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大質粒病毒車間投產,金斯瑞加速布局CDMO業務

2021-01-11 21世紀商業評論

文/ 韓璐 編輯/ 鄢子為

近日,生物科技公司金斯瑞對外宣布,其位於鎮江的全國規模最大的滿足臨床樣本生產需求的質粒病毒車間正式啟動投產。此次投產使用的病毒車間嚴格按照GMP規範建立,將完全用於基因細胞產品的載體生產,具有臨床I/II期樣本生產能力。

根據金斯瑞方面介紹,該質粒車間和病毒車間分別擁有4條生產線,總面積約5000m2,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質粒病毒車間,能夠同時進行20多個項目的工藝開發。據悉,金斯瑞質粒病毒車間的團隊負責人都有超過10年的相關豐富經驗,目前已有10餘項正在進行的IND項目。此次投產的病毒車間能夠為客戶提供臨床級別的載體生產服務,幫助客戶的項目實現從臨床前研究到臨床試驗的快速轉化。

質粒病毒車間的順利投產,標誌著金斯瑞生物醫藥合同研發生產組織(CDMO)平臺已具備ADD(抗體藥)業務和GCT(基因治療、細胞治療)業務服務能力,將成為江蘇省內最大的覆蓋抗體藥物和基因細胞治療的一站式生物藥發現與開發服務平臺。截至2021年商業化生產中心建成時,金斯瑞CDMO平臺將成為擁有中國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涵蓋細胞治療、基因治療以及抗體藥研發的生物藥商業化生產中心的平臺。

醫藥合同定製研發生產(CDMO)模式是一種新興的醫藥研發和生產代加工業務模式,能夠為製藥企業以及生物技術公司提供醫藥特別是創新藥的工藝研發及製備、工藝優化、放大生產、註冊和驗證批生產以及商業化生產等定製研發生產服務,已經越來越成為製藥企業的長期戰略選擇。近年來,起步於基因合成技術金斯瑞,正在不斷完善產業結構,業務範圍已涵蓋生物藥CDMO、細胞治療、生命科學服務及產品、以及工業合成生物產品四大領域。

2019年初,金斯瑞將原有CDMO業務進一步擴充,正式成立生物藥事業部,前韓國三星Bioepis高級副總裁Brian Min博士加入,擔任金斯瑞生物藥事業部執行長。目前,該事業部擁有員工400名左右,其中60%以上擁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核心管理團隊成員均在羅氏、輝瑞、Henlius、Innovent等知名公司擁有超過15年的工作經驗。

藉助本次投產之際,《21CBR》記者專訪了Brian Min:

《21CBR》:您曾經在多家外資藥企工作過,在生物製藥領域,中外企業的技術差異在哪裡?

Brian Min:如今,開發新藥的成本很高,世界各地的仿製藥競爭也很激烈,製藥公司越來越傾向於外包藥物開發以加速新藥研發進程。

其實從技術上,我不覺得有太大差異。近年來,隨著中國和印度在人才培養和製藥技術研究方面的巨大進步,尤其是基礎設施完善、原料供應充足、運營成本優勢明顯的中國,正逐漸成為CDMO的新興市場。當前,CDMO業務正在從發達市場向新興市場轉移,歐洲和美國佔CDMO的市場份額已從2010年的75%下降至2018年的67%。而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佔CDMO的市場份額已從之前的10%增加至15%,僅中國就佔據了約8%的市場。

CMO/CDMO行業的準入門檻較高。中國雖然入門較晚,但在人才、基礎設施和成本結構競爭優勢等各方面顯示出異常強勁的成長潛力。目前,大型國際製藥公司正尋求外包開發,而中國的政策積極鼓勵新藥研發。在此環境下,中國的CMO/CDMO公司成長為跨國製藥公司的戰略供應商。在過去十年中,中國的生物製藥服務市場表現出異常強勁的增長。十年前,在中國很難找到一家能夠滿足西方客戶基本需求的合格的生物製藥服務公司,而如今,中國有許多優秀的生物製藥服務公司。

《21CBR》:對金斯瑞來說,CDMO業務是剛剛起步,未來生物製藥的整體戰略是怎樣的?

Brian Min:大型製藥公司勢必將越來越多的製造活動外包,並希望通過大型集成供應商來簡化外包製造供應鏈,尤其是與一站式CDMO合作,以此在全球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金斯瑞可以客戶提供端到端的服務,包括針對基因&細胞療法的服務:集成的質粒和病毒平臺(工藝開發和GMP製造); 治療性抗體–從發現到工藝開發的端到端的服務,分析能力,以及開發蛋白或抗體藥物所需的所有專業知識。而在質量體系方面,金斯瑞希望成為中國質量最好的CDMO之一,並且符合美國質量法規的要求。

《21CBR》:我們看到,近年CDMO領域其實很火,龍沙在廣州建廠,奧浦邁、澳思康、邁百瑞等本土生物藥CDMO企業也爆出融資消息,從行業大勢看,會有哪些機會空間,是否有行業虛火?

Brian Min:現在,全球都將中國視為外包目的地。促成這一現象的一大原因是為了將生物藥賣給快速成長的中國市場,美國和歐洲的生產商需要考慮將生產外包給中國當地的合作夥伴或CMO。如果說機會的話,中國是增長最快的生物製藥市場之一。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有著最大的患者群體。此外,中國的GDP僅次於美國,經濟持續增長,城市化及國家醫療保障進一步改善,這些因素使中國的生物製藥行業多年來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

監管改革也為外包服務行業帶來了增長機會。 隨著國際國內需求增長,中國監管機構已採取戰略舉措來促進外包業務。2016年,中國開始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MAH)試點,根據該制度,只有CFDA生物製劑批准號的持有人才能銷售該治療產品並對此負責,但持有人可以選擇自行製造藥品或外包給合同製造商。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首先在10個省和直轄市開始試點,其後有望在全國範圍內推廣。2017年,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發表進一步貫徹改革的聲明,據此,我們可預見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不久將在全國推行,最終消除中國藥品合同生產的監管障礙。截至目前,共有381項MAH申請,僅上海市就有16個申請者攜手18個合同生產夥伴就24個藥物項目提交了MAH申報。

另外,在中國,生物仿製藥時代的到來,尤其是單克隆抗體(mAb)療法仿製藥的時代已經到來。縱觀全球,由於與創新藥相比,仿製藥利潤率較低,開發商將越來越多地相關研發服務外包出去,市場的繁榮推動了合同生產組織(CMO)業務。儘管如此,為了有效高效利用資金,風險資本(VC)支持的中國生物製藥公司必須求助於CMO。 不過,未來五年,對生物加工及研發新能力的要求也將日益苛刻。因此,一些CMO正在積極提高自身能力以滿足市場需求。

相關焦點

  • 金斯瑞打造一站式生物藥發現與開發服務平臺 國內最大質粒病毒車間...
    金斯瑞打造一站式生物藥發現與開發服務平臺國內最大質粒病毒車間投產南報網訊(記者 查金忠) 12月18日,「2019第二屆細胞基因治療工藝論壇暨金斯瑞病毒車間開業典禮」在江蘇鎮江舉辦,全球領先的生物科技公司金斯瑞對外宣布,全國規模最大的滿足臨床樣本生產需求的質粒病毒車間正式啟動投產
  • 布局加速!我國基因治療產業現狀及趨勢簡析
    我國基因治療領域中遊藥物研發企業近年來不斷實現突破,如cart領域的南京傳奇、科濟生物、博生吉、藝妙神州等;基因編輯領域的博雅輯因;溶瘤病毒領域的上海希元、澳元和力等企業均實現臨床及產品研究的突破。同時對於藥物研發的規模化生產能力,目前企業雖加速布局,但整體市場空間尚需時日才能完全釋放。
  • 國信證券:看好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細胞治療創新平臺發展前景...
    2020年上半年公司生命科學服務及產品收入1.15億美元,同比增長39.9%,毛利約0.78億美元,同比增長49.1%,毛利率67.85%(+4.23pct),主要是因為衛生事件加速了製藥和生物技術公司的外包,為金斯瑞在內的頂級CRO公司提供長期驅動力,公司衛生事件相關的收入為2370萬美元,含蛋白抗原,檢測試劑盒,抗體,以及基於核酸的檢測試劑等。
  • 布局全產業鏈CDMO,臻格生物加速大分子生物藥研發和產業化進程
    隨著國內生物醫藥環境的成熟、醫藥研發投入顯著增加,製藥產業鏈中的分工日趨顯著,醫藥企業呈現出將自身研發與生產業務委託給其他專業化公司開展的大趨勢。臻格生物作為國內CDMO行業的新起之秀,成立不到三年便實現了合同訂單金額四億元的亮眼業績。CDMO行業是技術密集型行業,存在較高的技術壁壘。
  • 病毒載體產業發展簡析
    二、國內病毒載體平臺布局為抓住基因治療產業發展機遇,為基因治療企業提供專業服務平臺,國內病毒載體專業平臺從2017年開始籌劃,並逐漸落地。1. 賽諾生(深圳)基因產業集團病毒載體基因藥物CDMO 平臺2018年5月3日,全球最大的具有GMP體系的腺病毒載體產業化CDMO平臺已經通過了廣東省藥監局檢查許可。
  • 金斯瑞一站式生物藥發現與開發服務平臺在南京投產
    11月6日,總佔地面積達210000平方米,抗體藥累計產能達47600L的金斯瑞蓬勃生物GMP生產中心在南京投產,成為江蘇省內最大的覆蓋抗體藥物和細胞基因治療的一站式生物藥發現與開發服務平臺。
  • 金斯瑞新型冠狀病毒檢測方案整裝待發!
    金斯瑞檢測方案24小時送達!根據WHO及CDC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序列信息,金斯瑞整合了探針、引物、Master mix、陽性對照質粒,準備了操作流程和實驗結果判斷標準,為病毒檢測產品開發、科研等客戶提供快捷的整體檢測方案。實驗驗證!陽性對照質粒成功檢出!
  • 一站式基因藥物CDMO服務平臺,宜明細胞加速基因新藥研發進程
    宜明細胞主要由國際知名基因藥物專家團隊組建,可為企業提供一站式CRO/CDMO整體解決方案,業務覆蓋到GMP級質粒、腺病毒、慢病毒、AAV、溶瘤病毒、CAR-T等臨床級載體和細胞製劑的開發、製備,全面滿足客戶的早期藥物研發、臨床試驗、大規模商業化生產的需求。
  • 金斯瑞生物科技:在荷蘭建立歐洲總部 看中物流和開放優勢
    孟建革:集團業務分為生命科學研發服務、合成生物學產品及免疫細胞療法三大塊,分別對應金斯瑞、百斯傑和傳奇三個子品牌。其中,生命科學研發服務包括CRO、CDMO兩個子業務板塊,CRO業務上公司的基因合成業務近幾年持續保持全球第一的領先地位。
  • 做空金斯瑞(01548)報告全文:8條線索1宗罪 強烈建議賣出
    公司於2015年12月於港交所上市,在原有基因合成業務基礎上逐步孵化了工業酶及細胞治療兩個全新業務板塊,公司市值從20億港幣提升至60億港幣。截至2017年5月底,金斯瑞是一家快速增長的生物技術公司,通過內源性增長和新業務的孵化持續給股東創造價值。2017年6月,金斯瑞之附屬公司傳奇生物於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上公布其以BCMA為靶點CAR-T療法的臨床數據,受到業界普遍關注。
  • 基因業務屢遭質疑 董事長被監視居住 金斯瑞生物怎麼了
    此前一天,金斯瑞生物發布公告稱,兩處辦公地點接受了中國海關緝私部門的檢查,公司董事長、非執行董事兼控股股東之一章方良正處於監視居住狀態。對此,金斯瑞生物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並沒有收到任何官方信息表明公司是否是被調查的主體,目前業務正常運轉。
  • 金斯瑞生物科技喜獲江蘇省工信廳「智能+示範」 省級雙認定
    金斯瑞生物科技喜獲江蘇省工信廳「智能+示範」 省級雙認定 近日,江蘇省工信廳評選出了 2019 年度江蘇省示範智能車間、 2019 年度江蘇省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憑藉自動化
  • 國內偏光片企業加速布局 未來產業格局如何變化
    國內偏光片企業加速布局 未來產業格局如何變化
  • 國內藥企早已布局 涉及這些上市公司
    對這樣的現象,一位從美國回來創業的資深抗癌藥研發專家說:在美國也會有熱門靶點大家爭相布局的情況,但因為這個產業相對成熟,不管是藥企還是投資界,在擠不進前十後投資布局就相對謹慎了。中國生物醫藥創新才剛啟步,出現這種情況可能不可避免,但一下就上百家還是有些出人意料。只可惜了這麼一個有前景的領域,恐怕成為還未發展成熟就被做濫的一個典型案例了。
  • 醫藥健聞周刊|賽諾菲中國區業務重組;美敦力公布年報
    美國衛生部已同意出資12億美元(約合85.38億元人民幣),加速推動製藥公司阿斯利康Astra Zeneca的新冠疫苗試驗項目,並向其預定了3億劑疫苗,確保美國獲得首批潛在疫苗。該疫苗由牛津大學研發、阿斯利康獲得生產授權。此前,阿斯利康表示,已與牛津大學籤署了第一份協議,將提供至少4億劑正在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該疫苗研發團隊不久前還收到英國政府的1.31億英鎊撥款。
  • 國內外基因治療CDMO市場布局|CDMO|基因|治療|細胞|技術|...
    「體內治療」操作時只需要把攜帶目的基因的病毒載體注入病變部位即可,理論上可以實現任意種類細胞的基因改造 ,不再像「離體治療」那樣受到細胞種類的限制,這是「體內治療」相對「離體治療」最大的優勢,但在技術上真正實現任意細胞的基因改造目前還有一定難度。此外,「體內治療」也省去了「離體治療」的細胞收集、基因改造、培養擴增等繁瑣的操作。
  • 抗疫新軍入列 國內首款深紫外線「殺毒」汽車空調即將投產
    上汽集團今日宣布,最新研發的國內首款內置式深紫外線「殺毒」汽車空調即將投產(深紫外線,特指波長在200納米至350納米區間的紫外線,被廣泛應用於醫療領域)。上汽榮威、上汽大眾、上汽通用將率先以提供售後配件的形式為整車產品進行加裝,2月29日起經銷商就可為車主提供相關服務。
  • 繼JPM大會後,金斯瑞再起航!邀您共話細胞/基因產業未來
    在今年年初,全球頂級醫療健康投融資盛會J.P.摩根醫療健康大會(JPM)上,金斯瑞作為細胞基因治療行業的領軍者舉辦的金斯瑞生物科技全球產業論壇,吸引了眾多行業領袖的參與,在這個全球生物醫藥健康領域最具規模,信息量最大的醫療投資、產業交流大會上,金斯瑞作為一股獨特的「中國力量」將中國生物醫藥推向世界舞臺,並受到全球的廣泛關注和認可。
  • CCiC福利 | 金斯瑞旗下分子雲生物資源共享平臺註冊送好禮!
    分子雲生物資源共享平臺(MolecularCloud)是由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支持搭建的全球化生物資源共享雲平臺
  • 風口浪尖的金斯瑞 背後的CAR-T江湖暗流湧動
    文/haon9月22日,生物科技公司金斯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斯瑞生物」)因一則海關緝私檢查的爆炸新聞引發軒然大波,股價閃崩,跌幅最高超過25%,市值損失約53億港元。(往期文章查看:《金斯瑞遭海關調查,或涉嫌人類基因違規出境,今日股價大跌!》)