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技術或引發電子工業革命(圖)

2020-12-08 網易新聞
陳國華 材料學博士,他帶領的研究團隊在石墨烯及石墨烯微片的研究成果已由廈門凱納石墨技術有限公司承接,成功進入產業化階段。

  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授予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以表彰他們在石墨烯材料研究方面的革命性成就。石墨烯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材料,可以有什麼用途?昨日,華僑大學教授陳國華為我們作了詳細的講解。

  比鑽石更堅硬

  「石墨烯是一種擁有蜂窩狀六邊形周期結構的單層碳原子層,分為單原子層、少數碳層石墨烯以及石墨烯微片,目前石墨烯堪稱是人類已知的強度最高的物質,強度甚至超過了金剛石。」陳教授稱,它將擁有眾多令人神往的發展前景,不僅可以開發製造出紙片般薄的超輕型飛機材料,還可以製造出超堅韌的防彈衣。

  據悉,石墨烯除了異常牢固外,還具有一系列獨一無二的特性。石墨烯是目前已知導電性能最出色的材料,石墨烯高度穩定,即使被切成1納米寬的元件,導電性也很好,由石墨烯技術製成的超級電容量,充電時間不到一毫秒,這使它在微電子領域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研究人員甚至將石墨烯看作是矽的替代品,能用來生產未來的超級計算機,從而引發電子

工業革命

。另外,其在

太陽能電池

、超級電容器、儲能等新能源領域以及複合材料、傳感器、催化等領域均具有潛在應用。

  下遊產業可應用

  目前,國際上大型電腦公司主要將石墨烯運用於柔性顯示屏、觸控螢幕、處理器晶片、超級電容器。美國石墨烯公司於2008年成立,致力於研究石墨烯超級電容器、太陽能電池以及汽車剎車能的收集。2009年7月,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斥資2200萬美元用於研究用石墨烯製造電腦晶片和電晶體的方法。而在我國,主要研究機構有中科院瀋陽金屬所對鋰離子電池的研究,南開大學對石墨烯合成、改性及應用的研究,清華大學對石墨烯複合材料、修復、傳感器的研究等,而廈門凱昇貿易有限公司目前能夠生產石墨烯微片的產業化生產,年生產能力100萬噸,在國內和國際上都尚屬領先。

  就石墨烯技術如何在我市產業中加以運用,陳教授建議,目前我市產業可將關注點集中於工程塑料的下遊研發方面,利用石墨烯微片的高強度特性,將其運用於汽車、船舶製造當中,也可利用其高導電性研發出容量更高、性能更好的新型能源,塗料當中如果有石墨烯成分,將大大提高其防腐、防滲透性。

  (本報記者 李凱龍)

本文來源: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石墨烯發明者獲物理學獎 可能引發電子工業革命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科學家安德烈·海姆(左圖)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右圖)5日以石墨烯研究獲得201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評審委員會說,之所以授予這兩位俄羅斯裔科學家物理學獎,是為了獎勵他們「研究二維材料石墨烯的開創性實驗」。
  • 科學網—石墨烯即將驅動工業革命
    近日,英國埃克賽特大學的工程師們研發出一種新的生產方法,直接在銅基質上建立完整的設備序列,從而用於石墨烯的商業化生產,在這之後,完整和完全功能化的器件可以被轉移到選擇好的基質上。這將大大促進石墨烯市場的發展,打開石墨烯應用的巨大潛力,石墨烯驅動的工業革命或將成為現實。
  • 宋立祿:石墨烯將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路
    石墨烯實際上是一種碳材料,我們的市場生活與碳是息息相關的,石墨烯是碳分子的不同形式,對於石墨烯的研究,我們國家走在世界的前列,有人問這個材料神奇在什麼地方現在的動力電池最大的問題就是充電時間問題,公交車大概要8-10個小時,而我們應用石墨烯製作的電池用10分鐘就可以充滿,未來這種電池在產業化運用中得到推廣,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根本性的改變。21世紀是碳的時代,石墨硒的推廣將引領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發展。目前,青島賽瑞達電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已經在青島建設創新示範基地,技術創新平臺、產品檢測技術中心,在石墨烯領域為青島搶佔一席之地。
  • 將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
    1946年2月14日,由美國軍方定製的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電子數字積分計算機」(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問世。這也標誌著第三次工業革命開始醞釀。
  • 中科院所向披靡,打破壁壘,掌握引領第4次工業革命的石墨烯
    近年來,5G技術的面世,讓更多的人對晶片的研究方向和深度有了新發展。率先推出5g技術的中國,與此同時中科院所獲得的研究成果也不相上下。在13年,第4次工業革命已經成為時代發展核心主題,而石墨烯是其中的突破口之一。
  • 工業革命為什麼誕生在西方?工業革命的未來將是終結
    過去的工業革命都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主導 歷史上,人類社會經歷了四次工業革命,每一次都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我們看到,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主導推動。
  • 石墨烯上CCTV啦!新聞頻道專題節目《石墨烯到底有多神奇?》(附視頻)
    正是這樣全面的性能,讓石墨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在資本市場上,任何一家和石墨烯有關的上市公司都會引來熱錢的追捧,人們甚至開始預言,石墨烯的出現將帶來一場由材料進步引發的工業革命。 原來《阿凡達》和我們的現實世界還有如此巧妙的連結。先來解釋下石墨烯的超凡性能,大家可以換算一下。
  • 可穿戴福音:三星石墨烯顯示技術獲突破(全文)_液晶顯示器應用技術...
    日前,三星先進技術研究院與韓國成均館大學聯合宣布,它們已經合成一種能在更大尺度內保持導電性的石墨烯晶體。三星表示,這是一種可以用在柔性顯示屏和可穿戴設備上的屏幕顯示技術。(圖:百度百科)    而此次三星宣布其在石墨烯顯示技術上的突破,不僅可以解決很多手機屏幕上的技術難題,同時還可以讓智能穿戴設備的屏幕獲得滿足。
  • 習主席訪英將參觀的石墨烯是什麼東東
    作為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材料將納入「十三五」國家戰略性發展規劃,而石墨烯正是新材料領域的重點發展對象。憑藉著得天獨厚的材料性能,石墨烯一直被科技界寄予厚望,科學家認為石墨烯有望引發新一輪電子工業革命。華為總裁任正非更是直言,「這個時代將來最大的顛覆,是石墨烯時代顛覆矽時代。」
  • 石墨烯+聚合物 電子遷移率更高
    石墨烯(graphene)被很多人認為是矽材料的後繼者,因為其電子遷移率可達到矽的十倍以上,並解決了矽材料在製程微縮方面的許多問題;不過石墨烯缺乏製作電晶體所需的能隙
  • 蒸汽機引發工業革命 "無論怎樣誇也不為過"(圖)
    蒸汽機引發工業革命 "無論怎樣誇也不為過"(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9日 23:35 來源: 來源:國際在線  第一次工業革命始於18世紀的英國,「珍妮紡紗機」、「騾機」的出現,提高了紡織品的產量和質量,為英國全球貿易和擴張提供了一次加速,這也使英國與其他強國之間的經濟實力差距拉大。蒸汽機出現後,英國已經把其他國家遠遠地甩在後面。  1712年,蘇格蘭鐵匠紐克曼發明了空氣蒸汽機。
  • 手機瞬間充滿電 石墨烯電池技術前景大好
    能夠實現5秒鐘使手機「滿血復活」的也僅僅只有石墨烯電池了,在去年用電領域中,有很多廠商宣稱將使用該技術配備到新2018年的新機型中,其中不乏三星、華為這些行業巨頭。它是目前人們發現最輕薄、強度最大且導電性最強的新型納米材料,並且有著不錯的導熱能力使其更利於散熱,石墨烯也被很多科學家冠以「黑金」的美譽,如果這一技術逐漸成熟並且不斷普及,那麼能夠將手機、汽車等眾多領域帶入一個新的時代。
  • 新型二維納米材料可能帶來電子工業革命
    澳大利亞科學家研製出一種由氧化鉬晶體製成的新型二維納米材料,有可能給電子工業帶來革命,使「納米」一詞不再停留於營銷概念而成為現實。 在材料學中,厚度為納米量級的晶體薄膜通常被視作二維的,即只有長寬,厚度可忽略不計,稱為二維納米材料。
  •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給人類帶來什麼?
    (白色為未被大英帝國侵略的國家)二,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讓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萊特兄弟發明了飛機,從此人類開始翱翔於天空)三,第三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是科技領域的又一次重大飛躍;標誌性事件是原子能和網際網路及阿波羅登月。
  • 高端智能紡織用上「中國智造」石墨烯技術
    原標題:高端智能紡織用上「中國智造」石墨烯技術圖說:當紅的石墨烯技術與高端紡織相結合。網絡 圖  2017中國國際紡織紗線(春夏)展覽會昨天(3月17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落幕。期間,「中國智造」的石墨烯纖維引發關注。將「材料之王」石墨烯與纖纖紡線相結合,織出來的「布」有何特別?  石墨烯是當前當紅的新材料之一,正在新能源、電子、新材料等方面取得初步應用。石墨烯複合纖維的產業化,在我國剛剛起步。
  • 信息技術盯上石墨烯
    高鴻鈞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近年來,我國石墨烯研究取得了諸多成果,繼續大力推進有望讓基於石墨烯材料的新一代電子技術根植於中國。」 應用前景有亮點 石墨烯是由單層碳原子相互連接構成的一種六方點陣蜂巢狀二維單層晶體結構,是世界上最薄的分子材料。
  • 世界科學、技術、工業革命趨勢分析
    前半段是主導技術群和新興產業爆發、成長階段,後半段是成熟、擴散階段。表現在經濟發展上,前半段是信用擴張,新興產業快速成長和已有產業的規模擴張;後半段是信用緊縮,新興產業日趨成熟和新技術對已有產業的滲透改造(圖1)。圖1 工業革命以來連續的五次技術革命波資料來源:參考弗裡曼,佩雷絲,Johan Scho製作。
  • 石墨烯——為人工智慧助力
    第三次工業革命過去,計算機,航空航天等成為重要的技術革命,目前計算機中最重要的要屬集電晶體大成的晶片了,我們現在越來越依賴的這些電子產品,由電晶體組成的半導體元件就是這些電子產品的操作核心。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科學家和工程師都在研究縮小平均電晶體尺寸並大幅降低生產成本。
  • 噴墨列印石墨烯實現太陽能可穿戴電子設備
    單層石墨烯(single-layer graphene, SLG)的發現和分離開闢了基礎科學的新體系,並實現了電子設備的體系結構和性能的變革。升級器件處理能力以及將大面積石墨烯與其他材料共沉積仍然是關鍵挑戰。
  • 「石墨烯 傳感」防水石墨烯電子電路
    為實現這一點,石墨烯在與傳統電子電路集成時需要進行有效的電接觸但是出現了一個問題:石墨烯對溼度敏感,對周圍空氣中吸附在其表面上的水分子敏感。水分子改變了這種碳材料的電阻,這會在傳感器中引入錯誤信號。然而,瑞典科學家發現,當石墨烯與電子電路的金屬結合時,接觸電阻(由於界面處的不完全接觸導致的材料總電阻的一部分)不受溼氣的影響。KTH皇家理工學院(瑞典)的博的研究人員介紹說:「這將使傳感器設計人員的工作變得更輕鬆,因為他們不必擔心溼度會影響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