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在「驅動中國」網上讀了一篇題為《大爆炸並不是宇宙的真正開始,它只是循環宇宙的一個階段過渡》的報導。其內容和我早在1985年提出的《中國宇宙模型》中的觀點相同,認為宇宙有一個前身;我們的宇宙爆炸並非真正的開始,而是由前一個宇宙形成的黑洞奇點爆炸而開始演化成今天這個樣子。顯然,我並不孤單,而且還有人和我同行。這令我十分高興,因為在我孤單了30多年之後,竟然有一個團隊和我並肩作戰了。所以,我有必要在此記錄這篇報導,並闡明我的觀點,以表示對這個科學團隊的支持。
《大爆炸並不是宇宙的真正開始》
一項新理論認為,宇宙大爆炸不是宇宙真正的開始,它只是一種階段過渡。在我們的宇宙之前,還有其他宇宙存在過,而在這個宇宙終結之後還會出現一個新的宇宙。
有科學家表示,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存在過別的宇宙。此外,在我們這個宇宙最終坍縮之後,另一個宇宙將會出現。這個新的宇宙模型給大膨脹之前可能存在過的東西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
根據現有的標準宇宙模型,在大約138億年前,我們的宇宙創生自一場驚天的大爆炸。但是,在大爆炸之前還存在過什麼沒有?有什麼東西留到當前的宇宙中嗎?能在科學層面解決這個問題嗎?
一個科學家團隊提出了一種引人注目的新宇宙學模型,其中解釋我們的宇宙是一種重複宇宙循環的一部分。這些宇宙中的每一個都擁有自己的膨脹階段和收縮階段。科學家利用這個新模型研究了大爆炸之前可能存在的東西,並能創立大爆炸前的宇宙學。
參與該研究的物理學家表示,我們的時空僅僅是一些描述現實的純數學理論的近似,時空的幾何從這個理論中出現。這就像任何固體物質的幾何形狀從原子理論中出現一樣。在原子尺度上討論固體物質的幾何形狀是無意義的。而當固體物質處於將會熔化的能量狀態時,談論其幾何形狀也是無意義的。
同樣的道理,在低於某一長度尺度之下和超過某一能量尺度之外來談論時空的幾何形狀也是沒有意義的。然而,時空的幾何形狀由最小長度和最大能量限制的這個事實可以用於研究宇宙學的量子引力效應,由此科學家就能夠研究大爆炸前的宇宙學。
新的宇宙模型表明,我們宇宙的膨脹將會停止,然後轉入收縮階段。然後又聚集到一個點再次爆炸,出現了循環的宇宙情況。
大爆炸不是宇宙的真正開始,它只是一個階段過渡。在大爆炸之前有一個階段,目前也是一個階段,這個宇宙之後還會有一個階段,然後又將進入第四階段。然後,將發生新的宇宙大爆炸。所以,宇宙存在於四個不同的階段。
中國宇宙模型
我的「中國宇宙模型」是通過原式推導的方法建立起來的,和「大爆炸宇宙模型」有許多相似性。大爆炸宇宙模型起初緣於一種啟發,在想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後來摻入了天文觀測的內容,使之趨於完善。但這種模型卻缺乏宇宙的結構性和層次性。我的宇宙模型不僅闡明了奇點產生的根源,而且還具有多層次的結構性。同時,我的宇宙模型是在OYS三種粒子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更不同的是我的宇宙模型是在五種演化原理下建立的。當然,所有的一切宇宙模型在沒有被科學觀測證實之前,都是預言。我相信,到現在為止,我的宇宙模型是所有宇宙模型中最具有真理性的模型。可以這樣說,如果把數學方程引入到「中國宇宙模型」當中,人類一定能夠用科學的手段描述出真正的宇宙模樣。
宇宙是由一個原始奇點爆炸形成的,這似乎成了東西方的共論,但它是如何形成的,至今沒有統一的認識、我認為宇宙的原始奇點是由前一個宇宙的死亡黑洞形成的。奇點形成之後,原有的物質早已在黑洞中被徹底破壞,噴射到宇宙空間的東西已不是我們現在認識的物質,而是能演化成物質的非物質塵粒。形象而言,它類似於氣態化的混沌物,所以有時候我們把這種東西也叫「混沌」或「混沌因子」。(之所以這麼稱呼是因為實在無法說明原始的基本物質是什麼樣子,所以也就起了一個具有「糊塗」意思的名字。)這混沌有輕混沌和重混沌,大混沌和小混沌,有引力混沌,也有斥力混沌。這是形成運動分離的必然條件。在大爆炸中,混沌因子以光的速度向外彌射到一定程度,便轉化成了靜止態,這是混沌因子的自身引力使其團縮並啟動了自旋機制進行宇宙演化。
在這裡,我有必要描述一下大爆炸後的物質情形。
通過原式推導,我們宇宙中有兩種,即產生引力的O單子和產生斥力的Y單子,O單子佔宇宙總量的75%,Y單子佔宇宙總量的25%。O和Y都有大小不同的兩種,即大O和小O,大Y和小Y。大O帶有3個引力量,小O帶9個引力量;大Y帶1個斥力量,小Y帶3個斥力量。四種粒子按照上帝分割的原理佔宇宙總量的比例是:大O佔18.75%,小O佔56.25%,大Y佔6.25%,小Y佔18.75%。小O單子和小Y單子結合成小S場,大O和大Y結合成大S場,小O和大O結合成宇宙重場。當奇點爆炸之後,兩種不同性質的物質會在演化中結合成為三種場物質,其一是宇宙重場,其二是小S場,其三是大S場。重場是由1個大O和3個小O結合形成的單性引力的粒子,它佔宇宙總量的50%,小S場是由1個小O和1個小Y單子結合而成,它佔宇宙總量的37.5%,大S場是由1個大O和1個大Y單子結合而來,它佔宇宙總量的12.5%。三種場混雜在一起,形成了奇點爆炸後的噴彌物質,即我所謂的具有糊塗意味的「混沌」。隨著宇宙演化,重場構成了核引力,小S場構成了宇宙時空場,大S場演化成星系。
在漫長的自旋運動中,由於向心力和內驅力相互作用,輕混沌物質向外彌散,重混沌物質向內聚集,形成一環一球的狀態,由於球團內部的高壓高溫產生的排氣現象,噴射出的流體裹攜著重物質,把外圍的環帶割裂開來,使之形成新的球團。這種噴發割裂,有時形成一個球團,有時形成兩個或多個球團。這種獨立而出的球團在內驅力和向心力作用下,也以同樣的方法進行分離。形成新的球團。宇宙中的所有天體系和天體都是在運動的規律下以割裂分離的形式形成的。宇宙爆炸後形成的第一個球團,構成了宇宙的點核心,我稱之為混沌總系,由混沌總系分離出的第二級球團,我稱之為河母系,由河母系分離出第三級球團,我稱之為類河系,由類河系分離出來的球團形成恆星,由恆星分離出來的球團形成行星,由行星分離出來的物質形成衛星和環帶物質。
在混沌系、河母系、類河系三個大系中心,都有一個類似於「黑洞」的東西,正是這種混沌無光的東西在製造物質和創生星系。為了和黑洞加以區別,我稱這種東西為黑體。所以,在我們的宇宙中,存在著三個不同等級的黑體,它們是混沌黑體、河母黑體、類河黑體。我們銀河系是一個三級星系,它的中心也存在著一個黑體,我稱之為銀河黑體。黑體包含著巨大的宇宙的最初的基本物質,所以它可以不斷的創生星系和天體。黑體也不斷的創生了小S場,使宇宙處於一種快速的膨脹之中。我稱這種膨脹為小S場膨脹。小S場就是時空中的暗能量,也可以叫作暗能量膨脹。黑體裡的物質就是暗物質。這種暗物質不僅有小O單子和大O單子,而且還有小Y單子和大Y單子,以及由單子合成的小S場和大S場。
宇宙奇點爆炸後形成的那個黑體,構成了我們宇宙的總系繫心,在它的周圍分布著若干千萬個二級核心,所以我稱這個核心為混沌核;作為完整的體系,我稱之為混沌系。混沌系分離出來的二級核心,在它的周圍同樣分布著千千萬個三級球團,我稱之為類河系。我們所處的銀河系就是其中一個三級體系。構成宇宙總系中,包含了三級大系。
在這三種大系中,混沌系和河母系是一種看不見的存在。這種存在就是我前邊說過的黑體。一般來說,我們只能稱它們為非物質或者暗物質。也就是說,這是一個無法用現代科學手段觀測的世界,它幾乎佔據了我們宇宙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在這個世界中所存在的東西不是物質,不具備原子的形式,而是一種能夠合成粒子的單子和由單子組成的小數微粒子。換句話說,這種物質是一種低級簡單的結構形式,都在量子的形式,比量子更小。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心同樣存在著這種混沌的東西,由於它本身不具備物質的形態,也不發光,因而以黑體的形式出現。
以上的文字摘自於《一個人和三個符號》61----63頁,作者常樸子、千秋。行文時略有改動。
黑洞與奇點
萬事萬物,有始有終。這是物質世界的必然性,宇宙也不例外。
在我們銀河系黑體的周圍。經常上演著生生死死的節目,不斷有新星誕生,也不斷有老恆星滅亡。恆星滅亡的形式是一個吞噬物質的黑洞。
再過數十億年,太陽消耗盡了它的所有顯性物質——能量,表面不再有光源產生,就會裸露出它的黑體——一個可怕的黑洞。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暗物質,其粒子結構是一種純引力性質的結構,即由3個小O單子和1個大O單子形成的粒子束。黑洞形成引力坍縮,並加快運轉的速度,於是它便吞噬周圍引力可以捕獲的所有物質。行星。衛星、環帶物質,都是它的食物。當它把所有可以捕獲的物質都吸進了自己的體內,強大的引力把物質分解成了單子,由外向內形成四個單子層,其一是小O單子,其二是大O單子,其三是小Y單子,其四是大Y單子。大Y單子聚於中間。當黑洞坍縮到小O單子坍縮的9倍的時候,大O單子便被壓縮了自身體積的81倍,這時便形成了宇宙奇點,黑洞便爆炸了開來,形成湮滅過後的彌散塵埃。
黑洞的密度是不可能無限大的,物質單子的縮變量是自身的9倍。這是一個限度。當小O粒子在縮小9倍的時候,大Y單子就縮小了81倍。這兩個數字就是奇點形成的原則。
有的科學家認為可以把銀河系壓縮到一個地球大,而且還可以壓縮,這只是一種想像與真實無關。
黑洞吞食物質,黑洞自然就會增加。不達到物質本能限定的奇點,它是不會爆炸的。一旦達到奇點,黑洞便會自行摧毀。所以,黑洞有兩個密度,一個是壓縮性的可變密度,一個是奇點的不可變密度。奇點的密度就是引力和斥力的比例達至9:81的比例。這是宇宙自身給自己設置的死亡陷阱。
決定我們宇宙命運的與恆星無關,即就是千萬個恆星,或者千萬個星系滅亡,也不能左右我們宇宙的命運。決定我們宇宙生死原因在我們宇宙心中——那個我們稱作混沌系的黑體。也就是說,一棵樹上的花謝了,果落了,明年還可以再生出來,可一棵樹的樹根死了,它就再也無法成就那曾美麗的春秋了。當混沌黑體,把所有物質排放到了體外,形成了場物質和星系,所剩餘的黑體只是單一的引力物質,其物質佔宇宙總量的50%以上,仍然保持著強大的引力能。由於黑體內部缺乏斥力的力支撐黑體便會加速自己的運轉速度,這時,黑體便轉化成一個黑洞,開始吞噬外圍的離它近的星系。由於黑洞不斷的吞食物質,也使自己不斷的肥大起來,當黑洞把外圍的所有物質吞食進自己的腹囊,黑洞便進入了度身階段,在高速的運轉下,使自身縮小於自己大小的9倍,這是便形成了奇點並爆炸開來。噴彌在宇宙間的物質,奠定了下一個宇宙演化的開端。
為什麼黑洞會形成奇點而爆炸開來?
奇點是物質在本能上的一種設置,要說明這個問題,首先得從物質固有的本能性說起。
奇點是物質演化的一種必然方式。並不是黑洞能形成奇點,而且粒子同樣可以形成奇點。正反物質相遇而湮滅,都取決於奇點的物質設置。
我在前邊論述過,宇宙有四種單子,它們是小O單子,大O單子;小Y單子,大Y單子。每一個單子都有不同質量的數含。小O單子是一個具有收縮性質的引力粒子,其中有9個引力量和1個引力空間(體積),大O單子也是一個具有收縮性質的引力粒子,其中有3個引力量和3個引力空間(體積);小Y單子是一個具有膨脹性質的斥力粒子,其中有3個斥力量和3個斥力空間(體積),大Y粒子也是一個具有膨脹性質的斥力粒子,其中有1個斥力量和9個斥力空間(體積)。按照上帝分割3:1比例,上述四種粒子可以結合出三種場,小O和大O結合成宇宙重力場,小O和小Y結合成宇宙時空的小S場,大O和大Y結合成宇宙物質的大S場。
當然,上述單子也可以不按照上帝分割比例3:1的形式結合,但其結果就是在結合中被一種神奇的力量阻止,無法形成新的粒子。之所以這樣,是上帝在它們的自身設置了一個奇點,它們一旦結合,就會形成奇點爆炸湮滅。所以,在四種單子中,小O和大Y,大O和小Y是一對反物質粒子。
每一種事物都有相應的限度,超越了限度形式就會結束。作為單子也不例外。
每一個單子都具備自身的本能限度。上帝給了它們質量,也給了質量的局限。所以,每一個單子都有小於自身倍數的縮變量。這種縮變量是它們的全部本能。如果達到了這種本能的極限,粒子就會相互反彈,這就是所謂的奇點爆炸。
小O單子和大Y單子是一對反物質粒子。小O有9個引力量和1個空間,大Y有1個斥力量和9個空間。小O的縮變量是9,大Y的縮變量也是9。二者結合時,小O不僅會把自己縮變9倍,而且也會使大Y粒子縮變9倍,由於其中沒有引力勾連,最終達到二者的本能局限,產生引力和斥力相互反彈,形成奇點爆炸,致使形式解體,復歸於單子的形狀。同樣,大O和小Y結合,也是那樣的下場。大O有3個引力量和3個空間,小Y有3個斥力量和3個空間,二者結合,除去形式力,已無任何多餘,大O單子在把自己縮變3倍的同時,小Y單子也便縮變了3倍。最終達到本能限定的奇點,形成爆炸湮滅。
奇點的比例是9:9和3:3。
這就是奇點產生的原理。
當我們的宇宙黑體,在消耗盡了能量時,便轉換成了一個黑洞,當黑洞吞噬盡了它周圍的所有星系和物質,甚至場粒子也不例外,在高速和高溫的前提下,強大的引力便把物質分解成純粹的單子,黑洞內部便形成了四個層次,從外向內,第一層是小O單子,第二層是大O單子,第三層是小Y單子,第四層是大Y單子。四種單子形成一個外重內輕的結構。這時,如果小O單子在引力坍縮下,使自己的體積小於自身的9倍,內部的大Y單子就會被壓縮81倍,這時就形成了黑洞的奇點。達到這一奇點,黑洞就會爆炸,形成下一屆宇宙演化的星雲。
在無限的宇宙空間中,物質的設置是不相等的,永遠是75%的引力物質和25%的斥力物質。我們的宇宙在演化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地捕獲宇宙中的物質,所以,我們的宇宙比它的前身要大一些,我們宇宙的後世,也應該比現在的宇宙大一些。
在無限的宇宙空間,不僅有循環宇宙,而且還有平行宇宙。
在我將近四十年的對宇宙和物質的思考中,發現宇宙是一個具有智慧的存在,不然它是不會把物質設置的如此奇妙,讓人不可思議。我也在思考宇宙創造我們人類的目的,但至今仍無答案。
不過,我從人的本性上體悟到人類是宇宙的象徵,它在企圖認識自身,也在企圖認識宇宙。
西方人把萬物的存在歸功於上帝,為宇宙臆造了一個神。可他們從來不說,又是誰創造了上帝,上帝的父母又是誰?其實,宇宙就是自己的神,是它創造了自身並創造了萬物。
其實,人就是自己的上帝,是人自身創造了自身並創造了世界。
人類就是宇宙的化身,每一個人都有宇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