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什麼?我們想要什麼?

2020-11-22 虎嗅APP


彼得·蒂爾在他那本紅的發紫的《從0到1》中說,進步可以呈現兩種形式,一種是水平進步,意思是照搬已取得成就的經驗——直接從1跨越到n。第二種是垂直進步,意思是探索新的道路——從0到1的進步。


彼得·蒂爾概括說,垂直進步即科技。而任何新方法,任何可以使事情更易完成的方法便是對科技最好的定義。這暗合了凱文·凱利的觀點。而近500年來的科技進步推動的人類社會呈現指數級發展,也適時地為兩位大佬點了贊。



在經歷了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的相當長時間內(如上圖所示),人類並沒有取得飛速的發展。直到最近500年來科技的興起,才帶來曲線發展;近數十年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將這種發展推到指數級別。


作為一家聚焦於早期的風險投資機構,長石資本一直試圖從科技發展規律中發現端倪,尋找我們的投資邏輯。


科技是什麼?


我們特別參考了凱文·凱利的經典著作《科技想要什麼》,在長達數百年的科技發展史中,我們發現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現象和大家分享。


第一個發現是科技的趨勢是可預見的。


20世紀50年代早期,人們發現世界呈現有規律的飛速進步,也許可以繪製出到目前為止的科技進步曲線,然後從這條曲線向後延伸,預測未來的前景。第一個系統開展這項工作的是美國空軍。


根據美國空軍1953年繪製的速度趨勢曲線,4年內他們就可以研製出達到軌道速度的飛行器,此後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擺脫地球重力的束縛。


結果四年後的1957年,蘇聯人發射人造衛星,儘管政治上錯誤(蘇聯代替了美國),但時間完全吻合。接著12年後美國人登陸月球。


另一個最有利的證據是摩爾定律。


1965年,仙童半導體公司研究員摩爾通過研究發現計算機晶片每18-24個月體積縮小一半的規律,被稱為摩爾定律,過去50年它的準確性令人吃驚。


1990年,庫茲韋爾成功地預言了電腦在1998年戰勝棋王,他還預言在2027年電腦將全面超越人腦。


事實證明,科技的發展不只是人類的自我實現的功能,而是必然的趨勢。


第二個發現是科技的發明和發現具有同步性。


1876年2月14日,貝爾和格雷同一天申請電話發明專利;


過去的100-200年間,電報、打字機、疫苗、注射器、太陽黑子等,在同一時間由不同人獨立產明/發現。


研究發現:


在古代,不同大陸存在獨立的科技時間表,但單項的排列順序趨向固定;


在現代,一系列進步更加難以阻擋、偏離或變更;


因此,科技進化的趨同方式與生物進化一樣。


「科技是人類的第二自我,是第七王國。」凱文·凱利說。


綜合上面兩個發現,我們得出的結論是科技具有獨立的不依賴於人的自我進化的需求。在條件具備時,科技會應運而生,它有內在的預定需求;但這也並不妨礙科技建立在歷史發展的基礎上,同時人類仍然保留選擇科技的自由。


事實上,不丹是一種鮮明的代表,它拒絕汽車現代交通,選擇馬車。也有一些年輕人或族群選擇性與科技為伍,但我們想說的是,這都並不足以改變科技自身的發展趨勢。科技有它的軌跡。


所以,我們相信,在uber、易到用車、滴滴、快的相繼問世之時,不能簡單的把它歸結為抄襲模仿之戰,而是,水到渠成,該來的自然要來。


科技進化帶來的創業趨勢


既然科技有它自己的規律,那麼問題來了,規律是什麼?


我們試著總結出以下幾點:


第一,科技進化史的普遍性推演出移動網際網路的必然。


科技希望無處不在(農業、公路、建築物),每一項新的發明和新的發現目的就是希望為全體的人類所使用,儘管這個目標沒有達到過。


20世紀電網的普及,帶動了第三次工業革命。21世紀雲計算的普及,勢必會帶來第四次工業革命,即物聯網。


基於科技進化史的普遍性,得出長石的投資邏輯乃是基於移動網際網路,基於移動是一切。


第二,美感。人類喜歡進化之美,也喜歡創造物之美。既體現在對美的追求,也表現為體驗的美感。


蘋果的流行最重要因素一定是體驗,而不是科技。我們關心的APP,最重要的也一定是體驗。


第三,自由和機會。根據聖經記載,人類始祖亞當夏娃為自由而偷吃禁果,喪失生命。為了追求自由和機會,人類寧願放棄舒適的鄉村生活,去選擇城市貧民窟。今天的紐約、巴黎等大都市都是由貧民窟發展而來。


我春節回到安徽農村,村裡面的小學從一年級都五年級只有不到50個學生,個別班級只有1個孩子。這些孩子要麼到父母打工的城市就讀,要麼讓爺爺奶奶帶著在縣城讀小學。


今天的三四線城市就是明天的農村。今天的美國是明天的中國。


所以我分析這裡面至少存在兩類機會,一是中國農村的城市化,農村走城市發展的過程。京東副總裁顏偉鵬提供的數據顯示,農村網民對網購的接受率高達84.41%,預計2016年農村網購市場規模4600億元,農村電商被認為是下一個藍海。


另外一個數據則顯示,目前移動網際網路的人口紅利在農村6億人口,在當下20%的網際網路滲透率裡面,有64%的農村網民有過網購經歷。


第二個機會是中國城市向發達國家城市看齊。這便是海淘的機會。顏偉鵬預計2016年跨境電商交易額達6.5萬億。


農村的機會,其次序應該首先是交易,然後才是社交。


第四,企業服務。從整個的經濟史來看,所有的GDP,所有的技術消耗,只有1/4是直接服務於C的,另外的75%是服務中間過程,比如貨物的運輸、存儲、冷凍等,即所謂的服務於B端。所以B2B機會更大,很多的投資人願意賭C的概念,因為C的概念很好講,但是B的機會更大。2014年長石投資的第一個案子就是服務B端的,現在來看發展不錯。


第五,共生性和專業性。科技如同生物一樣有自己的生態圈,共生共享。同時,科技從一開始往往「大包大攬」,比如一開始的汽車幾乎涵蓋了所有功能,但後來專業化,區分為貨車、卡車、跑車、小轎車等。


共生性和專業性帶來的投資邏輯是分享經濟。


根據凱文·凱利的考察,人類歷史上絕大部分時期,絕大部分人的天賦、才華、能力都沒有發揮出來。一種是他自己不知道自己有什麼才華,第二種就是你知道有才華也沒有用武之地。更多的可能性是第二種,現在移動網際網路提供了這種平臺,讓手藝人解放,讓教師、醫生、教練、財富管家從資本的壓迫中走出來,向C提供服務。


除了手藝可以分享,產品也可以分享。比如分享房屋的airbnb,分享汽車的uber、pp租車等。


移動網際網路跨越邊界,改變世界對成功的定義。成功乃是發揮好自己的天賦,而不是一味追求財富和地位。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你一定有價值,移動網際網路可以幫助你實現你的價值。這也暗合了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


第六,人工智慧。這個趨勢很明顯,科技的智能元素將慢慢注入一切物質,整合所有嵌入式人造大腦,感知能力通過多樣化轉變為思維的多樣性——人工智慧、物聯網。


基於以上科技進化史的六點規律,我們總結出自己的投資策略:一切基於移動網際網路,基於移動產品/服務的新商業文明。我們主要聚焦四個方面:O2O(移動對餐飲、物流、教育等行業的改造)、移動醫療健康、網際網路金融和企業移動服務。

相關焦點

  • 科技是什麼?我們想要什麼?-虎嗅網
    直到最近500年來科技的興起,才帶來曲線發展;近數十年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將這種發展推到指數級別。作為一家聚焦於早期的風險投資機構,長石資本一直試圖從科技發展規律中發現端倪,尋找我們的投資邏輯。科技是什麼?
  • 誤會科技的不僅僅是老人,還有我們每個人《科技想要什麼》
    「人類不是科技軌跡的終點,而是中點,恰好在生命和製造品中間。」---凱文·凱利《科技想要什麼》KK凱文·凱利在書中描繪了另一個王國-自然的第七王國,在第七王國裡科技馴化了我們,我們也隨著科技共同演化。科技元素被KK定義為一種生物,被人類徵服著,也馴化著人類。
  • 導師薦書 唐波校長——《科技想要什麼》
    我們誠摯邀請了不同專業的導師,給予廣大研究生推薦值得閱讀的好書,豐富精神文明生活,期待在導師的引領下,我們暢遊知識的海洋。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微信公眾平臺每周將推出一期「導師薦書」欄目,同學們請密切關注哦。接下來小編為大家展示第一期——唐波校長推薦的書目。
  • 《科技想要什麼》改變了我對生活、宇宙和其他一切事物的看法
    同時,他還會告訴你科技將給我們帶來什麼?科技的未來是什麼樣子?   所以,一本叫做《科技想要什麼》的書就出現了。  KK(凱文.凱利)對它的評價——「這本書改變了我對生活、宇宙和其他一切事物的看法。」  回顧這些年,這一類的科技讀物也有所增加,但它們中的多數並不想要總結史書上的科技,只是一心忙著預測未來。  相比之下,《科技想要什麼》是一本比較紮實的書。
  • 讀《活著》有感,《活著》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讀《活著》有感,《活著》想要告訴我們什麼?餘華的《活著》,用簡練的語言,淡淡的文字,撰寫出平凡的故事,生動地刻畫出生活的真實,讀完這本書會讓人忍不住地去聯想自己的生活。從《活著》中我們看到這樣的兩個畫面,福貴牽著一頭買來的接近暮年的老牛在田壟上坐著眺望遠方,以及福貴一家那大大小小的幾座墳墓。那麼《活著》想要告訴我們什麼?我的想法是這樣的,請隨我往下看。首先是活著的力量,《活著》並不是要告訴我們應該怎樣活著,只是在陳述活著這樣一個事實。「活著,好好活著。我們只能等待被時間和命運遺棄,而沒有權利拋棄生命。
  • 科技帶給了我們什麼?好處大於壞處?還是壞處大於好處
    本文由「靜說科技」獨家原創發布,如需轉載,請註明:轉自百家號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一種事物的產生,我們人類都會去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它到底帶給了我們什麼?相信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去看待一個事物帶給了我們什麼的時候,應該用一個包容的態度去看待它。
  • 最早的氣功修道口訣想要告訴我們什麼奧秘
    這個玉器是如此神秘,超出我們的認知。如果把玉器放到西方研究,根本沒有多少人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正如中醫針灸什麼的雖然治好了許多人的疑難雜症,但從西醫所信奉的解剖學上又找不到什麼經絡證據。幸運的是,這個神秘的玉器有了中國的知音,有御氣高手認為這是周天行功的氣功套路。玉器就是後來被尊稱的「行氣玉佩銘」。看來一種文化繼承有它先天密碼,破解人也將是該文化繼承的優勢者。
  • 網絡是什麼?我們在網絡裡都是什麼角色?我們可以隨便怎樣嗎?
    當老闆把電腦給我開機以後,我竟然一時不知道先點什麼,後來還是在老闆的提示下打開了IE。從而知道了百度、搜狐、中國黃頁等等的網址,一下子就像石頭掉進了大海,面對著鋪天蓋地的各種信息,我迷茫了,不知道該信誰的不信誰的,興奮之餘也暈頭轉向。
  • 女生想要的是什麼?
    2、其實女生最渴望的是什麼,可能一些人體會的不是很透徹,就是陪伴,陪伴會給女生心理上漸漸的種下安全感的萌芽,有了安全感,女生才會覺得你是可靠的,生病時的陪伴,困境時的陪伴,迷茫時的陪伴,都好過千言萬語。
  • 推動科技創新,我們能做什麼、怎麼做?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速,綜合國力的競爭越來越體現為科技創新能力和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競爭,儘快提高我國科技創新能力已成為關係到我國企業生存和國家安全的大事。「科技創新不是簡單的科學加技術,需要協同發力。」推動科技創新發展,我們能做什麼、怎麼做?
  • 想要正確認識股票,我們需要知道什麼?
    一、我們買股票,到底買的是什麼? 我們買股票,買的可能是兩種東西,一種是現在的現金流,也就是盈利和分紅,另一種是期望,也就是對未來盈利和分紅的預期。如果這個期望被市場認可,就會表現為股價上漲。 一些現象級的企業,比如微軟和亞馬遜,很長時間都不分紅,但是股價上漲很多,投資者獲利很大。
  • 科技的飛速發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這是一個科技飛速發展的黃金時代。我們慶幸我們沒有出生在「交通靠走,通訊靠吼」的年代。而是出生在這個數位化、信息化、充滿無線可能的時代。20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率先登上了第三次革命的快車,也就是「科技革命」。人類正式進入了計算機、信息化和通訊產業化的時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給我們帶來了那些影響?
  • 電視劇《風箏》想要告訴我們的是什麼
    《風箏》這部劇到底要和我們講述的是什麼呢?其實它根本就沒想給我們講述一個多麼驚心動魄的故事,也沒想製造多少懸疑讓人們去揪心猜迷,它要告訴我們的只是這個國家近100年來歷史大變遷這種背景下一部分特殊群體的悲歡離合,這群人有堅定的信仰,有驚人的意志力,在外敵入侵時奮不顧身浴血抗敵,又為了各自服務的階級和自己的信仰出生入死。而他們個人在歷史這個大舞臺上其實都是悲劇式的人物。
  • 水氫科技將給我們帶來什麼?
    原標題:水氫科技將給我們帶來什麼?   這樣一項重大創新的水氫科技,將給我們帶來什麼?   崛起了一個水氫科技的人才高地   一項高新技術必定會集成一批高端人才,而高端人才的集成,又會創造出更加高端的創新創業平臺。   水氫科技是一項集多門類學科的高端集成技術,涵括高分子化學,材料學,電力學,電子控制,電機控制,熱力學,機械製造,精密加工。
  • 外星人來到地球,可能想要地球上的什麼資源?
    而人類釋放出的無線電波也有一百多年了,標誌著科技文明的誕生。那麼幾十幾百光年外的外星人看到這些信號,會不會來侵略地球呢?地球上有沒有值得外星人大老遠跑來的特產呢?在我們地球人眼裡,地球上的金屬等礦藏、石油煤炭可燃冰是非常寶貴的。另外海水中有大量的氘氚,是高科技核聚變的原料,太陽就靠這個發光,可惜我們地球人太笨不會可控核聚變。外星人會大老遠跑來搶礦麼?當然不會。
  • 吸引力法則:你想要什麼,宇宙就會給你什麼
    ——拉姆薩很多人不懂吸引力法則是什麼,到底可不可靠,那麼我今天就來回答一下大家。吸引力法則是宇宙中最強大的法則,就像地心引力,無時無刻不在發揮著作用,包括現在你也在運作著它。你正如自己所想你關注什麼,宇宙接收到你這個信號,就會賦予什麼樣的東西進入到你的生活。當然,這個過程中宇宙並識別不了你所關注的是好是壞,如果你關注著生活中的美好,自己就會吸引來更多的好事物;如果你關注的是負面的事物,吸引的也是更多不好的東西。
  • 從硬體到晶片 華米科技究竟想要做什麼?
    同樣是在9月份,華米科技正式發布了全球智能可穿戴領域第一顆人工智慧晶片——黃山1號。一家主要以可穿戴設備售賣為主營業務的公司,突然做起了晶片,不免讓人產生疑惑。那麼,華米科技的願景到底是什麼?(右為黃山 1 號晶片開發板)華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 CEO 黃汪曾在媒體採訪中提到,售賣硬體只是華米科技階段性的任務,未來華米應該成為一家在運動和健康兩大領域為用戶提供服務的公司。正是因為華米科技擁有這樣的願景與目標,所以從去年開始華米科技「不斷的搞事情」,不停的向目標邁進。 首先是在基礎研究上,與全球頂尖高校進行可穿戴傳感、人才培養層面的合作。
  • 最強蝸牛四維五維六維是什麼意思 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來看看
    最強蝸牛四維五維六維是什麼意思 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來看看時間:2020-07-28 13:21   來源:9553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最強蝸牛四維五維六維是什麼意思 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來看看 最強蝸牛四維五維六維是什麼?
  • 《吸引力法則》:想要什麼就得到什麼,10句話提高你的吸引力
    吸引力法則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自身的吸引力很有可能就會改變你的人生,而且你身邊發生的事和你身邊所出現的人都是因為你的吸引力才造成的。第二、只要你想,你就能夠得到什麼,因為宇宙會接收到你的信號,並且反饋給你。第三、在這個宇宙中,有很多的力量一直存在,不過最強有利的便就是吸引力法則了。
  • 想要成為太空人的「硬體」是什麼?比起男性,女性的選拔更為苛刻
    想要成為太空人的「硬體」是什麼?比起男性,女性的選拔更為苛刻航天技術,從幾十年來,我國就開始了航天技術的研究,不管是從軍事角度來看,還是從民用角度上來看,近幾年來,我國的航天工程建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直到現代化科技的今天,航天技術是否完備已經成為了大國綜合實力最重要的看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