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萊恩」路徑!三級颶風駛往夏威夷,進入太平洋中部!

2021-01-20 仰望星際

颶風道是最近一次穿越太平洋向夏威夷群島移動的颶風,氣象預報員沒有排除「直接影響」的可能。

颶風萊恩是一種主要的颶風,它正在穿越太平洋向夏威夷移動。

根據最初的預測,氣象預報員認為風暴將沿著夏威夷群島南部移動。

颶風路徑:風暴將接近夏威夷群島西部。

但預測人士現在表示,不應排除「直接影響」。

萊恩是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級別的三級颶風,截至上周日晚11點(英國夏令時周一上午10點)位於夏威夷希洛東南675英裡(1080公裡)。

在太平洋中部颶風中心的最新消息中,氣象預報員稱風暴已經改變了路徑,軌跡顯示出更靠近西部島嶼的路線。

天氣預報員說:「最新的預測模型顯示,無論最終的軌跡強度如何,從周三開始,極端潮溼的氣團將在島嶼上空移動,然後持續到本周末。」

「預計這將導致暴雨,可能導致山洪暴發。」

大雨的時間和地點仍不確定,這取決於萊恩的最終路線,但預測者建議公眾保持消息,做好準備。

美國國家氣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在晚上11點的更新中表示:「由於未來航道的軌跡和強度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夏威夷群島的所有利益集團都應繼續監控該系統的未來進展。」

「根據最新的預測趨勢,不能排除對這些島嶼的直接影響。

「最新的熱帶氣旋風速概率趨勢也表明,本周初島鏈的部分地區可能需要進行熱帶風暴監測。」

現在最大持續風速為125英裡每小時。

颶風航道:航道已經改變,可能與島嶼直接相撞。

萊恩產生的巨浪將於本周衝擊夏威夷群島,並將產生「巨大而危險的海浪」和強大的洋流。

美國國家氣象中心(National Weather Centre)表示,從周一早上6點到周二下午6點,大島東部海岸和毛伊島(Maui)將接受高海浪預報

預計海浪高達8英尺。

NWS表示:「周二或周三晚些時候,隨著航道向南向西移動,東、南海岸的海浪可能會升至警戒水平。」

颶風航道:由航道產生的巨大波浪將影響夏威夷群島。

氣象預報員警告說,可能會有強烈的破浪、岸裂和強烈的沿岸和離岸流。

萊恩跟隨本月早些時候追蹤夏威夷群島的颶風赫克託的腳步。

海洋將變得對遊泳者和衝浪者來說太危險,當局發布的警告或海灘關閉應引起注意,救生員也應注意。

萊恩可能會通過足夠近的地方,增加陣風和陣雨在本周中後期穿過島鏈。

AccuWeather資深氣象學家Alex Sosnowski說:「本周對島嶼南部的遠洋船隻以及試圖在島嶼間航道航行的小型船隻來說,這可能會變得危險。」

本文來自網際網路,僅代表他人看法,未經證實之前以官網發布信息為準!!!

相關焦點

  • 颶風「萊恩」減弱!火奴魯魯被摧毀,時速120英裡襲擊夏威夷
    目前還沒有人員傷亡的報告,但是由於這個太平洋島國山洪暴發和山體滑坡,道路已經關閉。遊客們被建議遠離毛伊島上一個名為「七聖池」(Seven Sacred Pools)的熱門景點,這是一個由瀑布和石窟組成的景區。美國宣布夏威夷進入緊急狀態,並下令進行救災工作。
  • 颶風「諾爾曼」路徑更新!NOAA預報顯示風暴沒有減弱的跡象
    諾爾曼正以每小時9英裡的速度向西-西南方向移動,穿越太平洋。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預計諾曼將在周五晚上繼續向西-西南方向移動,時間大約是第二天。西北向西和西北向的轉向,預計將在周末加快前進速度。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在一份公開報告中表示:「預計諾爾曼颶風將逐漸減弱,但預計在未來幾天內仍將是一場非常強大的颶風。」
  • 「進口」颱風要來西北太平洋?颶風赫克特已進入中太平洋
    這兩天,一個低調的颶風正在靠近夏威夷。它不聲不響地加強到了我國標準中的超強颱風強度,以「平西王」的姿態划過幾乎整個東太平洋,進入中太平洋。這個名叫赫克特(Hector)的颶風不知道,美國空軍已經盯上了它,即將派出飛機飛進它的颶風眼;它更不知道的是,它很有可能進入西北太平洋地盤,從颶風改名為颱風。
  • 太平洋同時出現了三個超級颶風
    騰訊科學訊 美國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最新照片表明,在太平洋海域出現了三個巨大的暴風眼。照片中的颶風從左到右,依次被命名為Kilo、Ignacio和Jimena。據《氣象頻道》報導稱,這是首次在太平洋海域的中部和東部同時出現三場4型颶風。4型颶風的風速能夠達到130到150英裡每小時。颶風主要是根據風速進行分類的。持續風速越高,颶風的強度就越強。
  • 航拍照片顯示夏威夷島嶼被太平洋颶風「吞噬」
    夏威夷的一個偏遠島嶼在瓦拉卡颶風橫掃太平洋後完全消失。瓦拉卡颶風:夏威夷的東島被瓦拉卡颶風摧毀。令人震驚的航拍照片顯示,夏威夷群島的東島被海水衝走,嚴重威脅到島上的野生動物和生態系統。10月初,3級颶風瓦拉卡襲擊了該島,帶來了暴雨和時速125英裡的大風。通過研究監視器,專家們能夠追蹤不同的衛星圖像來研究颶風的影響。島上數千種動物,包括瀕臨滅絕的夏威夷僧海豹和綠海龜,預計將在整個島上被消滅。夏威夷大學的氣候科學家奇普·弗萊徹告訴火奴魯魯文明電臺:「我有個霍爾特時刻,心想『天哪,它不見了』。
  • 颶風「赫克託」升級為4級,正朝著夏威夷的方向前進!
    颶風「赫克託」已經升級為4級,因為它正朝著夏威夷的大島前進,在太平洋上開闢出一條毀滅之路。這場風暴在希羅以東約1490英裡處,風速接近每小時130英裡。預計在周末期間,它將會進一步加強,因為它將前往海洛島(Hilo)的大島嶼定居點,那裡每年有成千上萬的遊客蜂擁而至。
  • 今年颶風已達10場,40年來美國颶風怎麼越來越多、越來越猛?
    進入墨西哥灣或者從佛羅裡達州向北運動。 大西洋颶風今年格外的暴躁,九月之前形成了13次熱帶風暴。然後9月份單月內共生成10個熱帶風暴,創下有記錄以來單月最多熱帶風暴生成數量。 截止今天總共達到了26個,其中10次颶風,4次三級以上大型颶風,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64億美元,146人遇難身亡。
  • 「塞爾吉奧」減弱為三級颶風
    東北太平洋四級颶風「塞爾吉奧」(SERGIO)已於今天(5日)早晨減弱為三級颶風,今天上午8點鐘(北京時,下同)其中心位於墨西哥(MEXICO)南下加利福尼亞州(BAJA CALIFORINIA)聖盧卡斯角(CABO SAN LUCAS)西南方約1340公裡的洋面上,就是北緯15.7度,西經120.2
  • 全球風暴:北半球共11個颱風、颶風和擾動一字排開
    ▲熱帶風暴「Olivia」正面襲擊夏威夷Olivia於9月2日上午在東太平洋,生成後它一路向偏西方向移動。9月7日上午,「Olivia」的強度一度達到4級颶風(115kts),但隨後它便開始持續減弱。▲Paul將向西北方向移動。
  • 「多利安」減弱成為三級颶風,路徑調整北上,美國或將逃過一劫?
    昨日(9月3日)上午,北大西洋颶風「多利安」已由四級颶風減弱成為三級颶風,中心附近最大風速仍高達54米/秒,相當於我國的超強颱風級。預計「多利安」將向西北方向移動,靠近美國佛羅裡達州,並逐漸轉東北方向移動,掠過美國東部近海地區。
  • 雙風暴小打小鬧,無緣5級颶風,颶風季或再次推遲
    隨著2020年首個17級超級颱風「海神」的消失,太平洋進入了短暫的「休眠期」,但是9月已是颶風的「高發期」,大西洋上空一下形成了兩場風暴,仿佛步入太平洋的步伐,因為9號颱風和10號颱風在前幾天也是同時「共舞」,但大西洋總讓人有點失望,因為2019年的5級颶風「多裡安」仍讓我們記憶猶新,那麼這場「雙風暴」能發展為5級颶風嗎?
  • 美國颶風直接「吹走」了夏威夷的一座島嶼!
    數周前,五級颶風瓦拉卡(Walaka)登陸美國,造成了建築物倒塌、洪水以及各種基礎設施癱瘓等嚴重破壞。
  • NASA高清衛星圖:颶風過後美國夏威夷附近小島消失
    在汪洋大海之中,一個島嶼突然就從地圖上消失的情況並不常見,但這就是2018年10月發生的事情——在北太平洋有記錄的最激烈的颶風之一之後,一個偏遠但生態上重要的島嶼在太平洋上就這樣消失了。2018年10月3日,颶風瓦拉卡(Walaka)掠過夏威夷群島附近,它襲擊了這片海域中的一個群島,位於檀香山西北約900公裡處,被稱為Papahānaumokuākea海洋國家紀念碑。來自颶風Walaka的強烈海浪席捲了這片群島,其中一個小島幾乎完全被海洋吞噬。
  • 最新全球颶風地圖呈現170年颶風頻率和密度
    通過塗色呈現任何颶風風暴重疊的次數,從而確定既定海域颶風密度。從圖中可看到氣旋重疊頻率最高的區域是太平洋西部和印度孟加拉灣,這裡的颶風季節會持續出現颶風現象,因為這裡的海水溫度足夠高,可以維持颶風的形成。西半球颶風重疊的頻率較低。
  • 如果颶風襲擊活火山,會發生什麼?
    颶風萊恩、佛羅倫斯颶風、基拉韋厄火山、火海火山——這是全球自然災害頻發的一年。那麼如果颶風襲擊活火山會發生什麼呢?正如我們最近和這些年來所看到的,颶風可以造成徹底的破壞。整棟建築會被撕裂,城市會被淹沒,樹木會像失重一樣被拋向地面。
  • 颶風「桑迪」的致災影響分析
    (對於氣旋的不同地區有不同稱呼,西北太平洋沿岸國家稱颱風,東北太平洋及大西洋沿岸國家稱颶風,颱風與颶風的相應級別見附表颱風與颶風對照表)給美國造成經濟損失的多年平均值(142.2億美元),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
  • 「卡特裡娜」帶來的警示 沿海城市如何抗颶風
    熱帶氣旋運動路線說明  「卡特裡娜」帶來的警示  颶風「卡特裡娜」橫掃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各州,颶風帶來的洪水幾乎完全淹沒了紐奧良。紐奧良處在「鍋底」地形且位於颶風頻發區域裡,只靠防浪堤保護,是「脆弱而危險的」。此次颶風來臨時,堤壩被衝出3個30多米長的大缺口。由於海拔低,颶風過後水位仍在上漲,有的地區積水達6米深,目前80%仍浸泡在水中。  低海拔城市面臨海平面上升的威脅  近年來,全球溫室效應加劇,導致海平面普遍上升。
  • 颱風木恩預計4號再次登陸,17級以上颶風芭芭拉減弱
    而西北太平洋地區,在今年總計出現了4個颱風了,也是佔了一個超強颱風「名額」,那就是2號颱風蝴蝶。今年上半年,整體上來說颱風的個數不多,主要是因為厄爾尼諾原因導致的,所以大家了解西北太平洋颱風的時刻,很多時候是忘記了厄爾尼諾的影響,厄爾尼諾的影響主要導致西北太平洋的主要颱風活躍區減弱,就算是有颱風胚胎的出現,最後都被消滅了。
  • 美國颶風的分級標準是什麼
    颶風的分級標準是什麼,颶風與颱風有何區別,今年的颶風是不是歷史上強度最大的,颶風會不會增多或增強呢?  美國把颶風分五級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的資料顯示,颶風與颱風只是同一種氣候現象在不同地方的不同稱呼。熱帶氣旋按其中心附近的風速分級,風速在17米/秒以下的熱帶氣旋稱為熱帶低壓,17米/秒—33米/秒的稱為熱帶風暴。
  • 全球有10場風暴「作亂」兩大洋,2019年颶風季節全面生效
    2019年颶風季節已經全面生效,在上周達到高峰之後,預計在本季度餘下的時間裡還會有更多的風暴。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地區,2019年颶風季出現了26個熱帶低氣壓,23個風暴和9個颶風。這些風暴中最嚴重的是颶風多裡安,它襲擊了巴哈馬北部的阿巴科和大巴哈馬群島,造成50人遇難,數百人仍然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