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性變化的規律(感覺現象)

2020-12-06 中公教師網

在感受性變化的規律這部分知識,一般都是以選擇題的形式來出現。雖然作為客觀題來出現,但是很多同學容易出現知識點的混淆,下面結合概念及具體例子和做題技巧幫助大家予以區分。

一、感覺適應

由於刺激物持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從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叫感覺適應。感覺適應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一般情況下,持續作用的強刺激使感受性降低;持續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

★視覺的適應:分為暗適應和明適應

1、暗適應:從亮的環境到暗的環境,開始看不到東西,後來逐漸看到了東西,這叫暗適應。暗適應是在光刺激由強變弱的情況下發生的感受性提高的過程(暗適應時間更長,我們一般做題的時候注意落腳點是最終到了暗的環境,叫做暗適應);

2、從暗的環境到亮的環境,開始覺得光線刺得眼睛睜不開,很快就習慣了,叫明適應。明適應是在光刺激由弱變強的情況下發生的感受性降低的過程。(明適應一般比較迅速比如像我們的車輛駛出隧道就是典型的明適應,我們一般做題的時候注意落腳點是最終到了亮的環境,叫做明適應)。

★嗅覺適應:「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問其臭」是嗅覺的適應,還有我們經常提到的女士噴香水味濃而不自知,其實也是一種嗅覺的適應。

★皮膚覺的適應:遊泳時,剛剛跳進水中會覺得水很冷,不久這種感覺就消失了,這是皮膚覺的適應。手放在溫水裡,開始覺得熱,慢慢就不覺得熱了,這是溫度覺的適應。

此外,還有聽覺的適應,味覺的適應等。各種感覺都能發生適應的現象,適應現象表現在所有的感覺中,其中痛覺是最難適應的,因為痛覺具有保護作用。

二、感覺對比

感覺對比:不同刺激作用於同一感覺器官,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叫感覺對比。感覺對比分為兩種:同時對比和繼時對比。

1、同時對比:指幾個刺激物同時作用於同一感受器而產生的對某種刺激物的感受性變化。 月明星稀、鶴立雞群、用紅筆劃重點、萬綠叢中一點紅等,都體現了同時對比。

2、繼時對比:指幾個刺激物先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而產生的對某種刺激物的感受性變化。例如我們先吃了藥,趕緊吃一顆糖,就會覺得糖格外的甜。這樣的繼時對比主要體現的就是先後的順序,大家做題注意抓關鍵詞。

三、感覺後效 (除了視覺後像,還有其它後像)

在刺激作用停止後暫時保留的感覺現象稱之為感覺後效,也叫感覺後像。在各種感覺中,視覺的後效最顯著,又稱視覺後像。

比如我們盯著太陽看幾秒,會有黑色的小點點。或者盯著很耀眼的白熾燈,投影儀的燈一小會兒,即使我們轉移了視線,眼前仍然會有感覺後效。

四、感覺的補償[也叫做「代償」]作用和相互作用

1、感覺的補償作用:當某些感覺失卻以後,可以由其他感覺來彌補。例如一些盲人的聽覺會非常的敏銳,這就是兩種感覺之間的互相彌補。

2、感覺的相互作用——聯覺:一個刺激不僅引起一種感覺,同時還引起另一種感覺的現象就叫聯覺。例如: 一副流動的瀑布圖片,讓人聽到瀑布流動的聲音;看到紅色會讓人感覺到溫暖,而看到藍色讓人感到寒冷;我們說某個女孩聲音真是甜,就是一種聽覺引起的味覺,都屬於聯覺。

以上是我們對於感受性變化規律的區分,大家注意做題的技巧,其實並不是很難區分,希望大家能做好區分。

更多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考點,可查看中公教師網-教育心理學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感受性變化的規律之感覺適應
    關於感受性變化的規律,在四川歷年的考情中以單選題型居多,且主要是考查對於各種感受性變化的理解,需要大家理解記憶。一、含義由於刺激物持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從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叫感覺適應。感覺適應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一般情況下,持續作用的強刺激使感受性降低;持續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
  • 談一談感受性變化的規律
    「感受性變化的規律」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屬於,經常以單選題,多選題等客觀題的方式出題,很多同學會對這幾個概念進行混淆,大家在備考的過程中需要加以注意及理解,今天我會帶著大家一起來學習這一考點。我們的感受性變化規律一共有四個,分別是:1.感覺適應:由於刺激物持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從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叫感覺適應。
  • 感受性變化的一般規律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感覺,學習感覺的一般規律,揭開感覺的神秘面紗把!感受性變化的一般規律主要包括四個:感覺適應、感覺對比、感覺後像、感覺的補償作用和聯覺。(一)感覺適應感覺適應:由於刺激物持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從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叫感覺適應。根據感覺器官的不同,我們把感覺適應分為視覺適應、聽覺適應、味覺適應、溫度覺適應、痛覺適應。
  • 日常生活看感受性變化的規律
    日常生活看感受性變化的規律在學習心理學的時候,我們有些同學總是弄不懂感受性變化的規律到底是怎麼回事,在考試中總是會搞錯,在考試中對於這個知識點主要考材料性的單選題,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應該怎樣理解,怎樣做題,在生活中都有哪些現象?
  • 如何區分四大感受性變化規律
    感受性的變化規律是教師招聘考試中較難理解的一個知識點,它在考試中多以單選題的形式出現,主要考察方式是通過一段語言描述讓考生選擇屬於哪一規律。下面就為大家講解一下這部分的知識。感受性變化規律主要包括:感覺適應、感覺對比、感覺後效、感覺的補償和相互作用,我們分別來講解一下。
  • 感受性變化規律
    1、感覺適應由於刺激物持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從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叫感覺適應。感覺適應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一般情況下,持續作用的強刺激使感受性降低;持續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
  • 感受性變化的規律
    (1)感覺適應由於刺激物持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從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叫感覺適應。感覺適應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視覺的適應:分為暗適應和明適應暗適應:從亮的環境到暗的環境,開始看不到東西,後來逐漸看到了東西,這叫暗適應。
  • 教師招聘考試—感受性變化的規律
    感受性變化的規律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是一個比較常考的知識點,事例也通常是跟生活實際相聯繫的,所以在學習中需要結合生活事例進行理解。(1)感覺適應由於刺激物持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從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叫感覺適應。感覺適應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 感受性及其變化規律
    (一)感受性和感覺閾限感覺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覺能力叫感受性。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覺閾限。感受性是用感覺閾限的大小來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關係。(二)絕對感受性和絕對感覺閾限凡是達不到最小刺激量的刺激物,其刺激強度都在閥限以下,不能引起感覺,隨著刺激強度的增加,人們就會產生感覺。這種剛剛能夠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量叫做絕對感覺閾限,對這種最小刺激量的感覺能力,稱為絕對感受性。絕對感受性以絕對感覺閾限來衡量,絕對感覺閾限越大,即能夠引起感覺所需要的刺激量越大,感受性就越小。
  • 教師招聘考試之感受性變化的規律
    感受性變化的規律是普通心理學的知識點,這部分內容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主要是以單選題為主,多選題和判斷題為輔的形式進行考查,所以接下來對這一部分知識進行整理歸納並且配以習題加以鞏固。一、感覺適應感覺適應是指刺激物持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
  • 2019福建教師招聘備考:談一談感受性變化的規律
    談一談感受性變化的規律「感受性變化的規律」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屬於考點,經常以單選題,多選題等客觀題的方式出題,很多同學會對這幾個概念進行混淆,大家在備考的過程中需要加以注意及理解,今天我會帶著大家一起來學習這一考點。
  • 招教考試心理學重難點-感受性變化的一般規律
    中公講師為大家講解招教考試心理學重難點之感受性變化的一般規律,希望能對考生有所幫助!(1)感覺適應由於刺激物持續作用於同一感受器,從而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叫感覺適應。感覺適應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一般情況下,持續作用的強刺激使感受性降低;持續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高。
  • 2018甘肅教師招聘公共基礎知識:感受性變化的規律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感受性變化的規律幾乎已經變成了點。這部分的知識點,多數都是以單選、多選和判斷題的形式出現,以客觀題居多。在考查的時候,這部分的例子也是愈加複雜多變,但總體上看出題的角度萬變不離其宗,如果掌握了最根本的定義,題出的再難,也可以迎刃而解。下面結合常考案例來分析一下這部分的知識點。
  • 感覺現象
    感覺現象、感受性變化的規律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是考察的重點,一般多以例子型單選題進行考察,今天小編就匯總一下這裡的知識點。1.感覺適應是由於刺激物持續作用於同一感覺器官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各種感覺都能發生適應的現象,適應現象表現在所有的感覺中,其中痛覺是最難適應的,因為痛覺具有保護作用。2.感覺對比:不同刺激作用於同一感覺器官,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叫感覺對比。感覺對比分為兩種:同時對比和繼時對比。
  • 心理學考點之感覺的一般規律
    感覺的一般規律是心理學中一個重要的考點,在做題時常常會混淆這裡面的一些知識點,那麼我們今天就來對比學習一下這部分的內容。1.感受性與感覺閾限感覺是客觀世界的主觀映像,任何感覺的產生,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主體的感覺能力;另一個是客觀世界的刺激。前者是感受性的問題,後者是感覺閾限的問題。
  • 感受性和感覺閾限的區分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感覺的一般規律屬於常考的知識點,其中的感受性和感覺閾限更是讓很多考生都感到很混亂。本文在此對其知識點進行總結,希望對各位考生的備考有所幫助!一、感受性與感覺閾限感覺是由刺激物直接作用於某種感官引起的。但是,人的感官只對一定範圍內的刺激作出反應;只有在這個範圍內的刺激,才能引起人們的感覺。
  • 教招備考感受性和感覺閾限
    關鍵詞:數值二、理論簡介感受性分為:絕對感受性和差別感受性;感覺閾限分為:絕對感覺閾限和相對感覺閾限。絕對:從無到有差別:從有到有區別1.感受性感受性:是感覺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覺能力。也就是人對刺激的感覺靈敏程度。絕對感受性:感覺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 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之感知覺的規律
    感知覺的規律作為學前兒童感知覺發展中的知識點,需要我們先了解感覺和知覺的概念。那麼在說到感覺規律的時候我們將從感覺和知覺兩大板塊分別進行闡述。(一)感覺的規律1.感受性與感覺閾限(1)感受性:指的是感覺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覺能力,也就是感受到刺激的能力。比如,被針扎了一下,感覺到疼,那麼就說明具有感受性。(2)感覺閾限:由於每個人的感受性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較遲鈍,有些人較靈敏——用什麼來測量感受性的不同?
  • 什麼是感覺?為什麼你會感覺到痛苦?心理讀書會:200個心理學故事
    他們能在紛繁的事物中,看到事物的主流;能從複雜的現象中,發現事物的規律;能從曲折的過程中,看到光明的前景;能從微小的變化中,感受到即將掀起的風暴。對於個體而言,心理學在任何時候都能派上用場,我們為人處世、求職經商、工作生活,等等,不僅僅要憑自己的誠意和能力,還要有眼力和智慧。生存靠能力,發展靠謀略,成功靠智慧。
  • 筆記|C3 感覺 之二、視覺
    普肯耶現象 當人們從視錐視覺(晝視覺)向視杆視覺(夜視覺)轉變時,人眼對光譜的最大感受性將向短波方向移動,因而出現了明度的不同變化,稱之為普肯耶現象。例如在陽光照射下,紅花與藍花可能顯得同樣亮,而當夜幕降臨時,藍花似乎比紅花更亮些。視覺感受野 是指視網膜上的一定區域或範圍,當它受到刺激時,能激活視覺系統與這個區域有聯繫的各層神經細胞的活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