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家安德烈·海姆(左圖)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右圖)5日以石墨烯研究獲得201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評審委員會說,之所以授予這兩位俄羅斯裔科學家物理學獎,是為了獎勵他們「研究二維材料石墨烯的開創性實驗」。石墨烯材料被普遍認為會最終替代矽,從而引發電子工業的再次革命。
■新聞人物
安德烈·海姆 曾獲「搞笑諾獎」
海姆1958年出生於俄羅斯索契,1987年獲得博士學位,現任曼徹斯特大學教授。
宣布獲獎者並介紹獲獎成果之後,會議室內大屏幕定格顯現海姆和諾沃肖洛夫的照片。評審委員會現場電話連線海姆,讓他與記者互動。
瑞典電視臺一名記者首先提問,欲知其獲獎感受,海姆答曰「意料之外、震驚」,說他忘了當天是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的日子,而話語間卻難以掩飾喜悅心情。
「我今天打算繼續工作,完成上星期沒有寫完的一篇論文,」他說,「我試著像以前一樣生活,」因為自己不是因為獲獎就會「餘生停止工作的人」。
據BBC報導,安德烈·海姆還曾在十年前獲得過「搞笑諾貝爾物理學獎」,當年他和麥可·貝瑞教授使用磁性克服了重力作用,使一隻青蛙懸浮在半空中。他們推測使用類似的方法可以試著克服一個人的重力作用,讓他在半空中漂浮起來。而這一項「搞笑諾貝爾獎」幾乎和真正的諾貝爾獎一樣出名。
諾沃肖洛夫 1973年來最年輕
諾沃肖洛夫1974年出生於俄羅斯下塔吉爾,2004年獲得荷蘭奈梅亨大學博士學位,現任曼徹斯特大學教授。諾沃肖洛夫是自1973年以來最年輕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獲獎消息發布幾個小時後,諾沃肖洛夫受到一名記者電話「騷擾」,卻不願放下手頭的實驗,於是反問:「如果我現在不停下實驗,是不是以後就不再有機會(接受採訪)?」
海姆現年51歲,諾沃肖洛夫36歲。兩人在荷蘭奈梅亨大學相識,諾沃肖洛夫完成博士學業後追隨海姆到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工作,在實驗室內應用「機械微應力技術」獲得石墨烯,2004年10月發表第一篇論文。
兩人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50萬美元)的諾貝爾獎獎金。
■新聞解讀
石墨烯 可做「太空電梯」纜線
一片碳,看似普通,厚度為單個原子,促使兩位科學家贏得201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這種全新材料名為「石墨烯」。
諾貝爾物理學獎評審委員會在向媒體發布的材料中介紹,石墨烯不僅「最薄、最強」,而且導電性能類似金屬銅,導熱性能超過所有已知材料。
科學家稱,石墨烯不僅是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種,還非常牢固堅硬,甚至比鑽石還要堅硬。因而它將擁有眾多令人神往的發展前景。它不僅可以開發製造出紙片般薄的超輕型飛機材料、可以製造出超堅韌的防彈衣,甚至還為「太空電梯」纜線的製造打開了一扇「阿里巴巴」之門。美國研究人員稱,「太空電梯」的最大障礙之一,就是如何製造出一根從地面連向太空衛星、長達23000英裡並且足夠強韌的纜線,美國科學家證實,地球上強度最高的物質「石墨烯」完全適合用來製造太空電梯纜線。
人類通過「太空電梯」進入太空,所花的成本將比通過火箭升入太空便宜很多。為了激勵科學家發明出製造太空電梯纜線的堅韌材料,美國NASA此前還發出了400萬美元的懸賞。
綜合新華社電
晨報記者 韓娜
(責任編輯:何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