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聚合物 電子遷移率更高

2020-12-04 電子產品世界

  石墨烯(graphene)被很多人認為是矽材料的後繼者,因為其電子遷移率可達到矽的十倍以上,並解決了矽材料在製程微縮方面的許多問題;不過石墨烯缺乏製作電晶體所需的能隙(bandgap),也延遲了相關技術的發展。現在有研究人員提出以導電聚合物塗布石墨烯的方式,號稱能製造出價格比採用矽材料廉價許多的有機電子元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70393.htm

  瑞典于默奧大學(Umea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正與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以及後者旗下的同步雷射光源實驗室(SSRL,原名為SLAC-史丹佛線性加速中心)合作,以新開發的石墨烯/聚合物混合材料打造原型,並有了顯著成果;研究人員不但大幅加速聚合物使之成為高遷移率半導體,該混合材料具備的高彈性,似乎能同時應用在平面電子元件以及垂直導向的LED與太陽能電池等元件。

  上述跨國研究團隊主持人、于默奧大學教授David Barbero表示,他們所開發的聚合物薄膜本身是軟性的,石墨烯層也是軟性的,而實驗所採用的玻璃與矽基板則是堅硬的,因此整體堆疊也是堅硬的;但是該石墨烯/聚合物薄膜也能應用在軟性基板上,讓整體堆疊也成為軟性,支援各種可撓性的應用。目前他的團隊正在史丹佛的SSRL進行實驗。

  要在整個晶圓片上沉積石墨烯並不容易,Barbero的團隊發現了一種方法,能輕易地在金屬上生長石墨烯層,然後將之轉移到幾乎任何一種基板上,包括實驗所採用的矽與玻璃,以及其他軟性聚合物基板。

  

 

  在石墨烯層上添加半導體聚合物能大幅提升電子遷移率

  (來源:Umea University)

  Barbero表示,研究團隊利用化學氣相沉積(CVD)技術與垂直石英管,將大面積的單層石墨烯與銅箔合成;接著以旋轉塗布方式在該石墨烯層上添加聚合物層(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簡稱PMMA),而銅箔部分則以過硫酸銨(ammonium persulfate)蝕刻、並以溼式清洗去除殘留。

  最後該石墨烯層漂浮在去離子水上,並轉移到矽或玻璃基板進行乾燥,將PMMA分解之後就會剩餘純淨的石墨烯層;Barbero指出:「下一步是在石墨烯上沉積半導體聚合物,這是利用稀釋過的溶液進行旋轉塗布直到乾燥,然後就會產生厚度適中且均勻的薄膜。」

  在描繪新材料特性時,研究人員的大發現是該混合材料的電子遷移率反而會因為沉積厚度稍微較高的半導體聚合物而提升,這與其他薄膜可產生的作用正好相反;也就是說,若聚合物半導體的沉積厚度達到約50奈米,其電子遷移率的提升倍數會比沉積厚度僅10奈米的相同聚合物高出五十倍。研究人員推測,這是因為厚度較高的薄膜比較厚度低的薄膜,能提供隨機定向晶體之間更多的路徑(不同於單晶薄膜的晶體是並排的)。

  

 

  圖中顯示為何厚度較高的薄膜能具備更高的電子遷移率

  (來源:Umea University)

  除了長出性能更佳的石墨烯,研究人員另一個發現是,該材料與表面垂直的軸心之傳導性也同樣好,使得該透明材料能成為例如廉價太陽能電池與LED等光電元件的優良候選材料。Barbero表示:「實驗結果顯示該種材料有潛力做為光電應用,而且利用石墨烯層確實很有機會打造出效率更高,且重量更輕、超薄、軟性的太陽能電池。」

  有了初步的發現,研究人員正著手進行在石墨烯層上添加不同半導體聚合物的實驗,目標是讓新材料的性能超越標準矽晶片,並讓所有種類的塑膠光電元件性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離子色譜儀相關文章:離子色譜儀原理

相關焦點

  • 噴墨列印石墨烯實現太陽能可穿戴電子設備
    石墨烯通常被稱為「超級材料」,它最早誕生於2004年。石墨烯具有許多獨特的性能,包括比鋼更堅固、具有更高的柔韌性以及有史以來最好的電導體。像石墨烯這樣的二維材料通常是通過依次剝落單層碳原子(排列在平板中)製成的,然後將其用於定製結構。
  • 化學所高遷移率雙極性聚合物場效應電晶體研究取得進展
    在此基礎上,課題組製備了該聚合物的柔性、雙極性倒向器。基於該單一聚合物活性層構造的雙極性倒向器在空氣中表現出優越的導向功能,獲得了達148的高增益值。上述載流子遷移率和增益值皆為目前所報導的柔性雙極性聚合物場效應電晶體器件和雙極性倒向器的最高值之一。
  • 用橡皮泥「玩」出超靈敏石墨烯傳感器
    都柏林大學聖三一學院教授Jonathan Coleman說:「這個想法來自於在實驗室中隨意地動手玩創意,我的學生Conor Boland認為如果將石墨烯混合製造兒童玩具黏土(Silly Putty,類似我們的橡皮泥,但是更高級)的網狀結構(x-linked)聚合物應該會很有趣。結果確實如此!它形成了一種非常柔軟的矩陣,而且具有相當有趣的特性。
  • 廣東中行電子渠道金融交易遷移率近70%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近日中國銀行廣東省分行宣布,該行電子銀行建設取得豐富成效,目前該行電子渠道金融交易遷移率近70%,網上銀行金融交易遷移率11.46%,大大提高了服務效率。同時,該行狠抓電子銀行產品建設與推廣,積極開拓電子銀行的發展。截止目前,該行電子渠道金融交易遷移率近70%,網上銀行金融交易遷移率11.46%,該行個人網上銀行客戶數已經突破1000萬戶,是中行系統內首家個人網上銀行客戶規模突破千萬戶的一級分行。
  • 化學所高遷移率雙極性聚合物場效應電晶體研究獲進展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有機固體院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於貴課題組對新型聚合物半導體材料的設計、合成及其場效應器件構築開展了系統研究工作,通過在聚合物主鏈上引入氫鍵或其它非共價鍵弱相互作用力促進共軛骨架平面性和剛性以及能級調控等分子設計策略,發展了一系列
  • 石墨烯電池發明人是誰_石墨烯電池製作方法
    改進的放電速率意味著石墨烯電池具有更高的最大輸出功率。   石墨烯電池是一項新技術,仍在研究中。最佳的製造工藝還有待發現。在這一領域缺乏知識,同行評議的科學材料仍然稀缺。我們將試著用一個可以在科學文獻中找到的例子來解釋這個工作原理。   石墨烯電池是如何製造的?
  • 一篇《AM》講明白:石墨烯在聚合物中分散和團聚
    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GO)結構的控制與其在聚合物中的分散穩定性息息相關,對其研究與應用都至關重要。然而,由於當前GO的製備方法不盡相同,其氧化程度與微觀結構可能有很大的差異,例如尺寸、官能團組成和分布等等。這也帶來了在多數研究中的GO表徵結果如此不確定的問題,導致GO在複合材料中的團聚現象一直難以科學地解決。
  • 一篇《AM》講明白:石墨烯在聚合物中分散和團聚!
    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GO)結構的控制與其在聚合物中的分散穩定性息息相關,對其研究與應用都至關重要。然而,由於當前GO的製備方法不盡相同,其氧化程度與微觀結構可能有很大的差異,例如尺寸、官能團組成和分布等等。
  • 二維Bi2O2Se納米片中遷移率漲落調控的線性正磁阻
    過去的幾十年中,在包括零帶隙半導體在內的一些系統中觀察到了線性磁阻(LMR)現象,即阻值隨磁場的增加而線性增加的情況,例如Ag2±δSe,Ag2±δTe,InSb,多層石墨烯,拓撲絕緣體和Dirac材料Cd3As2。基於此,研究者們提出了Parish-Littlewood模型(PL模型或經典模型)和量子磁阻模型。
  • 石墨烯增強導電聚合物水凝膠,製成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石墨烯增強導電聚合物水凝膠,製成可拉伸超級電容器 發表時間:2018/4/10
  • 石墨烯是什麼用途_石墨烯十大用途介紹
    較大的費米速度和低接觸電阻則有助於進一步減小器件開關時間,超高頻率的操作響應特性是石墨烯基電子器件的另一顯著優勢。此外,石墨烯減小到納米尺度甚至單個苯環同樣保持很好的穩定性和電學性能,使探索單電子器件成為可能。   代替矽生產超級計算機   科學家發現,石墨烯還是目前已知導電性能最出色的材料。石墨烯的這種特性尤其適合於高頻電路。
  • 國科大張鳳嬌/UIUC刁瑩《AM》:共軛聚合物堆積取向調控的主體-摻雜...
    通過施加外電場或化學摻雜可以很大程度上調控其電學性質,促使該類材料在有機電子學中的應用探索取得了蓬勃發展。隨著理論研究的深入、新材料和器件結構的不斷湧現以及溶液加工技術的不斷進步,有機聚合物薄膜器件的研究方興未艾,深入探究共軛聚合物骨架堆積結構與載流子傳輸性能的關係吸引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石墨烯電池的研究成果
    石墨烯電池是通過增強現有鋰離子電池來製造的。這是通過用石墨烯豐富電極來實現的,石墨烯改變了它們的化學和物理性質。結果提高了充電/放電速率特性,提高了容量。提高放電率意味著石墨烯電池的最大輸出功率更高。石墨烯電池是一種新技術,到2013年,它們剛剛投入批量生產。這意味著他們仍在研究中。最優的製造工藝還有待發現。
  • 太陽能聚合物電池的原理及發展前景
    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基本原理  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入射到半導體的異質結或金屬半導體界面附近產生的光生伏打效應(Photovoltaic)。光生伏打效應是光激發產生的電子空穴對一激子被各種因素引起的靜電勢能分離產生電動勢的現象。當光子入射到光敏材料時,光敏材料被激發產生電子和空穴對,在太陽能電池內建電場的作用下分離和傳輸,然後被各自的電極收集。
  • 關於石墨烯電子的十件事
    關於石墨烯電子的十件事Paragraf的執行長Simon Thomas概述了石墨烯的十個事實,石墨烯在電子行業中的作用以及每個人都應該意識到的潛在未來應用。這些特徵意味著石墨烯可以幫助增強電子領域以及其他行業中的許多現有技術,並幫助克服阻礙新技術發展的挑戰。3.石墨烯可能是電子行業正在等待的革命石墨烯具有極高的導熱和導電性能,而且重量輕,僅一個原子厚,因此非常適合電子應用。與廣泛用於電子設備中的半導體(例如矽)相比,石墨烯中的電子具有更高的遷移率,因此在外加電場下具有更高的速度。
  • 研究團隊發現:「截然不同」的物理學,可促成新電子器件的開發
    研究人員在已經與氮化硼對齊的石墨烯層中,電子也開始彎曲,但如果你將磁場設定在特定的數值,電子又會以直線軌跡移動,就好像沒有磁場了一樣,這種行為違背了教科書上物理學。研究人員將這種奇特的行為歸功於高磁場下新型準粒子的形成。這些準粒子有自己獨特的特性,儘管磁場極高,但卻有特別高的遷移率。
  • 國科大張鳳嬌/UIUC刁瑩《AM》:共軛聚合物堆積取向調控的主體-摻雜劑相互作用對電荷傳輸的影響研究
    通過施加外電場或化學摻雜可以很大程度上調控其電學性質,促使該類材料在有機電子學中的應用探索取得了蓬勃發展。隨著理論研究的深入、新材料和器件結構的不斷湧現以及溶液加工技術的不斷進步,有機聚合物薄膜器件的研究方興未艾,深入探究共軛聚合物骨架堆積結構與載流子傳輸性能的關係吸引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手性可控石墨烯納米帶製備成功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王浩敏團隊關於六角氮化硼(h-BN)的研究取得新進展,首次在其表面成功製備出手性可控的石墨烯納米帶(GNR),並進行了輸運性質研究。相關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於《自然—材料》。
  • 基於石墨烯的多感官電子皮膚傳感器在惡劣環境中感知世界
    溫度在所有生命學科中都起著重要作用的基本參數之一是溫度,因此是健康監測設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環境監測,人造電子皮膚(電子皮膚),通常,傳感器依賴於活性材料的特定物理,機械或化學性質的變化來檢測變化,該變化也決定了傳感器的應用。柔性和可拉伸電子設備最近帶來了無數機會和新興應用。金屬,金屬氧化物和陶瓷是傳感器的核心。但是,它們在新興應用中由於其龐大,不靈活和易碎而自然受到限制。
  • 新型低成本光源--氮化物LED泵浦聚合物雷射器
    英國St Andrews大學研究人員稱,他們使用LED泵浦聚合物雷射器這種廉價的簡單光源,發射出可調可見光。這種新型泵浦結構使得聚合物雷射器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諸如光譜學、化學傳感和臨床醫學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