用下,遊蕩在太陽系,所以我稱7為息數;8對應於雙子星,是兩個天體相互圍繞的現象,顯得和祥自然,所以我稱8為和數;9對應於黑洞,黑洞產生回歸力,吞噬物質,所以我稱9為歸數;10對應於黑洞轉化下的奇點,這時斥力得以還原,將產生奇點爆炸,我稱10為滿數;0對應於奇點爆炸後的噴彌,彌並不具備實體,所以我稱0為無數。以上我所說的無、容、對、統、顯、幸、終、息、和、歸、滿,是0、1、2、3、4、5、6、7、8、9、10的數理。

相關焦點

  • 百篇中國人的自然哲學體系,常樸子:欲望的規律
    百篇中國人的自然哲學體系,常樸子:欲望的規律這是我耗費時間和精力最多的一個命題。一般來說,人有三種欲望,即食慾、性慾和成名欲。這種對欲望的分類概括有一定的道理,但並不科學,因為他不能把人的所有欲望概括其中。我們必須對欲望提出更科學的概念。
  • 常樸子:1的定義
    這一切說明,數產生於宇宙的演化,是宇宙自備的一種序列限定。1作為一個最原始的單元,它是一個自然質點,正是這個質點演生出了1之後所有自然數。1雖然最小,不可分解,但它卻有最大的包含。應對於宇宙演生的序列,數的起源應該是正確的。可常樸子卻並不這麼認為。凡事都有二象性。這只是從形式上解答了數的起源,並沒有從本質上解答數的起源。
  • 新寫作大賽參賽作品:常樸子:物質簡史概述
    本文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篇叫做《宇宙的設置與限定》的文章,它的作者是我國著名的自然哲學家常樸子先生。在這篇文章裡,他給我們描繪出了一幅關於宇宙和物質的中國畫,使我們認識到宇宙的完整形式和過程;認識到物質在量子以下的量化形式和非量化形式。
  • 百篇中國人的相對論原理,常樸子:是誰給了宇宙的第一推動力?
    常樸子:是誰給了宇宙的第一推動力?在我們宇宙經過的周圍,由於是星系的引力拽動,宇宙中臨近於星系的單子會形成相互碰撞並結合成場粒子,場粒子有三種,一種是重場,由一個大O單子和三個小O單子構成,形成有四個引力粒子融合下的引力點。
  • 常樸子痴迷三個符號,不為名不為利,原來是因為差異相對論(九)
    常樸子原式藝術實踐國畫篇引力把空間向自身拉縮至力盡,由於空間無斥力勾連,引力放棄,空間返回,就這樣反反覆覆形成了一開一合的運動。大S粒子的結合比是以質量而定,它們的比例為3:1。在原生場粒子以上,常樸子還推導出了4數、8數、16數、32數、64數粒子。
  • 常樸子痴迷三個符號,不為名利,原來是因為差異相對論
    (同上)常樸子原式藝術實踐國畫篇這裡,常樸子又提出了兩個概念「黑體融縮」和「宇宙黑體」。融擴力和融縮力以不同的數含質量固定了物質的中性現狀。天哪,這又是何等的發現,它的普及將震撼人的全部知覺!膨脹性演化常樸子說:「宇宙黑體在融縮的過程中,存在兩種演化形式,一種是膨脹性演化,一種是收縮性演化。
  • 常樸子:物質學/單子中的反物質
    這就是物質成就自身和運動的法則,這也是自然的法則,我把這一法則叫作差異相對性。我們知道,宇宙中存在著四種基本粒子,它們是小O單子、小Y單子,大O單子和大Y單子。小O和小Y單子具有差異相對性,大O和大Y單子具有差異相對性,所以,它們結合出了小S場粒子和大S場粒子。它們的結合都是按照上帝分割的3:1的比例形成的。
  • 常樸子痴迷三個符號,不為名不為利,原來是因為差異相對論(六)
    下面我們分別介紹常樸子提出的這些預言中的粒子。數渡塵常樸子說:「數渡塵是宇宙中最為基本的沫狀物質單元。這種物質有兩種,一種是陰荷,一種是陽荷。兩種性荷由O和Y兩個符號表達。O型具有引力本能,Y型具有斥力本能。
  • 百篇自然哲學體系,常樸子:本質的抽象,真的非同尋常
  • 世界三大哲學體系,你知道幾個?
    目前公認為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分別為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以宗教為基礎,以各自的思想特點為分水嶺,世界上的哲學體系又可分為三大類,都哪三大類呢?一起來看。1,西方哲學以古希臘哲學起源為代表的西方哲學,以自然科學和神學為出發點,重視理性和邏輯,以實驗和科學分析為核心方法。其目的探討了人與自然的關係,最終走向的是一條科學理性之路。
  • 常樸子:原式推導下的粒子世界
    中國人的物質學、規律學、自然哲學體系2017年大年初一。現在,就是現在,我要重寫三十年前我多次寫過,但卻並不滿意的論文了。《原式推導下的粒子世界》是我許多年一直在思考的東西。這篇論文決定著我自我挑戰的勝利,它有可能是我在思想中遷徙的唯一路徑。這是一種由符號作為原式的全新的理論體系,一種開在人性原野上的從未見過的花朵。本文講述的是真理,而不是真實。科學是把看得見的描述出來,哲學是把看不見的推導出來。所以,本文裡的理論在沒有被物理驗證之前它屬於哲學,而不屬於科學。這並不影響我十分自信它就是科學。
  • 「原子論」對馬克思哲學思想起源的影響
    本版特刊發3篇文章,希望能引發讀者的思考與討論。「原子論」是古希臘羅馬時期形成並發展起來的一種哲學形態,也是觀照和理解世界的一種思維方式。作為古希臘哲學第一個成型的理論體系,從醞釀、雛形、質疑、矯正、修補到完善,耗費了當時哲學家(無論是歸屬於這一流派者,還是反對者)絕大部分心力,雖然其中確有樸素性和直觀性,但更重要的是它以一個典型的個案記錄和呈現了人類哲學思維發展的曲折進程和可能達到的高度,並且對後世哲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原子論」對馬克思哲學思想的起源也發揮了不容忽視的作用。
  • 常樸子痴迷三個符號,不為名不為利,原來是因為差異相對論(七)
    常樸子說,其實這些沫沫、泡泡、點點,就是科學家正在尋找的暗物質。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常樸子原式藝術實踐國畫篇哲學家尋找的是成就事物的規律,而科學家尋找的是成就事物的真實。哲學家找到的真理可以預知真實,而科學家找到的真實能證偽辨真。
  • 《德謨克利特自然哲學和伊比鳩魯自然哲學的差別》的讀書筆記1
    序言部分闡明了卡爾馬克思自我意識和神學的觀點,也為其後面討論伊壁鳩魯的自然哲學與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差異奠定了基礎。馬克思的這篇博士論文當初首先是嘗試申請柏林大學的博士學位的,但時任教育大臣的艾希霍恩是一個頑固的基督徒,他不斷地打擊無神論,迫使馬克思將該論文送到了耶拿大學。
  •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希臘自然哲學 宇宙演化的思想
    希臘哲學開始時的自然哲學,除了探討萬物的本源外,主要討論的就是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等問題;而在神話中卻早已在討論這些問題了。不過在神話中,自然界的種種現象如日、月、江、海、雷、電等是作為人格化的神出現的。在宇宙演化方面,它將世界的起源和諸神的降生結合在一起闡述,實際上已經以幻想的神話形式,對宇宙的生成和演化作了素樸的猜測,甚至有了對自然現象總體作某些理性解釋的萌芽。
  • 百篇中國人的相對論原理,常樸子:宇宙的前生後事,您了解嗎?
    所以,我有必要在此記錄這篇報導,並闡明我的觀點,以表示對這個科學團隊的支持。《大爆炸並不是宇宙的真正開始》一項新理論認為,宇宙大爆炸不是宇宙真正的開始,它只是一種階段過渡。在我們的宇宙之前,還有其他宇宙存在過,而在這個宇宙終結之後還會出現一個新的宇宙。有科學家表示,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存在過別的宇宙。此外,在我們這個宇宙最終坍縮之後,另一個宇宙將會出現。
  • 恩格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建構
    綜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歷程,對於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建構,恩格斯從形式及內容兩方面作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他不僅參與批判過去舊的哲學體系的僵化形式,即封閉的邏輯和僵化的系統,使哲學真正轉變為開放的結構和動態的思想;而且通過思想論戰等方式,以關於哲學基本問題的重新理解為起點,將存在論、辯證法和歷史觀內在統一起來,使人們得以較為系統地把握馬克思主義哲學,更好地用於認識和改造世界。
  • 常樸子:我是上帝創造出來的一個故事(二)
    再以後,我發現了單子是由數渡點構成的,數渡點是由數渡泡構成,數渡泡是由數渡塵構成的。以上,就是上帝捏造出來的,並由上帝捏造的我講述的故事。我已完成了上帝的使命。不過,讀者會問,你不是說上帝讓你告訴中國人,什麼是陰陽,可你卻迴避了這個問題。其實,我的故事裡講的一切都是陰陽。
  • 世界主要三大哲學體系
    很多人認為哲學很枯燥、很乏味,其實非也。哲學是一種極度思辨。世界上最著名的人都是頂級哲學家。某雜誌曾邀請諸多當世名人,評選人類最偉大人物,排名前五的是:耶穌、穆罕默德、釋迦牟尼、孔子、老子。你看,這五位都是各個宗教的奠基者,而宗教,其實就是一種哲學。
  • 百篇中國人的相對論,常樸子:黑體,創造了我們的世界,您知道嗎
    就這篇帖文作為引子,我想闡述一下我的黑洞理論。帖文說:「很久很久以前,巨大冰冷的氣體雲飄蕩在空曠的宇宙中,黑暗死寂的氣體雲周圍是更加黑暗的宇宙空間。終於,一束高速的物質流從黑暗中噴湧而出,打破了氣體雲的沉寂。在噴流的衝擊下,氣體雲變得疏密不均勻,從而觸發了恆星的形成。就這樣,一個燦爛的星系從黑暗中誕生了。這是法國科學家根據他們最新的理論描述的星系形成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