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我可以被殺死,但永遠不會被擊敗(內含語錄,建議收藏)

2020-12-06 談學

1899年7月21日,一個孩子在美國誕生,名叫歐內斯特·米勒·海明威。

海明威的童年承載在一個湖上,他喜歡縫紉,喜歡模仿,像所有幸福的孩子一樣,他有一顆好動的心和開朗的性格。母親以為海明威長大會在音樂方面有所建樹,但出人意料的是,海明威選擇繼承父親的愛好,他愛好釣魚和在大自然中露營。

海明威在成年後並沒有選擇繼續讀高中,而是去報社當記者,在這段時間,他一直是一個出色的記者。在一戰時,她毅然辭掉工作,要去一線記錄當時的戰況,但由於視力不合格,只好做起來救護車司機。但之後一次偶然,他看見了遍地的乾屍,這成為海明威人生的轉折點。

在之後,海明威前往巴黎定居,在那裡開始進行自己的文學創作,並在1923年,海明威的處女作《三個故事和十首詩》問世,到此,我們應該稱他為一名作家。

之後的海明威開始進行遊作,他先後前往美國,西班牙,非洲,看見不同的事物就寫自己心中所想所悟,這樣的人生到此不算悲劇。

之後的海明威又去往二戰前線進行記錄與寫作,甚至他還改裝自己的獵艇為偵察情報,加入蘇聯克格勃偵察敵人情報。

海明威的婚姻生活並不幸運,他先後有過四段婚姻,前兩次的悲劇讓海明威更加深了對孤獨的理解。所以海明威的作品中,沒有一部作品,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最後有幸福的結局,他的文字和他的性格一樣,不帶有任何的花哨,冷酷,簡潔,甚至殘忍,他的作品中有一種執著認同死亡的意味,海明威不斷地用自己的筆處死他作品中的女性角色,以追求他所認同的孤獨與悲壯。

1954年,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斬獲諾貝爾文學獎,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他的作品中對世界,人生,社會都表現出了迷茫和彷徨。他也以文壇硬漢著稱,他是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海明威的作品標誌著他獨特創作風格的形成。"孤高自許,目無下塵。"美國作家索爾·貝婁指出海明威的性格:"海明威有著一種強烈的願望,他試圖把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強加於我們,以便塑造出一種硬漢的形象……

2001年,海明威的《太陽照樣升起》(The Sun Also Rises)與《永別了,武器》兩部作品被美國現代圖書館列入"20世紀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說"中。

就是這樣的海明威,在1961年7月2日,在愛達荷州凱徹姆的家中用獵槍自殺身亡。他的一生追求正義與強烈的精神永恆,正如《老人與海》中所說「你可以殺死我,但永遠無法打敗我」。

==================================================

以下小編收錄了海明威的作品中出現的經典語錄:

1、現在不是去想缺少什麼的時候,該想一想憑現有的東西你能做什麼。

2、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一個人必須是這世界上最堅固的島嶼,然後才能成為大陸的一部分。

3、男女之間雖然相愛,卻時常想要單獨靜一下,而一分開,必然招來對方猜忌。

4、相愛的人不該爭吵。因為他們只有兩人,與他們作對的是整個世界。他們一發生隔膜,世界就會將其徵服。

5、優於別人,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應該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6、最後我覺得他自題的墓志銘也能表現出他的思想和語言特色:恕我不起來啦!

7、只向老人低頭。

8、我多希望在我只愛她一個人時就死去。

9、對一個作家最好的訓練是-不愉悅的童年。

10、我始終相信,開始在內心生活得更嚴肅的人,也會在外表上開始生活得更樸素。在一個奢華浪費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類真正需要的的東西是非常之微少的。

11、每個人都不是一座孤島,一個人務必是這世界上最堅固的島嶼,然後才能成為大陸的一部分。

12.在這個世界上,欲望並非痛苦,他可以使感覺變得敏銳,是一個人的青春的內在標誌。

13、愛情是一場遊戲,就像打橋牌一樣。不過這不是玩牌,而是叫牌。就像橋牌一樣,你得假裝作你是在賭錢,或是為了什麼別的東西而打賭。沒有人提起下的賭注是什麼。

14、上帝創造人,不是為了失敗。

15、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16.一個國家裡有個統治階級,愚蠢,什麼都不懂,並且永遠不會懂得。戰爭就是這樣打起來的。

17、一想到我的生命消逝得那麼迅速,而我並不是真正地活著,我就受不了。

18、在風平浪靜的大海上,每個人都是領航員。

19、冰山戶外之雄偉壯觀,是正因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水底的部分佔整座冰山的八分之七。

20、每個人生下來都要從事某項事業,每一個活在地還應上的人都有自我生活中的義務。

21、在戰爭中我觀察了好久,並沒有看到所謂神聖,光榮的事物。所謂犧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場。只不過這裡屠宰好的肉不是裝進罐頭,而是就地掩埋。

22、二十世紀的喪鐘為人類而鳴!

23、你可以把我打倒,但是你永遠不會把我打敗。把我打倒是我身體跌倒,但你永遠打敗不了我的心。

24.偏執是件古怪的東西。偏執的人必然絕對堅信自我是正確的,而克制自我,持續正確思想,正是最能助長這種自以為正確和正直的看法。

25、事非經過不知難。

==================================================碼字不易,點個讚再走嘛~嚶嚶嚶

相關焦點

  • NO.114|海明威:人可以被打敗,但不可以被打倒……
    海明威只是向我們揭示了,故事發展的另一種可能結局。雖然不太符合觀眾的預期。他不過是在不走尋常路的同時,獲得了「人可以被撕碎,但不可以被打倒」的頓悟。失範?無助?失望?不滿?我寧願相信,看透、看淡。——《老人與海》5、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老人與海》6、相愛的人不該爭吵。因為他們只有兩人,與他們作對的是整個世界。他們一發生隔膜,世界就會將其徵服。——海明威 《永別了武器》7、你可以把我打倒,但是你永遠不會把我打敗。
  • 《老人與海》的50句經典語錄
    海明威一生當中寫過很多部作品,他的《老人與海》是一部嚴格的中篇小說。1953年,海明威憑藉《老人與海》獲得普立茲獎,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海明威的一生充滿傳奇,他的身影、腳印一點也不比他的作品遜色。他當過記者,打過仗,打過拳擊,做過間諜。
  • 海明威《喪鐘為誰而鳴》我永遠不會比現在更清楚死的意義了
    我把這個過程視作為一種探險,假使哪天我在某本書裡找到了這段話最一開始的出處,首先我會震驚,原來是來自於這裡,其次,我會高興,我還是給它找到了完整的歸宿,像是多年沒見的好友,倍感親切。最後,我會感激,因為我有有了一個機會去重新認識它、定義它,最後加上我之前對它的理解,不斷地去完善它。這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啊,只是一段話,只要環境千變萬化,我就可以對它有一萬種理解,它也慢慢變得高大。
  • 喜歡以抬槓、反駁來獲得勝利的人,讀完富蘭克林的語錄,會很慚愧
    說到這裡,如果大家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不是很滿意,也自認為自己是槓精,或是身邊遇到過槓精,讀完富蘭克林的語錄,你就不會再槓了!文字如下:「如果你老是抬槓、反駁,也許偶爾能獲勝,但那是空洞的勝利,因為你永遠得不到對方的好感。」——富蘭克林
  • 《海明威書信集》:殺死他的不是戰爭、獅子和酒精,而是終生孤獨
    可其實沒什麼好說的,他終生孤獨,覺得世界上沒幾個男子漢,而那幫永遠長不大的美國男孩,竟也敢公然挑釁和嘲諷自己——他,一個開槍不眨眼的獵人,一個追捕鯊魚的漁夫,一個渾身掛過花的戰場英雄,一個愛寫別字的諾獎作家。這個單子大可以繼續列下去:鬥牛士,酒鬼,賭徒,拳擊手,全能運動員,傷病專業戶,大難不死的冒險家,同性戀緋聞主角……此外,他還有過四任妻子,三個兒子,養過上百隻貓狗(主要還是貓)。
  • 感到很寂寞的人,一定要讀一下阿基米德的語錄,就不會再寂寞了!
    可以說很很多人白天忙碌不覺得寂寞,一到晚上就會感到寂寞,不知道是晚上安靜一些,還是什麼原因,記得海明威也說過,「在白天對什麼都不動感情是極為容易的,但在夜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因為夜晚,很多人都是比較敏感的,不該想的,該想的,全部都會想。
  • 如果你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居裡夫人的語錄,會讓你對生活重拾信心
    #讀完居裡夫人的語錄,可以檢出我們的生活,似乎都是不容易的,也是很容易造成很多人喪失信心的原因,但真的沒有關心,只要我們有恆心,有自信心,堅持自己的路走下去,不放棄,不拋棄,相信,生活會從不容易,變得容易。
  • 海明威於抗戰期間訪華,親自手刃一日寇:我對這些畜生忍了很久了
    幾經輾轉,海明威終於到達重慶,並受到蔣先生和社會各界人士的熱烈歡迎。原本,海明威完全可以不用親臨前線,作為中國座上之賓的他,完全不用冒任何風險。但作為一個勇士,海明威卻執意要上前線,想要親眼目睹中國和日本之間的戰爭。
  • 海明威:地球上最硬的硬漢決定去死
    海明威在義大利米蘭醫院在被榴霰彈炸出227處傷口之前,海明威對戰爭的認識是「別人會死,但我不會」,當炮彈在他腳旁炸裂的瞬間,幻覺破滅了,清醒後看著滿地奄奄一息的士兵,海明威一度想用手槍解決了自己。因為在戰場英勇救人,海明威被授予銀制勇敢勳章,他還在米蘭的紅十字醫院裡收穫又失去了人生的第一段戀情。
  • 海明威的「冰山理論」是怎麼來的?
    《對決人生:解讀海明威》,作者:楊照,版本:新民說·廣西師範大學2019年12月喜歡文學的人,應該沒有人會完全忽略海明威。作為文學偶像,海明威的性格極為鮮明,因此非常容易辨認。身處現代主義大潮之中,海明威自然也會試圖擺脫傳統敘述的慣性,但他的選擇不是展現未經理性整理的語言,而是「用自己的方式來進行整理」的語言。這種整理方式,和立體主義畫作有異曲同工之處。立體主義畫作通過碎片的拼貼,形成沒有明確意義的載體,畫作本身不再像以前一樣是完整的訊息和「意義的承載者」,而只是訊息的暗示。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獨特的觀看形成獨特的感受。
  • 海明威:「冰山」風格
    「冰山原則」(The Principle of Iceberg)最早是海明威於 1932 年在其小說《午後之死》中提及,他在文中說「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對於他想寫的東西心裡很有數,那麼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東西,讀者呢,只要作者寫的真實,會強烈地感覺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象作者已經寫出來似的。
  • 《三體》:即使託馬斯·維德殺死了程心,人類的結局依舊不會改變
    很多人認為如果維德那一槍成功殺死了程心,後面的種種人類悲劇也許就不會發生了。甚至還有人調侃維德那一槍如果有章北海的一半準頭就好了,程心一死,萬事大吉。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託馬斯·維德那一槍如果殺死了程心,人類的結局就會改變就不會遭到降維打擊導致文明落幕了?我認為不會。即使程心死了,後面發生的一切還是會發生。這不是換個執劍人就能解決的問題,是人類社會本身造成的。具體原因隨我慢慢道來。
  • 我的痛,你永遠都不會懂
    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你心有不甘,恨恨地對我說:我陪你經歷了那麼長久的等待,為何還看不到黎明的希望?你憤然甩開牽我的手,在無邊漆黑中獨自奔向遠方。雖然我苦苦尋覓,你卻永遠消失在那無邊的迷霧中……(三)如今沒有了你的陪伴,我像遊魂四處飄蕩。
  • 賈躍亭詮釋海明威剛勇名言:「殺不死我的,只會讓我更強大!」
    許多網友認為,賈躍亭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海明威的剛勇名言:「殺不死我的,只會讓我更強大!」29日,FF創始人兼全球CEO賈躍亭在FF於美國加州漢福德工廠舉行了首臺預量產車下線內部慶祝儀式,包括管理層和核心工程團隊在內共約200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 從《老人與海》,品味海明威作品中「無法抗拒」的文學藝術之美
    從這些質樸無華的文字中,讀者可以深刻的感受到海明威作品所展現出的獨特的藝術語境和高度凝練的藝術底蘊。小說的精神之美一個人可以被摧毀,但不可以被打敗------ 海明威無論是小說中提到的獅子,還是鯊魚,海明威都是為了突出和讚美老漁民聖地牙哥一種崇高的精神之美。
  • 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海明威和他的妻子們
    海明威的童年時光大多在瓦隆湖的農舍中度過,小時候喜歡讀圖畫書和動物漫畫,聽各類型的故事。喜歡模仿不同的人物,對縫紉等家事亦很感興趣。海明威的母親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在音樂上有所發展,但海明威卻承襲了父親的興趣,如打獵、釣魚、在森林和湖泊中露營等。因此從小在瓦隆湖的農舍中度過的海明威,很熱愛大自然。假如你嫁給了一位作家,最重要的戒律可能是:你不能遺失丈夫的手稿!
  • 從冰山理論分析海明威的《白象似的群山》
    海明威大家應該再熟悉不過,《老人與海》便是他著名的著作。而他是美國作者、記者,被認為是20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錯綜複雜,先後結過四次婚,是美國「迷茫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對人生、世界、社會都表現出了迷茫和彷徨。
  • 海明威《老人與海》的悲劇色彩:人只是在和自己的錯誤搏鬥
    美國作家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看上去沒有什麼複雜曲折的情節,故事內容非常簡單,簡要概括一下就是:老人聖地牙哥八十四天沒有打到魚,釣到了一條大馬林魚卻被它拖了三天兩夜,把它殺死之後無法放在小船上,只好把它系在船邊,於是被嗅到魚腥氣的大鯊魚咬得只剩殘骸,老人最終什麼也沒得到。最簡單的故事往往有著極為深刻而豐富的內涵和寓意,《老人與海》就是如此。
  • 淺讀·海明威·《吉力馬札羅的雪》
    九十年代初,影視作品並不似如今這般量產,因此央視六套的很多電影都反覆播放過多次,我印象最深的是「鐵達尼號」,其次就是「吉力馬札羅的雪」。可奇怪的是,同樣作為經典著名的愛情片,前者我反覆觀看了很多遍,而後者卻從未能完整看完過,只是深深記住了它的名字。而後,再次聽聞這個名稱,是在高中時期的語文課上。
  • 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但在《老人與海》裡,海明威塑造的最後一個英雄卻是一個老人聖地牙哥,一個孤獨而寂寞的硬漢。在八十四天捕魚一無所獲的情況下,毫不氣餒,孤獨地釣到一條大馬林魚,他與大魚殊死搏鬥三天,終於將它殺死並綁到小船上。然後,他繼續孤獨地拖拉著大魚返航,歸途上,寧靜再次被打破,大鯊魚襲擊著這個老人和大魚。與大魚的搏鬥,幾乎已經耗盡老人的全部力氣,鯊魚的攻擊無疑是雪上加霜,他已經無力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