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院」院士哪個更牛?工資一般多少?

2020-09-10 檸檬徽味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見證到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陳薇院士、張定宇、張伯禮院士等一眾抗疫英雄們在國家危難時期做出的卓越貢獻,他們當之無愧被稱為國家英雄,他們才是年青一代要追逐的明星,是青年一代為之奮鬥的目標。

同時,也讓一個高頻詞彙頻繁的出現在大眾的耳畔,也即「院士」,我們知道鍾南山院士、陳薇院士、張伯禮院士以及我們熟知的袁隆平院士都是工程院院士,我們也經常聽到中國科學院院士,那麼這兩種榮譽稱號有何區別?作為國家的最高級人才,他們各自的待遇又是怎樣的呢?

相同之處

1、等級相同: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合稱為「兩院」院士,均分別是中國科學和技術領域以及工程技術領域的最高權威,同屬於國家認可的最高級別人才。院士稱號是一種榮譽稱號,用來表彰在專項領域內做出的卓越貢獻。「兩院」直接隸屬於國務院,同時都向國家提供專業的諮詢。

2、待遇相同:「兩院」院士均享受相當於副省/部級待遇,如果本身是正部或以上級別的院士會享受更高級別的待遇。


袁隆平院士為工程院院士,更偏重實踐應用領域

不同之處

1、偏向不同:中科院院士更注重基礎科學的研究,中國工程院院士則是注重實踐應用。前者主要是理論上的,屬於理學,後者主要是應用工程領域,屬於工學,由於工學的範圍廣,院士也更多,所以省科協可以推薦,而理學範圍小,工學人才也是我國和世界各大國大學培養的數量最多的,所以工程院院士數量多,科學院院士數量少。總之就是一個為「學術型人才」,一個是「技能型人才」。

2、成立時間不同:中國科學院是在1949年11月成立,郭沫若、方毅、盧嘉錫都歷任中科院院長;路甬祥院長曾擔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工程院1994年6月成立,是我國工程技術界的最高榮譽性、諮詢性學術機構。

3、組織形式不同:科學院是實實在在的學院機構,在各地都有分院,研究特定的方向和領域,自己也有大學;而工程院則是「虛擬」機構,更像一個俱樂部性質,管理分散在全國各地、各個不同單位的工程院院士。

秦伯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唯一獲準退休院士

「兩院」院士工資一般多少?

院士的工資,主要由基本工資、國務院特殊津貼、院士津貼、崗位津貼組成。院士月基本工資大概在5000元左右,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為100元,崗位津貼1000元,院士津貼5000元,扣除相關稅收之後,院士月收入大概在9000元左右,年收入約在10萬左右。

但是從另外一方面看,近年來,在各個地方上,越來越多的地區對院士開出了更高的待遇條件,例如:

武漢理工大學承諾,凡引進來的院士,都能獲得100萬元科研經費、200平方米院士樓住房、50萬元安家費;


2009年12月,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宣布,兩院院士如果願意到院裡任職並完善協議,單位將供不小於200平方米的住房,並一次性給予200萬元安家費;

江蘇南通市曾在2010年推出名為&34;的攬才計劃,其中包括:到南通市區工作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或條件相當的境外高端人才,提供不低於500萬元的工作經費,150萬元的購房補貼或提供不少於180平方米的暫住房,並在3年內按實際在通時間給予每月5000元的生活津貼。

相關焦點

  • 揭秘中科院院士一個月工資到底有多少
    中國科學院院士,原稱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93年10月改為現名。中國科學院院士是中國大陸最優秀的科學精英和學術權威群體。下面小編為你揭曉中科院院士一個月工資到底有多少,希望你喜歡。  作為院士身邊的人,有機會接觸很多學術界泰鬥,網上正在熱議的金融高管6000萬年薪,突然讓我覺得有必要曬曬身邊院士的工資。
  • 兩院新增院士揭榜 新當選的兩院院士你了解多少?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兩院新增院士揭榜 新當選的兩院院士你了解多少? 11月22日,2019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揭曉。經過推薦、通信評審、公示、會議評審以及全體院士終選投票等程序,2019年共產生中國科學院院士6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75名。
  • 2616位兩院院士籍貫分布!看來自哪個省份的多
    院士是我們國家最高的學術榮譽,下面是1955-2019年2616位兩院院士籍貫統計,看來自哪個省份的多!(轉自青塔)
  • 兩院院士談院士制度:院士們到底享受啥待遇
    他1995年當選院士,當時每月的「院士津貼」是200元,幾年後上調至每月1000元。迄今為止,1000元仍是全體兩院院士享受的月度津貼標準。80歲以後的兩院院士成為「資深院士」,不再擁有院士選舉的投票權,但另外領取「資深院士津貼」,每年1萬元。   王夢恕當選院士時,工作地點在河南省,按照省裡的文件規定,他每個月還能領到500元的技術津貼,直到他離開當地。
  • 兩院院士到底是什麼?
    目前我國院士一共分為兩種,一種是中科院院士,另一種是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中國科學院院士從國內外最優秀的科學家中選出,每兩年增選一次。工程院院士其主要任務是對國家重要工程科學與技術問題開展戰略研究,提供決策諮詢,致力於促進工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
  • 會計工資一般多少錢一個月?
    對於打工人來說,工資應該說是永恆的主題,畢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而大多數的經濟基礎都來源於工資。作為會計,不管是考註冊會計師證書、初級會計證書、中級會計證書、高級會計證書還是管理會計證書,都有著升職加薪的美好希望。那麼會計工資一般多少錢一個月呢?你是否拖後腿了呢?
  • 中科院院士年薪一般多少 揭秘中科院真實收入
    然而,大家就比較關心中科院的工資,你知道中科院院士年薪一般多少嗎?據說,中科院的福利不錯的,年薪也是挺高的。中國科學院聚焦了一批優秀的科學家,是在1949年正式成立的,中國科學院人才輩出,為我國做出很多重要貢獻。而對於中科院的工資方面也是眾多關心的,其中,中科院院士在行政級別是副部級,那麼,中科院院士年薪一般多少呢?
  • 2020中國大學兩院院士校友數量排名:150餘所高校擁有院士校友!
    「兩院院士」是指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是我國科學技術領域和工程技術領域的最高榮譽稱號,每兩年評選一次,從國內最優秀的科學家中選出,是代表著我國科研實力最高水平的一批人。 在一定程度上,兩院院士校友的數量是一個學校生源質量、培養能力和師資力量反映。
  • 2020年中國985大學兩院院士數量排名,看看誰的科研實力最強
    目前中國在世的兩院院士也只有一千多人,所以一所大學的兩院院士的數量,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大學的科研實力和未來的發展,院士對於大學的影響有幾個方面:1、院士在基本可以決定大學在該學科的科研項目立項、經費申請和團隊組建,強化科研體系的同時也會壯大該學科的發展。2、院士的科研項目一般成果都是比較重大的,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都佔有相不小的權重。
  • 安徽哪個市「出產」兩院院士最多?
    2019年11月22日,隨著兩年一次的院士增選結果的公布,「兩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這個話題又火了起來。「院士」來自英文「academician」,據說是傅斯年將西方的「學院」與東方的「士」結合起來翻譯而成的。
  • 獨家:60年來中國兩院院士籍貫分布
    原標題:獨家:60年來中國兩院院士籍貫分布 這幾天今2015年兩院院士的增選結果引發了大家很大的討論,大家也一直都聽聞說江浙地區歷來高產院士,可是對於江浙地區究竟出了多少院士其實並沒有太直觀的概念。
  • 培養兩院院士最多的10所超級中學,最多的有57人!個個都是牛校
    兩院院士指的是中科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統稱,能成為了兩院院士的都是在各自學術領域獲得了非凡成就的高級人才,都是我輩敬仰的楷模,引領著學術發展的前沿。那麼,大家知道哪些中學是培養兩院院士最多的嗎?今天筆者就來和大家聊聊這一話題。
  • 諾貝爾獎獲得者屠呦呦為什麼可以不是兩院院士?
    於是有論者說,屠呦呦落選兩院院士評委給出的理由很奇葩,而第三條尤其讓人大跌眼鏡,屠呦呦入選「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似乎又打了讓屠呦落選兩院院士的評委們的臉。 而且據說,屠呦呦此次落選兩院院士,她自己並沒有申報。屠呦呦作為2019年「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和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還會稀罕那個兩院院士的頭銜麼?
  • 網友:僅次於兩院院士,屬於名教授
    中國啥東西都喜歡分個三流就等,包括教授,那麼教授分多少等級呢?教授分為7個等級,分為4級正教授,3級副教授.這個中國高校和研究所不一樣,研究所基本上只評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而大學因為有教學任務才評教授。
  • 中國「出產」兩院院士最多的城市 是這個地級市
    本文轉自微信公號「每日經濟新聞」 隨著兩年一次的院士增選工作啟動,「兩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這個話題又火了:全國一共有近一億科技工作者,但目前「兩院」相加,也一共只有1637名(中國科學院780名、中國工程院857名,均不含外籍院士)。
  • 湖南這所高校,連博士點都沒有,卻有兩院院士坐鎮
    兩院院士,處在我國人才梯隊最高的那一級,能獲得院士稱號,說明其在某個領域內所取得的成就是極高的,院士目前也是各省市不惜一切代價所想引進的高端人才,要知道,一名院士,就能帶動一個學科的建設和發展,所以,是極為稀缺的人才。
  • 中國最強大腦地圖:兩院院士哪裡多?浙江排第二
    (總數) 在中國科學界中,兩院院士群體代表著中國科學技術的最高水平,他們也是中國最值得敬佩的一群人。截止到2017年11月,共有1367名來自全國各地區(含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專家學者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來自全球的116名科學家當選為外籍院士;共有879名來自全國各地區(含香港和臺灣)的專家學者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來自全球的66名科學家和工程技術專家當選為外籍院士。兩院院士籍貫一直是個備受關注的話題。
  • 中國最強大腦地兩院院士哪裡多?浙江排第二
    2018-06-28 21:27 | 教育之弦微信公眾號1955-2017年中國兩院院士籍貫分布(總數)在中國科學界中,兩院院士群體代表著中國科學技術的最高水平,他們也是中國最值得敬佩的一群人。截止到2017年11月,共有1367名來自全國各地區(含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專家學者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來自全球的116名科學家當選為外籍院士;共有879名來自全國各地區(含香港和臺灣)的專家學者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來自全球的66名科學家和工程技術專家當選為外籍院士。兩院院士籍貫一直是個備受關注的話題。
  • 南京兩院院士現600萬天價待遇 成博取私利「搖錢樹」
    南京兩院院士現600萬天價待遇 成博取私利「搖錢樹」 2015-07-26 11:56:16參與互動()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近日,南京曉莊學院公開招聘高層次人才,對兩院院士亮出
  • 中國「兩院院士」五成有官員背景 山東籍院士約90位
    雖然中科院學部工作局隨後發表聲明,稱未收到「花錢參評」的相關投訴,但由於此事件摻雜著權力和利益的角逐,一時間,「院士」這個稱號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在中國,「兩院院士」代表著學界的最高榮譽稱號,是很多學者終身奮鬥的目標。據公開資料顯示,「兩院院士」中,男性院士人數超過九成,約90位院士為山東籍。除擁有學術性職務外,部分院士還兼任官員及企業高管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