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性變化的規律是普通心理學的知識點,這部分內容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主要是以單選題為主,多選題和判斷題為輔的形式進行考查,所以接下來對這一部分知識進行整理歸納並且配以習題加以鞏固。
一、感覺適應
感覺適應是指刺激物持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例如:我們遊泳的時候,剛下水會覺得水裡特別的涼,但是遊一會,便覺得水溫不那麼涼了,這就是感覺適應的現象。
感覺適應中經常考查的是視覺適應,視覺適應分為暗適應和明適應。
暗適應指的是從亮的環境到暗的環境逐漸適應的過程。例如:我們從外面進入電影院,剛進入電影院的時候比較暗,什麼都看不見,但是在電影院坐一會,慢慢的便能看清周圍坐的都是誰、影院的安全出口在哪等,從外面進入電影院就是從亮到暗的過程,我們稱之為暗適應。暗適應是感受性提高的過程。
明適應指的是從暗的環境到亮的環境逐漸適應的過程。例如:看完電影後,從電影院出來,剛出來的時候覺得有點刺眼,但是很快就適應了,從電影院裡走到影院外就是從暗到亮的過程,我們稱之為明適應。明適應是感受性降低的過程。
二、感覺對比
感覺對比指的是不同刺激作用同一感覺器官,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叫做感覺對比。這裡產生的兩種感覺,需要是同一類的。例如:視覺對比中,紅和綠可進行對比,味覺對比中甜和酸可進行對比,但是不能將紅和甜進行對比。
感覺對比分為兩種:同時對比和繼時對比。同時對比強調幾個刺激物同時作用同一感受器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例如:月明星稀,月亮和星星同時可以看見,進行一個對比。繼時對比強調幾個刺激物先後作用同一感受器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例如:吃完藥再吃糖,覺得糖更甜,吃藥和吃糖不是同時進行的而是有先後時間,這便是繼時對比。
三、感覺後效
感覺後效指的是刺激雖然停止了,但是感覺並沒有停止的現象,也可以叫感覺後像。在感覺後效中比較顯著的是視覺後效,例如:在教室裡抬頭看管燈,看的時間長了,把自己的眼睛移到白牆上,會覺得牆上有黑影。
四、感覺的補償作用
感覺的補償作用指的是當個體某些感覺失去以後,可以用其他感覺來彌補。例如:盲人雖然失去了視覺,什麼都看不見了,但是他們的聽覺更發達,用聽覺彌補了視覺。
五、感覺的相互作用
感覺的相互作用又叫做聯覺,指的是一個刺激至少引起兩種感覺的現象。例如:甜甜的話語中「甜甜」是味覺,「話語」是聽覺,這是一個刺激引起了兩種感覺。溫暖的顏色中「溫暖」是皮膚覺,「顏色」是視覺,這也是一個刺激引起了兩種感覺。這些都是聯覺的現象。
以上是感受性變化的規律知識點的介紹,接下來做幾個練習題。
【練習題】
1.通常情況下,人們進入牆體為紅、橙、黃等顏色的房間會感覺溫暖,而進入牆體為藍、青、紫等顏色的房間則會感覺涼爽。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稱之為( )
A.感覺適應 B.聯覺 C.感覺對比 D.感覺補償
1.【答案】B。解析:一個刺激能夠引起不同感覺通道的感受稱之為聯覺。看見紅橙黃、藍青紫色是視覺,感覺溫暖和涼爽是皮膚覺,這是一個刺激引起的不同感覺,是聯覺的現象,故本題答案為B。
2.下列選項中,屬於感覺適應現象的有( )
A.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B.萬綠叢中一點紅
C.盯著太陽一直看之後,再看黑紙,會看到紙上有太陽的形狀
D.鶴立雞群
2.【答案】A。解析: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指的是剛進入花園,你會聞到一股花香味,但過了一會,就聞不到了。這種現象就是感覺適應,故本題答案為A。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視頻示範」查看各學科視頻示範!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