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質形式是從宇宙諸多規律那裡抽象而來的,為了使大家對這一形式有充分的認識,我將在此公布這一抽象過程。
一、恆態律抽象
規律理式:恆態律是有限性、無限性、二相形態的多重獨立對立統一的關係。
幾乎每個人都曾思考過宇宙是有限還是無限的問題,也幾乎每個人都無法給出自己滿意的回答。在科學興盛的今天,說宇宙是有限的,人類至今無法探及它的邊沿,說宇宙是無限的,我們卻認識到了一個又一個具體的世界,地球、太陽系、銀河系;原子、電子、質子、夸克無不如此。其實宇宙以它自身的有限性和無限性的矛盾組合告訴我們,宇宙是一個二相性的物質世界,它的有限性是對無限性的證明,它的無限性是對有限性的否定。所以,我們給出了宇宙恆態律是有限性、無限性、二相形態的多重獨立對立統一的關係這樣一種理式。
在宇宙中,存在的物質(物體)形態,無不以圓的結構形成自身的具體性,銀河系如此,太陽系如此,地球亦是如此;原子如此,細胞如此,粒子亦是如此。圓是物質的具體形態。於是我們便從其共性形態上抽象出O這樣一個形式,作為有限性的代體。在恆態律中,它的稱謂是有限性,或者有限性原式。宇宙在空間上和時間上都是無限延伸的,我們無法見出它的具體結構,於是根據空間的形態,我們從中又抽象出了Y這樣的一種形式,作為無限性的代體。在恆態律中,它的稱謂是無限性,亦稱之為無限性原式。基於有限性和無限性的對立統一,我們便從這一形態中抽象出S這樣一種形式,作為宇宙有限和無限的二相形態的代體。它既顯示出了對立性,又見出了統一性。在恆態律中,它被稱作二相形態,也即對立統一。O是獨立性,Y是對立性,S是對立統一性。
二、本性律抽象
規律理式:物質的本性律是能性、動性、繼性的多重獨立對立統一的關係。
宇宙是一個物質的世界。我們已知物質有三大本性,即能性、動性、繼性。所謂的能性,是指物質的具體性和能量性;所謂的動性,是指物質在能量的轉化下形成的運動性和運動量;所謂的繼性,是指物質在能動量相互作用下的運動連續性,以及物質能量守恆的這一原則。所以我們給出了物質的本性規律是能性,動性,繼性的多重獨立對立統一的關係的這一理式。
物質的能量緣於物質的具體性,物質的具體形態是圓形的,所以O依舊是物質能性的抽象代體。物質的動性是質能轉化為動能的結果,這一轉化是放射性和揚棄性的,所以Y依舊是物質動性的抽象代體。物質的繼性是物質在空間的運動形態的反映,同時它又包涵了物質能量守恆這一原理,所以S依舊是物質繼性的抽象代體。在本性律中,O稱作能性,Y稱作動性,S稱作繼性。
三、運動律抽象
規律理式:運動律是向心力,內驅力、運動形態的多重獨立對立統一的關係。
由於物質的具體性是圓形的,它的向心力態也必然保持這個整體形態,所以O便是這一力態的抽象原式;在運動規律中,這一原式我們稱作向心力。由於物質在運動時受於向心力的作用,必然由自身內部向外發放的一種力態,這種力態呈現出由內向外的形態,所以,Y便是這一力態的抽象原式。物質在向心力和內驅力的交輪下,便產生了物質的波相運動形態,所以我們用S抽象於兩種力態在對立統一下的運動形態。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向心力態和內驅力態往往以向前和向後的姿態顯示出來,如人的行走,一腳前,一腳後,一手前,一手後的現象都是兩種力的形態反映。在人的行走中,我們不僅能看到向後的力(向心力),而且還能看到向前的力(內驅力),同時又見出了前後相隨的運動形態,這種形態是波形的,背反二相的,對立統一的,所以S是運動形態的抽象原式。在運動律中,O稱作向心力,Y稱作內驅力,S稱作運動形態。
四、時空律抽象
規律理式:時空律是實間、空間、時間的多重獨立對立統一的關係。
所謂的實間,即物體在空間的具體性。所謂的空間,即物質運動的場所。所謂的時間即物體在空間的運動連續性。
實間是具體的東西,它永遠保持著自身在運動中的自然形態,由於它具體特徵是圓,我們便把從它的形式中抽象出了O型的符號作為原式。空間是一種具有放射性向四面八方無限延伸的現象,由於它的不具體性,我們便從其中抽象出了具有無限特性的Y作為空間的原式。時間的形成是物質在空間運動的結果,它既有具體性(物質)又具有不具體性的空間延伸,即運動物體把自身向前不斷的挪移,使運動呈現出從不間斷的秩序。所以我們說時間是實間和空間的轉化情形。在時間中,物體是波態的,也是粒態,即物體上下交輪的二相形態,所以我們從這一形態中抽象出了S作為時間的原式。在時空律中,O稱作實間,Y稱作空間,S稱作時間。
五、結構律抽象
規律理式:結構律是向心力態、內驅力態、二相形態的多重獨立對立統一的關係。
作為物質或物體,任何一種具體的東西,都存在著它必然的結構形態,即物質或物質自身由外向內的結構力態和物質或物質體由內向外的結構力態。如果物質或物體由內向外的結構力大於由外向內的結構力,物質或物體便會向外崩裂開來;如果物質或物體由外向內的結構力大於由內向外的結構力,物質或物體便向內坍陷。只有兩種力相對平衡的情況下,物質或物體才會把自己飽滿而又牢固的支撐起來,因而我們從物質和物體的結構中抽象出了代表向心力態的O和代表內驅力態的Y,這樣兩種符號作結構力的兩種形態的原式,又由兩種力態的對立統一關係中抽象出了代表兩種力態的二相形態的S作為原式。在結構律中,O稱作向心力態,Y稱作內驅力態,S稱作二相形態。
宇宙中普遍存在著五種力,一是引力,它是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的吸引力;二是電磁力,它的作用形成於原子的結構和光的運動;三是強相互用力,它把原子核內各個粒子緊緊地吸引在一起;四是弱相作用力,它是物體產生某種輻射;五是斥力,它是一物體把另一物體推開的力。以上五種力,無論哪一種,都可以用物質結構律——向心力態、內驅力態、二相形態的OYS給出相應的解釋。拿萬有引力再來說明,物體把引力向外擴展開來是內驅力,引力把物體向自身拉回是向心力。引力同時存在的由內向外,由外向內的兩種力學形態,這便是引力的二相形態。
以上五種力規律的抽象都是OYS,這足以證明OYS作為宇宙本質抽象的普遍性。以下還有人類思維律,人類欲望律,生命進化律,審美律,社會發展律等四十餘種相同原式的抽象,恕不贅述。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的第一部有關OYS抽象理論的書,《存在中的存在》出版之後,有人曾對我說,他要打倒OYS。我當時對他說,如果你要打到OYS,那麼首先你必須打倒你自己;如果你打倒了OYS,那麼你就必然的推翻了宇宙,推翻了人類,因為OYS是大自然的本質,也是人性的本質。
OYS作為大自然的本質抽象,是最具普遍意義的宇宙真理的形式,也是它構成了我們人類的偉大智慧。人類只有依靠它才能打開宇宙和美的密碼,創造出具有永恆價值的偉大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